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修學佛法的菩薩們,在初始之前,您要真實斷我見,您就要認清楚凡夫是如
何著相,而落於很濁重的人、我、眾生、壽者相而生死不斷;而外道又是如何錯誤的以
為,我隻要意識能夠入於定境,我的意識不要去攀緣人相、我相、眾生、壽者相,那麽
我就解脫了、我就涅槃了。這兩種都不是真實的離相,不是真實的無相;隻有佛法裏麵
的如來藏,這個實相心才離於一切言語、離一切影像。這也是為什麽正覺講堂要施設無
相念佛來作為斷我見,證得未到定來斷我見—以定然後而慧—這樣一個施設的一個目的。
無相念佛雖然不是真實無相,不是真實離相,不是如來藏,可是依無相念佛的練習
,依拜佛這樣子的一個法門的施設,可以讓眾生們——修學佛法的眾生們,能夠漸漸地
攝心為戒,乃至能夠漸漸地淨念相繼,而發起未到地定。依於這一個能夠離開五塵境幹
擾的一個意識的定心——初禪之前的未到地定,依您有三歸、您有五戒、您有菩薩戒,
依這樣的善心,乃至依您在修學定慧之外,還有努力地在修集福德。您有努力地依於定
慧,而來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一切煩惱“先以定動,後以智拔。”依這樣子種種的四
種修。
“修學知見、修習定力、修除性障、修集福德。”這四種修具足之後,然後您就能
夠依於您的未到地定、依於您五停心觀、依於您七方便、依於您四念處——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樣子一個如實地觀照般若,從你聞、思、修,文字
般若進而依定慧等持而來作觀照,而來證得最後的實相般若,這才是佛法真實入門的一
個次第。
眾生因為我見、身見的關係,每一天早上睜開眼睛、張開耳朵就根塵觸——眼根觸
色塵有眼識出生,耳根觸聲塵有聲識耳識出生,這樣的眼識、耳識乃至其他的這些虛妄
轉識出現,現行運作,就構成了我們一整天人生虛妄遊戲的種種的這樣子的身口意行的
造作。眾生正因為不了知六識的虛妄性,不了知意識的虛妄性,所以馬上睜開眼睛就去
簡擇:這是我的房間、這是我的牙刷、這是我的車子、這是我的太太、我的先生、我的
子女、我的公司、我的座位、我的頭銜、我的財富、我的名聲。外道了知這些的追求都
沒有意義,因為人生無常,人生自古誰無死,有生之法必定有死;可是外道雖然想要了
生脫死,脫離了家庭乃至修苦行而想要求解脫,卻因為不了解輪回的道理,不了解輪回
背後的實相,不了解所謂的輪回都是依於如來藏,依於第八識能夠受熏持種根身器、能
夠出生五蘊。由五蘊形成了三種行——身行、口行、意行,由三種行造就了三種業,再
由如來藏第八識記持,而如實如理如法地酬償眾生所應該要接受的ㄧ個果報,不了解這
個道理,所以他就錯悟了。譬如說離念靈知或者住於四禪八定的境界,而以為這樣子意
識心不動了,意識心不像凡夫一樣去了別人、我、眾生、壽者相,意識心不要像凡夫一
樣去了知,去判斷這是有錢人、這是沒錢人、這是我的先生、這是我的太太、這是我的
車子、這是我的兒子。隻要意識心離於這些語言文字、離於這些妄想,那我就是得解脫
,我就是證涅槃,我就是阿羅漢了。菩薩們聽到這裏當然很清楚了,這些都是外道的邪
知見,都是凡夫的錯誤知見,都是讓眾生不斷地在六業道當中輪回流轉的根本原因。換
句話說,身見不斷、我見不斷,這輪回不息、生死不滅。
講完這個部分,我們再來說說在菩薩道當中,我們又是應該要如何斷我見?而斷我
見為什麽又一定需要有未到地定?這中間的親證或是論證,這中間的道理,所謂的理證
