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戀物

不止戀物,還需惜物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冷兵器 | 碾壓「魔獸」的中世紀盔甲!

(2016-06-27 11:14:47) 下一個

雖然早已遠離「為了公會」的年紀,叔前兩周還是興衝衝的跑去刷了「魔獸」。

關於這部堪比史詩的網遊,各種評論已經刷屏,本文隻想談談盔甲。

如同「冰和火之歌」,作為相當於十幾本「指環王」的故事設定,「魔獸」雖然架空曆史,但細節皆是有跡可循的。

位於西北海岸的暴風城為人族聚居地。除了人族之外,暴風城另有三成少數族裔,是聯盟重要的貿易港口,商人繳納的賦稅堆滿了金庫,暴風城在烏瑞恩家族的治理下一派和平富饒。 高塔尖聳,橋梁密布的暴風城。▼

為什麽要提到暴風城的背景呢?因為這跟暴風王國的軍備有著直接的關係。來看舍身取義的烏瑞恩國王的裝備!閃閃發光的鑲金、蝕刻和寶石都說明盔甲不是為了應戰而倉促打造的!▼

暴風王國以獅子為標識,烏瑞恩國王的頭盔和護甲上都雕有獅子。為了方便觀眾辨識,主角都摘了頭盔。▼

國王的盔甲仿效了16世紀米蘭盔甲師傅Filippo Negroli的作品 ,Filippo Negroli是同時期歐洲最為著名的盔甲大師,包括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在內的不少皇室貴胄都是他的客戶。 Filippo Negroli善於製作獸形頭盔,造型飽滿,工藝精湛,無出其右者! ▼
 
Filippo Negroli為查理五世製作的狐狸頭盔 ▼
 
文藝複興風格的人魚頭盔 ▼
 
天使號角頭盔 ▼

Filippo Negroli打造的盔甲使用純鋼而非以往的軟鐵,大大加深了工藝的複雜性。烏瑞恩國王戰甲的肩部的獸頭的設計在曆史上確有原型。

查理五世慶典時穿著的盔甲 ▼

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獅子盔甲 ▼

Filippo Negroli打造的盾牌也是精美絕倫。蛇發女妖盾 ▼

 
歐洲盔甲經曆了:特洛伊時期希臘人穿戴的青銅半身甲——凱撒時期的鐵製鱗片甲——十字軍東征時期的鎖子甲——英法戰爭時期的鐵板甲。
 
鎖子甲
鎖子甲是由直徑1厘米左右的鐵環相扣,抵禦劈砍效果優秀。鎖子甲容易生鏽需要保養。局部鐵環損壞可以替換。鎖子甲約重13公斤,與現代士兵50公斤的攜行重量比不算沉。但由於肩部承載了主要分量,因此多在腰部加條皮帶減輕負荷。 ▼
 
將鐵融化拉絲打造成扁平環穿在一起,一個工匠一天能完成10-20平方厘米的鐵布就很不容易了 ▼
 
鑄鐵板甲
十四世紀英法戰爭百年膠著期,鎖子甲抵禦強弩的穿透式傷害效果不佳。 匠人們開始在關鍵部位配以鐵板以提高防護能力。
 
因為戰事緊迫,剛鍛造好的鐵板往往未經拋光處理,便被安裝在了盔甲上。這種鐵板呈現出鑄鐵本身的黑色。英國王子愛德華,因為常穿一身黑色鑄鐵盔甲作戰,被後世稱為「黑王子」。 電影「A Knight's Tale」中的黑鐵盔甲 ▼
 
大白甲
依照當時的工藝水平,隻有在表麵鐵板進行仔細研磨之後,盔甲才可能呈現出白色,堪稱「白色龍血」的高級盔甲。
 
歐洲中世紀時期的鎧甲生產隻集中在三個國家,意大利的米蘭,法國的馬賽,德國的奧格斯堡(英國在整個中世紀時期的鎧甲完全依賴進口)。
 
由於各地軍團都找相同的工匠訂做盔甲,往往會出現敵我雙方穿著同樣盔甲,隻能靠罩袍上的圖案區分彼此。 中世紀晚期,米蘭的城堡主定做的盔甲。蝕刻,鍍銅,鎏金,工藝嫻熟。 ▼

 
「魔獸」中暴風城騎士一水雪亮的白甲,可見國家之富裕 ▼
 
矮人族穿著比較差的鱗片甲 ▼
 
昂貴的盔甲
為何歐洲盔甲製造術登峰造極,卻還是遭蒙古軍長驅直入? 因為全身盔甲產量低,非常昂貴,隻有有領地的貴族騎士才買的起。窮騎士隻能買幾個部件,或靠戰場拾取,或穿戴皮甲,因此中世紀歐洲騎士們的總體裝備水平並不高。 戰場上雙方騎士的裝備五花八門,參差不齊,必須用罩袍來區分敵我。電影「亨利五世」(1989)▼
 
