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右派父親沉重的父愛:吾夫家舅舅和表弟的往事 / 試登絕頂望鄉國——杜覺民側記zt

(2016-06-19 20:22:34) 下一個

試登絕頂望鄉國——杜覺民側記

2015-09-28 16:18
濰坊清雅軒藝術中心 www.wfqyx.com
吳 楊
  一、家在山鄉
  我印象中的浙江蕭山土地肥沃,老鄉們靠種植苗木發財,銷往全國各地。乘車路過,但見各式小樓散落在平坦的窪地裏,擔心會給大水淹掉了。
  杜覺民的老家卻在山區,叫杜家村。鄉親們靠山吃飯,茶樹之外,植有桃李柿樹之類。山坳中散落著小塊農田,主要是用於種水稻。山路崎嶇,村童上學要翻過一座山崗,到幾裏地之外的村辦小學讀書。在那個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年代,又是山鄉,難免師資匱乏,學校疏於管理,孩子們逃學在所難免,上學途中,書包往茶樹叢中一塞,自管玩去。杜覺民勉強讀到小學4年級,被迫休學,放牛割草,稍稍長大後即隨大人一道下地勞動。
  1957年,杜覺民出生於哈爾濱市,寒冷的北國邊城幾乎沒有給他留下任何記憶。尚未記事,在哈軍工工作的父親便被打成右派,遣送回蕭山老家務農。突如其來的變故使父親難以承受,觀念上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堅決反對兒子讀書求學,因為讀書把自己的一生給毀掉了,無論如何不能再讓兒子重蹈覆轍。一旦發現兒子生性嗜書,酷愛閱讀,他便采取措施,將家裏的存書全部清理掉,連兒子借人家的書也給燒掉了。
  采訪中,杜覺民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叫“荒誕感”。古往今來,讀書何錯之有?窮人家的孩子若不靠讀書上進,還有什麽出路?可在荒謬的年代就有這種荒誕的事情,父親付出了代價,又進而將毀掉兒子的一生,而他相信這恰恰是為了“拯救”。
  好在,文化融入在血脈裏,無法像書本一樣輕易燒掉,少年杜覺民對知識的渴求愈加迫切了。有件事他記憶猶新,那是大伯回鄉探親時的情形。大伯曾在上海《申報》作過高管,讀書多、水平高、修養好,令人肅然起敬,以其言談舉止給侄兒上了一課:還是讀書好啊,有學問好啊!
  那時,他一邊上山放牛、做活,一邊悄悄地自學,背著父親到處借書看。每逢上山總要背個籃子,拔些青草、野菜用於喂豬、養兔。在籃子裏偷偷塞上一本書,早早地出門上山,把牛拴好,找一處地方坐下來,迫不及待地打開書,進入另外一個世界。就這樣,杜覺民在山的懷抱裏度過童年及少年時代,放牛、務農以外讀了許多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七俠五義》等,凡在當地民間流傳著的能找到的各類書籍,他都想盡辦 法借讀。由讀書而生憧憬、追求,命運也不知不覺中得以改變,由崎嶇山路到踏上外出求學之路,到闖入水墨世界,致力於人物畫創作的耕耘之路。
  我讀他的作品,特別喜愛以兒童為主要描寫對象的那種。兒童的世界最為純淨,那裏沒有荒誕,隻有美好、隻有夢。《此心平靜如流水,放眼高空看過雲》,是他新近創作的一幅作品,畫了3個可愛的童子跟隨一位得道之士,做世外桃園般的漫遊。小毛驢,酒葫蘆。漫漫山路,知向何處?不正是杜覺民少年時代困居山中時的發願與迷惘嗎?童子稚氣未脫,高士風神朗徹,四野一團渾沌。作品以其意象朦朧帶給讀者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看雲》中的主人公則隻有孩童,有意在形象上有所誇張,以突出童真天趣。但,怎麽變都能看到畫者兒時的影子、兒時的體驗,看到山裏娃們特有的童年。3個孩子躲在灌木叢中,自得其樂。其中兩個捉對兒說著悄悄話,另外一個身邊放著一本攤開著的書,這會兒正望著空中若有所思,被書中內容帶入遐想中,神情專注,一臉的癡迷與渴望。
  現在回想起來,童年並非遙遠。遠去了的隻不過是童真天趣,而換作孤高愁懷,荒誕困惑。人總是這樣,成熟了也迷離了,有多大學問也可能同時會有多大煩惱。從這樣一個角度看,父親當年厭學恨書之舉倒也情有可原吧。知識果真是雙刃劍嗎?怎樣才能驅除荒誕感?
  就杜覺民而言,最終的答案一定會在他的作品裏。