又是何在呢?我們要如何能夠相信說,證未到地定是要斷我見、要證初果,乃至斷了我
見之後要明心的一個基礎呢?這個次第,如果您確定下來了,您心得決定了,那您當然
就會對於這四種修裏麵的修習定力,您當然就會對於無相拜佛,會如實的每天的勤於練
習,希望自己的功夫早日成就,成就未到地定;再依這個未到地定來作四念處的觀行而
來斷我見,斷了我見之後再來求菩薩真正的見道。聲聞見道是所謂的法眼淨、是斷我見
、斷三縛結、是證初果,可是菩薩道的一個見道——真實見道,所謂的真見道,卻必須
要以斷我見為基礎,進而去證得這一個真實心,這一個涅槃心,這個真如心——第八識
如來藏。
後麵我們會再提到這個例子,菩薩要斷我見仍然是不會離開聲聞的ㄧ個方法。換句
話說,聖人施設,我們以聲聞人來說,它是有所謂的七方便——七種方便、七種善巧,
來幫助修行人能夠證得斷我見的一個功德。七方便是哪七方便?第一個、五停心觀,第
二個、四念處的別相觀,第三個、四念處的總相觀,後麵四個則是所謂的四善根——煖
、頂、忍、還有世第一,或是說另外的翻譯:世第一法。前麵的五停心觀,主要的就是
讓我們這個妄心,心猿意馬能夠停下來;後麵的四念處的別相乃至總相,是要讓我們依
於前麵五停心觀而有了定力,然後在四念處的別相與總相的觀察當中,對於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對於身、受、心、法這四念處都能夠一一地實際地去
驗證,現前去觀照它的無常性、它的不淨性、它的無我性、它的不是真正的樂、非樂性
。依於這樣子的從文字般若、從觀照般若,而終於證得小乘實相般若,也就是小乘的沙
門四果斷我見,菩薩的斷我見不會離開這聲聞道、聲聞菩提的這樣子,依於四念處、依
於八正道、依於所謂的三十七菩提分這樣子的實修而來證得。而菩薩們所需要了解的,
就是說小乘有小乘的四念處,大乘也有大乘的四念處;小乘有小乘的八正道,大乘也有
大乘的八正道。當我們提到四聖諦、八正道的時候,或是八聖道的時候,並不一定都是
在指小乘,因為小乘的修學方法,很簡單來說就是要來實證“五陰十八界”,一切生滅
法。
這《金剛經》有一首四句偈講到這個五陰十八界,這一首偈就是“一切有為法,如
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眾生之所以輪回,就是在五陰十八界上麵建立
了身見,意識這一個妄心在執著色身為我,依於我有色身,一切有情有受、有色身,所
以建立了人相、我相、眾生相;眾生也好、他人也好、自我自己也好,都有不斷地造作
運動,這些都有在時空當中的流轉,這就是所謂的壽者相,具足了四相就具足了輪回,
無邊地ㄧ個又一個的生死流轉,眾生如此。菩薩要以斷我見,就是要以未到地定為基礎
,而來證得四念處當中第三個觀心無常,這一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的觀心
無常,“心”主要指的是六識心,因為小乘裏麵沒有特意地去講第七識意根,更沒有明
確地去講到第八識;因為小乘的修行,它隻是要把這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
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要如實現前去覺察。這一切有作有為,因為因緣而和合而造
作所成的依他起法,一切皆是生滅無常,不要去執著於它,意識心的決定、意根心的決
