洛杉雞湯

洛山磯下洛雞仙,洛雞仙且熬雞湯,熬完雞湯換酒錢,花開花落年複年
正文

回頭看 2007 年已經對人工智能 deep learning 的展望

(2016-09-01 19:51:02) 下一個

恭喜萬老師終於離開學校,成為一道------網紅!   現在再看要付費了

本人認為此文與 數字化生存,未來之路,小靈通漫遊未來,海底兩萬裏以及火車站廣場版九陰真經同一級別; 就是不知萬老師本人有沒有用這個思路炒一下股。

iPhone之後:思考下一個科技突破

上 周【AVO: Jan.2007】蘋果公布的 iPhone 我有點震撼,一時之中整天找相關文章看。自從98年家裏買了計算機之後我再也沒對任何電子產品產生過渴望:我不需要30G容量的mp3,我不用手機上網, 我不用所謂PDA看文檔,我拒絕看火柴盒屏幕上的電影。但我現在是真想要一個iPhone。Steve Jobs 講話中引用了一句話,大意說真做軟件的人應該自己做硬件。iPhone 不是什麽 iPod+手機,在我看來它是新一代的計算機。今天思緒難平,談談對未來技術進步的一點想法,希望拋磚引玉。

我覺得技術進步可以分 為兩種,姑且稱為”硬的技術”和”軟的技術”。所謂硬的技術就是比如說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或者說人類學會用電這樣的突破;所謂軟的技術就是比如說有了 電以後發明電動機,電梯,吸塵器這樣的技術。硬的技術是軟的技術的基礎和平台。【很喜歡, 好比上菜有了 硬菜 , 那麽軟菜隨便點,點出花來都不要緊】

技 術進步有一個規律是這樣的,一旦有了新的硬的技術,在這個平台上所能發明的軟的技術會迅速被發明出來。在博物館看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其製作的精美 程度 拿到現在有數字機床的時代也不遜色,古人一旦學會冶煉青銅,可以迅速在這個平台上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極致。再比如說沒有石英鍾時代的機械鍾表,圓明園的大水 法,今天的人看了也會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那個時代沒有電,但是沒有電條件下所能發明的東西基本都被發明出來了。

一旦有了電,發電用電技術成熟之後,在電力平台上的東西也基本上都被發明出來了,比如說洗衣機,吸塵器,電梯等等。

因 此真正的技術突破是”硬的技術”方麵的突破。過去幾十年這方麵的突破就是計算機和互聯網。現在的情況是,在信息技術這個平台上所能發明的東西還沒 有, 但是很快就會,被完全發明出來。之所以還沒有被完全發明出來,是因為信息技術的進步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是已經接近成熟了。正如電力技術成熟的標誌是一個接 通到每家每戶保證穩定供應的電網,我以為信息技術成熟的標誌是如下三點:

1。絕大多數人,也就是所有能用上電的人,都能容易地使 用互聯網。wikipedia, digg, myspace 這樣的所謂 web2.0 網站的出現條件不是”有了網絡”,而是”有了有足夠多用戶的網絡”。是用戶數量的量變促成了網絡概念的質變。這個不是技術問題,是經濟和時間問題。

2。 無線的,幾乎無限的,帶寬。這裏所說的”無限”,意思是說這麽大就足夠用了,再大也沒意義了。我國目前測試的”下一代互聯網”已經達到了幾秒鍾 下載 一部DVD的水平,這已經足夠了。什麽4G 手機網絡,什麽802.11i,可能過幾年就普及了。Youtube 現在的成功就是推出了適應寬帶的服務,昨天的消息 Netflix 也開始提供在線電影了。國內可能更先進,網絡電視已經開始試點了。日本手機視頻電話據說已經普及。

3。便宜的海量存儲。 這是google給每個用戶提供將近3G存儲空間的物質條件。新的存儲技術現在還有很多在概念階段,但是10年之內有重大突破是可以預計的。

不用特別樂觀就可以預計這三個條件在十年之內將全部實現。iPhone 的出現是一個階段性的標誌,它代表了一個新產品的開始,正如蘋果說的,過去30年隻是一個開始。

數 年前的電視廣告說”呼機手機商務通一個都不能少”,現在這三個已經變成一個,但看看我們每天出門身上帶著的東西,鑰匙,錢包,手機,U盤,手表, 還是 一大堆。把所有這些東西,包括信用卡,駕照都做成一個,已經不是技術問題。完全是用戶習慣,不同行業間協議,政府法規的問題。趨勢是東西應該越來越少。在 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隻帶一個東西。

