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即身成佛(一)

(2017-01-10 10:14:28) 下一個

“坦特羅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教,而是披著佛教的外衣,它的內在卻是婆羅門教、印度教外道思想的一個教門。

首先,我們來先談一談“坦特羅佛教”的源頭。

  印度作為一個世界最古老之一的文化圈,很早就有了進步的文化以及宗教傳統。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歐係由白皮膚的雅利安人進入了印度,與原來的印度文化,例如像哈拉巴文化的遺留,兩個複雜的文化彼此交流,產生了文化的融合,逐漸的形成了一個新興的更廣大的印度文明。這個新的文明承襲了雅利安的傳統,對於祭祀和宗教特別的重視,不到兩百年的時間,就已經整理出最早的經典“梨俱吠陀”,絕大部分是讚頌神明的著作。也就是說,印度文化至少在公元前1300年,就已經是以祭祀至上、宗教為核心的文化,宗教與哲學與生活三者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在另外一個方麵呢,印度文化與其他文化----例如我們中國的文化,有一個從根本就已經完全不同的地方----就是在統一的表相之中,有著多元並重各自發展的實質。例如說即使是今天的印度,是由一百多個民族所組成的,各位可能會講:“這有什麽特殊的,我們中華民族不也是幾十個民族組成的嗎?”不然!我們所熟悉的中華文化,漢族占了大多數,而在文化方麵呢?雖然中華文化有幾十個民族,但是彼此卻有共同的一致性的文化特色,例如“天人合一”、儒家的“道德仁義”等等是在一個大漢族之下,各個民族彼此都有一致性的共同文化。但是印度不是這樣子的:在曆史上,印度從來沒有真正統一的局麵,各個民族不但不談民族融合,反而各自有各自的文化,彼此站在種姓的製度之下各自獨立生活。比方說即使是在今日,印度官方的語言,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國語,印度國語有二十二種,實際上的語言有三十多種以上,彼此之間的差異大到沒有辦法溝通,所以隻好規定英文與印地語是與官方溝通的語言。現在的印度文字,還有十五種之多,印度從來沒有像中國秦始皇所做的“書同文,車同軌”這樣的一個舉動。簡單的說,印度文化從古以來一直就是這樣子複雜,卻又彼此和合運作的狀況,這主要是肇因於雅利安人所創造的“種姓製度”文化所造成的。

  各位都知道,印度的種姓分為四個或五個階層,每個階層都是一個不同的血緣,彼此不相通婚;實際上每一個階層之中又依照所在的地域、血緣、所屬的國家等等,又再分為許多的社群,各自都保持的各自的獨立性。就像這樣子,階層與階層、社群與社群之間彼此的宗教地位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文化傳統不同、社經地位不同,雖然是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但是彼此卻有非常大的差異。種姓製度是一個森嚴的身分製度,它把每一個人按照出身分割為一個一個孤立的社群,每一個社群的職業是世襲的不會改變,彼此不通婚也沒有密切的交往,甚至不能去接觸最低下種姓人的身體,以免汙染了自己。每個人的地位,不是用自己的成就來決定的,而是所屬的社群決定,而人們一出生就已經決定了一輩子所屬的社群,每一個社群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次文化。

  佛陀出世弘法時,雖然規定了僧團內一律平等,依照修證與經曆來定前後,但是在經中常常可以看到新出家的比丘們互相比較自己在家出身的這個種姓,甚至拒絕和低下種姓的僧人共同生活,可知道當時的印度種姓製度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想法,而是成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了。

  講到這裏,可能各位會覺得:“我們不是要說坦特羅佛教不是真的佛法嗎?為什麽要講印度的文化?”因為了解了印度這種獨特的種姓製度的文化,才能夠真正的理解坦特羅佛教產生的過程。

  從公元前1300年,一直到公元前600年,印度陸陸續續出現了以“四部吠陀”為主的經典,“四部吠陀”可以說全部都是有關於神明與宗教哲學的思想。世尊出世之前,使得印度的文化能夠具足了“施論、戒論、升天之論”;更重要的是教導印度人民,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在於世間的五欲享樂,而是在於對人生終極第一義諦的追求。也就是 世尊為了日後能夠弘傳真如如來藏事先做好的準備,把印度的文化提升到一定的水平,讓“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尋求第一義諦”這樣的想法成為大多數印度人所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營造出這樣的氛圍。這也是和世界其他古文明所完全不同的地方。

