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大夢初醒之時

(2017-02-13 13:12:30) 下一個

     美國大片 “Matrix”譯為《駭客任務》,《黑客帝國》,主要包括三部作品. 第一
集於1997上演.

     故事是說,二十一世紀初,人工智能的技術有重大的突破,計算機能夠自行學習
,代替人類做很多事,但是計算機卻發展出自我意識,不願再聽命於人類。人類企圖關
閉電源,結束計算機的自我意識,計算機卻搶先一步宰製人類的命運,培植人類做為電
力的來源。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都被放在一個個的電池槽裏,全身插滿了管線,計算
機建構一個稱之為“母體”( Matrix )的龐大係統,產生虛擬實境的訊號,欺騙人類
的大腦,人類從小到大所經驗的各種感官知覺,全部都是「母體」發送腦波程式給大腦
所造成的假象。例如,吃一塊牛排,眼睛見到的肉質色澤、口中咀嚼的口感,都由電腦
所控製安排著。「母體」甚至還控製著時間觀念,它讓所有人都以為生活在廿二世紀的
時空下。 隻有少數反抗軍沒有被計算機奴役,他們扮演駭客( Hakers ),不斷侵入
母體,企圖拯救被奴役的人們.

        主角尼歐( Neo )被解放之後,離開電池槽,來到駭客的宇宙飛船。為了了
解什麽叫做“母體”,他再度進入虛擬實境。在虛擬實境中,尼歐摸摸高背椅,問:“
這都不是真的?”反抗軍領袖莫斐斯( Morpheus )答:“什麽是真實?真實該怎麽定
義?如果你指的是觸覺、嗅覺、味覺和視覺,那全是大腦接收的電子訊號。你以為的真
實世界,其實是互動的虛擬世界──我們所謂的‘母體’。你一直活在夢世界,尼歐!”

    這段話揭露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大腦位於身內,為頭顱、血肉、皮膚…等組織所包
裹,根本接觸不到外境!既然接觸不到外境,我們卻看得到、聽得到、嗅得到、嚐得到
、摸得到,這真是奇怪的事。以視覺來說,光線隻能射到眼球感知光線的部位,再進去
全是光線照不到的內部組織,現代生理學告訴我們,是視神經係統負起傳導的功能,讓
大腦以為自己能看到外境。視覺如此,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也都是這樣,外五塵(
色、聲、香、味、觸)無法進入大腦,必須透過神經係統才能傳送到大腦。既然大腦需
要的隻是訊號,並不是外境;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仿真神經係統的訊號,使大腦感受
到虛擬的五塵境界。

    莫斐斯說:“你曾做過一種夢,彷佛實實在在的發生過?要是你醒不過來呢?你該
怎麽分辨夢世界和真實世界?”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前麵是說神經係統傳達外境的訊
號給大腦,訊號不等於外境,大腦所感知的外境,其實就是這些訊號。可是當我們在熟
睡時,五官的分辨功能暫時停頓,根本就沒有外境與之對應映,為什麽會有夢境?

     夢中的見聞覺知,顯然不是神經係統的訊號所能解釋的,它是獨立於外五塵而存在
的。夢境大都很真實,很少人能察覺到自己正在作夢,可見夢境中的見聞覺知,和清醒
時的見聞覺知,並沒有明顯的差別。我們平常隻覺得夢境很像“真實”(清醒時所覺知
的五塵境界),反過來說“真實”也很像夢境,全部不是實境、不是客觀存在的外五塵
,都是透過某種機製而模擬的;就像電視、電影的聲光,都是經過轉換的。這種模擬機
製,無論是在夢境或清醒時,都是持續的運作。清醒的時候,它根據五官的神經係統所
傳遞的訊號而仿真;夢境當中,則獨立作用。

    如果你隻在電視上看過愛因斯坦,你不會說你看過愛因斯坦,照這個標準來說,你
不隻沒看過愛因斯坦,你也沒看過你的父母、你的小孩──你根本沒看過任何人。乃至
欲界的貪愛、兩性的燕好,本質上與夢境並無不同,仍然是透過某種機製而模擬的;翻
雲覆雨擁抱了半天,竟然沒有碰到任何人,我們就是這樣活在人生大夢裏!