隻要帶寬和網站空間足夠【AVO: 這其實是下一個 硬菜, 因為帶寬一個人可以足夠,但是1億人帶寬足夠是一件工程上和能源上的極大挑戰】,不遠將來人們的工作習慣必然是把什麽東西都在網上進行,google docs and spreadsheets 是這方麵的先行者,powerpoint 目前帶寬不允許,上傳圖片什麽的太費時間。如果3秒鍾下載一個DVD電影,用戶就根本沒必要在本地硬盤保留任何東西,甚至操作係統也可以遠程運行,所有個 人電腦都僅僅是終端,所有程序都在網上運行(這樣當然就都是正版的了)。這樣一來可能結果是我們在任何一台電腦效果都一樣,隨時隨地可以幹自己的事情。 【SUN Microsystems, 1997年?就說過, 網絡即計算機; 可惜早一步時代的人是瘋子都死得早】

去年紐約時報雜誌曾經有一篇長文討論把人類所出版過的所有書籍,所有報紙雜誌, 所有電影,所有音樂甚至所有網頁都放在網上保存的可能性,其結論大概 是就 算用目前的技術,也可以做到隻需要一個小型圖書館那麽大的樓就可以把這些”人類的所有知識”都保存下來。中學課本上說的”口袋圖書館”是缺乏遠見的,正確 的概念是全世界隻有一個圖書館,網絡圖書館。目前這件事 google 和斯坦福大學,包括國內的超星圖書館都在做,主要的困難不是技術,而是版權。

也許十年之內就可以實現所有人都”知道”所有的知識,所有人都可以隨時和所有人高清晰視頻交流,所有人都是千裏眼和順風耳。到時候知識不是力量,使用和創造知識的能力才是力量。

但 是這一切都實現了又能怎麽樣呢?千裏眼順風耳在西遊記裏麵隻能算不起眼的小角色。你什麽都知道,你還不是得自己做飯洗衣服?過去幾十年的技術進步 是在 信息方麵的進步,真正對日常生活產生”硬影響”的東西,比如說汽車電梯洗衣機這些東西,早就發明了。我想猜測一下為了【未來?】會有什麽”硬的技術”突破,能夠像信 息技術和電力一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楊振寧現在整天談愛情,以前曾經整天談生物,說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不知道害了多少好青年。 我覺得生物製藥方麵不太可能成為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硬”發明。現在本來絕大多數人就都是健康的,人民身體健康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經濟社會問題。生物 要想大幅度改變人類生活,賺大錢,必須走錦上添花的路線。比如說發明一種聰明藥,或者讓人變年輕的藥,或者讓人變漂亮的藥,我國”企業家”顯然深知這個道 理。但是這三種藥是很難被發明出來的。

伯柯利以前那個華人校長【田長霖?】曾經認為下一個突破是納米技術,我覺得他顯然過高估計了納米的潛力,同時過低估計了信息技術的壽命。納米到底能幹什麽特別了不起的事情?進入人體內做手術的微型機器人?現在大機器人還做不出來呢。納米,是騙風險投資的炒作概念。

什麽量子通訊,量子計算機這些東西我也不看好。

一個可能的,也是必須的突破方向是電池,充一次電隻能用幾個小時的計算機有點荒誕,電池已經成為製約技術進步的瓶頸。更重要的是有了電池才能有電動汽車。但電池本身不能算特別”硬”的技術突破。

如 果未來30年之內物理學沒有重大突破(也就是說沒有發現超時空傳輸之類的的理論),那麽我認為唯一可能的硬技術突破在人工智能方麵,也就是機器人。目 前語音識別和圖形識別技術正在起步發展之中,這是前提條件。人工智能理論需要創新,需要牛人,但我對這個領域了解很少,不敢胡說。

現在機器人吸塵器也上市了,上周在 digg 上看到有篇文章說已經出了能做擦桌子洗碗的機器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韓國政府可能打算賭這個方向,記得有篇報道說韓國好像要在20年之內在家庭普及機器人。

出 了 iMac, iPod, iTV, iPhone 之後蘋果的的下一個產品是什麽呢?iCar? iBike? 我希望是 iRobot。不過這已經不可能,因為 iRobot 已經是一家納斯達柯上市公司的名字,該公司就是做機器人的,目前該公司有兩種機器人吸塵器在市場上,不過都不叫 iVaccum,嗬嗬。

轉載,來源於萬老師  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104

【我的一個朋友猜中了下一個產品,iPad的流行,現在他力薦他太太去了一個網絡服務公司startup做VP,所以下一個突破不是智能機器人而是  SaaS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