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較宗教學--佛教是無神論嗎?

(2016-09-21 13:27:53) 下一個

      西方研究比較宗教學的學者,他們會以西方一神教的信仰理論為基礎,從這個基礎來比較看待佛教的教理,發現到說,佛教的經典中常常提到,常常說到,如一神教所說能創造宇宙萬物的全能的神,是不存在的;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會稱佛教它是無神論的。那麽,佛教的教理為什麽會說,其他宗教所主張、永恒不變的自在天造物主或者說神我,他是不存在的呢?我們就來為大家說明。
  有一個外道他叫微末底,這微末底他是主張自在天是常,是一切萬物之母的。那有一天他來問 佛,來跟 佛請法,那 佛就跟他講:“你的問題我都可以給你答覆。”為什麽他 主張的“自在天常,能生一切”,這個是有問題,是有過失的呢?佛說,如果說自在天他是常,能生一切萬物,那麽他所生的萬物應該跟他一樣,跟自在天一樣都是常;可是我們卻知道,這個萬物都是無常,都變異,都會毀壞的。那另外 佛又提到說,自在天如果是常的話,生應該常生,因為常的法就常常會這麽作,才叫常;可是有時候生,有時候不生,我們就會看到有時候父母無法生育,有的父母能生育,有的父母不能生育。如果說,說有情都是自在天生的,那麽應該是不管怎麽樣都應該常常生才對嘛!怎麽會說有時候生,有時候不生呢?若不能常常生,就不是常,就是無常啊!所以,佛陀就跟這個外道微末底講,那這樣子的話,那這個自在天一定是無常,他所生的法是無常,而且他也不能常常生,他一定是無常,他不是常。

  如果說自在天他能生一切,那應該是算起來是沒有慈悲的,為什麽呢?因為,他有慈悲的話,應該讓他所生的一切有情都生人天來受快樂,生在人天常常受這些五欲之樂,怎麽會讓有情受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等苦呢?然後會讓有情生到三惡道,這個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去受這些苦呢?那如果說他是有慈悲的話,怎麽會說自己是出生了有情,然後自己又立了三惡道,然後又害這些所出生的有情,去受這些三惡道之苦呢?所以 佛陀說,那個自在天,如果能生一切的話,那他是沒有慈悲的。

  假如說自在天“是一是常”, 那麽他所生的一切應該不會變才對,應該是隻有一種,那怎麽會我們看到有種種這個所謂的六道有情,一直在生滅無常呢?有人,有畜生,畜生又有種種不同的畜生,有種種的這個鬼道眾生,那這樣子在人天三惡道之中,來受種種不淨的法呢?那跟他自己“是一是常”這個道理完全相違背。應該說,看到不同的人,種種不同類別的畜生,就要知道說它們各有不同的父母,各有不同自己所造的業因,導致說這一世才會出生為種種不同的人,或是種種不同的畜生,應該要知道這個道理才對;所以要知道說,自在一定不是常。

  
   自在能造作一切、是萬物之主的過失,前麵已經告訴你了;那假如說主張神我能製造一切這個過失,這個加倍於前麵說自在能夠生一切的過失啊!為什麽呢?因為這個神我,指的就是見聞覺知我,假如說這個見聞覺知這個神我是常,而能夠造作,譬如說這個五蘊身是祂造作的,那麽這個身體應該去住要自由才對,應該是跟這個常一樣,應該是自在的,沒有人能夠加害於它的;怎麽會有時候看到有人,怕被損害身根而嚎啕大哭,害怕死去呢?假如說你這個神我是常的話,應該要能夠憶念說,過去世曾經造過什麽惡業,受過什麽苦果,那我這一生應該不要再造作,才不會再重複過去生所造的業、所受的苦才對啊,但是看來都不是這樣嘛!

  如果這個神我、這個見聞覺知我是常的話,那應該要很能夠自在,去舍掉這個色身的這個衰老,應該永遠都是受這個少壯之身才對,就好像說能夠脫掉舊的衣服,穿新的、好的衣服一樣,怎麽會還有所謂的老病死呢?所以,這個我、這個神我絕對不是能夠造作這個一切,能生一切的。

  能夠造作有情的色身的其實不是自在,也不是這個見聞覺知我;因為這個見聞覺知的我,祂是有了這個色身才開始現起的,譬如說人在胎中以後,四、五個月的時候,五根雛形現行以後,才開始有見聞覺知的;所以,怎麽可能說這個見聞覺知能夠造作這個色身呢?而能夠出生有情的五蘊身的,就是有情自己擁有的,自己本來就有的如來藏,是有情自己的如來藏,來出生有情的五蘊十八界。眾生皆有如來藏,就是佛教教理的根本。但是這個如來藏呢,祂是不同於外道所主張的自在天或神我的.