定。然後在此生的壽命結束的時候,阿羅漢不會再起心作意,想要這五陰十八界任何一
法繼續不斷地生起;因為都是已經了知它是生滅之法、無常之法、是苦法,是一切人生
輪回痛苦的來源,他有這樣的決定心,他當然就能夠永滅一切有為法,永遠滅掉五陰十
八界而證入所謂的涅槃。
阿羅漢是如此,而菩薩反過來講,他卻是要證得《金剛經》另一首四句偈,也就是
所謂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一首四句偈剛好就
是《正覺總持咒》第二句所要演說的不生不滅法的道理。《正覺總持咒》第二句就是“
涅槃如來藏”,涅槃有四種。有剛剛我們所說到的阿羅漢,小乘聲聞阿羅漢所謂證得的
滅盡五陰十八界,五陰十八界永遠滅盡,沒有一法剩餘,一切生滅法、一切有為法、和
合造作之法、依他起之法全部都滅盡無所剩餘,就證入無餘涅槃。無餘涅槃當然不是斷
滅,否則佛法或至少佛法當中的聲聞解脫道,就變成了跟外道的斷滅空,死後一切皆空
,死後沒有任何一法剩存一樣的,那佛法就跟外道見沒有什麽差別了。
我們就來先把這一回合所要提到的何謂未到地定?先為觀眾們作一個入門簡單的解
說。關於我見、關於斷我見、關於眾生依於三毒、四相,而造作流轉三界輪回的這一些
善惡業的道理,乃至外道以定為禪的道理,乃至菩薩要以斷身見、要以斷我見、要以有
未到地定,有定、有慧依於四念處,從觀身不淨、觀受是苦乃至觀心無常,觀察這一個
六識心,乃至於特別是觀察這一個以前五識相俱的這一個五俱意識的意識心,祂是生滅
無常之法。依於你的未到地定的修行,依未到定能夠離開前五塵幹擾,你很清淨地、很
純一地、很現前、很當下,能夠去驗證這一個在觀察的意識,本身就是生滅法。一次觀
行沒有辦法心得決定,再兩次、再三次依於您在生活當中的煩惱漸漸斷除,對於五塵的
貪欲越來越少,越來越容易攝心為戒,戒作好了當然定就會生起。所謂攝心為戒,由戒
生定,由定而能夠生慧。戒、定、慧三個無漏法慢慢具足而慢慢地對治了三毒貪瞋癡以
後,您再依於比如說五停心觀,或者在正覺講堂,依於您無相念佛拜佛,您這一個憶佛
拜佛的功夫,能夠讓您功夫生起、能夠淨念相繼;您能夠一拜之間,一拜下去,上下之
間能夠十幾分鍾,乃至二十分鍾、三十分鍾,都不會對於前五識有產生什麽的攀緣,能
夠心住於憶佛念,保持這樣的清淨。一般來講,我們說這樣的菩薩,就已經具足了未到
定的一個定力,可以用這一個未到地定,來進行更深細的四念處當中觀身不淨、觀受是
苦、觀心無常,特別是觀心無常的觀行,而依於未到地定來斷我見;未到地定斷我見之
後,才能夠依斷我見為基礎而來真實明心。
未到地定是什麽樣子一個樣貌,乃至菩薩要如何證得未到地定?那是我們這一回合
所要演說的一個重點。我們有提到所謂的五停心觀,五停心觀就是要依五種法門——觀
心的法門──來讓眾生能夠停止心猿意馬。取得了初步的定力,再依於這個定力而來進
行七方便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也就是四念處的別相觀與總相觀的一個現前的觀行
。在四念處的別相、總相觀行之後,再進入到四加行,也就是所謂的四善根——煖、頂
、忍、世第一法。一般而言,雖然七方便主要是小乘聲聞人要斷我見所要利用的法門,
可是無妨菩薩們,既然斷我見也跟小乘人一樣,都是同樣要證得這個初果的斷三縛結、
斷我見,基本上我們還是需要有同樣的一個依循,一樣由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
慧,這樣一個次第。