  “四部吠陀”為本論,然後後來的人陸陸續續的把它加以解釋、增補,出現了梵書來批注吠陀。梵書中最為人所重視的是“極意部”的“森林書”,森林書的數目一直在增加,也就是現在我們講的《奧義書》。陸陸續續出現的《奧義書》有百部以上,就是代表了不同的派別、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種姓來解釋吠陀經典與宇宙奧秘的思想,可以說是百家爭鳴。這一些修行人,也就是所謂的“沙門”,來自不同的種姓社群,各自把自己解釋第一義的思想融合為一家之說。

  比方說,有的沙門認為“要與大梵合而為一”的真理要從火中得,所以要努力的修火供,從火供與甘露裏麵來達到第一義諦。比方說,在《唱讚奧義書》裏麵說:

  【又酌酥油而灌於火,祝曰:“獻與歸依處!娑訶!”而傾其餘瀝於此劑中。於是退而合掌捧此飲劑,喃喃而祝曰:“汝之名為‘強力者’,萬物在汝強力中,彼為最上最優者,為君王為大主宰,使我得為最上而最優,得君王主宰之權力,使我化為此一切。”】

  上麵是說:藉由火供燒施供品給大梵,然後將燒剩下來的灰燼當作是甘露,隻要喝下這個甘露,就可以瞬間轉化自己,讓自己變成大梵,讓自己與大梵合而為一,得到大梵的力量主宰宇宙。

  也就是說:沙門讀了《吠陀經》中的敘述,配合自己原來所有的文化,然後發展出一個法門和哲學。所以當時有主張:第一義要從火中得、要從喝甘露中得,或者要從水中得、要從禪定中、要從齋戒中得、要從苦行中得、要從身體的苦行修習瑜伽術得,甚至要從煉金術裏麵來得,也包括了有人認為要從陰陽和合男女的性行為中得。

  大部分的古文明幾乎都有“陰陽和合生萬物”的說法,例如我們中華文化中,有女媧以及盤古的性交和合圖,它代表的不隻是男女交合,而是陰與陽、黑與白、光明與黑暗等兩個極端的和合與協調。所以中國古時候的道家也有人把男女的房中術,依照這一個發展出所謂的“提鉛煉汞”之法;隻是在中國主流禮教的思想之下,道家的房中術僅止於少部分人的秘密修煉。甚至也有學者主張,印度的男女和合、男女雙修,其實是從咱們中國傳過去的,最早盛行在現在的巴基斯坦河穀,後來才傳入了印度平原。它最初的目的,就是和第一義追求解脫有關,也就是從性行為裏麵可以得到解脫。

  根據《吠陀經》所說的,我們這個肉身並不是真實的。婆羅門教結合了印度醫學,發展出微妙身(Subtle body)的思想,又叫做內身思想。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得見、摸得到自己的這個身體,它是外在的、是粗糙的,在這個肉體身的背後有著另一個微妙身。在我們內在的這個微妙身呢,它是由輪(Chakra)、脈(Nadis,也就是英文的Channels)以及在輪與脈之中所運行的明點(Drops),還有驅使它們運行的、運作的這個風息(Wind),這才是人類內在的根源,是大梵所直接出生的。它有一點像是中國醫學的經絡學:講這個心包經、膀胱經、腎經什麽的。但是在印度這一派脈輪的學問與解脫出離世間有絕對密切的關係。簡單的來說:這一派的人相信,要能夠離開世間粗重的肉身、物質身,離開輪回,就是要依止內在的微妙身,依著輪、脈、明點的開發,修習內在的微妙身,然後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死,開發神通,可以與大梵合而為一,獲得解脫的微妙功德,證得不生不死的境界。

  後來在 佛世尊出世弘法以後,一一破斥了這一些印度原有的沙門修行人。佛界定了除了佛法之外,其他一切婆羅門教的法門都叫做“心外求法”,都叫做“外道”,都不是真實的解脫之法;這些號稱自己已經證悟的外道沙門阿羅漢,也都不是真實的沙門阿羅漢,都還沒有離開三界輪回的緣故。並且 世尊也規定了,佛弟子們不應當親近這一些外道之法;那麽要遠離它們,不可以像外道一樣修學咒術、燒施火供,更別提什麽男女雙修!應該要持守諸佛所製定的五戒、比丘戒、菩薩戒,不與外道共住,不習外道之法。

  佛世的聖弟子們,大部分也都是這些先學習了婆羅門法門的外道,然後發現了婆羅門的教法並不能夠證得究竟的涅槃,所以回心離開外道轉進入佛門。例如像舍利弗尊者與目犍連尊者,都是當時原本名聞天下的婆羅門教的大師,自己知道自己所學的並非究竟解脫之法,後來聽聞了 世尊的教法,就立刻舍棄了外道法,然後出家跟隨 世尊學法,最後終於證得了解脫三界,並且反過頭來努力的駁斥這一些外道婆羅門教法,摧邪顯正。像目犍連尊者,最後就是隨順業力,然後慘死於這一些被他所摧伏的外道的手中。