 

     何謂「真實」?俗語說「眼見為憑」,彷彿透過雙眼以及感官所測知的事物就是
「真實」。然而,當我們看見一朵驚豔的紅色玫瑰時,其實是花朵反射太陽光譜中紅色
光波進入眼睛刺激視網膜轉為電子訊號,再送入大腦解讀的結果再觀察物質,每個原子
的結構中,電子和質子之間的距離其實非常遙遠,就如太陽係的各星球一樣,所以看似
堅實的物質,其實大部分是空的。

如果這種透過身體感官,將外在刺激轉為電子訊號,再由人腦解讀處理的判讀過程就是
「真實」,倘若將刺激來源改為電腦,由電腦直接製造電子訊號,跳過感官轉譯,直接
刺激人腦產生「實境」,同樣是刺激,隻是來源不同,算不算「真實」?而如果這算「
真實」,那麼若刺激來源不是來自外在,而是大腦自體刺激,產生「夢境」,又算不算
真實?

    在夢裡,夢是真實的,直到你醒來。在 Matrix 中, Matrix 是真實的,直到你醒來。
但如果你永遠也不會醒來呢?」

 

      科幻當然是根基與現代科技的發展。反過來科幻也給予人們(包括科學家)以啟
發。所以這部科幻電影也常被人們(包括科學家 哲學家)所提及。

      霍金在2002年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所作的題為“膜的新奇世界”的公眾演講中說:
“也許我們真的隻是一個被連接起來的巨型的計算機模擬係統,我們發出一個啟動信號
,擺動一隻虛構的腳,踢在一塊虛構的石頭上,計算機發回一個表示疼痛的信號! 我們
未必不是一些被外星人在電腦遊戲裏擺弄的角色!”

 

霍金在他的<大設計>一書中寫到:

“另外一種不同的真實出現在科幻電影《駭客任務》(Th? Matrix)中,電影中人類不
知道自己其實住在由智慧電腦所創造出來的虛擬真實中,隻要人類活得快樂知足,電腦
便可吸收「生物電能」(天曉得那是什麽)維持運作。也許這不算太難想像或太牽強,
畢竟有許多人寧願沈溺在網路的虛擬生活中。但是,我們怎麽知道自己不是電腦創造出
來的肥皂劇角色呢?假設我們住在一個合成的虛擬世界中,事情發展不一定要有邏輯、
一貫性或遵守法則,掌控的外星人可能會更樂意看到我們手足無措的反應,例如讓滿月
突然裂成兩半,或者讓全世界節食者都突然對香蕉奶油派陷入無法抑製的狂熱。但是如
果外星人嚴格執行一貫的法則,我們就沒辦法知道在虛擬的真實外,是否另有一個真實
存在。要說外星人住的世界是「真的」而合成的世界是「假的」很容易,但是對於隻能
住在模擬世界中的生物(例如我們)而言,既然無法從外麵環視自身所在的宇宙,便沒
有理由質疑自己擁有的真實圖像;自古就有人懷疑我們都隻是某個人的南柯一夢,虛擬
真實正是這個概念的現代版。”

      “自柏拉圖以來,哲學家長期爭辯真實的本質。古典科學的基礎在於相信有真實
的外在世界,這個世界具有明確且獨立於觀察者而存在的特性。根據古典科學,物體存
在具有明確量值的物理特性(如速度和質量)。在這種觀點中,理論是用來嚐試描述物
體與其特性,而人類對物體進行的測量和感官知覺所對應的便是真實特性;觀察者與被
觀察者都是屬於客觀世界的一部分,兩者間的區分並無意義。換句話說,如果看到停車
場有一群斑馬在搶停車位,那就是因為真的有一群斑馬在停車場搶停車位。所有的觀察
者都會測量到相同的特性,而無論有無觀察者存在,這群斑馬都會擁有這些特性,在哲
學上,這種信仰便稱為真實論。”

“雖然真實論可能是蠻誘人的觀點,但是我們以後會發現,根據對現代物理學的認
識,真實論很難站得住腳。例如,根據對大自然提供正確描述的量子力學,在觀察者進
行測量之前,粒子並不具明確的位置或速度等特質。因此,說某某測量得到特定結果的
原因在於被測量的特性於測量那一刻真的具有該量值,是不正確的。甚至,在某些情況
中個別物體甚至沒有獨立的存在,而是集合物的一部分。再者,若「全像原理」(
holographic principl?)的理論是正確的,那麽我們和這個四維世界隻是更大的五維
時空在邊界上的影子罷了”

