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論--不共外道的生命奧秘

(2017-11-20 12:52:19) 下一個

     佛法講八識心王,這八個識除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個識之外,還有第七識意根(末那識)和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若要講一心,則唯有這個能出生七轉識的第八識如來藏,因為如果沒有第八識,其餘的七轉識都不會存在,所以佛法中講一心所說的一定是第八識。但是第八識極難了知,若非 佛來人間示現八相成道,告訴大眾說人有八識,世間人是無法了知的。而且不隻是人類,其他眾生也都同樣的有這個第八識,這就是佛法所說不共外道的生命奧秘。可是,一般人連第七識意根在哪裏都極難體會了,何況第八識?因此,凡夫眾生總是認為我有一個心,這個心就是意識;雖然每個人都有意識心是沒錯,但心不是隻有意識心,如果把意識建立為一心論的主體,說人類唯有意識心而且是不滅的,那就大錯特錯了。這種錯誤的根源就象是喇嘛教所執著的一樣“以意識心為我”,喇嘛教自古以來就是六識論者,而在佛門中六識論就是邪見,因為六識論僅是佛法中虛妄唯識所說的一部分,不能函蓋虛妄唯識的全部,更何況論及真實唯識?

  釋印順所說的建立一心論,到底是不是以意識心來建立他的一心論?值得我們來探討。釋印順在《唯識學探源》中說:一心論的目的,在說明自作自受律,記憶的可能,被縛者與解脫者的關係,並且依一心建立眾生。一心論者,不像犢子係建立不同外道的真我,因為佛法是無我的;但不能不建立一貫通前後的生命主體,於是建立一心論。心理的活動與演變,不能機械式的把它割裂成前後獨立的法體。從現象上看,雖然不絕的起滅變化,而無限變化中的覺性,還是統一的。這一體的覺性,豈不是常住嗎?這在反對者的學派看來,一心隻是變相的神我。1

  
  釋印順認為佛法是無我的,他不知道佛法建立無我,就是要破除學佛人以意識心為恒常不壞的我,這個我見要是不先破除,我執就會變成非常堅固難破,如是眾生就會輪轉三界生死,永無出期。所以,佛法處處要講無我,告訴學佛人:不要把意識心當作永恒不壞,或當作是可以貫通三世,或當作是真實不滅的我。佛法的修學,絕對不是要我們把這個生滅的意識心,修練成為可以貫通三世的生命主體、修練成可以攝持往世因果的業力種子,因為這些功能都不是意識所能具有的,能有這種不可思議功能的唯有第八識如來藏,而不是第六識。

  從因果律來說,六識論者所認為的自作自受,與八識論的自作自受,並不一樣;以六識論的邏輯事實來看,善惡業一定要在今生現作現報,才能叫自作自受。這個問題的症結在於意識隻有一世,若是去到了下一世才受報,則下一世的意識覺知心已經不同於上一世的意識覺知心了,而且這個身體也不是同一個;如此而說自作自受,其實既不是同一個意識心,也不是同一個身體,所以實際上已是異作異受了。因為八識論者了知這個色身與意識心雖然都不是同一個,但是我們的第七識與第八識卻是同一個,所以八識論者所說的因果律才是真正的自作自受。也就是經典中開示的“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2 的道理,潛藏在我們第八識裏的善惡業種,不論經曆多久,隻要緣具足了,就會現行受報,結果就是自受果報。

  

  一般人讀釋印順的書如果稍加注意,就可以知道他是服膺喇嘛教的六識論者。而六識論者所謂“這一體的覺性”到底是什麽覺性?顯然地就是隻有意識的見聞覺知性。意識隻能說是在一生的無限變化中,說祂還是統一的同一個意識。

  我們一生的意識雖然是一體的見聞覺知性,但此意識見聞覺知性卻不可能常住;所謂常住即是永恒不滅、萬古如一,但是意識不可能永恒常住而不滅。譬如意識在睡著、昏迷、被打了麻醉藥、入無想定、入滅盡定以及死亡的時候,意識就斷了不見了,所以意識不可能常住而不間斷,會間斷的就不是常住法,而且死亡的時候意識也不可能不滅亡,會滅亡的意識就不是常住法。

