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穿越時空的永恒存在(一)

(2016-12-21 10:25:30) 下一個

    古往至今許多人都能體會到這一世生命的短促跟無常,所謂的“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描述的正是人們麵對美好的事物不能長久保存的深切遺憾;因此,探索人活著的終極價值,跟追尋所謂的跨時空的永恒存在,就是古往今來人們前仆後繼的一個目標。

    有人說上帝是永恒的,上帝決定了一切,真的是這樣嗎?也有人說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靈魂;盡管我們的色身在這一世裏麵都會敗壞,可是這個靈魂卻是生生不變,生生世世不變永恒的存在,真的是如此嗎?也有許多人,把平常許多不曾體驗過的身心經驗,當作是終極的存在。這一些的探索,可以說本質上都是想要超越我們在平常行住坐臥中,所能夠清楚感覺到自己自身的意識;也就是說,追求的就是所謂的超意識。可是我們要問的是:“以上的種種真的有超越了我們的意識嗎?還是他們都隻是我們的意識幻想跟變相呢?”我們也要問:“那麽這一些追求超意識的本身,有沒有實質的意義存在?”或許我們更真的要問:“這宇宙間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跨越時空的永恒存在?如果真的有的話,我們又該如何去體會祂?我們又該如何去證悟祂呢?”

    關於這個,這一些問題,其實老早就已經有答案了!並且這些答案並不是用思惟得來的哲學,也不是由迷信而來的玄學,更不是虛無飄渺的幻想。兩千五百年前降臨人世的 佛陀,早就已經把這些答案詳詳細細地告訴我們;並且也留下了珍貴的教法,讓我們依著這個教法可以親自參究、親自體會、親自證悟,來找尋出這宇宙間人人本有、各個獨立的超意識。這樣的超意識,祂成就了世間的森羅萬象,可是祂本身卻是寂靜自在、不落兩邊;祂也執藏了我們一切的業種,並且是輪回六道的主體,可是祂自己本身從來沒有絲毫的怨苦。這樣子的一個超意識,才是真正可以跨越時空,才是真正可以回答一切自然界、生命界、有情界的一切疑惑。

    佛陀開示有這樣的一個超意識存在,我們應該如何啟程來尋找我們自己的超意識?如何為我們自己的生命,在無常的時空中找到定位呢?現在我們展開這一場超越時空、超意識的心智之旅.

 

(一)為何意識不能通三世?

  1. 為何意識不能通三世?

    意識是常住的嗎?那麽,既然要探討這個主題,當然要先說明什麽是意識?意識就是藉著意根與法塵作為因緣而出生的心。也就是我們這個能思惟,能了解、分別、判斷、歸納、整理,能了知六塵各種事物的這個心,這個覺知心就稱為意識。我們這個意識覺知心現起的時候,是同時有前五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同時存在,這樣構成我們五陰中的識陰。這識陰總共有六個識,就是我們的覺知心。這一個覺知心,這一個意識,究竟是不是常住法?是不是金剛心?或者說祂是不是不可壞的心?

    我們首先從聖教量上來作一個探討,說意識心(或者說前六識)我們的眼識、耳識……乃至意識,為什麽不能通三世?我們說每一世的意識都隻存在一世,這個說法在聖教中有什麽根據?那為什麽必須要修宿命通以後,或者說證得禪定而入定了以後,才能夠了知往世的事情呢?這就是說,意識是隻存在一世的;如果意識是從前世轉生過來的,將會像我們今天晚上睡著了,明天早上起來又會記得昨天的事;那麽就是今天這一世結束了,明天下一世出生的時候,還會記得上一世的事,應該如此。然而,事實上不是這樣,所以意識隻能存在一世。