五停心觀簡單來說,對於貪欲比較多的人,我們教導他不淨觀,教導他如何去觀行
這個色身不淨來對治他的貪欲;對於瞋恚比較多的人,我們教導他慈悲觀,或者說是慈
心觀;對於妄念比較多的人,我們教導他數息觀,也就是所謂的安那般那這樣子一個數
息的方法,來製伏他的妄念;對於煩惱等分,或者有人說是業障比較重的人,我們教導
他念佛觀,這個念佛觀,就蠻相似於我們剛剛所說的無相念佛拜佛法門;另外還有一個
對於愚癡比較多的,我們可能教導他因緣觀來對治好他的愚癡。這個五停心觀也好,或
者是說無相憶佛、念佛這個法門也好,目的都是要停止眾生眼睛一張開、耳朵一張開,
就馬上著於五塵的分別,建立了五塵五識的一個了知以後,又落於人、我、眾生、壽者
相。換句話說,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生滅法上,在生滅法上又建立了生滅相的取愛
、取執、攀緣貪愛,這是眾生輪回的根本。既然修行是為了要斷輪回,而輪回主要的就
是我見,而我見主要的就是依於這個五俱意識,然後取前五塵,根塵觸產生了前五識,
去了知分別這一些物質世界的種種法,以它為真了。所謂的取像為真、執夢為實,落入
了境界法就很難去掙脫,永遠不了知生滅法的生滅,因為連生滅法是什麽都不知道,意
識一現行馬上落入於生滅相的了知分別。五停心觀就是要讓眾生對於這一些一般凡夫所
難脫離的語言、文字、聲音、妄想,作一個回光返照。把意識這個功能不要往外去散泄
、去發射出去,而能夠收攝自己的意識心,住於自己所實施的這個法門之上。我們就舉
無相念佛來說,以一般煩惱的對治,剛剛也說到了,就是著於四相。無相念佛是先讓一
個眾生、 一個菩薩先找到一個無相憶佛念;這個憶佛念本身,它沒有語言、文字、聲
音、影像,可是這個本身沒有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的憶佛念,它可能是在於了知一
個語言、文字、聲音、影像;詳細的部分,因為不是我們這一回合所要講解的重點,我
們就簡單帶過,有因緣的話我們再說。
回到於未到地定,舉例來說,您依於無相憶佛、念佛、拜佛,您從一開始的妄念紛
飛,沒有辦法把您的注意力集中在這憶佛念上,慢慢地能夠收攝心神,慢慢地依於無相
拜佛憶佛十個次第的一個施設,終於能夠攝心了,能夠讓這一個憶佛念慢慢地生起了,
能夠所謂的慢慢的淨念相繼了。一開始可能要妄想紛飛、想東想西,可能要一分鍾、兩
分鍾,離開憶佛念了才想到:我現在在拜佛、憶佛;終於回到憶佛念。慢慢地,可能定
力慢慢的成就之後,可能隻要幾秒鍾,馬上就想到了我現在在拜佛,這個我剛剛的妄想
不是憶佛念,我要回到憶佛念。這樣一個作意、這樣一個心誌的、心識的製約成就之後
,你的定力一定會越來越增強,乃至於到了最後,定力已經生起了之後,一拜之間自然
就能夠五分鍾、十分鍾妄念都不會生起。因為很簡單,從粗而細,從要兩三分鍾,從要
可能是一兩分鍾就能回到……;到最後,憶佛念要掉了、妄念要生起了,你馬上,還不
去了知妄念,也就是妄念背後顯現出來妄想的內容,你就一定馬上回到憶佛念了。這樣
一個心得決定,終究能夠讓你無相憶佛、拜佛成就,而完成整個十個次第,所謂的無相
憶佛拜佛功夫成就,這樣的一個結果。那這個無相憶佛、念佛、拜佛功夫成就之後,您
可以把它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日常生活當中能夠攝心為戒,如果連粗糙的語言、文字
、聲音、影像您都不去攀緣,那您連人、我、眾生、壽者相,除非是因為日常生活職務
