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這兩個字, 如果查一般辭典,裏麵的解釋通常是說:“固守某些事物而不離開。”
這有可能是對於某些事物的貪愛所造成,例如:貪著因為攀緣六塵境界、受用五欲境界而產生的樂受,因此思欲能夠常常受用這些境界而無法離開,也就是無形中就被束縛住了。
也有可能是對某種觀念或知見,在認知上認為就是他認定的那樣,因為種種的關係,無法接受其他正確或更深入的說法;因此就一直固守在那些觀念或知見上麵而無法轉進,這也是一種執著與束縛。
當然一般人所談論的“執著”之內涵,比較少觸及到對於自我的執著,
我們如果從這個問題的字麵意思來看,“執著”就代表被種種執著的法所係縛住,因此就是被限製住了。如果執著的法是雜染法或者是邪見,那很明顯 的,現在也許暫時是快樂的,但是這個執著終將引生種種的痛苦及障礙。而如果執著的法,雖然不是雜染法或邪見,那也可能造成進入到更高一個修學層次的障礙。 雖然大家在基本觀念上,或親身經曆上,應該都可以了解執著會引生痛苦,也可能會常勸他人不要執著,以減輕痛苦;但是如果再配合法界實相的知見來探討這個問 題,相信可以幫助我們對於執著與苦的關係,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1. 執著與苦的內涵。
執著的範圍很廣,為了說明上的方便,我們簡單以三類來說明。 第一類:是對於名聞利養、眷屬等外我所的執著。這是比較粗的一種執著,也是許 多眾生可以知道的。 第二類:是對於五蘊我與六識之心所法,內我所的執著。這一部分法義的了解要比第一種困難。 第三類:是對於因緣所生、自心所現的 種種法執為實有,或者以為自己的六識心所接觸的法,是在自心之外而可以獨立存在的。 以上隻是一種大略的區分。
而苦的內涵,可以有八苦與三苦等不同的區分方式
以三苦來說,可以分為:壞苦、苦苦、行苦。 這裏麵第一個是“壞苦”,譬如:因為所珍愛執著的色身以及一切 樂受,都是生滅法,皆不能常住,終將變壞;因為變壞,使得樂受失去,或知道即將要失去,因此感到痛苦,這就是壞苦。而所執著的種種樂受,除了終將變壞之 外,通常又會引生更多的貪欲追求與未來之苦。 第二個是“苦苦”,譬如:身體受傷病痛、天氣寒熱之苦,或者種種環境之逼迫與內心之憂苦,本身就是苦,所 以叫苦苦。一般人如果無法正確了解苦苦的本質與苦因,便容易讓瞋恚心現行,或造作惡業,而再引生其他之苦出來。 而第三個“行苦”,是因為諸行無常,無 常遷流之法刹那變異,無法安穩常住與長久擁有,因此是苦。而如果無法認清諸行無常變異之本質,便容易以為具有生滅本質之諸行是可以常住的,而再衍生出種種 顛倒的知見,增長愚癡無明與產生其他的苦。
前麵所說之“苦苦”與“壞苦”,因為會有很明顯之苦受的產生,以及樂受的滅壞,因此一般人大多可以了解及體 會;而“行苦”則比較微細,因為即使是不苦不樂法,它也是變異的;因此一般人比較不容易覺察,需要有基本的佛法知見之後,才能有比較正確的認知──知道什 麽是苦。這在修學上,是很重要的一環。也因為知道無論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之中皆有苦,才能知道要去尋求正確的方法,去滅除會引生苦的種種原因,而產生 修學上的動力。
由上麵的敘述,我們大略可以對於執著與苦的內涵有基本的了解。初步也可以大致看出,為何由執著會引生苦?因為 如果我們所執著的種種法,本身是生滅性的,本來就不可能離開變異與生滅;因此對於這些種種生滅法的執著,希望長久擁有,將無可避免的事與願違,而產生種種 的痛苦。譬如不知有生必有死,而追求長生不老,但無論他如何修煉,終有死亡之日,舍壽之後,仍然必須在三界中輪回受報。
而執著種種錯誤的佛法知見,也讓我們無法朝向正確的修行方向前進,同時也因為知見錯誤,而無法配合正確有效的修行方法,因此讓學佛者在修學多 年之後,仍無法成就而唐捐其功,徒耗財力與心力,怎不教人萬分痛苦?譬如信受邪見,誤以為眾生隻有六個識,而不知或不承認,人人都有第七識意根與第八識如 來藏心;因此產生在經教法義上的錯誤理解,造成在修行上有如欲煮沙成飯,而沒辦法獲得三乘菩提的實證功德與解脫受用。因此便難以滅除種種之煩惱與痛苦,這 也是修學者,所最不願意見到的事情。 這些執著的產生,主要就是因為對於所執著之種種法的體性,與它們之間的關聯性有錯誤的認知,有各種虛妄想的存在; 因此導致身口意行與修學上的偏失與錯誤,而產生種種的痛苦。因此遠離錯誤的知見妄想,才能從根本上逐漸斷除種種執著,因而離開種種的苦,而最終得以開發自 心如來藏無量無邊的功德。
2. 三種執著與痛苦的關係