  1. 五位斷滅的意識

    接著我們再從現量和比量上來觀察,這意識是不是常住的?譬如說,以五位中必定會斷滅的意識來說明,在現量上大家都可以現前觀察,當我們每天晚上很累了、睡著了、眠熟了,意識就不在了,前五識也不在了,不再有覺有知了。在眠熟的時候,不論旁邊誰在說什麽話,我們都不知不覺,表示這意識已經斷滅而不存在。那麽接著說,像遇到意外而悶絕了,悶絕的時候也是不知不覺。或者說到了死亡的時候進入正死位,也就是金剛心舍棄果報身的時候了,金剛心如來藏離開了色身,意識也跟著斷滅了。這個意識會斷滅的事實,是從現量上就可以理解到的,由此就證明意識不是金剛心,不是常住法。

  我們從比量上也可以推知,就是從無想定,包括無想天,或者從滅盡定來說明意識的必滅;無想定是外道修學解脫的人誤會了解脫,把定中(在四禪定中)息脈斷滅,呼吸以及脈搏都斷了以後的覺知心也給滅了,滅了以後他以為那就是涅槃,其實他隻是進入無想定中;而在無想定中意識並不存在,意識是中斷的。又譬如阿羅漢證得俱解脫境界的時候,他進入了滅盡定中,意識也是中斷的。由這個比量,以及剛才說的眠熟、悶絕以及正死位中,意識必定中斷的事實與現量,可以證實意識不是常住法。祂不是金剛心,祂不可能去到未來世;所以每一個人出生以後都要重新再學習,因為每一世的意識都是全新的,都不是從前一世往生過來的舊心啊!因此意識不是金剛心,不是常住法哦!

  意識斷滅以後,還有意根與如來藏存在,意根與如來藏都是現識,祂們都不是種子而是現識。“現識”就是說祂不斷地現行運作!所以,我們的前六識中斷了以後不會死亡,因為我們還有意根第七識,還有如來藏第八識繼續存在著,這兩個識都是識,也就是無始劫以來不曾一刹那中斷。既然如此,這就證明意根與如來藏都不是從意識中細分出來的;因為當眠熟之後,意識中斷了,可是第七識意根、第八識如來藏都仍然繼續存在,而且在繼續現行運作著,可由真悟者在現量上加以證實;這表示祂們兩個心不可能是從第六識中細分出來的,所以不應該把意根與如來藏稱為第七意識、第八意識。

 

  1. 外道五現見涅槃中的意識仍是生滅法,無色界意識仍是生滅法

    接著我們再來作一個判斷,外道五現見涅槃中全都是意識,都是生滅法。那麽,外道的五現見涅槃,他們自稱是涅槃,自稱是不生不滅的。然而究竟是真的涅槃、真的不生不滅嗎?其實不是,那我們稍後會作說明。由此來判斷意識是緣生法,是生滅法,不是金剛心;因為那不是真正的涅槃,那都是意識的生滅境界。

  至於無色界的意識呢?祂仍然是生滅法。也就是說,住在色空(四空定)之中,那仍然是生滅法。因為四空定的境界仍然是意識的境界;而意識的境界在入涅槃的時候也是會消失掉的。

  接下來說,解脫道的修行者如果真的想要證果,都應該要次第滅除三界中的意識境界,才能證得滅盡定、無餘涅槃,才能成為俱解脫、出三界,所以意識並不是常住法,那我們稍後還會再作詳細地說明。解脫道的修行者,必須要現觀三界中一切境界的意識都是生滅的,並且斷除了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這樣才能夠成就慧解脫;由這一些聖教以及實證上的現觀來說,也都證明說:意識確實是生滅法.

  1. 第六意識能含攝第七與第八識嗎?