的必要,或是說您的責任,譬如說您當母親、您當一個父親,或是說剛剛講的職責,您
是一個課長、您是一個董事長、您是一個工友,在行使這一些行住坐臥裏麵,您行使的
職責的時候,您一樣可以憶佛念帶著;您把您的注意都集中在您該從事的工作,可是憶
佛念不會去掉失。
我們經常會舉一個例子,就跟《楞嚴經》裏麵 大勢至菩薩說的“如母憶子”,好
像一個母親在憶在回憶、在想,憶念、憶想她的小孩子。舉現代的生活來講,您可能是
有個女兒、您有個親人,乃至您有個情人,應該有這樣的經驗,因為某些因素沒有辦法
共聚一堂,那兩個人相隔很遠,可是你因為憶念的關係,感情深切的關係,您經常會不
需要別人提醒你,經常的憶念他這個對象;這樣子一個思惟,很快的,不需要別人提醒
馬上都會保持住。您可能是母親,一邊炒菜、煮飯,一邊在想:現在是吃飯的時間了,
兒子不知道怎麽樣子?這種憶念、想念,您是不需要有語言、文字、聲音出現的,您不
會需要說想到我兒子姓什麽?名什麽?什麽樣的長相?你才會在想。您炒個菜可能不小
心燙一下,那您的先生可能就會半開玩笑說:啊!你在想小孩子嗎?想得入神了!這些
的種種,其實無相憶佛的想跟這種慈母憶子的想,不需要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的想
是一樣的,差別隻在於眾生落於這個妄想境界,落於輪回生死的過咎上;而菩薩們呢,
卻是要依於無相憶佛、念佛、拜佛來成就自己的定力。特別是無相拜佛,因為是動中的
拜佛,不能停止這個拜佛的動作,所以修得的定力,它是動中定;這個動中定會方便讓
我們以後在參禪的時候,於行、住、坐、臥當中保持這樣的定力,而能夠有所謂的思惟
修、思惟觀來參禪,來證得那個離於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真實無相的一個實相心
、如來藏、阿賴耶識。所依就是這一個無相憶佛、念佛、拜佛,成就了的這個無相憶佛
念;乃至由這個憶佛念再發展成為能夠看話頭,這樣的一個功夫,再依這個看話頭的功
夫,您就能夠在斷我見之後,然後明心,因為我們這一回合主要重點在於講說未到地定
,這個部分我們就暫時不提。
回到未到地定,當您無相憶佛念定力生起之後,日常生活當中,您對於這個前五塵
——色、聲、香、味、觸的攀緣,絕對是會越來越少;因為越來越少的關係,所以您自
然能夠越來越攝心,而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攝心,表示您對於性障的伏除已經有了一步一
步的成果。日常生活當中,因為不著於人、我、眾生、壽者相,因為不著於妄念,所以
您定力的生起,可以幫助您很簡單的就能夠持五戒,很簡單的能夠去觀照世間的無常;
對於世間的無常,有了進一步的了知之後,這個定力的生起,其實我們舉個例子,就有
點像是我們在賞鳥或者觀星。您這一個智慧再怎麽好,您這一個解析能力再怎麽強,如
果您的雙手會顫抖,這麽遠遠的一百公尺兩百公尺的鳥,乃至遠在天邊的夜間的星辰,
即使您的天文望遠鏡,您的解析度再怎麽好,放大倍數再怎麽高,即使您這個賞鳥,這
個望遠鏡再怎麽樣的清晰,色彩怎麽鮮麗,您雙手握持不住,您沒有定力,那您的慧力
頂多也隻是一個幹慧;所謂的幹慧沒有辦法解煩惱渴,沒有辦法對治您的性障,幫助我
們解脫輪回,實證那個三乘菩提。
回來我們剛剛說的,您無相念佛定力生起之後,日常生活當中很顯然的,您的煩惱
一定很明顯的消除掉了。煩惱的消除很簡單,會消除是因為您對人、我、眾生、壽者相