      “傳統上,不接受真實論的人被稱反真實論者。這派人士主張經驗知識與理論知
識有所區分,認為觀察和實驗才有意義,理論隻是有用的工具,不會比觀察到的現象具
有更深的意涵。有些反真實論者甚至想將科學限製在僅能被觀察的事物上。基於這點理
由,19世紀有許多人不能接受原子的想法,因為永遠看不見它們。英國近代經驗主義哲
學家貝克萊主教(G?org? B?rk?rl?y, 1685-1753)更是極端,他說除了心智和想法之
外,甚麽東西都不存在。當英國作家兼辭典編撰家約翰生博士(Dr. Samu?l Johnson,
1709-1784)的朋友請教他有無可能駁斥貝克萊主教的想法時,據說約翰生走向一顆大
石頭用力一踢,然後說:「我如此駁斥。」當然,約翰生博士腳上感受到的痛也是他心
裏的一個想法,因此他並沒有真的駁倒貝克萊主教的想法。但是他的行為倒可說明同時
期的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 1711-1776)的觀點,那便是雖然我們沒有理由相信客
觀的真實,但是在生活中別無選擇,隻能表現出相信真實的確存在的模樣,否則隻會自
找麻煩。”

     霍金提出了模型真實論: “模型真實論可以平息爭辯,以及跳脫真實論與反真實
論學派間的討論。根據模型真實論,問道一個模型是否真實並無意義,隻要看它是否吻
合觀察即可。隻要兩個模型都吻合觀察,就像我們與金魚對真實各自具有成功的圖像,
便不能說那個模型比較真實,而是可以視情況使用較方便的模型。例如,如果是住在金
魚缸裏,金魚的圖像會比較有用;但如果是在金魚缸外麵,那麽用地球上一個金魚缸的
座標來描述遠方星係的事情將會非常古怪,尤其是這個金魚缸還會隨著地球公轉與自轉
而轉動呢!”

“除了在科學上我們會建造模型,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建立模型;模型真實論不僅
適用於科學模型,也適用於我們創造來詮釋與了解日常世界的意識及潛意識心智模型。
在我們的世界中,沒有辦法除去觀察者(我們),因為我們的真實是透過感官處理與思
考、理解的方式所創造。我們的認知以及該認知理論所根據的觀察,並不是直接形成的
,而是由一種「透鏡」所塑造,也就是由人類大腦的詮釋結構所形塑。”

    "模型真實論符合我們察覺物體的方式。就視覺來講,腦部從視神經末稍接受一連
串的訊號,這些訊號和電視畫質的影像比起來可差得很遠。在視神經連接視網膜的地方
有一個盲點,不但如此,人類視野中具有良好解析力的範圍,大約隻有視網膜中心1度
視角的狹窄區域,相當於將手臂伸直時姆指寬度而已。所以,送到腦部的原始資料不僅
解析度極差,而且裏麵還會有個洞。幸運的是,人類腦部處理資料時會結合來自兩隻眼
睛的訊息,並基於相鄰地區的視覺特性相似的假設,填滿中間的縫隙。再者,腦部讀取
來自視網膜的二維資料,再創造三維空間的形象。換句話說,我們所見的世界是腦部所
建造的心智圖像或模型。"

“由於腦部善於建造模型,縱使能讓人配戴特殊鏡片導致成像上下顛倒,但是經過
一陣子後,腦部還是會改變模型,讓看見的事物恢複正向。如果摘掉眼鏡,看見的世界
又會呈現上下顛倒,然後經過一會兒腦部再次調整過來。這表示當有人說「我看到一張
椅子」,那僅僅是光線從椅子散射而成的心智圖像或模型;如果模型上下顛倒,運氣好
的話腦部會在我們坐下來前先將模型導正過來。”

      “我們的大腦翻譯我們從感覺器官獲得的輸入, 形成外部世界的模型, 形成房子
, 樹木和人的概念.這些心理概念是我們唯一知道的真實。沒有獨立於模型驗證的真實
。由此可見,構建良好的模型創建了自己的真實.”

 

      當然從古至今,從哲學到科學,都觸及到了我們以為的真實世界其實是虛幻不實
的。但是都不知現象界背後的根源是什麽, 所以形成了許多虛妄想(種種猜想)。

 

     那麽,我們是怎麽認識這個世界的?從我們還是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小嬰兒開始,一
路上我們是怎麽樣變成現在這樣子有聰明智慧的成人?在這之間,我們是如何的去了解
這個世界?用什麽方法去明白別人意思的?”想一想看,喔!我們用眼睛去看這個世界
,用耳朵去聽各種的聲音,用鼻子聞種種的香臭,用舌頭去品嚐不同的味道,用身體的
皮膚去感覺冷熱痛癢等,用意識去思考判斷。

    無論我們如何的去思惟,我們會發現:從我們還是個胎兒開始,在媽媽的肚子裏麵
開始一直到現在,乃至於到未來我們舍報的時候,我們一直一直都用眼、耳、鼻、舌、
身、意這六種功能,去攝取一切的信息。想想看是不是這樣子?包括了我們對外界的覺
察,也包括了我們對自己身體內在的了知,盡落於這六種識當中,能不能找到還有另外
的方法?

