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說明了佛法中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和無住處涅槃的四種涅槃
(見帖:什麽是涅槃)。其實這其中,唯有諸佛具足證得這四種涅槃,稱為大般涅槃。而如來大般涅槃則具有常、樂、我、淨這個四德;因為,如來涅槃心體這第八無垢識已經斷盡了二種生死,恒常不變,沒有生滅,所以稱為“常”;又,如來不僅斷盡一念無明煩惱障的現行,也斷盡一切習氣種子及無始無明上煩惱隨眠,永遠寂滅,沒有絲毫的煩惱,所以稱為“樂”;而如來涅槃心體第八無垢識是真實、不變異、得大自在,所以稱為“我”;又,如來究竟解脫一切染汙垢穢,所以稱為“淨”。
就如同《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中有聖教這樣開示:
【若言我者,則是如來。何以故?身無邊故,無疑網故。不作不受故名為常;不生不滅故名為樂;無煩惱垢故名為淨;無有十相故名為空;是故如來常樂我淨,空無諸相。】(《大般涅槃經》卷三十)
常、樂、我、淨,講的是佛地第八無垢識真如心體以及佛地佛性的性用,並非菩薩地,更不是凡夫眾生的境界。《阿含經》中曾提到佛的“解脫色”,說“諸佛有解脫色常住不壞,利樂有情永無窮盡”。大乘經中也說,諸佛有三種意生身及莊嚴報身,常住十方三界利樂有情。因為成佛之後,第八識已經究竟清淨不再變異,才能稱為常樂我淨。意思是說,第八識中含藏的煩惱障分段生死的煩惱現行,在很久的二大阿僧祇劫以前就已經斷盡了,早已具足二乘聖者的有餘及無餘涅槃。而煩惱障的一切習氣種子和所知障塵沙惑隨眠,如今也已經全部斷盡;所以如來第八識中所含藏的種子究竟清淨,永遠不可能再受熏、再增進了,永遠不再變異,變易生死也已斷盡了,不再有種子生滅變異的現象,祂已經斷盡變異性了,不再有異熟性了;到了這個地步,如來的如來藏心體從內到外都不可能再變異了,這時候才能叫作真常,才是真正的常。就是說,祂除了心體從來不曾變異外,而今所含藏的種子也不再變異,這已經超過中道的非常亦非斷的境界,才能稱為成佛。
未到佛地的因地第八識稱為如來藏,也就是說,阿賴耶識裏麵含藏著成就如來法身的功能。如來藏有熏,有染,會受熏而有種種雜染煩惱;因為有這些雜染煩惱種子,所以常處於生死之中,但祂自身本體卻是沒有生死的。
所以,《勝鬘經》中 勝鬘夫人才會向 佛陀稟白說:“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又說呢:“此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然後又說:“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唯佛世尊實眼實智,為法根本,為通達法,為正法依,如實知見。”(《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意思就是說,開悟後找到這一個本性清淨的如來藏,裏麵有客塵煩惱以及上煩惱所染汙;客塵煩惱就是一念無明,上煩惱就是無始無明。這個自性清淨心而竟然有染汙,這種事情一切凡夫眾生、阿羅漢、辟支佛以及未悟的菩薩都很難理解,而已證悟的菩薩隻能夠知一部分;隻有佛世尊為法根本,為通達法,為正法依,才能夠如實知見,祂才能究竟了知如來藏這一個本性清淨的心裏麵卻還有染汙。所以,聲聞種性以及樂修定法而不樂修智慧的菩薩,都無法信受這樣的說法,即使聽了也不能明了。
依照上麵《勝鬘經》的經文可知,菩薩悟後的第八識如來藏,仍然還有雜染煩惱種子尚未清淨,所以還不是佛。隻有最後身菩薩五陰已盡,所以在人間一悟就到佛地。其餘的菩薩,有的人還在色陰區宇;有的人色陰已盡,而仍在受陰區宇;有的人受陰已盡,而仍在想陰區宇;有的人想陰已盡,而仍在行陰區宇;有的人行陰已盡,而仍在識陰區宇;有的人識陰已盡,進入十地等覺,可是大圓鏡智、成所作智都還未現前;層次差別不等,所以悟後仍應精進修行。
我們再就常、樂、我、淨,來加以分別的說明。