的分別、攀緣,這樣子一個習慣性,已經漸漸的因為你攝心為戒,心住憶佛念而慢慢的
伏除了。這樣的生活當中,您能夠在一切煩惱生起的當下,能夠依於《大般涅槃經》所
說的“先以定動,後以智拔。”煩惱現前,譬如說有人在辱罵你,你現前的時候,你依
你在拜佛的時候這樣一個經曆,這樣一個心得決定;你提起來:這是妄念、這是聲音、
這個是憶佛念,我回到憶佛念。這樣子能夠心得決定,慢慢的就能夠符合在《優婆塞戒
經》裏麵,佛所說的:要斷除瞋恚的時候,第一個你要先能夠惡來不報,惡口來、惡身
行、惡口行來,你都能夠定力生起而不要去回報於他。我們有時候說,就好比郵差來開
門,按門鈴了,你要惡來不報;因為他送來這個包裹,可能是惡音聲,可能是惡口行、
惡身行,那你不要郵差一按門鈴,您六根門頭馬上就往外去攀緣了,就打開門戶了,門
戶張揚去取這個包裹,去回報於他了,就是所謂的惡來不報。惡來不報必須要有定力,
您必須要有定力,才能夠在惡因緣現前了,當下您能夠作到惡來不報。惡來不報不是僅
止於此修行,你背後還要有惡來不報的第二個,就是說有定力生起,能夠惡來不報。你
要再來要修無常想,要觀於這個聲音的無常,這是屬於智慧的部分。
那後麵的話,這個修無常想,要來觀無常想、來修於慈悲,後麵還要很不放逸,心
不放逸,最後才能夠斷除瞋恚。這樣子的整個斷除瞋恚的一個過程,基本上一定是有定
、有慧。從最前麵的心得決定,因為憶佛念的功夫慢慢成就,你能夠惡來不報,能夠先
以定動,定動以後住在憶佛念的當下,再依於你動中的定力的成就,你能夠在惡來不報
的當下,還能夠麵對這個惡境界法,而能夠觀無常想。觀於無常,觀察眾生色身無常,
觀察眾生的六識無常,觀察我依於根塵觸而有了這些聲音的體會、內容的了知也是無常
,無常之法。對於無常之法,不管起貪、瞋、癡,那都隻是在增益更多的生死輪回;因
為這樣的了知,您就會在日常生活當中,煩惱慢慢的降伏、性障慢慢的消除,定力當然
就越來就越增加。這樣的定力增加,也會幫助您在家裏,您在無相拜佛憶佛的當下。因
為所謂的不定,就是對於前五塵的攀緣,所謂的不能入於定,就是因為前五塵的攀緣,
乃至於說我能夠離開前五塵,可是你還在妄想;那你這個妄想,意識本身這個散位獨頭
的、散亂心的意識本身,它一樣是攀緣於前五識的。譬如說過去,依於前五識而有的那
一些回憶,乃至未來基於前五識要麵對的那些境界的貪求,譬如明天我要去哪一邊吃?
我要去哪一邊玩?我要看電影,我要吃什麽好吃的?我要去買個棉被,我要去買什麽一
個衣服,有很好的觸感。這些雖然是散位獨頭的意識,可是仍然不離五塵的攀緣。
所以隻有像我們剛剛所說的,您對於在生活當中的煩惱,因為能夠有初分的定力生
起,然後慢慢您再運用煩惱,於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先惡來不報,然後來觀無常。觀於無
常,所謂的修無常想,然後再次第,您最後才能夠遠離貪、瞋、癡在日常生活當中性障
的慢慢消除。因為有定、有慧,定慧等持,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這樣對於前五塵乃至
對於六塵不好的這些心所有法的對治。養成習慣之後,這樣一個習慣性也會讓您在無相
憶佛念佛的當中,您的定力,因為您已經了知這些六塵妄想境的攀緣,都是增加生死過
咎,無益於自己生命的解脫。這樣的一個心得決定,更會讓你在無相拜佛、憶佛的時候
,容易有十種次第功夫成就。這樣的功夫繼續深入下去,您動作就有一個現象:您無相