    對我們個人來說,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由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
識所感知而形成的。也就是得由我們的眼根觸色塵生眼識才能了別光線;耳朵觸聲塵生
耳識了別聲音;鼻根觸香塵生鼻識了別氣味;舌根觸味塵生舌識而了別味道;身根觸觸
塵生身識了別冷、熱、痛、養等等;意根觸法塵生心意識了別六塵種種的諸法。也就是
說我們從胎兒時期開始,我們所知道的一切法,都是經由我們的六識所攝取、所了別的。

      我們這一生當中有沒有什麽法不是透過六識?也就是我們有沒有曾經有一個經驗
,不是經由眼、耳、鼻、舌、身、意識運作而成就的,想想看有沒有?你說:“有!有
!有!我那一天看到了一個東西,不是用眼睛看的。”再仔細聽一次“我看到了一個東
西,不是用眼睛看的。”看到,已經是眼識的境界了,所以有沒有用眼睛?有嘛!或者
你說:“我聽到了一個聲音,不是用耳朵聽的。”我聽到一個聲音,既然是聽到,那就
已經是耳識的境界了。可能你會說:“不是!不是!我看到一個東西、我聽到一個聲音
,是我心裏看到、聽到,不是用眼睛、耳朵看到、聽到的。”OK!那既然是心裏了知了
一個境界,那就是意識感知到“我知道了”這一個法;知道,就是意識的境界。所以一
切的法終究是離不開六識境界的。想一想看!同不同意呢?所以,別人的法我們看不見
、摸不到,當我們看得見、摸得到、能體會的時候,就已經是我們自己的法了。所以法
是什麽?“法”是指有漏世界的現象界,就是說我們凡夫所了知的一切世界中的一切種
種的現象,不管是有形的、無形的、看得見的、摸得到的、還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是
真實存在的事物、還是心中想象的影像等等,統統都叫作“法”;也就是說,我們所見
、所聞、所想象的事物無一不是“法”。

   法就是我們六識所成的境界,而這個六個識所成的境界都必須各有其根、塵、識三
者和合的運作。比方說眼睛要能看得到東西,必須要有眼根、有色塵、有眼識,三者之
間少任何一個條件,我們就看不見了;同理,耳朵要能夠聽得到聲音,必須有耳根、聲
塵、耳識,這三者也是缺一不可;這叫作三束蘆法,也就是說根、塵、識三者一定要並
存和合運作的時候,我們才能夠了別。所以每一個識必有其根塵識三個條件,所以六個
識都各有各的根、塵、識,總共就是六乘以三共十八個法,而這十八個法呢?法法各有
其界限,法和法之間並沒有重複之處;比方說眼根不是色塵、色塵不是眼識、眼識不是
眼根,它們之間沒有任何重複的地方,同一聚的根塵識各有其界限,更何況是不同聚的
法之間更沒有重複的地方。比方說眼根不是耳根,眼根與耳根之間沒有重複的地方,眼
識不是耳識、眼識不是耳根、眼識不是聲塵。如此不同聚的法互相比較,完全沒有重複
的地方,所以六個識所蘊含的十八個法各各不同,彼此各有其界限,因此我們就把這樣
的十八個法叫作十八界。所以,同樣的問題講到了這一邊,什麽是法呢?法就是十八界
。法(萬事萬物)在我們自己的十八界中顯現.  大家可以再進一步地想一想,前麵我們
都已經同意了,一切我們個人所經驗的世界,都是由自己的六個識的功能運作而成的,
而這六個識的內涵就是十八界;所以可以這樣子說:我們的世界——我們的法就是十八
界。