像《華嚴經》卷三十中有這樣開示說:“譬如真如,是佛境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十)所以,如果不是最後身菩薩修學佛法而開悟的第八識,仍然不是真如。既然不是真如,就必須有熏染,必須有變易,才能成佛;既然不是真如,就不守原有,不淨本性,而能漸漸變易,轉依清淨本性。所以,悟後的阿賴耶識或異熟識必須是能受熏、能變易、不守原有本性,才能轉化如來藏中的煩惱有漏種子,而漸漸的到達佛地成為真如;成為真如之後就不受熏染,恒守本性,無有變易。如果未到佛地,那就不可以說不受熏染、恒守本性、無有變易,否則就沒有辦法成佛。所以,未到佛地的第八識,雖然是中道的非常非斷境界,但卻不是真正的“常”。
再來說“樂”。究竟的樂就是遠離生死輪回,隻有證得涅槃,才能遠離生死及生滅。佛陀已經斷盡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成為無上正等正覺,是無人能出其上的三界至尊,永遠以法樂自娛,永遠離開了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所以稱為樂;一切法都無所不知,成為一切智智,具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成為究竟佛,三界世間沒有其他人比祂更有智慧,所以稱為樂;世間與出世間的究竟果報,到這個時候都已經究竟了,再沒有可斷的不淨法,也沒有可學的清淨法,也沒有可修的了義法,也再沒有可證的般若實相法,再沒有更上的可修境界,已經究竟圓滿,所以稱為樂。這是究竟清淨的境界,也是永離一切苦樂受的境界,乃至於最微細的心地上的苦樂受也都永離了,究竟安隱,所以是樂。
而佛地的常樂我淨所說的“我”是什麽呢?《大般若經》中這樣講說:“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大般涅槃經》卷二)所說的就是佛地第八識無垢識的心體。菩薩從證悟第八識開始,一直到等覺位,第八識都隻能夠跟五遍行的心所法相應;就是因地時的第八識一定是離見聞覺知,不與六塵相應,所以沒有辦法與五別境心所法相應,因此不能了別六塵中的萬法。這時第八識可以說是如癡如呆,好像白癡一樣;雖然好像白癡,卻又非常伶俐,就是能善於了知五蘊眾生的心行,眾生的任何一個心行都瞞不過祂;但是,因為祂不與別境五心所法相應,所以不能了別六塵境界,不於六塵境界起任何的好惡欣厭,因此也就不與各種根本煩惱、隨煩惱及善十一心所法相應;也還沒有生起證自證分,不能返緣於自己,就不能自知自覺“我”的存在,所以不能稱之為我。因此,等覺以及以下的一切諸地菩薩的第八識,都隻能稱作無我如來藏,不能稱之為常樂我淨的我。而佛地的第八識,不但可以跟五遍行心所法相應,也可以跟五別境、善十一等心所法全部相應,能夠在五塵境界中運作無礙,能擁有證自證分;所以,佛地的第八識真如心,才可以說是真正的“我”。
那無垢識為什麽又稱為“淨”呢?因為成佛了,無漏法已經具足圓滿,已經不需要再熏修任何無漏法,心體與所含藏的種子已經內外俱淨;不像因地諸菩薩位的異熟識或阿賴耶識,都還有或多或少的不淨種子,無垢識則是究竟的清淨,所以稱為淨。
因此,佛地的第八識具足了常樂我淨,到這個地步才是究竟涅槃。究竟涅槃就是無住處涅槃,永遠不住於生死中,也不住於涅槃中。無住處涅槃本身其實是函蓋了菩薩所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函蓋了二乘人、初地滿心以上菩薩所證的有餘涅槃及無餘涅槃在內;所以說,佛地具足四種涅槃,才是大般涅槃,這也才是《心經》所說的“究竟涅槃”。
但是,這個究竟涅槃的法,得要證悟以後才能真正開始了解,不是定性聲聞的大阿羅漢們及緣覺辟支佛所能證得的涅槃;他們所證的無餘涅槃不是大般涅槃,隻能稱為二乘涅槃;二乘涅槃是初地滿心以上的菩薩就有能力可以證得的涅槃,但是七住賢位所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卻都還不是二乘聖人所能稍微知悉的。所以,《勝鬘經》中 佛才會這樣子開示,說:“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意思就是說: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以及自性清淨心仍有可以修斷的二種煩惱隨眠,修斷這二種煩惱隨眠而究竟清淨,成就究竟涅槃;這兩種妙法呢,隻有智慧深利的菩薩及佛才能了知,二乘的聲聞、緣覺都隻能信佛語而不能實證。
