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謝在杭的《五雜炬·天部一》記述“江南每歲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黴腐,俗謂之梅雨,蓋當梅子青黃時也。自徐淮而北則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黴焉”。
上麵的這張圖片,三言兩語,把人們對“黃梅天”厭惡之情表達得真實而有趣:江南一帶6月到7月間發生的一段特有的天氣現象,持續地下雨2到3周,讓你每天覺得不快容易發狂,總之是個不受歡迎的鬼天氣。不僅僅上學、上班很不方便,潮濕、悶氣、衣服晾不幹、處處發黴......更是令人困擾!
這首短而風趣的上海話歌曲唱出了所有《黃梅天》的窘態:“外頭淅瀝瀝下著毛毛雨,打傘嫌麻煩,不打倒是蠻帥,但是就會頭發塌下來淋成個落湯雞,黃梅天,你短褲襪子最好多準備點~沒錯的啦”
這跟嶺南地區以南每年二三月份的“回南天”有著相似的情形,雖然形成的原因有異,但是諸多感受是一致的,“回南天”嚴重時,牆麵都會滴出水來,也是處處發黴......
“黴”都是因為“不爽氣”造成的,倒黴、交黴運,沒有人會喜歡,就像人們都不會喜歡“不爽氣”的人,性格上黏黏糊糊、不幹脆利落的人往往不太受歡迎,但過於直率爽朗的人有時候也會讓人受不了,就像這天氣,入梅最多一個月後就會迎來出梅,氣溫將急劇升高,變成酷暑,那時的你也許又會有點懷念這陰雨綿綿有點涼意的“黃梅天”了吧?
四季輪回,總會有一些時候讓人不舒服,可這就是自然啊~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