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失足成千古恨--給你的人生保一份最低險(一)

(2017-01-12 09:14:17) 下一個

第一節 為什麽要持戒

  第一目 持戒之利益——得生善處

   福與慧就如鳥之雙翼、車的兩輪,缺一不可;當福德不斷累積到一個程度時,智慧的修證自然就容易水到渠成。而福德除了布施之外,持戒也是修福德,眾生五戒持守得好,未來必定重新生而為人,但如果他隻是專精在戒行上用心而缺少布施的話,就仍然會是個貧窮人。而常作大布施但卻不持守戒行,結果就可能會像這隻掛瓔珞的大象一樣,這一生飲食福報雖好,生長在非常富足的環境,但卻因為不持戒修行,難免違背清淨修行的戒律,因此受生為大象。雖然牠是隻生活超級富裕的大象,還可以掛著各種瓔珞莊飾,但牠終究是隻大象,無法像人那樣有智慧可以修行;就像人們家中可愛的寵物一樣,有些寵物的福報非常好,衣食無缺,可是牠們卻因為過去生犯戒而當畜生。所以我們在努力布施之外,還要進一步去持戒.

   從 “布施不持戒、大象掛瓔珞”的故事,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持戒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未來世可以不墮三惡道!經典上常說,五戒不犯才可以得人身。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而持戒的目的也是在此,我們因為持戒而不犯眾生,其實也算是一種無畏布施,布施無畏給眾生。

  持戒,就是身口意行不惱害眾生,也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等等。而持戒不僅讓我們這一世可以得到快樂、受到別人的尊敬、得到好人緣、好的名聲,也可以讓我們未來世不墮惡道,生在人道或天上,過著富裕長壽的日子;另外也是要讓我們的心地清淨,煩惱越來越少。

譬如在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卷13〈序品〉說:華香、木香不能遠聞;持戒之香,周遍十方。

  持戒之人,具足安樂,名聲遠聞,天、人敬愛,現世常得種種快樂。若欲天上、人中富貴、長壽,取之不難;持戒清淨,所願皆得。

  佛在經典上也常說持戒得大福德。《優婆塞戒經》卷6〈屍波羅蜜品〉雲:善男子!若在家、若出家,若三歸、若八齋、若五戒,若具足、若不具足,若一日一夜、若一時一念、若盡形壽至心受持,當知是人得大福德。

  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卷 14 中說:又有三種為諸樂欲增上生者所說真實增上生道:一者、布施得大財富。二者、持戒得往善趣。三者、修定遠離苦受,得生一向無有惱害樂世界中。

  《大智度論》卷13〈序品〉中也說:【佛言三事必得報果不虛:布施得大富,持戒生好處,修定得解脫。】因此持戒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往生善趣,得生好的去處。

  《大智度論》卷13〈序品〉又說:【若下持戒生人中,中持戒生六欲天中,上持戒又行四禪、四空定,生色、無色界清淨天中。】

  也就是說持戒如果分成三品,下品的持戒人可以生在人道;中品的持戒人可以往生欲界六天;而上品的持戒人如果離欲並加修四禪八定,可以往生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諸天。

 

第二目 持戒與三界六道輪回

  接著我們先來簡單地說明三界流轉、六道輪回。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就是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因為造作了各種不同的業因,後世就會生到相應的六道之中。《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畜生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餓鬼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阿修羅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人趣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色天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無色天報。

  無色界天是眾生修得了四空定後的果報,在那裏純粹隻有意識境界,色界天是中性身的世界,是修得四禪的果報,有分為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和四禪天;色界天人以禪悅為食,沒有男女、飲食以及睡眠。而往下的欲界就是沒有證得初禪(不能離欲)的眾生所住的世間,因此有男女欲和飲食等等五欲的受用與希求,所以欲界是有男性、女性分別的世界。在欲界中有欲界六天和人道的善趣,還有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等三惡道也是在欲界中,而阿修羅則是遍於五道中的,在人間或天上都有,三惡道也有所謂的阿修羅。

