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諸所施為 無非佛事

(2017-05-09 09:09:54) 下一個

      說到《維摩詰經》裏麵所說的“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的這個經文,就讓我們想到教外別傳的禪宗。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起大梵天王致獻的金色波羅花示眾,當時一會大眾看了都默然,無言以對,隻有金色頭陀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世尊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五燈會元》卷一)那這何嚐不是 釋迦牟尼佛為了讓弟子直接悟入萬法根源的實相妙心如來藏,所施作的殊勝佛事呢?

    乃至於中國禪宗真悟祖師的公案,像有人問雲門文偃禪師:“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這個雲門怎麽樣說呢?雲門說:“胡餅。”那又有人問雲門:“如何是諸佛出身之處?”雲門禪師回答說,說:“東山水上行。”又比如說像趙州禪師,這個趙州從諗禪師很有名的洗缽的公案。說有一位來修學的僧人上來請法,請求趙州禪師能夠指示他。趙州禪師他就隻問他說:“你吃過粥了沒有啊?”那個僧人跟趙州說:“已經吃過粥了。”那趙州禪師就隻再教他:“洗缽去。”那個僧人就在這一句話下忽然就開悟了。這樣子一則又一則禪宗的公案,也都是傳承 佛陀的教外別傳、直接教化學人證悟實相的佛事。

    那麽,想要求佛的真正妙法,又該如何作禪自度而後度人的佛事呢?我們常常聽禪師這樣講,說“搬柴運水,吃飯屙屎,無非是禪”。所以,禪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句話沒有錯;因為第八識實相心如來藏,不論眾生是否已經證得,他的如來藏都是恒常分明顯現,不曾一時被遮蓋,隻是未悟的人不知道。已經親證真悟的人,都是可以現前觀察,祂在一切眾生身中這樣子運行不斷,並且能由眾生日日受用運行之中,讓眾生來日日受用。可是眾生日日受用卻不能知,所以,禪師就稱之為“日用而不知”。

    古時候禪門學人日常的一切作務,都是保持著參禪的疑情,隨時隨地在尋覓實相心如來藏;而禪師也是在這些作務當中,隨時因地製宜而讓弟子們證悟自心如來藏。而擔柴挑水這些的日常事務,也確實處處都有證悟的因緣;所以,黃龍禪師才會說,說“生緣處處”。因此緣故,證悟般若的這一切祖師所說的這些的搬柴挑水這些禪,都是佛事。可是問題是,沒有悟得真的人,或者是悟得真但是落於片段的人,他就難以體會,難以體會說這搬柴與運水就是神通妙用。禪固然不能夠離於生活,但是對於未悟的人,那就完全沒有資格說“穿衣吃飯是禪,搬柴運水也是禪”。對於真悟的人來說,穿衣吃飯、搬柴運水的時候,都能分明現前觀見到自心如來的運作,毫無遮隱;因為已經親證而完全可以了知禪門所悟的內涵,這樣才可以向人大聲地說“穿衣吃飯是禪,搬柴運水也是禪”,而問心無愧,這樣才是說他是作佛事。

    真實佛法的實證,絕對不是在世俗法上麵修行可以證得的,也絕對不是在經懺法會、朝山、勸募、蓋道場、救災、濟貧這些世間法的事相上,就能夠證得這個真實佛法。因為真實佛法乃是生命的實相之法,應該要向五蘊色身之中去找尋《心經》裏麵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一不異、不觀自在的,本來無念離念的實相心如來藏,那才是修學大乘佛法的入道的首要。如果還不能夠實證萬法的根源,而妄說證量有多高,說法多麽勝妙、多麽不可思議,那其實都是說食數寶,那都不是作佛事,因為說者自己還有聽者都不能夠得到實益。

    我們常常看到有一種人,嘴裏麵講的說“我要解脫,我要學佛”,然後就到處去趕場,哪裏有法會、有拜懺、有講經就去啊;可是聽完了,拜懺完了回家,照樣是妄想一大堆,照樣是跟一般人一樣,喜歡發脾氣,喜歡貪求五欲的享受,那這樣子想參禪就很難。那想要參禪,首先就要親近真悟得如來藏的善知識,聞熏正確的知見;由善知識的教導,次第增進無相念佛的功夫,來修習動中定力;有了這種動中定的功夫以後,就會看話頭,然後就能參禪。修學的過程當然要很專注,不要攀緣,職業上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們盡量要去做,要盡我們本分去把它做好;那除了職業和家庭之外,我們應該要履行的義務,還有其他一切修福的活動,應該要有所抉擇——與參禪不相幹的那些事務,我們應該要把它暫時的放下;除了要履行職務,職業跟家庭的義務。

    所以那些的法會、朝山、勸募,還有聯誼等等這些活動,其實它的目的是什麽?它的目的是要去除我們的貪心、瞋心,培養我們慈悲忍辱心,目的是在調伏我們的心性。心性調伏之後,我們的福德也有了,我們就能夠值遇到真善知識,因此能夠建立參禪的功夫和知見;這時候我們修慧的條件具足了,就應該要把過去修福德回向明心見性,把那些福德作為我們進入正法大道的助緣。既然我們找到了真正能夠親證如來藏的禪法,找到了佛法真實的入理的大門,就應該要暫時放下一切的教相,一心精進的來參究;然後才有因緣在生緣處處的日常作務中,一念慧相應;就像趙州禪師教他洗缽去的那位僧人,在趙州禪師一句話下就忽然開悟,親證自心如來,為自己成就一場殊勝的佛事。

    以上我們就是從經教還有宗門來說,佛事的真實義是什麽。那對一個精進修學佛道的人、勤求證悟的人,搬柴運水、吃粥洗缽這些日常作務,都有因緣成就殊勝的佛事;這樣的心態來供佛、來禮佛、來拜懺,作這些事相上的佛事,當然也一樣有他證悟的因緣。所以,在從事這些供佛、禮佛、拜懺、超度等這些佛事的時候,除了要有信心、要有願力之外,當然要心無旁騖,一心恭敬;這樣不僅能夠將福德確實地回向給親屬跟往生者,也能夠累積自己的福德,增進自己值遇真善知識的因緣。等到因緣成熟的時候,有了功夫,有了知見,就能夠一念相應慧,與實相相應,能夠證得根本無分別智。

正源 如何作佛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