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本詞從梅的遭遇和風骨入手,讚歎了梅花的高貴品質,字裏行間透露出一種憂鬱之情,也透出作者對梅花的敬佩與喜愛。
這首詞,我是這樣理解的:在驛站外的斷橋邊,一支野梅寂寞地盛開,天已近黃昏,梅花本已很孤獨愁苦,無奈還頭頂著風和雨的洗禮。她無意在春天苦苦地與百花爭豔,任憑百花嫉妒她早早地開放。終有一天梅花會凋零散去,隨風而逝,即便是被碾碎化做塵埃,她的香氣不會改變,永留人間。
讀完全詞,我不得不為整篇細膩優美的文字和流暢優美的音韻所打動,再逐字細品,我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梅花那種堅韌不拔、不畏風雨、淩寒獨自開,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貴品質,結合作者字裏行間所表達出來的敬仰之情,使我對梅花更加尊敬。
了解過作者的坎坷經曆後我再重讀本詞,又有了新的感觸。詩人陸遊仕途不順,一直渴望通過北伐平定中原,不被當朝政府所理解和支持,至死都沒有看到“王師北定中原日”。這首詞所透出的那種雖不直白,卻又淡淡流出的憂愁也不難解釋。我感覺這首詞就是作者用梅花自比,將梅花的“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來形容自己的壯誌不被理解的孤獨,而末句“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表達了作者知道有一天自己將化為塵土,但他心中那份忠貞不渝的愛國之情永不變味。
這首詞既寫出了梅花的高潔品質和“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又將詞人的苦悶表現的淋漓盡致,末句成為千古名句將感情推向高潮,給人留下無限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