  《普曜經》卷4〈告車匿被馬品〉:“五戒為人,十善生天,慳墮餓鬼,觝突畜生,十惡地獄。”眾生如果行善可以往生到人天善處,也就是當人,或生天當天人。也就是說持守五戒者則生為人,再增上修十善業者可以生天,在天界享受種種快樂,關於天界的介紹我們留到生天之論再作詳細敘述。而阿修羅遍於五道中,是指雖修善業但帶有嚴重慢習與瞋習的有情。而慳吝則會墮入餓鬼道中,造作惡業會墮落三惡道,若惡業較輕則墮入餓鬼或畜生道,嚴重的惡業則墮入地獄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雲:複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一者、身行重惡業,二者、口行重惡業,三者、意行重惡業,四者、起於斷見,五者、起於常見,六者、起無因見,七者、起無作見,八者、起於無見,九者、起於邊見,十者、不知恩報,以是十業得地獄報。

  總之墮入地獄就是因為身、口、意造了嚴重的惡業,譬如殺人、偷盜、邪淫、大妄語,乃至起常見外道,或無因論(也就是不信因果,不相信有第八識如來藏者),或有宣揚斷滅的見解,認為死後就一無所有,沒有未來世;主張這些邪見而毀謗佛法與造作惡業者就會墮入地獄,墮入地獄是極為痛苦的。若是造作五逆罪(殺母、殺父、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那會墮入最痛苦的地獄——阿鼻地獄(無間地獄)。另外,還有其他各種地獄,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與諸多經典中都有詳細介紹,總之地獄的痛苦實在是苦不堪言,請自行查閱經典。

  接著《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說:複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畜生報:一者、身行中惡業,二者、口行中惡業,三者、意行中惡業,四者、從貪煩惱起諸惡業,五者、從瞋煩惱起諸惡業,六者、從癡煩惱起諸惡業,七者、毀罵眾生,八者、惱害眾生,九者、施不淨物,十者、行於邪婬,以是十業得畜生報。

  從經文上我們就可以知道,會往生到畜生道,就是因為身口意造了中等的惡業,以及因為貪、瞋、癡而起的惡業。譬如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狗的習性,就是喜歡到處對別的眾生乃至非眾生大聲吠叫,就是因為它們過去生常惡口毀罵眾生的緣故,導致墮落當狗的原因之一。而許多畜生會亂倫邪淫,如俗話罵邪淫者為:豬哥、豬母、母狗……,那也是過去生造邪淫業的關係,因此才會墮落畜生道受報,生在畜生道如果不被當作寵物,大部分都很可憐!野生動物弱肉強食,禽畜豬鴨被殺來吃,象馬牛驢負重苦力,綿羊犀牛剪毛鋸角;總之不論天上飛的、陸地爬的、水裏遊的,甚至微小的昆蟲螞蟻,彼此間都是弱肉強食,並且也都可能會被人類抓來吃,如果您無法體會畜生道的苦,不妨去傳統市場或屠宰場走走,親自見聞牛、羊、豬、雞、鴨等等眾生被殺害之音聲與慘狀。

  接著我們再來談談餓鬼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雲:複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餓鬼報:一者、身行輕惡業,二者、口行輕惡業,三者、意行輕惡業,四者、起於多貪,五者、起於惡貪,六者、嫉妬,七者、邪見,八者、愛著資生即便命終,九者、因饑而亡,十者、枯渴而死,以是十業得餓鬼報。

  餓鬼道主要的惡業除了身口意的輕惡業外,還有起多貪、惡貪、嫉妒心,和慳吝及很貪著自己的財產死都不肯放舍,命終就會淪落鬼道。因為慳吝的關係,餓鬼道的眾生常常受到饑饉之苦,咽喉細小如針,無法飲食,或是好不容易搶到的一口濃痰被其他大力鬼神搶走。

 