     了解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再更進一步地來探究:法有內法、有外法,這是什麽意
思呢?比方說2013年3月15號英國的每日郵報報導了一則消息說,塞爾維亞有一位28歲
在法庭工作的職員Danilovic這個女士,她患有一種天生的缺陷,所以從小她看到的世
界就顛倒了180度,與常人所見的世界剛好是上下顛倒,所以小時候她為了適應學校老
師的教學,她就把課本倒過來看,新聞圖片上麵這張照片,顯示的是Danilovic這個女
士她正在看著報紙,隻不過她看的報紙是上下顛倒的,這是怎麽回事呢?讀過中學物理
、中學生物的觀眾可以回想看看,我們的眼球好像是一塊凸透鏡,外界的影像最後會呈
現在視網膜上,視網膜上的影像是顛倒的,但是傳到大腦以後,在大腦的視覺成像區,
會把它轉正。而這一位塞爾維亞的女士就是腦子裏麵這個功能出了問題,所以她沒有辦
法把影像反轉為正,因此她看到的世界與我們所見的世界是上下顛倒的,其實她所見的
世界反而是忠實的反映了她視網膜中所成像的世界。因此我們簡單的這樣子說,比方說
我們看到了一朵蓮花,這一朵蓮花所放出來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這個光就叫外色塵
;最後這個光它會在我們的腦中成像,所以我們所看見的蓮花,已經不是原本的外色塵
了,而是腦中的影像,在我們腦子裏麵這個蓮花就是內色塵;所以外色塵是色法,而內
色塵則是心法。仔細想一想,其實我們從來沒有看見過外色塵,連一點點都沒有看過,
因為我們所見的永遠是自己腦子裏麵的內色塵;同理,我們聽到的是內聲塵,我們聞到
的是內香塵,乃至我們能思、能量所相關的法塵本身就是在內而不在外。這個部分如果
能夠好好地去思惟而能現觀,也就是現前觀察自己的外法與內法,在十八界當中一一地
去作細行的現觀,直到現觀成就,而非隻是意識心在那邊思量,就可以證得聲聞的須陀
洹初果。

    這一些內相分、外相分的道理可以這樣子說:眾生的世界裏麵,共同的部分是外所
取的外相分,這個外相分可以說它是依止於能取之識,因為所取的外相分離開了能取的
識,也就沒有意義了;眾生各個不同的則是在心中所顯現之內相分。

    我們透過五根——扶塵根,去攝取外麵的相分,然後呢成像在我們大腦的勝義根,
這個是內相分;也就是說,其實我們一直都住在自己內相分的境界當中,從來沒有看到
過外相分。內相分就叫作內法,外相分就叫作外法。眾生從無量世以來,一直就住在自
己的內相分之中,從來沒有接觸過外相分,所以所有的眾生他所能依靠、能夠依賴、拿
來運作動轉的,全部都是自己的內相分。

 

    人於世間生活,有見聞覺知之心,有了了常知之心,有定中能知之心。。。。。。
種種不能遍舉之心,要皆不離知 覺 觀 照,凡此等心,皆名見分(見的功能),此見分
即七轉識(眼耳鼻舌身意意根)。能知覺觀照,因此叫見分(見的功能)。

    見分七轉識之運作,不論定中定外,皆不離一切境相--六塵(色、聲、香、味、
觸、法),此一切境相稱為相分 (認識之對象)。相分有二種:外相分及內相分。外相
分既是眼所觸色塵,耳所觸聲塵, 鼻所觸香塵,身所觸觸塵。內相分則由如來藏配合
外塵而現起。見分七轉識不斷攀緣六塵境, 然所緣六塵其實不是外境。眾生不知此理
, 追逐五欲諸法而輪回三界。

     眼見色時,譬如電視監視器之攝影鏡頭向外照,攝取色塵,傳達至警衛室之電視
屏幕上顯現出來。電視之攝影鏡頭所見影像即是外相分,守衛室電視屏幕所現影像即是
內相分。

      我們見色(看見外麵的東西)也是如此:眼睛所接受為外相分,在眼珠內之影像呈倒影,眼球接觸外色塵時,如來藏便生內相分之似色相。內相分現起時,因末那識(意根)觸內相分色塵而起了別之作意,眼識見分便隨內相分升起,辨別青黃赤白等色。同時現起意識,由意識分別長短方圓美醜姿態神韻等, 即是法塵內相分。

     如同眼見色一樣,耳鼻舌身等四個識也是如此:例如身根受細滑觸塵,此為外相
分。外相分之細滑觸現起時,如來藏同時感生內相分之細滑觸。內相分觸塵現起時,意根(末那識)觸此內相分,便警覺如來藏中之意識種子及身識種子,而使意識身識同時現起;由身識分別細滑觸,由意識分別細滑觸之類別 強弱 苦樂曾經未經等法塵。然五根所受外五塵,實非見分七轉識所受五塵。見分七轉識所受五塵諸法,乃是如來藏經由五根所觸外五塵而感生,非從外來,是如來藏所變現。