  在 佛陀還沒有出生的之前,印度的世間就已經充斥了這一些大梵吠陀的外道思想,其中包括了把微妙身的輪脈明點思想跟男女交合的房中術結合在一起的學說,也就是後來印度教中性力派的來源。到了 佛出世以後,雖然佛法大大的興盛,但是這些外道呢始終沒有消失過。在 佛滅度之後,隨著阿羅漢的滅度,以及菩薩往生他方世界,正法的勢力越來越弱,這些外道學說又一點一點地侵入到佛法裏麵來了。

  這也是因為眾生的福薄,所以得不到正確的佛法,“無常、苦、空、無我、非身”的這些教法被佛弟子選擇性的遺忘了,所以過去那些 佛陀所禁止的,像是使用咒術、侍奉鬼神、媚神祭天,乃至於男女雙修邪淫的性力思想,就逐漸地進入了佛門裏麵。到了六、七世紀以後,將性力思想與佛門教法結合的坦特羅佛教已經非常興盛了。披著佛教的外衣與名相,透過肉身瑜伽修習的方法,練氣操縱明點在脈輪裏麵運行,結合了印度的這個輪脈的理論,再加上侍奉羅刹、阿修羅、鬼神而演化成一個具有非常完整的理論基礎的新宗派,也就是坦特羅佛教或者叫做無上瑜伽(Anuttara Yoga)。

  在坦特羅佛教最早出現的一本《密集金剛本續》之中,述說著這個教法。早在公元初年的時候----龍樹菩薩的時代,就已經很多人學了;而且還攀緣說,龍樹菩薩就是密集金剛教法的實踐者,這個密集金剛教法其中最重要的著述《五次第論》就是由 龍樹菩薩所寫,然後傳下來的。這樣的說法,倒也不是完全的空穴來風、子虛烏有,這是代表了在公元一世紀的前後,龍樹菩薩出世之前的確就已經有了這樣性力的修法混入佛門之中。

  有人可能會覺得說:“這是真的嗎?這樣的事情怎麽會被社會所允許呢?難道其他的人例如國王,不會出麵禁止嗎?”前麵我們說到,因為種姓製度的關係,使得印度的人們分割為五個種姓,以及無數個小社群,各個社群有自己的文化和宗教傳統,而最先、最初把這種男女性力的雙修法帶入佛門的,就是由某些社群裏麵開始興盛,而且主要是在種姓比較下劣的階級:例如首陀羅----也就是賤民、屠夫、妓女、鐵匠,或者是這個剝製牛皮血淋淋的那一些工匠等等……這些行業的社群呢,在當時的印度是最低下、最為人所看不起的部分,一般人甚至不願意和這些人有身體上的碰觸,以免汙染了自己。最初男女雙修的教法,與這些低下的階層有絕對的關係。在許多的密續之中都提到了,要轉此身的汙穢為清淨,以及要不擇種姓的男女交合。

  印度坦特羅佛教的先驅,所謂的八十四位大成就者,裏麵處處充斥著這一類原本被印度社會所輕賤的低下種姓:例如乞丐、麻瘋病患、屠夫、妓女、酒家女、竹匠、皮革匠或者是被流放自暴自棄的國王等等。這些人的活動地方也不是什麽正式的寺廟會堂,那是什麽地方呢?他們最常聚焦的地方是屍陀林:也就是墳場,曠野無人之處,或者是廢棄的老房子,或者是女鬼出沒的地方,山精鬼魅聚會之處,起屍地,也就是僵屍活動的地方……反正就是不能讓一般的人看到、知道的地方。他們離群索居,隻和畜生跟鬼來往,過著半人半鬼的生活,衣不蔽體;外表呢疾病叢生,看起來非常的肮髒;使用著破爛的器物,有時他們在墳場裏麵撿到一個人的頭蓋骨就當碗來用,拿到一支大腿骨就拿來當號角吹;白天喝得醉醺醺、瘋瘋癲癲,渾身發臭,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可是在密續裏麵卻說,他們到了晚上回到墳場,就會突然變身,變成另外一個風度翩翩二十歲的俊男,或者是十六歲的美女。所以各位大致上就可以知道,這個教法是從什麽樣的環境傳出來的。

Shixiang摘編自interne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