第三目 聞三惡道苦是故應持戒

  佛在《優婆塞戒經》卷 1〈解脫品〉:【聞三惡苦,心生怖畏,身毛皆竪,涕泣橫流;堅持齋戒,乃至小罪不敢毀犯,當知是人得解脫分法。】

三惡道的痛苦情形,很少有人說明;如果有人把三惡道的無量痛苦詳細說明了,我保證諸位一樣會心生怖畏、身毛皆豎、涕淚橫流的。且不說地獄道,光說餓鬼道就好了:肚大如鼓,可是肚子裏麵不是被食物撐飽,而是被餓火撐飽了,所以一張口吐氣就是火,得到食物想要吃時—不論你施什麽食物給他—口一張開,火噴出來就把食物燒成焦炭了,沒得吃啊!他們又很渴,一天到晚找水,希望能止息餓火中燒的痛苦;可是到了所有大河邊,那些水,他們看來卻不是清水,而是濃痰、膿血,根本不能喝。隻有我們之中有誰感冒了,擤一擤鼻涕、吐一口濃痰,在他們看來卻是無上美食;他們的業力就是這樣,想想看:餓鬼道的日子好過嗎?想要搶一口濃痰都得要老資格才搶得到,又不是每天有人感冒在吐痰。

  可是餓鬼道的果報受完而轉生去畜生道以後,日子就好過了嗎?也不好過。譬如養雞場的來亨雞,都是關在一個小籠子裏;它們的一生就這樣子過,蛋若是下得少了,就被賣去當炸雞了!日子真難過。所以真的不能輕視戒法呀!大家都應該好好的持戒,千萬不要犯了重戒中的任何一戒,尤其不要犯了謗法的重戒;否則,萬一下墮三惡道,受苦都已經沒完沒了了,更不要提解脫分的修證了。

  所以佛門中在家與出家二種修行人,至心聽受解脫分法以後,受持不犯;在修學解脫道過程中,聽聞到三惡道之苦,心中產生了恐怖畏懼,恐怕自己不小心犯了戒、造了惡業,會落到三惡道去。

  佛陀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為破戒者說法:“諸眾生!破戒法大苦惱,破戒之人自不能益,何能益他!破戒法受苦果報,若在地獄、若在餓鬼、若在畜生;汝等墮三惡道中,自不能救,何能救人?以是故,汝等不應墮破戒心,死時有悔。”

  佛說破戒得大苦惱,破戒的人尚且不能利益自己,何況能利益他人!破戒會受苦果報,在地獄、餓鬼、畜生道中受苦。在三惡道中受苦,連自己都不能救了,又如何救他人呢?因此,我們絕對不應該有破戒之心,不然死的時候會後悔莫及的。

 

第四目 人身難得如盲龜值浮木孔

  所以至少要當人才能脫離三惡道苦,而要得人身就必須要修善業,要不造惡業才可以當人。《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說:複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人趣報:一者、不殺,二者、不盜,三者、不邪婬,四者、不妄語,五者、不綺語,六者、不兩舌,七者、不惡口,八者、不貪,九者、不瞋,十者、不邪見,於十善業缺漏不全,以是十業得人趣報。

  佛說想要當人,就要行不殺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瞋、不邪見這十種善業;此十種善業若能無缺漏的修行乃至增上,那就會生欲界天。一般來說,持五戒就可以保有人身,但眾生能夠有福德當人的並不多,大部分眾生還是造惡業墮入三惡道中的多,佛說猶如大地的土那麽多;而能夠生天或出生為人的眾生如爪上的土那麽少。

