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實如來常住於虛空?

(2017-03-02 12:39:56) 下一個

“真實如來常住於虛空”的虛妄想

  密續編纂的思想和佛世的“虛空外道”雷同,密教如是認定:“佛常住遍滿於虛空”,然而,實情是:(1)如來與色身:佛在《金剛經》明說:“如來不是色身,不能以色來見如來,否則這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到如來。”明確指出不要以世人之眼睛所見,來對色身作種種的迷戀與妄想,這樣是錯誤的知見,是流於偏邪的外道見,不是佛道的正理。

  (2) 世人與密教的虛妄見:世人耽著於“數量”的優勢,以及看重“色身”的龐大,以為浩瀚無邊的宇宙中具有巨大清淨色身的天主才是最值得崇拜頂禮的對象,密教依此擴展而建立了“色身巨大”並且“無數遍滿於天際”的想法,再將肉眼所見的天空等同於“虛空”,繼續施設建立了“永恒常住於虛空”的思想,以為“佛的巨大無邊之色身”是“遍滿於虛空”,如是與虛空外道見合流,而對“四大假合”的“色身”作種種的“擴大”與“遍滿”想,卻不知這是墮入“色身、色陰為常”的誤計。

  (3)身量與佛法:然而,佛法從來不是建立在巨大的身量上,不論是渺小如一粒米的有情,他的身相多麽陋劣,隻要能夠演說正法,就值得一切天主來其處所恭敬聞法。佛法中又說“芥子納須彌”,就是說,形體不是究竟之法,一個象是芥子、米粒那麽小的物體,也能夠容下須彌山的色體。因此,於色相上,去產生數量、大小的執取,生起巨大想,而以為這“色身巨大”就是莊嚴無比,這些都是墮於執取色身的不如理作意的見解,如此於世人的“色身”以及“大小”來作苦苦追尋的密教思想,皆是與佛法嚴重背離。

  (4)如來與法身:如來是究竟法身,法身本身是無形無相,沒有形體可說;既然沒有形體,哪裏需要個密教以為的“如來常住”的“住處”?因此,法身不可說是“常住遍布於虛空”之中,也不可說是“常住於”此界,或是“不常住於”此界,因為這樣的申論就代表不能理解法身的真實理。法身能夠出生萬法,萬法的存在也是法身體性功能之表現,然而諸法卻不是究竟法身,色身也是如此。所以不應該於世人所思惟、所認定的色身的體性上,去和諸佛來作聯想。

  (5)如來與常住:如來法身常在,法身常住說明法身一直存在,但法身不依止於“三界”而住,也不依於這“涅槃”而住,諸佛法身是“無住之法”。再者,“三界”和“涅槃”都是因為法身而有,法身出生了三界六塵,乃至“虛空”是依於三界六塵萬法而有,所以這些生滅的三界六塵諸法都是由“自在的法身”所生所滅,所以如何再反過來束縛法身,要法身安住在虛空之中?

  (6)色身想與處所想:欲界的有情受到“色身”的束縛,需要找一個處所安置色身;下雨的時候,為了避免色身被雨水淋濕,要就近找個地方躲雨;晚上要休息時,避免風寒受凍,要找間房子作為住所,如此安頓色身,所以稱為“住”。因此也以自己色身的見解來推想諸佛和我們人類一樣都需要住所,如是顛倒想,將諸佛當作是“色身”想,而以為需要處所來“常住於”其中。

  (7)如來與住處:然而,如來的究竟法身不是色身,祂在成佛之前沒有住處,成佛之後也沒有住處。因為法身不是色身,不需要找尋處所,也不需要化現“可以安置自身的處所”。法身無形無相,如何以“色身”、“色蘊”的觀點來安置呢?又“自身的處所”的想法,本身則是陷入於錯誤的見解之中:一個是具足“自身”的“身見”,執取三界法中的“物質”的“色蘊”,來作為“我的身”;另一個則是具備“處所”的“我的處所”的“我所(擁有)的見”,執取三界法的“物質”的“外色蘊”來作為“我身所安住的處所”,因此這是在“身見”(我見)和“我所見”上作不如理的執取。

  (8)虛空與無實質:佛法解析說“虛空”是“色邊色”,是針對“物質的邊際以外”的“處所”,施設一個方便指稱與表達的“名詞”,稱為“虛空”。因此,虛空就是無有“色”的存在,也不存在“有情”,一切都是無有,在如此的情況下,方便說是“色邊色”,稱之為“虛空”,如是“虛空”無有實質,也無作用。因此,不論是想要到哪個“虛空”裏去讓“佛身常住”,還是可以顯示出“佛身”色體,這表示密宗所說的究竟佛果的諸佛法身仍然不離五陰,都是不了解諸佛法身與“虛空”的意思,而隻是於想象中,來作學說思想上的妄計。

  (9)如來與利益眾生:如來即使是示現化身、報身,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然而“虛空”之中,並無眾生的存在,並無法來利益眾生,因此虛空便無示現化身、報身的情事,而如前麵所說,更無有法身是常住於虛空的佛法。所以,應當遠離這些不如理作意之想,應當遠離這些編造“如來常住於虛空”思想的密續典籍。

郭正益 蒼天有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