   見分七轉識之所貪愛者,其實皆是自心如來藏所變現之內相分。而七轉識見分也是
如來藏所顯現。因此眾生所貪求之一切法,其實都是自心具足之法,借外境而現,似有
所得;其實皆無所得, 乃是以自己的見分,處於自己的內相分之中,而遊戲自己的內
相分罷了。

說得通俗一些:比如男人去玩女人,或者女人去玩午夜牛郎,其實都是假借外境,在自己玩自己而已,見聞覺知心何嚐接觸外境?何嚐從外境獲得一切法塵?皆是如來藏所生之見分,在玩自己如來藏所生之相分而已。

 

    講到這兒,可能有人會說:“我承認我們的大腦中所感知的內相分,的確那個不是
外相分,我也認同每個眾生心中的內相分是各自有所不同的,因為不是同一個大腦嘛!
但是畢竟它們是同一個外境,所以顯現在心中的內相分應該還是一樣的。總不可能說我
們看一朵蓮花,我看的是蓮花,而他來看就變成玫瑰花吧!沒這種事吧!”好!比方說
:我們一起來看一朵蓮花,我從我的角度、你從你的方位來看,我們所見的蓮花就會有
所不同;即使是我們位於相同的方位來看,還是有所不同,因為我有近視眼、你有老花
眼,沒有兩個人的視力會完全相同。

    所以呢,學過中學生物的觀眾都知道,所見、所聞與我們的感覺,它都是相對的法
,不是絕對的法。例如,將我們的右手放在熱水中、左手放在冷水中,30秒以後再一起
放入普通水中,結果右手會覺得冷而左手會覺得熱,明明是放在同一盆水中啊!兩隻手
的感覺卻是完全不同。這就代表了我們五根的覺受,它是一個相對的法,它是比較前時
跟後時前後之間有什麽改變的差異,而不是一個測量絕對正確的值。又譬如說前兩年吧
!有一次中國大陸冬天大雪,從北方到南方廣州全部都在下雪。那一次我到西安去賞雪
,幾天以後回到台灣,從桃園機場走出來的第一個感覺是:台灣不冷嘛!但是親戚來接
機卻說:“哎喲!你這幾天不在台灣,你不曉得啊!台灣這幾天真是冷死了啊!我們躲
在被窩裏都不敢出來。”同一個外境,為什麽兩個人的感觸是完全不同的?後來我想了
一下:因為在西安的時候,每天習慣從溫暖的旅館走到街上,瞬間溫度就從二十幾度降
到零下十度,所以我的皮膚已經適應了那種極度溫度的這種差異的感覺,認為那個叫作
冷。回到台灣以後呢?從機場走到外麵溫差變小了,所以相對而言就覺得這個也不怎麽
冷嘛!反而很舒服。那就要請問各位囉:“同樣的一個外境,我覺得很好、不冷,但是
另外一個人卻覺得很冷,到底誰的感覺比較正確?大家覺得呢?”都正確!也都錯誤!
因為不同的眾生,對於同一個境界的覺受是不同的。這是因為我們五根的覺受,本來它
就是一個相對之法,而不是絕對的法。

    又譬如同一個境界,人的眼睛所見與其它眾生的眼睛所見也完全不同。譬如說,我
們看到的世界和一隻馬來看這個世界,就會有所不同;像馬——馬是看不到自己正前方
的影像的,因為馬牠看不見在牠兩眼中間所投射出去的這塊區域,馬的眼睛位於頭部的
兩側,所以對於左右牠有寬廣的視野,可是卻看不見自己兩眼中間的正前方位置;這也
就是為什麽馬在走路的時候,常常會低著頭、 側著頭看旁邊的原因。那如果是小鳥呢
?小鳥的眼睛至少可以看到5種光譜的地帶,與我們人類是完全不同的。像我們常看見
的鴿子,鴿子牠的眼睛可以分辨出數百萬種不同的色彩,遠勝過人類,所以牠們被認為
是地球上最擅長分辨色彩的一種動物。又譬如說貓和狗,牠們的視力其實不是很好,但
是牠們卻有夜視能力。貓和狗的夜間視力比人類強很多,所以在半夜當中、夜半當中、
昏暗當中,牠們一樣可以正常地行走運動;並且牠們所看到的光譜,也和人類不同。例
如民間一般都相信,家裏的小狗其實是可以看得見剛剛過世的親人的,所以有的時候,
我們和小狗同樣地看家裏的一個角落,我們看到的就隻是椅子、茶幾,但是小狗卻會對
著這個椅子、茶幾狂叫。我們還會說這個狗怎麽回事?竟然對著一個空椅子在那邊叫!
也許牠是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了.