  如《出曜經》卷24〈觀品〉說:【佛告比丘:“眾生入地獄者多於地土,從地獄終還生地獄,餓鬼、畜生亦複如是;生天眾生如爪上土。”】

  《百喻經》卷3 中雲:【人身難得,譬如盲龜值浮木孔。】

  在《雜阿含經》1 中,佛陀也有相同的開示:一隻眼盲的烏龜在無量劫中,每一百年它的頭才從大海中浮出水麵來一次;大海中的一塊浮木中間有一個孔,這塊浮木在大海中四處漂流。盲龜的頭要能剛好伸進這個浮木的洞孔,那可真是非常非常的困難!因為大海那麽廣大,而盲龜到處遊走,浮木也隨著風浪四處漂流,因此幾乎是不可能會相遇到的。注1《雜阿含經》卷15 中開示:“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其頭,當得遇此孔不?’阿難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圍遶亦爾,不必相得。’佛告阿難:‘盲龜浮木,雖複差違,或複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複人身,甚難於彼。所以者何?彼諸眾生不行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陵弱,造無量惡故。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大正藏》冊02,頁108,下6-20)

  佛陀以此譬喻說盲龜浮出海麵時,它的頭就剛剛好伸進浮木的那個洞中,這樣的機會是多麽的希有難得啊!但愚癡凡夫在五趣六道中輪轉生死,暫時能夠獲得人身的機會,比這盲龜浮出海麵時頭剛好進入那個浮木孔還要更加困難,因為眾生總是造無量惡業的緣故。

 

第五目 持戒是一切善法乃至能超凡入聖之根本

  佛門中的戒律就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生善滅惡,當然也是超凡入聖之根本,必須要能夠持戒將來才可以得到解脫的聖果,但若破戒則會墮落三惡道;如《優婆塞戒經》卷3〈受戒品〉中雲:

  是戒(此指優婆塞戒之五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當得須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終當墮三惡道中。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卷 13〈序品〉中也說:

  若人求大善利,當堅持戒,如惜重寶,如護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

  又雲:上持戒有三種:下清淨持戒得阿羅漢,中清淨持戒得辟支佛,上清淨持戒得佛道。

  也就是說,上品的持戒又可分成三品,這個上品持戒中的下品清淨持戒未來可以證得阿羅漢果,中品的清淨持戒未來可以證得緣覺辟支佛果,上品的清淨持戒未來可以成就佛道。因此 世尊開了方便門,把戒律分為多種:初唱三歸依戒,次申五戒、八關齋戒;複製聲聞戒、菩薩戒等。受持三歸依戒,便可不墮惡道,開啟出世之因緣;受持五戒除了可保人身之外,也是種下了未來親證聲聞解脫果的因緣;清淨圓滿受持八關齋戒一日一夜,未來得有出家修道之因緣;受持菩薩戒乃是種下將來可以開悟明心乃至究竟成佛之因緣。因此,戒律的受持是修行的根本。

  《大智度論》卷 13〈序品〉雲:

  若慈湣眾生故,為度眾生故,亦知戒實相故,心不猗著;如此持戒,將來令人至佛道,如是名為得無上佛道戒。也就是說,菩薩若是為了慈湣眾生、為了救度眾生的緣故而持戒,另外也親證了戒的實相之緣故,內心不會貪愛執著持戒的果報;如此持戒,將來能令人往成佛之道邁進,如此持戒則是名為得到無上佛道戒。

  《優婆塞戒經》卷6〈屍波羅蜜品〉:

  【戒有二果,一諸天樂,二菩提樂。智者應當求菩提樂,不求天樂。】因此,持戒除了可以生天受樂之外,也可以得到佛道的菩提之樂,佛陀說有智慧的人應該要求菩提樂而不求天樂。而我們不論要受持何戒,首先都要受三歸依戒,因此接著就為大家解說受持三歸依戒的功德與利益。

 

第二節 受持三歸依戒的功德與利益

  第一目 略說三歸依

    三歸依就是歸依佛寶、法寶、僧寶,故名三歸依。為什麽要歸依三寶呢?因為佛是福慧兩足尊,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使得福德與智慧修集圓滿。佛陀的偉大用無量無邊的偈頌讚美無量阿僧祇劫的時間也說不完,如《大智度論》卷4〈序品〉中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因此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提到,我們供佛時應該生起六種作意,如此可以讓功德更加殊勝:1.佛是最大的功德田。2.佛是最大的報恩田。3.佛是三界一切眾生中最尊貴者。4.佛如優曇花難值遇。5.每個三千大千世界唯有一尊佛。6.佛是一切法與義的依止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