    說如來藏是常,祂絕對不同於外道所說的這些神我,因為外道所主張的神我,都是以這個見聞覺知為基礎的,可是這個如來藏常住,這個如來藏心常住於世間呢,祂這個是什麽法呢?祂沒有我執、法執,所以是空。祂講的這個實際呢,是說這個如來藏,不假因緣本來就在,所以說祂是實際。那 佛陀有講的這個涅槃,指的是什麽呢?指的是說如來藏祂不生不死,本來解脫,所以這個涅槃指的是如來藏的法性。那所說的不生不滅,又指的是什麽呢?指的是說這個如來藏本來就在,而且本來具足了這些蘊處界諸法的法種,所以才說這些法種不生。那不滅指的是什麽呢?如來藏祂能夠藉眾緣不斷的出生五蘊十八界,所以說不滅。不生不滅指的是如來藏的功德法。無相指的是什麽?是指說如來藏祂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願又指的是什麽呢?指的是如來藏真如無我,也永遠沒有願求。

  所以,這些“空、實際、涅槃、不生不滅、無相、無願”這些文辭章句,其實就在說明如來藏本來具足這些功德法性,那麽這樣子怎麽會同於外道所說的神我呢?外道所說的神我,它是依止於這個五蘊身的見聞覺知,以見聞覺知為我,然後來想像的,這個見聞覺知祂是不滅的,以為說這個見聞覺知可以從過去世來到現在,然後再到未來世,以為這樣子,這個神我來出生有情,以為這個神我能造作一切。所以說,如來藏本身絕對不是外道所說的神我。

  那麽如來藏的法呢,祂有真實法,就是前麵所說的,祂是空、實際、涅槃、不生不滅、無相、無願,那麽這些法絕對不是外道所主張的這個神我的法性。因為外道所說的神我,是以見聞覺知為基礎來說的,見聞覺知本身不空,因為祂與我執相應,與法執相應;見聞覺知本身不是實際,因為祂不是本然存在的,祂要藉因藉緣才能出生;那見聞覺知本身不是涅槃,因為祂有生有死,祂被這個煩惱係縛,在三界中不能自在;那見聞覺知本身有生有滅,新的五蘊出生才出生,五蘊壞滅了以後祂就滅了;見聞覺知本身有我相,有我相就有人相,就有眾生相,就有壽者相,有五蘊的一期生死的相貌;那見聞覺知有願求,要求解脫,求解脫就是有願求,要求再生到人天,要求享福。所以,這個空、實際、涅槃、不生不滅、無相、無願,這些文辭章句,都不是見聞覺知的神我所能擁有的功德法,更別說這個神我祂能夠出生一切法,能出生有情一切法。所以說,如來藏祂不是一神教的上帝,也不是大自在天,更不是外道所主張的執著的神我。

  那麽這個上帝、大自在天、神我,這些都是與無常變異相應的。因為都是跟無常相應的,那麽都不能脫離意識的虛妄想像的範圍,所以,所謂的上帝、大自在天他們都不是法界的實相。而外道或是一神教,會想像這個上帝、大自在天,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個無常的法不能自己出生,所以一定是有一個法來出生。隻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了知說,這些法本身的實相是什麽,隻有在佛法中能夠真實了知。隻有在佛法中能夠真實了知說,原來眾生皆有如來藏,而如來藏能夠為眾生所造作的一切的業種,都能夠幫他執藏,幫他實現他的果報。這個法呢,外道們他是不能了知的,隻有在佛法中,能夠信受三寶,能夠跟著佛所教導這些法道如實來修學、如實實證的菩薩,才能夠真實了知。因為法界的實相心甚至於阿羅漢他都不能實證,所以對於三界因果的真實相貌,三界因果的軌則,阿羅漢也不能究竟了知,不能如實了知;隻有實證法界實相的菩薩,跟著佛陀,跟著上地菩薩,一直修學的情況之下,才能夠依止於這個實相的智慧,依止於所修證的無生法忍,能夠知道這些三界的因果的真正的相貌。