  那麽,釋印順是讚成一心論呢?還是反對一心論?六識論者隻有一個意識心,那他當然要讚成才對呀!可是,意識畢竟不是能夠貫通前後三世的生命主體,所以釋印順知道說隻有意識心還不夠,還要再發明一個細心,但那樣就又不是一心論了;因此他選擇了站在反對派來看,認為一心隻是變相的神我。這樣講,或許有人會說:“釋印順隻是把兩派的意見拿來討論罷了,又沒有說他讚成或反對。”可是,他把如來藏一心當作外道神我,可見他要建立一心論當然就是意識一心,不會是如來藏一心。而且,問題在於釋印順及喇嘛教信徒們才需要建立他們所謂的一心論,佛法中的一心是本來存在,不是後人所建立的;佛隻是把生命實相講出來,如來藏不是 佛建立才有的,故釋印順的建立一心論並非佛法。

  釋印順在《攝大乘論講記》中說:又如經中常常“說”到“十二處”,這十二處是攝盡一切法的。十二處就是眼等的六內處與色等的六外處,並沒有談到六識,那怎能攝盡一切法呢?內六處不是有意處嗎?“六識身”都是攝在這意處中,六識“皆名意處”。由此看來,六識唯有一意識,是很可成立的。一意識師,引三經來證明,無著論師沒有加以批判,可見一心論的思想,至少在無著論中與多心論有同等的地位。3

  從上文可資證明釋印順所建立的一心就是意識一心,在這兒他又以慣用的二分法把佛法分為二派:一派一心論,一派多心論。釋印順還強拉 無著菩薩作陪來汙蔑 無著菩薩,然而佛法不但是唯一佛乘講八識心王,二乘法也同樣是要依據八識心王,根本不存在他所謂一心、多心的差別;若要講一心,則一切法都是真心如來藏所生而非妄心——意識。真心與妄心是同時和合運作的,釋印順卻把祂切割成二塊,然後問你要選哪一塊?釋印順如此妄論就是在分裂佛法。佛法從來都是完整的,唯有八識論才是佛法,當然也不可以說佛法有兩派:一派八識論,一派六識論。所以釋印順不該妄說佛法分為二派:一派一心論,一派多心論。如果所說的一心論隻有意識一心,而多心論也隻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則此二說皆非佛法,因為都是外於八識心王,都是外道法的緣故。

  釋印順在他的《大乘起信論講記》中說:

  理性與事象,精神與物質,都含攝在一心——眾生心裏;這是絕對的唯心論(現代的辯證法唯物論,把這三者都依屬於物質:精神是由物質派生出來的;理性是物質的一般法則。這是與絕對唯心論,恰好相反)。把理性與事象,物質與精神,都統一於眾生心,為本論的特色。4

  
  隻有釋印順等六識論者才會把意識當作一心,把意識當作唯心論的一心當然是無法解釋“理性與事象,精神與物質,都含攝在一心——眾生心裏”,釋印順想用現代的辯證法—唯物論—把佛法的“萬法唯心”推翻,錯在把妄心(意識)當作真心(如來藏)。釋印順難道不知唯物論所能破的“唯心”正是唯此意識一心,就是把意識建立為一心論的主體是邪見;真心如來藏則無需建立,祂法爾如是,本來就存在。學佛者若無此正確法義的認知,則會被釋印順等六識論者所誤導,而以為佛法經論是有矛盾的,例如他在《唯識學探源》中說:說一切有係的經量部,本著有部假名相續的觀點,采用了一心論。大眾、分別說係,卻傾向“一心是常”與“意界是常”論,與經部的一心論對立。這兩個思想,都有它的困難:假名相續的統一,是機械的;常一的統一,是形而上的,想象的。這兩極端,將在大乘佛教的虛妄唯心論與真常唯心論,互張旗鼓。5

    釋印順眼中的佛法是分裂的,所以會說“一心是常”、“意界是常”與經部的一心對立,說是兩個思想,這兩個極端思想變成虛妄唯心與真常唯心,互張旗鼓。所謂的“意界”若是指稱意根,雖然祂是可以去到後世的心,但意根於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必滅,故不可說是常。然而意根為何說祂是恒是常?這是因為一方麵意根若不入無餘涅槃,對生死無盡的眾生或者不入涅槃的諸佛菩薩來說祂是永遠都存在的,然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說祂是“依於如來藏才能存在而恒有”,故依如來藏而說祂是常是恒。但佛法的一心論不是講意根,也不是講意識,“一心是常”必定講真心才是常,妄心有生有滅是無常,無常而又虛妄的意識要如何唯心?怎可與真常唯心相提並論?所以,六識論是外道邪見不是佛法,釋印順要用六識論的意識來建立一心論,肯定是外道邪見而非佛法。