    另外,法寶就是指佛陀所說的正法,也就是三乘菩提,也都是以第八識如來藏為依止。因為成佛之道的根本,就在於我們每個眾生都各自本有的第八識——如來藏,我們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含藏了我們所造作的一切善惡業種,並且能夠出生一切法。因為有如來藏所以有二乘解脫道,而開悟明心就是親證如來藏,又名證得般若波羅蜜多;入地後的一切種智之修行,也就是實證如來藏中一切種子之智慧。因此,我們應該要歸依第八識如來藏妙法,此如來藏般若波羅蜜多─又被稱為佛母,因為一切佛道皆由此出生。

  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05〈佛母品〉中雲:

  一切預流、預流果,一來、一來果,不還、不還果,阿羅漢、阿羅漢果,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一切獨覺、獨覺菩提,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一切菩薩摩訶薩及諸菩薩摩訶薩行,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

  接著第三個僧寶就是指還沒有成佛的大乘菩薩僧,但我們最好能夠歸依有證悟的勝義菩薩僧——菩薩摩訶薩。菩薩摩訶薩非常偉大,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32〈校量功德品第 30〉中說:

  憍屍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化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皆令安住獨覺菩提,所獲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趣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屍迦!若教有情令趣無上正等菩提,則令世間佛眼不斷。所以者何?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如來、應、正等覺,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佛寶、法寶、僧寶,一切世間歸依供養。

  佛陀說教導一位眾生趣向佛道當菩薩,就勝過度化三千大千世界的無量眾生成為獨覺聖者——辟支佛。為什麽呢?因為聲聞、獨覺都會入無餘涅槃而無法再利益眾生,菩薩摩訶薩常住世間的緣故,才能夠使得世間佛法不會斷絕,世間才能繼續有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正法存在。所以,隻有菩薩摩訶薩才能利益無量眾生,令得成就解脫果乃至佛菩提果。因為有菩薩摩訶薩,世間便有佛、法、僧三寶,所以我們應該歸依勝義菩薩僧。

  在《優婆塞戒經》中的〈淨三歸品〉皆有詳細說明三歸依的內涵,這裏隻大略說明一下:佛陀提到對來求乞的人,我們應當先教導他受持三歸依,然後再布施。為什麽要受三歸依呢?佛陀說為了破除諸苦,斷除煩惱,得到無上寂滅之樂,因此要受三歸依。那什麽是三歸依呢?三歸依就是歸依佛、法、僧。“佛”是能為眾生宣說壞斷煩惱之因,使眾生得到真正的解脫。“法”是能破壞煩惱的因,也就是真實的佛法,讓眾生得到真實的解脫。“僧”就是從佛秉受破壞煩惱之因,獲得真正的解脫,也能教導眾生證得解脫。而有的人可能會說:“其實三歸無非是一歸嘛!無非就是歸依於法!”佛陀說:這樣的講法是不對的!因為如來有時出現於世間,大部分時間不出現於世間,但是不論佛在不在世間出現,正法是常住的、常有的,可是卻沒有任何人能秉受正法,隻有佛陀出興於世,世人才有因緣知道這個常住之法,所以要歸依佛。佛陀示現入滅之後,也隻有佛弟子眾才能秉受佛陀的教化而為人分別法義;因為佛弟子眾能秉受故,是故應當歸依僧。三歸依的傳承,有人具足,有人不具足;具足的人是歸依於佛、法、僧三寶,佛弟子全部都得歸依;不具足者就隻有一種聖人,就是如來歸依於法。所以佛陀作了結論說:“真正得到三歸的人,無不具足三歸,就像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接受如來所製的戒法,而成就四不壞信一樣,所以三歸依一定要具足。”