    如果想要知道超越時空的心,那就必須要先確定:人類總共有幾個識?如果不能確定人類總共有幾個識,那麽,想要超意識就不可能了。能夠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心,祂就是宇宙的起源!很多科學家、哲學家想要探討宇宙的起源,乃至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也想要探討宇宙的起源,但是往往都在物質上去探討而忽略了心;隻有超越時空的心才是宇宙的起源,要在這上麵努力,才能探究出來宇宙的起源;否則都會落入物理與天文等事相上的迷思之中,無法探究到宇宙的起源。我們後麵將會對這部分再作說明。因為這個心是萬法的根源,是世界的起源,所以我們才說祂是金剛心。隻有這樣的萬法的根源,才能夠超越時間與空間,成為永恒的存在,於是一切世界才能夠不斷地成住壞空而無窮無盡。

    首先要來確立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人類總共有幾個識?也許諸位都想:“應該有八個識吧!因為大乘經典都這麽說。”但是我現在要從小乘法《阿含經》來證明:人類有八個識。我先不從大家所熟悉的大乘經典來說。在北傳《阿含經》等小乘解脫道經典裏麵,說有一個識可以入胎,入胎以後住在母胎中與受精卵相會,執取了受精卵,然後在母體中,藉著母親的血液攝取了地水火風,來製造了我們這個色身,因此就有了“名色”;而名就是受想行識,所以名裏麵就有六個識。名中的這六個識呢,還得要依意根才能生起,這表示說“名”中已有六識,加上“名”出生時必須先已存在的意根作為藉緣,加上這個意根時就有七個識;而這“名”中的前六識都是由入胎識進入母胎之後,藉意根為緣來為我們出生的。所以這個入胎識是在我們的前六識還沒有出生,而隻有意根存在的情況下,幫我們製造了五色根—幫我們製造了這個身體,所以我們才能夠有這個具足圓滿的十八界,成為我們的五陰來讓我們所用,作為我們在世間輪回的一個主體,或者作為我們在世間追求真理的工具。由這個識入胎出生了我們覺知心六個識,以及入胎時隨同這個識在運作的意根第七識,來證明四阿含諸經中早就說明我們人類總共有八個識了。

    接下來呢,四阿含諸經中有一句 世尊的聖教非常有名,這一句聖教是說“非我、不異我、不相在”。世尊開示弟子的時候常常這麽說:“色陰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受想行陰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最後說:“識陰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那麽,識陰就是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覺知心嘛!當我這裏正在說法,諸位在下麵聽法的時候,都是不打妄想的,專心在聽,可是聞法以前心中先有個念頭:這法到底有什麽勝妙處?值得勞師動眾在這裏辦這麽一場大型的萬人演講?所以大家都專心在聽的時候,是不打妄想的,專心在理解我在上麵說了什麽。那麽這時候你心中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個就是你的識陰—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是識陰;這個識陰,世尊說識陰非我,也就是說這一個識陰—我們這個清楚明白的心,並不是真我,是假我。因為是虛假的、生滅的,所以說無我,因此這個識陰六識就稱為“非我”。然而,世尊接著又說這識陰六識“不異我”,這表示識陰六識與真我是同時存在的,但是卻依附於真我、附屬於真我,本是真我之中的一部分。這就顯示有一個常住不滅的真我,是跟識陰六識同時存在的,所以才把識陰叫作“非我、不異我”。

  “非我”而又“不異我”,就表示我們覺知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時候,其實背後還有一個真我存在。那麽識陰覺知心六個識,加上與真我一起同時存在著的意根,這就證明這個真我是第八識。因為識陰就已經有六個識啊!而意根是識陰六個識存在時的俱有依,識陰六識是要藉意根作為所緣才能生起的,那麽顯然是先有意根存在的,意根當然就是第七識了;所以這樣看來,這個“我”就是第八識羅!這就是四阿含諸經中 佛陀的聖教告訴我們:人類有八個識。然後又說識陰六識與真我“不相在”而“非我、不異我”。“非我、不異我、不相在”,表示是同時在一起,但不是混合而永遠不可分離的;所以這個真我在五陰壞滅的時候是可以分開的,可以再去投胎,然後再出生下一世的五陰,再出生下一世的覺知心六個識。由這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聖教,就已經證明說人類有八個識。所以,四阿含諸經都不是六識論的法,而是八識論的法。那麽南傳《尼柯耶》,我們剛才所舉出來的,其實也已經說明了這個道理。這樣去了解了人總共有八個識以後,才有可能再來探討這個能超越時空的第八識究竟是哪一個?因此我們必須先確立這個大前提。