   假設所有生物皆有五官,是否可以證得大家所感知的世界是共同的呢?感官可以各
有不同的樣式(modes), 而感官的樣式可以影響世界呈現的樣態(features),比
如人類的視覺結構是看不見紅外線, 紫外線的,所以人可見的世界樣態,跟能看見紅
外線, 紫外線的一些生物便有所不同。這表示事物的本相是相對的。

   我們再試用一個淺顯的例子來說明。人和魚都有視覺, 但彼此的視網膜結構是不
盡相同的,我們可以從照相機的鏡頭中領略其中的對比,人眼視覺幅度50;而魚

眼約為17。人跟魚的視覺結構不同,因而大家所感知的視覺內容即呈現不同的樣態;
我們眼前一張長方形的桌子,對魚來說, 卻是圓的。。。。。。

 

     更何況前麵我們有說到五俱意識,五識現起的時候意識必定相伴隨,所以同一個
境界,當我們察覺到的時候,就已經是五識和意識共同和合運作了。每一個人心境不同
,意識的判斷、思量當然也就不同,所察覺到同一個境界的同時,這個察覺必然是加上
了意識,而且是以意識為主的察覺,不同的人各自的察覺將會是天差地別。舉例:譬如
說許多內地的朋友來到台灣遊玩,都說台灣好地方、好山好水、人情味濃厚,真是個不
錯的地方。可是在三百年前,當鄭成功從內地來到台灣之時,他看到了台灣的風景,他
的評語則是:花不香、鳥不語。我們現在可以了解,那是因為當時鄭成功跟清朝之間的
戰爭失利,所以隻好轉來台灣偏居,他心情的鬱悶、沮喪可以了解,所以當時的他見到
什麽東西都是不好的、都是灰暗的,因為人生無趣。而現在來到台灣旅遊的朋友則是心
中懷著期待、歡喜,雖然是看同樣的景色,就覺得什麽都好看、什麽都美麗。也就是說
我們當下所察覺的境界,它已經加入了意識的思量、判斷。這樣講起來,那就更是每一
個人的內相分,其實是各各相異,甚至是天差地別的。

     又譬如說我們去看畫展、去看電影表演,偶而遇到了跟我們有相同見解的人,我們就會
說:“唉呀!君子所見略同啊!”然後彼此惺惺相惜、感歎知音難覓!因為,雖然我們
看的是同一個畫展、同一個境界,但是要找到跟自己見解類似的朋友是非常難的。所以
各位說看看:每一個人的內相分到底是相同還是不同呢?不但是不同,而且是非常的不
同。這一點在現代的心理學上也多所探討,例如心理學上很有名的“羅夏克墨漬實驗”
,我們來看這一張圖片,請問各位:“各位請告訴我,你在這一張圖中看到了什麽?或
者說這一張圖裏麵有什麽?各位也可以問問看旁邊的人,他們覺得是什麽?”最後各位
可能會覺得非常的訝異,明明是同樣一張的圖片,結果呢?讓10個人來看卻有九個答案
,剩下的一個人他說他看不出來。也就是每一個人不但看到圖片所生出來的答案是不同
的,而且如果請他繼續對這一張圖片來講述,那就會相差的更大。例如說有人看到這一
張圖片,他說這是狐狸的臉;第二個人來看呢?他說他看到的是兩個正在跳舞的人;而
且雙方都很堅持自己的答案。第一個人會說:“這是一張狐狸的臉沒有錯啦!如果你說
它是一張豬的臉,我還可以理解,但是你現在說它是什麽什麽兩個人在跳舞,我怎麽都
看不到兩個人?”而第二個人則會說:“這明明就是兩個人啊!你看,左邊一個人、右
邊一個人,兩個人站在柱子上正在跳舞啊!怎麽會跟狐狸扯上關係呢?”