    另外如果有人問:“如來入滅以後,我們歸依三寶的佛,那是歸依誰啊?因為如來已經滅了啊!”佛說:“這樣的歸依就叫作歸依佛:過去諸佛無學之法,也就是已經究竟成佛者,所以我釋迦牟尼佛先教導提謂長者說:‘你應當歸依未來世僧。’歸依於過去佛也是這樣歸依,不一定需有佛或僧現前存在人間。”也就是說假使正法滅盡了,人間沒有佛,正法、像法和末法也都過去了,那我們要如何歸依佛?佛說可以歸依未來佛,譬如末法期法滅盡了以後,三寶都不存在了,我們可以歸依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而佛與僧又因為福田果報有差別,所以佛、法、僧三寶應該差別為三,故成就三寶而不是一寶或二寶。我們接受三歸依也是一樣,如同我們對佛陀在世時的供養與 佛涅槃後的供養,果報並沒有差別;而佛陀所製定的戒法或各種約束,在 佛入滅後犯戒的人還是會獲得罪報;所以我們歸依已入涅槃的過去佛,道理也是一樣,也是福德無量的。

    因此我們總結來說:歸依佛就是歸依無上正等正覺、福慧兩足世尊。歸依佛就是歸依本師釋迦牟尼佛,歸依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歸依圓滿報身 盧舍那佛,歸依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同時也歸依十方一切諸佛。

  歸依法就是歸依了義究竟正法,歸依世尊正教。也就是:

  一、歸依三乘通教解脫正道,歸依大乘圓滿佛菩提道。

  二、歸依了義諸經正義,不以方便法教為歸。

  三、歸依十方常住佛法。

  歸依僧就是歸依大乘賢聖僧,歸依大乘正見菩薩僧。也就是:

  一、歸依證悟實相諸勝義菩薩僧,

  二、歸依學地諸正見凡夫菩薩僧,

  三、歸依十方一切勝義菩薩僧。

     因為佛、法、僧三寶,具足無量無邊真實清淨的功德,能夠息滅眾生無邊的生死輪回之苦惱,讓眾生遠離大怖畏,故為眾生的究竟歸依處。但佛法甚深,很難理解與證悟,是故想要修學佛法的學人,應當要歸順依止佛、法、僧三寶以便如實修學;以此緣故,應先歸依人間住持正法之三寶。也就是說我們歸依三寶的目的是要學佛乃至修行成佛,因此修學正法、護持正法是最重要的。正法就是如實宣講第一義諦——如來藏妙義者就是正法。如果我們無法遇到明師,那就難以聽聞到正法,若能值遇真悟大善知識,為我們作三歸五戒之證明師,那是非常有福報的人。

 

第二目 受三歸依的福德無量

    三歸依的福德是無量的,佛陀在經典上說:布施無量無數珍寶的福德,不如受持三歸依的福德,也就是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的福德是無量無邊不可計算的。

《優婆塞戒經》卷5〈八戒齋品〉:

  善男子!若人能受三歸依者,當知是人,所得福報不可窮盡。善男子!迦陵伽國有“七寶”藏,名賓伽羅;其國人民大小男女,於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車乘象馬駝驢擔負持去,猶不能盡;若有至心受三歸齋,是人所得功德果報,出勝彼藏所有寶物。善男子!毘提嗬國有“七寶”藏,名半陸迦,其國人民男女大小,於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車乘象馬駝驢擔負持去,猶不能盡;若有至心受三歸齋,是人所得功德果報,出勝彼藏所有寶物。善男子!波羅奈國有“七寶”,名曰蠰佉,其國人民男女大小,於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車乘象馬駝驢擔負持去,亦不能盡;若有至心受三歸齋,是人所得功德果報,出勝彼藏所有寶物。善男子!幹陀羅國有“七寶”藏,名伊羅缽多,其國人民男女大小,於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車乘象馬駝驢擔負持去,亦不能盡;若有至心受三歸齋,是人所得功德果報,勝出彼藏所有寶物。