  1. 第七識、第八識不許名為意識

    但是,我們在這裏探討“第七識、第八識不許名為意識”的另一個前提呢,也就是說,另一個我們想要探討“第六識能不能含攝第七、第八識”的原因,是因為這幾年來,有些人自稱他們也是八識論者,因為經過我們極力強調八識論以後,這幾年來八識論已經成為修學佛法者的一個潮流了;以前大家都在六識之中用心,但是這幾年八識論已經成為一個潮流:想要探討如何能夠證得能穿越時空的這個金剛心?那就必須要先認定八識論為三乘佛法的基石。因此接著就有六識論者自稱他們也是八識論者,想要藉由這樣的宣示,來吸引修學大乘法的人們繼續追隨他們;可是他們的本質仍然是六識論者,因為他們所謂的第七識、第八識,仍然是第六意識。

  如果他們的本質仍然是六識論,那就絕對無法斷我見!無法證得解脫果!因為他們落入六識論中,既然落入意識中,就永遠無法脫離識陰的範圍;而這樣表麵上自稱是八識論者,實際上還是六識論者。因為他們會想辦法混淆想要修學正法的學佛人,就對外宣稱他們也是八識論者,所以我們必須要把這個原因先說明清楚。那麽了解了有一些號稱是八識論的道場,其實仍是六識論本質的說法以後,你才能真的離開六識論,你才有辦法在未來證得超越時間空間的第八識的超意識境界。

  1. 意識細分出來的矛盾與過失

    那麽講完探討這個題目的兩個前提以後,回到主題來說:第六識能夠含攝第七與第八識嗎?如果說第七識與第八識也是意識,所以稱為第七意識、第八意識,那麽這個第七識、第八識的體性,是否應該攝歸於第六意識中呢?既然應該攝歸意識而與意識相同,那為何還要區分為第七意識與第八意識呢?假使那樣區分的道理可以講得通,依照同樣的一個邏輯,那麽每一個人應該都可以有無量識羅!譬如說眼識,也可以把祂細分,區分能了別紅色的眼識是第一眼識,區分能了別黃色的眼識是第二眼識;乃至依於青黃赤白等等,可以再把祂作區分,這樣區分出來以後眼識也可以有很多識,可是這樣的區分並沒有意義!同樣的道理,耳識、鼻識、舌識的道理都是相同的。乃至於身識,實際上我們不需要把身識分成:這是領受苦觸的身識,是第一身識,第二個是領受樂觸的身識,第三個是領受不苦不樂觸的身識;並不需要這樣區分,因為總而言之,就是領受觸覺的身識。

  同樣的道理,意識功能就是分別、就是了知,能夠思惟、觀察、判斷、歸納、分析、統計,這個覺知心就是意識。這個意識不論怎麽細分,體性都是相同的,都同樣是意識的這類體性;既然相同就不需要把祂區分出來,而說祂有第七意識、有第八意識。那如果細分出來的體性是不一樣的,完全跟意識不同,那就不屬於意識裏的體性,根本不可能從意識心中細分出來;若是這樣與意識完全不同而不可能從意識心細分出來的兩個心,就不需要去把祂們說為第七意識、第八意識了!那就應依照聖教以及現證者的現觀來說,那就直接叫作第七識意根、第八識如來藏就行了,就不必再去把意識割裂而區分為第七意識、第八意識,來取代原有的第七識意根及第八識如來藏。而且事實上也不可能互相取代,因為大乘經中所說以及實證者所說的,第七識意根與第八識如來藏的體性都與意識完全不同,所以第六意識不應該含攝第七識與第八識。由於這個緣故,六識論者所說的第七識、第八識,如果說不是從第六意識心中出生的,而辯稱是從意識的各種體性之中去細分出來,而要稱為第七意識、第八意識,那麽這七、八識的體性其實還是意識的體性,那就應該與意識完全相同,或者與意識雷同,那就不需要再從意識中細分出第七意識、第八意識來了。