     各位覺得這兩個人哪一個說的才對?大家都學聰明了,都對!也都不對!令人驚
奇的還不隻是如此,如果我們去問第一個人:“你覺得這是一個狐狸的臉,那我請問你
:‘這個狐狸正在幹什麽?’”第一個人看著圖片,然後就會開始侃侃說出:“這隻小
狐狸牠正在流血,牠正在悲傷地哭泣!”我們就繼續問:“那你覺得牠為什麽在哭泣呢
?”“因為牠的媽媽不要牠了,把牠丟棄了,所以牠在哭。”就這樣子引導他,他就會
講出一連串對於這一張圖片他心裏的感覺。於是心理學家就利用這種方式,去了解、去
分析、去挖出這個說話的人他的心態、他的背景。同樣的一張圖片我們問第二個人:“
你說圖裏有兩個人,這兩個人是誰啊?”第二個人他可能會說:“她像我姑媽。”“為
什麽像你姑媽呢?”“因為你看她的鼻子尖尖的很像是我姑媽,以前我小的時候跟姑媽
一起住,她常常會出去跳舞。每一次跳舞回來,有的時候會很高興,她就會買東西給我
吃;有的時候跳舞回來不高興,她回來就打我,打得好痛喔!”同一張圖片給兩個人去
看的結果卻是天南地北,而且兩個人所給的答案呢?這兩個答案表麵上是風馬牛不相幹
,就好像兩個跳tone的答案。但我們可以想一想:明明他們兩個人是看著同一張圖片,
為什麽出來的兩個答案會完全不同呢?原因何在?因為意識心加入了嘛!而且意識心才
是潛伏在背後最重要的那一件事情。這兩個人對於同一張圖片,各自說出了看似簡單的
答案,但是在這樣一個簡單答案它的背後,它其實反映出來的,不隻是他現前眼識去辨
別這個形狀而已,也不隻是意識思量判斷而已,它的背後其實蘊含了整個經驗,是過去
所經曆種種的經驗,無論是有形的法、無形的法的總和,因此各自會作出判斷,以及各
自會解釋為什麽他會作這樣的判斷。這樣子講,各位同不同意呢?

   所以,同樣一個問題再問各位:“不同的人經曆了同一個境界,每一個人的內相分
到底是相同還是不同?是小小的不同還是大大的不同呢?”可能你會說:“老師!那至
少我們兩個人去看一朵蓮花,也許我們兩個人所見容有不同、心境會有不同,所聯想出
來的事物也有所不同,但至少我們見到的都是一朵蓮花,不會變成玫瑰花啊!”答案其
實不然!甚深唯識的道理在於,有所謂“一心四見”,也就是同樣的一個水池,來了一
個人,人看到這個水池就是淨水;天人來了,他看到這個水池變成琉璃;龍王來了,他
看到的是他所居住的宮殿;惡鬼來了,這個水池就變成了血水膿池臭不堪言。同樣的一
個湖泊,不同的眾生看了之後,卻由於各自的業報所感,所顯現出來的內相分卻是完完
全全不同的。然後又各自在自己的內相分中去執著、去運作,在裏麵產生了喜、怒、哀
、樂,各自的內相分已經是虛妄了,再從虛妄上麵繼續去虛妄地運作,所以最後就叫作
“自己玩自己”,自己去玩自己所產生的內相分,這就是眾生輪回三界而沒有辦法出離
的實際相貌啊

    不隻是眾生的內相分各有差異而不實在,外相分的本身也是虛妄不實的,並沒有什
麽真實存在的外相分。不論是外相分還是內相分,它們都是虛妄分別出來的,並沒有一
個實際的實質。外相分與內相分都是沒有真實意義的,因為它們都隻是眾生錯誤的計量
而分別出來的。到了這裏,我們可以再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內相分虛妄無實有——這個
叫作我空,然而外相分也是虛妄無實有——這是法空,到了這個地步“我、法俱空”,
隻剩下我們虛妄的計著而己。既然我們所取的心是內相分,這不是真實而有,所以能取
的心也就不是真實而有了,能夠證悟這個道理,就實證了:雖然能取與所取都好像是真
實的顯現在生起,但是能取與所取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實法。也就是說,我們所計著覺察
的法,都隻是自己去計著自己的內相分,不管是在現實的境界或者是我們以為的禪定的
境界,都還是內相分。

    所以我們從無始以來我們就不斷地在輪回的大海中來來去去,我們所感知到的一切
法好像是真的,一個又一個法好像是平等平等、理所當然地這樣成立了、生起了、又異
滅了。隻是我們從來都不曉得這個世界是如此的虛妄不真實.

    眾生的身心結構,使我們處於生命虛擬境界而不自知。"電影駭客任務"中進出這一虛擬境界要選擇服用紅色藥丸還是藍色藥丸。其實回到現實世界(見證生命實相即從人生大夢中真正醒來)的紅色藥丸就存在於佛法的明心見性(開悟)之中,即找到生命與世界的本源, 那時才是你大夢初醒之時.

Shixiang摘編自Interne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