  佛開示說:“如果有人能夠受三歸依,應知他所得的福報不可窮盡啊!”佛又舉例說:“迦陵伽國有七寶的寶藏,這寶藏的地點名稱叫作賓伽羅,迦陵伽國人民不管大小男女,有人七天之中以車子或象馬駝驢來挑擔回去,有人七個月之中每天這樣來搬取,有人七年之中每天這樣搬取,仍然無窮無盡,顯然這個七寶之藏它寶物非常多,但如果有一個人能以至誠心受三歸依及八戒齋,他所得到的功德果報,超過、勝過那個七寶之藏所有的寶物啊!”佛陀不厭其煩重複說明,總共連續舉了四個國家的七寶之藏,來證明三歸齋所得的功德果報超過這些國家的七寶之藏之所有寶物,所以由此可見三歸齋所獲得之福德、功德真的很大。佛陀陀又譬喻說:“毘提嗬國也有這種七寶之藏叫作半陸迦,他們的人民男女大小,一樣的或者七日中,或者七月中,或者七年中,每天用車乘象馬駝驢來擔負持去,還是不能把它取盡;如果有人至心受三歸齋,他未來所能得到的功德與果報,超出並而且勝過半陸迦七寶之藏的所有寶物。”又譬喻說:“波羅奈國有七寶之藏名為蠰佉,波羅奈國的人民男女大小同樣是七日中或者七月中,或者七年中,每天用象馬駝驢把它取回去,也是所有人民在七天、七月、七年中,每天用各種車乘象馬……等把寶物取回去,還是取不完;但但如果有人至心受三歸依和八戒齋,他所得到到的功德果報超過蠰佉七寶之藏的所有寶物。”

  又譬喻說:“幹陀羅國也有七寶之藏叫作伊羅缽多,這個國家的人民男女大小於七日中、七月中、七年中,每天以車乘駝驢擔負持去,也不能取完;如果有人至心受持持三歸依並且持八戒齋,他所得的功德果報,勝過、超出伊羅缽多寶藏的所有寶物。”

 

看完上麵兩個受三歸依得大利益的故事,接著我們來談如何受三歸依。

  三歸依的對象是佛、法、僧三寶。但現在 佛陀的應身已經不在地球這個世間了,所以我們尋找的三歸依證明師,必須是菩薩法師,也就是修學了義正法的大乘菩薩僧,菩薩僧不是僅有現出家相者,如果現在家相的證悟菩薩,轉依第八識如來藏則是心出家,當然也就是勝義菩薩僧;歸依現在家相的勝義菩薩僧,其功德大過歸依現出家相之未悟的凡夫僧,此中差異難以勝數。因此,我們學佛千萬不要看表相,豈不見 維摩詰菩薩摩訶薩不也是示現在家身相嗎?祂老人家還是 金粟如來倒駕慈航,示現為菩薩的呢!豈不見 大悲觀世音菩薩不也是天衣飄飄、頭戴寶冠、寶珠瓔珞種種莊嚴的在家菩薩!所以菩薩僧重要的在於看他的證量,而不看身相上是在家或出家;若是世間有在家的證悟菩薩住世,那我們不論是在家、出家等四眾弟子,都應該要追隨歸依。受三歸依之後,佛弟子寧願舍棄身命也永遠不歸依一切外道,更不信受一切外道法教,永遠也不會隨順外道言教。

  如《優婆塞戒經》卷3〈受戒品〉:

  若歸佛已,寧舍身命,終不依於自在天等;若歸法已,寧舍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籍;若歸僧已,寧舍身命終不依於外道邪眾。

  什麽是外道呢?心外求法是名外道。例如自在天王,說一切萬物都是他所生的,但其實是第八識如來藏才能出生一切萬法,而世間山河大地也都是我們每個有情眾生各自的自心如來——也就是各個有情的如來藏所共同出生的,並非自在天王所生的。