  那如來藏本身,祂並沒有無常變異的過失,因為如來藏祂不是因緣所生法,祂是本然而有的,祂的真如法性不會變異,祂的真如無我從無始劫以來,到未來成佛都是一樣;所以祂沒有這些外道所主張的,這個大自在天、上帝、神我這種過失。如來藏本身本然存在,不生不滅,祂是能出生有情的根本,祂是涅槃的本際。所以一切法最終歸納,回到有情本身來講,有情是如何出生的,是他的如來藏,藉著這個父母的因緣,藉著四大的養分,還有有情所造的業,來由如來藏的功德法來出生這個有情。所以呢,因為如來藏是本來解脫的,本來不係縛在三界中的,所以二乘人他們滅了這個五陰出生的因以後,五陰不再出生以後,祂才能成為涅槃的本際。所以這個道理,就是佛法的根本教理。

  那麽學術研究的學者,他在以意識的層次所知,比較這個一神教本身的這個理論以後,給了佛教一個無神論的這樣的評論,我們要知道它到底是什麽意涵。如果說佛教是無神論者,是不是佛教它是講不承認有欲界天的天神,是不是說佛教不承認有鬼神?其實不是,反而是佛教的教理本身,能真實的含攝欲界天的天神、鬼神、鬼道,到底他們這些來由是怎麽來的。三界六道的有情,各有各出生的因緣,各有各所造的業因,所得的果報。那佛教的這個教理呢,因為它是以實證法界實相為根本,最後能夠究竟了知如來藏本身的這個功德法,也就是說成佛以後圓滿了一切種智,最後能究竟了知三界一切法,無所不知;所以,對於三界有情的這種這個輪回的道理,是最能究竟了知的。

  那麽三界的有情裏麵,當然不能說沒有地獄,沒有畜生道,沒有鬼神道,沒有天界。因為假如隻有人的話,那麽一切所造的惡業,都是沒有辦法酬償這個果報,因為同樣都是人,那麽還有什麽果報的差別呢?所以,因為眾生所造業的差別,必定有去酬償這些業報的果報,來成滿這個眾生的依報。

  所以,隻有佛教教理它能夠證明天神、鬼神的存在,以及斷定說為何會生為天神、鬼神的因緣是什麽。那麽這些道理呢,反而是佛教以外的宗教所不能清楚明白的,為什麽?因為,佛教以外的宗教,譬如說一神教,他們其實也不知道上帝在哪裏,而我們卻知道說,他們所想要找的上帝,其實是他自己的如來藏。因為他們認為,能夠出生這個有情,一定有一個法,那是什麽呢?這個法,其實就是他自己的如來藏。隻是說他不能了知,並不是表示他不能了知,那麽他的如來藏就不存在了。

  所以對於佛教而言,所謂的這個無神論,其實不是佛教自己去訂出來的;而是透過學術研究者,他們在比較各種宗教,因為佛教宗教之一嘛,一神教也是宗教之一,還有其他的宗教,那當然在教理上來看的話,為什麽說佛教會認為大自在天不能生一切法,這個神我不能生一切法,所以呢,你們所主張的神我不存在,你們所主張的大自在天不存在。那這個主要是在從實相的道理來說明,並不是說因為是被評論為無神論,而表示說,佛教的這個理論裏麵,它是不承認有三界六道的這些有情的。

  也不是說,你今天信佛學佛以後就不祭拜祖先了,就認為沒有這些鬼神的存在了。其實不是!反而是你信了佛學了佛以後,更加了知說,有可能祖先他還在鬼道,那麽你應該為他追福,應該為他開示,讓他能夠早一天離開鬼道,能夠往生人間善處。因為不知道自己人間的眷屬已經不能眷戀,所以有時候祖先不知道這個道理,會過於眷戀人間的眷屬;所以在他七個七的中陰的壽量過了以後,他一定有生處,那大部分呢,如果沒有造什麽惡業,就會生到鬼道裏麵去,然後在這個家裏麵守著,成為我們所說的祖先。那麽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學了佛以後,你更加會來對你的祖先作祭拜,甚至於會為他們開示,讓他們能夠了解這個道理以後,早一天能夠離開鬼道的苦果,生於人間,然後能夠有因緣聽聞佛法,修學佛法,乃至於說能夠有實證,來進入佛法中正修行。

  所以,探討這個問題說“佛教稱為無神論的意思是什麽”呢,這個前後道理我們要這樣來思惟才不會產生誤會。

Shixiang摘編自interne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