就像魔獸裏的戰場一樣,部落和聯盟穿戴相仿,練的好的可以穿高級套裝,就如同上文提到的大貴族,練的差的隻能穿些散件,如同窮騎士一般。 作為一個不識字的農村少女,貞德勢必無法支付盔甲費用,她的白甲是貴族贈與的 ,成功抵禦了英國長弓的襲擊。電影「貞德」 ▼
 
盔甲的重量
在以往的認知中,中世紀盔甲簡直是不可負擔之重。在1944年電影「亨利五世」中,重裝騎士要被滑輪絞盤吊起放在馬上。
 
盔甲必須有其功能和有效性,否則不能被使用。全副大白盔甲約重40公斤。內層還要穿皮甲以防身體被鐵片割破。
 
大叔還在念書的時候班上有個華裔女生,平時也跟大夥一樣穿套頭衫騎自行車,有年期末全班去她家party才發現她住在西溫哥華海邊的豪宅,驚人的是走廊中陳列著一排盔甲都是她老爹的收藏,雖說是複製品,也都是手工打造,精美得可以。
 
我好奇穿了一下,盔甲部件之間用皮扣連接,一個人絕壁難以穿脫。分量因為被全身分擔,還算可以承受,但如果跌倒勢必難以站起。 中世紀騎士需要兩名侍從協助穿甲以及扶上馬。像「魔獸」中的重甲奔襲隻怕人還沒到就先累死在半路了。 ▼
 
不知是否部落進犯暴風城全城武裝?電影中出現的侍衛包括看守洛薩的獄卒都是身穿全甲。▼
 
這一點在實際中並不可行,全甲太沉,不宜久站。「魔獸」小說中也提到士兵在城內巡邏執勤是隻穿輕甲的。 為了演員活動方便,電影中以鎖子甲覆蓋關節部位,這更像是17世紀時的3/4甲。暴風騎士團左肩高聳的不對稱設計源自決鬥式盔甲常把左肩做成盾形 ▼

米蘭式和哥特式

米蘭式和哥特式是最為流行的兩種盔甲樣式。米蘭式線條圓潤貼身,哥特式簡潔,多棱角。

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米蘭式盔甲 ▼

細節線條圓潤 ▼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的米蘭甲 。硬幣的厚度,每一片甲都堪稱完美的藝術品 ▼

羅馬帝國皇帝的馬匹也有重裝板甲保護,但斐迪南家族沒有禦駕親征過吧?有嗎? ▼

哥特式盔甲造型淩厲簡潔,多尖角,在關節處使用鈑金工藝,將多塊鐵片碾壓在一起,層層疊疊的紋路展現貝殼般的機理。▼

發展到後期,盔甲師們更將鈑金工藝拓展到整套盔甲上,讓全身呈現出規整的紋路。▼

連手指都被甲片覆蓋並可活動自如 ▼

注意看洛薩持劍的右手沒有戴指套,估計是道具做的不到位,妨礙了演員手指的靈活性。由此可見中世紀的製甲水準之高,不是隨意可以山寨的 ▼

再看哥特盔甲的護足,像扇子一樣開合自如。 尖尖的鞋頭方便穿入馬鐙 ▼

重甲隻適合騎兵衝鋒穿著,騎兵的主要作用為正麵衝撞,所以不少盔甲是沒有大腿後片的,頭盔的設計也隻能向前看。

騎士衝鋒時先使用長槍,近身再換劍和斧。

長槍,洛薩扔給伽羅娜那一支勉強算是 ▼

「魔獸」中由於缺乏騎兵衝撞的場麵,長槍出現不多。話說英法戰爭時英國大量投入的長弓也未在影片中看到,為何人族不揚長避短選擇射箭呢? ▼

 
騎兵下馬後優勢全無,重甲限製身體活動,變成人肉罐頭。 魔獸中缺乏大場麵調度已被詬病。雖然人族士兵穿重甲但看不到騎士應盡的職能,反而一直在肉搏。當然,也是因為麵對部落無計可施。 洛薩與黑手對決時沒有穿重甲,因此才能行動自如,一招開襠。 ▼
 
文藝複興時期,由於大炮和大型火繩槍的發明,冷兵器騎兵方陣的戰場壓製優勢不複存在。 盔甲的實戰功能逐漸下降,禮服和競技作用逐漸占據了主流。
 
十八世紀,打獵取代了騎術,成為新興貴族運動。盔甲在所有領域均被邊緣化,盔甲師瀕臨絕跡,活躍數千年的盔甲時代,至此也逐漸式微。
 
看電影時被裝備所吸引,看多了實物方覺道具還是太粗糙,網遊風過重。有沒有做的好的呢?比如下邊這身禦林鐵衛盔甲 ▼

 

「權利的遊戲」中的冷兵器,說來話多,叔下期再做介紹!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不止戀物】原創,商業用途請聯係我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