拜佛的動作,一定會越來越慢。不是自己刻意的放慢,是因為心思,特別是這個意識心
的攀緣。當然意識的背後,一定有意根的運作,那這不是我們這一回合要演說的主要範
圍,我們就姑且略過。
因為意識對於過去的五塵、對於現在的五塵、對於未來五塵貪愛、攀緣,越來越被
這個憶佛念給降伏住了。不是像外道的這個石頭壓草,而是了知它的無常、苦、空、無
我,而不去攀緣執著。這樣的一個決定性、一個決定心生起之後,您憶佛的動作會越來
越慢,很自然的可能就一拜之間,您從原先一拜可能一、兩分鍾,慢慢的、自然而然的
,因為心思慢下來了,這個身行自然也就慢慢的越來越緩慢,而能夠一拜一、二十分鍾
。而在這個一拜之間,都不會生起其他的妄念,那麽這個時候我們就說,因為你能夠淨
念相繼,你不是住在妄想之中,您淨念相繼,一直保持著憶佛念,您又能夠遠離五塵的
攀緣;以這樣的定力,我們就說您有未到地定。未到地定這個佛法名相的解釋,就是未
到初禪地的一個定力,未到地因為就四禪來說,初禪有初禪的地,也就是有所謂初禪的
境界,二禪也有二禪的境界,三禪也有三禪、四禪也有四禪各自互別的境界,每一個禪
都有根本禪──禪定,就是我們叫作根本定。根本定之前會有一個所謂的近分定或者方
便定,換句話說,您證得欲界定,還在欲界的層次的時候,您入了未到地定了,這個未
到地定特別是指初禪的近分定或是方便定,習慣上大家都把初禪之前的近分定或方便定
,特別指稱為未到地定。
那當然剛剛說過了二禪、三禪、四禪,在二、三禪之間,在三、四禪之間,也都有
一個中間定,一個所謂的近分定或方便定。不過同樣的依於通俗的用法,我們經常隻是
把中間定,用來界定說明是初禪之上二禪之下或者之前那一個無尋而有伺、無覺而有觀
的近分定,或是方便定。簡單地解說完這個未到地定,既然是未到,表示你尚且沒有斷
掉,真實的斷掉欲界的這些貪愛煩惱,不過依於這樣的未到地定的生起,基本上所謂的
五蓋,您已經是大分的遠離了,不過還沒有完全能夠伏除,所以您的初禪終究是還沒有
生起。因為初禪是色界天的境界,是色界天人所證得的禪定,而依止禪定的功德或是福
德而往生到色界天,成為色界天的初禪、二禪乃至四禪的天人。色禪天人他是中性身,
色禪天人也不需要飲食,純粹以禪悅為食。我們剛剛也說過了,您五蓋不斷,或是至少
不以像外道的方式壓製住、伏除住;這個五蓋,所謂的貪欲蓋、瞋恚蓋,所謂的睡眠蓋
,所謂的掉悔蓋,所謂的疑蓋。特別是第一個,相應於欲界境界法,這個男女欲、這個
色欲,這個貪欲蓋;當然貪欲蓋,有時候我們也方便把飲食包括進去,不過貪欲蓋終究
主要的還是指於讓您我係縛在這個欲界層次,有男女身的差別,有男女之間這種淫想的
這一個境界,特別以它來區分,跟色界天人是中性身,他沒有男女淫合這件事情。
剛剛已經簡單的解釋過未到地定這個名義,也跟菩薩們簡單的講說了未到地定的證
得,是有怎麽樣的過程。而依於無相念佛,為什麽您能夠依於在生活當中,定力慢慢生
起而能夠對治煩惱,先以定動,後以智拔,而遠離五塵的攀緣。漸漸的你不隻在生活當
中能夠作到這樣子的攝心為戒;你的定力的發起了,慧力慢慢生起,連帶的因為對於五
塵的遠離,您在憶佛拜佛的當下,定力也一定能夠慢慢的能夠增長,終究能夠淨念相繼
,能夠一拜之間能夠大概可能至少也要十幾二十分鍾,乃至有的人一拜三十、四十分鍾
,而不會有相應於前五塵的妄念生起,能夠清淨的住於這個淨念相繼的憶佛念。那麽這
種情況下,我們就說您具足了斷我見所需要的未到地定,這一種定力的基礎。
正潔 斷我見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