  很多人歸依之後,對外道天神就不知道該怎麽對待了,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在此稍微說明一下!我們學佛三歸依後,見了天神還是可以恭敬對待,但是合掌問訊或拱手作禮就好了,就是代表與對方打招呼致意。佛說:“假使有人受了三歸後再去造作癡業,去信受外道及大自在天所說的法,由於這個緣故就失掉了三歸依戒。……如果有人造作種種雜業,他的目的是為了享福受樂的緣故,因此而作種種善事,如同市場上的交易一般,他心中的目的是為了生天享樂,而不是因為憐憫眾生,那他也是失去三歸依戒了!如果有人為了保護他的房舍、家宅,或是眷屬的健康及性命,不得不到外道神廟中祭祀,或是許願幫忙建廟,雖然他祭祀諸神,但心中歸依的對象並不是諸神,隻是為了保護自己及眷屬和眾生的身家性命,那這樣的人仍以三寶為依歸,並沒有失去三歸依戒。但如果他至心信受外道諸神能救護一切眾生的生死怖畏等事,因而歸依禮拜那個外道,這樣他就失掉了三歸依的法體。如果聽聞別人說:‘諸天天人或天主曾經見過佛,親自獲得佛所傳授的法。’我們也發現那個天神在佛法修證上的功德勝過我們自己,所以我們禮拜、供養那個天神,這樣仍然不會失去歸依的法體。或者我們禮拜自在天王,如同禮拜世間的諸王、皇帝、長者、貴人、耆舊、有道德者一樣,隻是依世間的禮法,那並不是歸依,當然也沒有失去歸依的法體。而禮拜或供養諸天時,隻是為了保護身、命、財或是為了祈請諸天來保護眾生,但對於外道神祇所說的邪法千萬不能接受。”此處 佛陀說的這些道理,是為了在家凡夫菩薩而說的,出家以後就是依於 如來及具有三乘菩提威德的僧寶,都不該再禮拜任何外道天神的。

    佛陀又破斥外道邪見說:“外道天主所說邪見,是什麽緣故不能接受呢?有智慧者應當觀察外道所說的法,他們說山河大地、眾生色身及一切物,都是自在天所創造的!若是自在天所創造的,那我今天何必修善業呢?應該不必修善業就可以回歸自在天身中了。還有一種外道說:‘以投水、自焚、絕食等自殺行為而舍命,就可以離苦!’但造作這些事情本身就是受苦的因,又怎麽能說是可以離苦呢?一切眾生都是因為造作種種善惡業,因此而得到後世的苦樂果報,所以自餓舍命的行為是苦因,當然不能讓人離苦。另外又有外道說:‘一切萬物是時節到了自然就會出現的,或是天上的星宿創造的,或是自在天主作的。’這些都是邪說啊!若真是如此,為什麽我將來要受現在所造業的果報?為什麽我現在要受過去世所造的業果呢?有智慧的人了知往世造了善業要受善報,往世造了惡業要受惡報,怎麽還可以說一切都是時節、星宿、自在天主所創造的呢?如果是因為時節或星宿的因緣而讓我們受苦樂的話,那麽全天下有很多人都是在同一個時節出生的,那為什麽同一個時節、星宿出生的人,卻是一人正在受苦而另一人正在受樂呢?或是一人是生為男人,一人卻是生為女人呢?另外天人和阿修羅也有同時、同星宿而出生者,當他們互相打仗時,卻是有一邊勝利而另一邊失敗。也有同時節出生的相同星宿的國王,各自治理各自的國家,為什麽有人會失去了國土,有人則能保住國家呢?就連外道有時都會說:‘今年流年不好,是惡年,有惡星宿出現,所以今年大家都要修善,才能把惡運惡事消除掉。’如果是因為星宿造成大家的命運,那為什麽又說眾生修善就可以除滅惡運?這樣的道理是講不通的!由這個因緣我們可以知道,這種種外道邪說有智慧的人怎麽可能會信受呢?”

    三歸依後而能不退失就不會墮落惡道了,因為歸依佛就永不墮地獄,歸依法就永不墮餓鬼,歸依僧就永不墮畜生。

  菩薩行者還要發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如此功德無量無邊勝過一切聲聞、獨覺,這個部分我們將在本章第四節第二目中為大家說明。

Shixiang摘編自interne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