  接著,他們如果主張說:第七意識、第八意識的體性與第六意識不同,但仍然是意識,是從意識中細分的。那這樣一來,應該說識陰六個識也不需要區分為眼等六識。因為,同樣的道理,隻要說識陰六個識同樣都是意識心就可以啦!因為前五識也都可以依照同樣的邏輯而說是從意識中細分出來的。那麽識陰六個識便不該叫作眼識,耳、鼻、舌、身、意識羅!就應該說是第一意識乃至第六意識羅!由此緣故,把第七識、第八識解說,或者是扭曲為意識的細分,這個道理是講不通的。所以,六識論者以意識來含攝第七識意根、第八識如來藏,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當然不能把第七識意根稱為第七意識,也不能把第八識如來藏稱為第八意識。

  1. 體性別異

    接著說,第六意識和第七識意根、第八識如來藏的體性並不相同,互相有異,三識的差異很明顯,所以不應該由意識來含攝第七、第八識。譬如說第八識如來藏,在唯識學中都說祂“恒而不審”;也就是說,祂是恒時存在,不可壞滅的,但祂不了別六塵,所以不審知六塵(“審”就是審察而了解),祂是“恒而不審”。

  第七識意根說為“恒審思量”,也就是說第七識意根從無始劫以來,也如同第八識如來藏一樣是恒而不斷的,沒有一刹那中斷過,一直都現行而在運作中;乃至人們悶絕了、眠熟了、正死位中,這意根都依舊繼續在運作;因為祂恒時常在而不曾中斷過,所以說祂“恒”;“審”是因為祂時時刻刻在攀緣一切法,但因為攀緣很廣,所以祂的了別性就很差。因此,當你意識覺知心不在的時候(譬如眠熟、入無想定中),你還是有很少分的覺知性,那就是意根在覺知啦!但是別人說話時你已經聽不見,不了解了,可是還有遍緣很粗糙的了別性存在,這就是意根的了別,所以說祂“恒”而又“審”;因為祂不曾一刹那中斷過,不曾一刹那停止祂在攀緣、執著和很粗很差的了別。

  可是又說祂是“思量”,也就是說,凡是法塵有重大變化的時候,第七識意根會作主、會決斷。祂會決定說我要不要醒過來?如果意根認為需要醒過來,就會把你喚醒,那麽你意識等覺知心就生起了,識陰六識就全部現行了,才能分別應該如何回應;所以第七識意根是能思量的,思量就是作主—時時刻刻作主。祂刹那刹那作主,沒有一刹那中斷過,這就是第七識意根。

  那麽,第六識就跟第八識顛倒過來:“審而不恒”。第八識“恒而不審”與第六識“審而不恒”完全顛倒,而第七識意根的體性就介於第六識與第八識中間。這三個識的不同體性配合真的是太妙了,因為這樣體性不同而互相配合,所以人才有辦法生存於人間。這個等諸位證得第七識和第八識的時候,你就會了解:八識法界中的互相結構實在太妙了!

  現在把這三個識的不同體性綜合來觀察:第八識如來藏“恒而不審”,第七識意根“恒審思量”,第六識意識“審而不恒”,這三個識的體性很明顯是互相差異的,特別是第八識與第六識的體性正好完全相反,怎能說第八識如來藏是由第六意識細分出來而含攝於第六意識中?而且,眾所周知:能審的第六意識不可能細分出不審的第八識,因為體性截然不同。能審的第六意識不論如何細分,所分出來的心永遠都是意識心,也永遠都是能審知諸法的心,不可能細分出體性完全不同而成為不能審知諸法的第八識如來藏,因此不該說第八識如來藏是第八意識。