  經部的一心講的就是如來藏真心,論部的一心講的也是如來藏真心,唯有第八識如來藏才有常一的統一。此常一的統一不是形而上的(想象的),祂是真實法,故又稱為真如;因為祂具有這真實而如如的體性,所以祂是真實法。真如不是一種思想而已,而是來自於如來藏心體本質的法性,祂的真實即是不可推翻的法義,也就是唯一真理。若用第六識(意識心)為常論,或以第七識(意根)為常論,就是屬於行而上想象層麵的思想,當然就會與經部的第八識一心產生對立,那二個思想都不是常一的統一,不是依於第八識如來藏就沒有常一的統一。

  釋印順最大的錯誤在於他對覺性沒有搞清楚,而搞不清楚覺性的原因在於他不相信有第八識,他把第八識無見聞覺知的覺性,等同有見聞覺知的七轉識覺性。無見聞覺知的覺性是第八識的本覺,有見聞覺知的覺性即是意識的知覺。由於釋印順是六識論者,我們來看看他所謂的覺性,到底是要講第八識或是第六識?六識論者所說的覺性一定是意識的覺性,因為釋印順他不知道也不理解更不相信,還有一個沒有見聞覺知性的第八識之本覺性。本覺因為沒有七轉識的見聞覺知,所以《維摩詰經》說這個法不可見聞覺知。如來藏雖然於六塵離見聞覺知,但卻有能了眾生心行的覺性,故稱為本覺。所以,有這個本覺的當然祂也是心,稱為第八識如來藏。再來看看釋印順在《唯識學探源》中的說法:這一覺論者,依前後一覺的理由,成立追憶過去的可能。它的“相用雖異,其性是一”,豈不與一心論者的“此心雖有隨眠無隨眠時異,而性是一”的見解相同嗎?

  從它的前後覺性是一,也可看出與一心論者的同一,何況‘成實論’還明說本淨的心性就是覺性!把一覺論者、一心論者、分別論者的思想合起來研究,它是從心識無限差別的生滅中,發見了內在統一的心性。一心論者為什麽要建立一心?它從差別到統一,從生滅到轉變,從現象到本體,還是為了解決嚴重而迫切的問題——生命緣起。‘成實論’卷五,曾說到一心論者建立一心的用意:“又無我故,應心起業,以心是一,能起諸業,還自受報。心死、心生,心縛、心解。本所更用,心能憶念,故知心一。又以心是一,故能修集。又佛法無我,以心一故,名眾生相”。6

  
  釋印順等自詡為是理性的佛法研究者,完全不在佛法的修證根本上用心,專在事相、文字上鑽研戲論,正是落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智度論》等等諸論中所破斥的六識論“學者”之窠臼中,他還大言不慚沾沾自喜地評這評那,自以為高明而目空一切。而他在這裏說:“心性就是覺性,這一覺論者,從它的前後覺性是一,也可看出與一心論者的同一,一心論要建立一心的用意,本所更用,心能憶念,故知心一;又以心是一,故能修集;又佛法無我,以心一故,名眾生相。”佛法中不論是經典或論典,一切所說都是以第八識如來藏為根本,而隨順因緣從不同的角度來作觀察及說明,從來就沒有任何的矛盾或衝突,而以“學術”的方法來研究佛法的六識論凡夫,隻能在經論中語言文字上作比對研究,所能理解的當然就產生許多矛盾與衝突。而釋印順的所說,正是以第六識的功能來解釋第八識,以為這樣就是本所更用,其實是錯解佛法。能憶念的心是意識,能修習的心也是意識,而第八識沒有意識的憶念,也無須修習任何一法,祂是法爾如是,本來如此,不是修行之後才有的。這也證明釋印順所建立的一心論,都是在意識境界裏打轉,所以才有:心死、心生,心縛、心解。

  釋印順依六識論而說“以心一故,名眾生相”,有眾生相就有我相、人相、壽者相,所以釋印順所建立的心一就是意識一心;然而第八識一心卻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說釋印順建立一輩子的一心,都隻是在意識心上琢磨,而意識是虛妄的,意識是會生滅的,意識再怎麽建立都唯有一世,不能去到下一世,因此釋印順所建立的都是虛妄的法而不見真實法。如果所建立的法唯有虛妄法,而沒有真實法,則不能稱為佛法,因為真實佛法所說的一定有虛妄唯識,也有真實唯識,有妄心七轉識,也有真心如來藏,如此真妄和合運作才是正確佛法。

遊宗明老師 救護佛子向正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