所以,隻有大乘法中才會講常樂我淨,在二乘法中一定是說非常、非樂、非我、非淨。因為在二乘法中所觀行的對象,是生滅不淨的五陰、十二處、十八界法;不論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中的蘊處界,也不論是人間極粗糙的蘊處界或是天界極微細的蘊處界,全都是無常、苦、無我、不淨,三界種種不同狀況中的蘊處界沒有一法是常樂我淨。
勝鬘夫人在《勝鬘經》中又說,說“阿羅漢、辟支佛無漏不盡”。就是說,阿羅漢、辟支佛不能斷盡煩惱障的有漏習氣種子,他們還有有漏習氣種子隨眠在第八識中,仍有可斷的煩惱障習氣種子可斷,所以“無漏不盡”。那另一方麵也說,他們還不能斷除無始無明所知障的上煩惱隨眠,還有可斷的煩惱未曾斷盡,還有可增進的無漏法未曾修證圓滿,所以他們所證的無漏法仍不究竟。
那至於菩薩,雖然已經遠離了《大般涅槃經》所說的:“苦者計樂,樂者計苦,是顛倒法;無常計常,常計無常,是顛倒法;無我計我,我計無我,是顛倒法;不淨計淨,淨計不淨,是顛倒法。”(《大般涅槃經》卷二)斷盡了見惑、思惑,隨時能出離三界生死;可是仍然無法成佛,因為還無法斷盡塵沙惑,所以“四倒”還沒有完全斷盡。塵沙惑的內容,簡單的說,就是三界愛的習氣種子流注以及異熟種子尚無法全部了知。由於這兩種原因,所以菩薩的如來藏心體中還有種子變異流注,就無法稱為常樂我淨。
因為如來藏中的種子仍會變異,而非常;仍有變易生死,而非樂;仍有微細我應斷盡,而使如來藏仍然不是真實我,還是非我;種子仍未究竟清淨,而非淨。由於這個緣故,菩薩繼續常住於人間,在極長時劫中,不斷的利樂眾生,曆緣對境之中次第斷盡習氣種子流注,及具足證知異熟種子。到達究竟位時成佛了,這時如來藏中的種子都不再變異,變易生死已經斷盡了;而且那時,對異熟種子的內涵也全部了知,無始無明所攝的塵沙惑已經斷盡無餘;如來藏已經內外俱淨,究竟清淨,才能稱為究竟常。這樣的常才是真實的樂,這樣的常與樂才能稱之為真實我,這樣的真實我才是究竟的清淨。
佛地的無垢識這種“真常”與外道主張的真常完全不同。外道們自稱的常,其實仍是無常,因為都是意識覺知心,不曾離開意識覺知心的體性;並且,不能夠與七住菩薩所證的第八識心的體常相提並論,更何況說怎麽能夠與初地、八地、等覺地的非斷非常的第八識中道心相提並論呢?那就更不能夠跟等覺菩薩所不能了知的佛地無垢識真如心的真常,來加以相提並論!像意識境界的離念靈知,要有因有緣才能出現、才能運作,因就是如來藏及如來藏所含藏的意識心種子,緣就是意根、五色根和法塵及無明種子,要靠這些因和緣才能出生、才能運作,所以離念靈知心當然非常;而且,睡著無夢時,離念靈知心就斷滅了,這是每一個人每天晚上都可以自我檢查而加以確認。
因為有一些佛學學術研究者,不知不證禪宗初悟祖師所證得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崇信藏傳黃教應成派中觀的邪見,說:“大乘法中的真常唯心的如來藏常,與常見外道的常一樣,都是富有外道神我、梵我色彩。”貶抑大乘真常唯心正理,說“如來藏不是佛說的正法”。其實,藏密的祖師們根本不懂佛地常樂我淨的真實理,卻用雙身法中的“第四喜”的淫樂,作為他們“報身佛”所證得的快樂;所以他們的“報身佛”,都是手抱著女人而受淫樂的“抱身佛”,永遠不與女人分離,而永遠處於與女人交合的狀態中,領受淫樂。但這種樂其實是苦,因為是無常的,是變異的,是受製於他人的,也是有為有漏的。那根本不是佛法!所以,他們所謂的“即身成佛”法門,隻是無知的崇拜性器官,是屬於原始而且低級的追求物欲的法門;可是卻被他們冠上了佛法的果位名相,用來欺騙無知的世人;然而事實上,和真正的佛法修證完全無關,那根本就是世間法,隻是以佛法名相來包裝,用來欺瞞世人的一種伎倆。
Shixiang摘編自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