  1. 不恒的意識心不可以含攝恒而不曾間斷的第七、八識

    那第六識為什麽說“審而不恒”?因為第六識這個意識,綜合了前五識對色聲香味觸的了知,然後在這裏麵作種種的細分別。前五識所能了解的、所能了別的五塵都隻是粗相,可是意識能夠在這五塵裏麵了別細相。可是,意識常常會中斷,如果一天忙完了,很累!那麽上床休息而睡著了,意識就中斷了,再也不能了知、分別、思惟、統計、歸納、判斷,全都沒辦法羅!因為不恒所以會中斷,悶絕了當然更是如此,所以意識“審而不恒”。審而不恒的心,會中斷的心,當然不可能穿越時間與空間,一定被時間與空間所限製而會生滅。

  所以人類意識的所依就是我們的色身,如果色身壞了的時候,意識就不能存在了。那麽,意識到下一世生起的時候,是依下一世的身體五色根作為所依才能重新生起,所以意識是生滅法;因為下一世的意識不是依這一世的五色根身體而生起的,是依另一個身體而生起的,所以那個意識已經跟這一世意識不一樣了,因此我們每一個人的意識覺知心都不是從上一世來的,都是這一世新出生而沒有學習過世間法的全新意識;因此緣故,人類出生的時候一無所知,都要從頭學起,原因就在這裏。好!那麽說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意根、第八如來藏識,這三個識的體性是完全不一樣,那當然不可能歸類為同一種意識嘛!所以第七識、第八識不可能是從意識中細分出來的,因此就不應該說是第七意識、第八意識。

  接著再從另一個方麵說明,第八識如來藏,祂能出生第七識意根,也能出生我們內相分的六塵──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十八界中的六塵,也能出生我們的第六意識。而這個第六意識是第八識如來藏入胎後才出生的,是由第八識所生的,所以不應該以被第八識所生的第六意識,來含攝能生的第八識如來藏。因此呢,不應該說:第七意識、第八意識。

  因為第七識是意根,不是意識,第七識意根是意識出生時的所緣,也是出生後的所依;意根如果不在了,意識就不能出生,所以意根先有,意識後有,當然第七識意根不應該被含攝在意識心中而說是第七意識。那麽第八識是出生意根,也是出生意識的心,主從關係非常清楚分明;既然如此,被生的心當然不能含攝能生的心,所以第八識更不應該稱為第八意識,不能被第六意識所含攝,反而是含攝第六意識的心。眾所周知:生滅法不可能細分出不生滅法。也就是說,常常中斷而不恒的心,不可能細分出恒存不斷的心;這種體性上的根本差異,不可能由人為的施設建立來改變。所以當人們眠熟時意識中斷了,第八識還是繼續存在來執持意識的種子,怎能反過來說:已經不存在的生滅心意識可以含攝永恒存在而不生滅的第八識如來藏?所以第八識如來藏絕對不是從夜夜間斷的第六意識中細分出來的,當然不該稱為第八意識,因為二者“恒”與“不恒”的體性完全不同的緣故。

  好!講了這四種理由,我們來作個結論,說意識“審而不恒”,夜夜間斷。在眠熟、悶絕、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等五個狀況中,都是會間斷的。第七識意根與第八識,卻是自從無始劫以來,就“恒”而從來不曾間斷;那麽不恒而夜夜間斷的意識心,當然不可能含攝恒而不曾間斷的第七、第八識。而且,第六意識又是被第八識如來藏所生,有主與從的關係,被生的意識心,當然不能含攝能生的第八識心。所以第七識意根、第八識如來藏,當然不許被稱為意識!假使有人稱呼第七識意根與第八識如來藏為第七意識、第八意識,那就是完全不懂佛法八識心王的愚人;他們縱然宣稱為八識論者,但他們的第七識、第八識仍然是第六意識,他們的本質還是六識論者,不該以這種不誠實的手段籠罩學佛人。

Shixiang摘編自interne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