  二、登高望遠
  1981年,杜覺民以小學4年的文化底子報考大學,難度太大了!而且父親還極力反對,尤其反對他報考與意識形態聯係緊密的美術類院校。又正好趕上浙江美院停招人物畫專業。真是一點招都沒法施,天生是個走山道的人,隻能迎難而上,風雨兼程。無論如何不能錯過機會,情急之下隻好轉而報考浙江絲綢工學院,先走出去再說。杜覺民的本錢就是堅韌不拔。他在山區生活了20年,挑過270斤重的擔子,渾身上下全是汗,咬牙走在山路上。他也以這般精神求學,如饑似渴,從大學到讀博,時間跨度也是20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家裏的經濟狀況不好、父親又反對的情況下,杜覺民一邊打工掙錢,一邊抓緊補習文化課,到底如願以償,考取絲綢工學院,暫且擱下求學國畫專業的心願,等待機會。
  4年大學本科,杜覺民於1985年結束學業並獲學士學位。又經過一個時期的準備與爭取,於1992年考入廣州美院國畫係研究生班,攻讀碩士學位。1995年畢業後分到浙江畫院工作,成為國家畫院的專職畫家。
  至此,杜家父子兩代人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逆轉,也由此印證了共和國的變革曆程帶給普通百姓的命運改變。父輩的悲劇沒有在兒子身上重演。重視知識也才有望走向繁盛。曆史猶若山路,崎嶇不平。規避迷失的有效方法就是努力向上攀登,唯有登高才能望遠。一個民族的曆程是這樣,一個人的曆程也是這樣。
  杜覺民以其堅韌不拔的求學精神出類拔萃,一個放牛娃能走到他現如今這種境地實屬不易。2003年,他再攀新高,考入中央美院國畫係,攻讀該院首屆中國畫博士生。此前,何加林、林海鍾、丘挺等一批青年才俊、畫界新銳們陸續就讀於中國美院博士生,以山水為重點。杜覺民則主攻人物,選擇中央美院進修至為上策,可兼得南北之所長,取筆墨之靈動,得造型之鞭策,相互印證,得其包容。
  這樣,他的求學曆程便在地點上有意無意地構成一個大三角:杭州—廣州—北京。無論中國文化發展的時代進程,還是中國繪畫氛圍環境在區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這三地都是舉足輕重之所,且各有所長,正好互補。廣州領改革開放之先機,文化意義上也自有窗口效應。中央美院由徐悲鴻時代開創出鼎盛期,湧現出一批人物畫的領軍人物,也湧現了盧沉那樣的美術教育家,學貫中西。浙美則以潘天壽為首,建立起現代中國畫教學體係,堅持傳統中國畫精神不動搖。如此等等,各有所長,若能兼容並蓄,則麵對宣紙的勞作可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我讀杜覺民的近作,氣息疏淡清和,構思簡樸率真,跡簡而意長,渾然而綿遠。其豐富的筆墨表現力背後是由知識厚重架構起的精神蘊含,思想深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鄉間小路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天白雲915LQB' 的評論 :

同意。但他的畫力與學曆共同見長(可查百度百科)。此文在我眼中看重的,是一右派父親沉重的父愛,而非表弟的畫作。
藍天白雲915LQB 回複 悄悄話 說明實力的是畫作,而不是學曆。
鄉間小路12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曆史上又有那個記得住名字的政治人物是真博士畢業的?

難道曆史不是在發展?
wgp66 回複 悄悄話 曆史上有哪個記得住名字的畫家是博士畢業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