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閑話

古稀老翁防癡呆,學習碼字非有才,有話則長無話短,藝術本是開心菜。無病呻吟莫恥笑,偶有得罪莫見怪,君子自有常來客,清茶淡酒敞胸懷
正文

含飴弄孫和含飴畫孫

(2017-03-25 06:35:52) 下一個

含飴弄孫與含飴畫孫

   又要去倫敦陪孫女玩了!

 

要抱還得兩個一起抱

 

為了幹活方便,有時就把老二背上

 

對鏡子裏的另一個“自己”,很是好奇。

   友輩羨吾能頤享天倫之樂,呼之“含飴弄孫”。

   豈止弄孫?眾人不知,本翁還有“含飴畫孫”之樂呢。

*      *      *

   這倆小孫女,實在討人愛,精力旺盛好動。從早到晚,隻要他們醒著,你就沒法歇息。不用多說,本壇裏各位帶過小孩的MM們,都會有過這種體驗。。

   早上她們醒得很早,聽那邊廂她媽一喊:“老二爬過去了”,你也就沒法再睡了,果不其然,不一會,小孫女已爬到了我們床跟前。

   接著,老大蹬蹬蹬也跑了過來,自己上床,鑽到我和老伴中間,掀起被子,要我倆為她“搭房子”,玩藏貓貓。

   老二則要看我平板電腦上她倆的視頻,反複看,百看不厭。

   一天就這麽鬧哄哄地開始了。

   她們父母在英國同一家大單位內工作,作為不是牛津劍橋畢業的移民華人,競爭壓力挺大,作老輩的別的幫不上,分擔點家務,是可以做到的。

   每年去倫敦,我的“任務”是幫助買菜做飯、接送幼兒園,帶孫女上公園或在家玩秋千、做迷藏;收拾屋子,吸塵,刷碗、全家毛巾床單衣服的洗晾(倫敦節約能源,不用烘幹機)還有整理後院的花草果樹則都是老伴的活。

   有時真想偷偷畫幾筆速寫,不行!小家夥們賊精,一見紙筆就嚷嚷著也要畫。

   老大自有她爸媽給她買的的一套畫具紙張,我幫她穿上帶袖的圍裙,她便極其自信地“抽象表現”起來,用起顏色來一點不吝嗇,間或邊畫邊叨嘮她所畫的“故事”(盡管你一點也看不懂)。

   妹妹還不到兩歲,也不甘做旁觀者,抓過一支圓珠筆,便在手中的蘋果皮上,創作起“當代塗鴉”來了。

 

一開始,用的是彩色鉛筆

 

後來嫌不過癮,喜歡水粉

 

在一年年的塗鴉中漸漸長大

 

這是我“收藏”她的一幅“作品——潑彩、壓印加剪貼

我將它帶回蒙特利爾掛在臥室

   一天下來,到孫女們睡下,我們也已精疲力盡了。所以在倫敦的三四個月,我幹脆放棄了畫畫的念頭,就當度假休息。

   但拍照是可以的,拜托現代數碼科技,這些年孫女們的照片和視頻沒少拍。

   一從倫敦回來,我便把它們全部存入電腦,並不時地調出來,在大熒屏上放大了反複地看,邊看邊琢磨著能畫點什麽。

   在近五年中,以倆孫女為模特,我已創作了七幅作品,頭兩幅參加了70歲的歸國匯報展,第七幅正在製作中。今天把中間的四幅畫一並貼出來。供各位網友分享我的“含飴畫孫”之樂。

 

其一 《袋爸》   作於2013

 

其二 《出浴圖》  作於2014

 

其三 《從北京到倫敦-兩代人的童年》  作於2015

父親出生與1970文革期間,和我們擠在一張大床上,能給他“玩”的除了一隻黃色塑料碗,便是一堆主席像章,比別人家孩子能多看到的,隻是我用圖釘訂在牆上的風景寫生畫  ,(那年代還沒有彩照)。兩個出生在倫敦的孫女那就太不一樣了……

 

其四 Reya屬羊》  作於201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萬發 回複 悄悄話 兒子和孫女小時候長得真的像。好福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