第一種、對於外我所──財富、名利、地位等等。因為執著的關係而辛苦追求,尤其在現代資源不足而競爭激烈的環境,一般人在追求的過程中,一定 會伴隨有許多的憂悲苦惱,以及難免造作種種傷害眾生的身口意行。在辛苦追求得來之後又懼怕失去,而需要作種種的守護與作更多的或其他層次的追求,以及連帶 會同時生起種種的貪愛執著與慳吝之心,這些都會引生今世種種的身心苦受,與未來世不可愛的苦報。“深著五欲法,將使眾苦如影隨形,如響應聲。”而菩薩因為 知道,隻要能積極行布施與救護眾生等六度萬行,種種的福報就自然會跟著自己,無需要強求與執著,而這些福報又可以作為利樂眾生之用;因此菩薩依正知見來廣 行菩薩道,可以漸漸離開外我所的執著與痛苦。 對於外我所引生的問題,一般學佛者大致上都能夠比較容易認知,也能夠設法在這方麵讓自己漸漸把外我所的執 著性淡薄;但是這裏要附帶一提的就是,對於外我所,即使能夠淡薄、知足常樂與逐漸放下,在佛法修學的內涵上,也隻是少分而已。隻靠放下外我所,仍然無法真 正離開所有的執著,而且也是各種執著中,屬於比較外層的部分而已。因此您目前修學的方法,如果隻是教您“一切放下、不要執著。”但是卻沒有教導您“斷我 見”的知見與方法,也沒有傳授您“如來藏”的正知見,那建議您要留意及思考,如何轉進到更高一層的方法,不要執著於目前的修學方法,這樣對您才會有最大的 利益。
第二種、對於自我與內我所的執著,則是一般學佛者,比較不容易了解與實際去克服的。因此我們要多花一些時間來探討這方麵的問題.
對於自我的執著,主要導因於對於“我”的錯誤認知,最普遍的便是落入以“五陰(身心)為我”的陷阱中而自己沒有覺察,因此對五陰產生執著,而 有五陰熾盛之苦。因五陰熾盛,便導致有情流轉生死而不斷絶,永遠沒有寂靜的時侯。如果把苦分為八種,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與五陰 熾盛苦。而前麵的七種苦,也都可以匯歸於五陰熾盛苦。而誤以為五陰是真實我之“我見”,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以為自己的意識心是真實我,可以生生世世存在不 滅,以為意識心是輪回的主體,以為此世的意識心與前世的意識心是同一個。”這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我見”。因為長時我見熏染,而與各種煩惱法相應的緣故, 令我見逐漸深沉,因而形成生生世世以來,意識心與意根的深刻我執;除了因為我見而產生我執之外,同時也喜愛意識心的種種見聞覺知之自性,與相應的心所有 法,希望讓自己意識心的見聞覺知,能夠時時現起而了別種種的六塵境界,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內我所的執著。有了自我與內我所的執著,就會跟前麵所講的,種 種的外我所相應,而難以擺脫外我所的執著。
為什麽許多人會落入以意識心為真實我的錯誤知見中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意識心可以反觀自己。意識心可以反觀、確認、知道自己是存在的,而且 祂也與念心所相應,可以在時間上作連貫。譬如:可以把去年與今年的種種事物,在時間先後次第與邏輯上連接起來,並且有非常猛利的思惟分析能力。因為這些原 因,眾生會感覺意識心是那麽的真實,因此意識心也是被眾生所最重視及最執著的法,因此就被大部分的眾生執為真實的自我。如果沒有經由經教或善知識的教導, 一般來說,是很難接受意識心不是真實我的知見;因而也就無法成就斷除我見的基本條件,而解脫於種種的執著之苦。 厘清及斷除這種以意識心為真實我的錯誤 知見,對於學佛者(尋求生命解脫的人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事情,也是屬於非常基本而且重要的知見。因為我見的關係,會使學佛者不僅無法證得最起碼的,聲聞 菩提初果之斷我見的解脫功德,也無法在菩提道上,證得可以入內門修學之七住位明心的果證。沒有斷除我見,就很難離開戒禁取見與疑見的係縛,因此便不易判 斷,哪些身口意行有助於解脫?哪些會妨礙解脫?也很難判斷諸方大師是否有斷我見?因此可能繼續受邪見誤導,也更無法斷我執,因此就無法出離三界煩惱之苦。
在修學上,執著以意識心為真實我,或以六識論為基礎的修學方法,都將無法成就聲聞解脫果與佛菩提果,同時也有落入未證言證的風險。例如:以定 中之一念不生的意識心為真心,或將經教中開示真心第八識的體性,以自己之意識思惟套在意識心上,而以為已經證悟真心;或者想要將意識心修行清淨,而轉成真 心等等。除了在修行上成為妄想,而無法成就之外,將來也有可能因為誤導眾生,或誹謗正法,而導致嚴重的苦果。 因此期望諸位觀眾,務必要以“八識論”作 為修學的基礎知見,也就是“如來藏心”才是每個人都有,而且不生不滅的真實心。配合八識論以如來藏為核心的正知見,讓學佛者在修學上,就可以有斷我見的機 會,將來也可以逐漸分分修除我執,包括內我所與外我所的執著,而且也是將來證悟實相的基礎。
第三種、對於因緣所生、自心如來所現的種種法,執著為離於心外而實有(實際存在)。不 曉得一切法都是自心現量,因此執著心外實有六塵萬法(萬事萬物),同時也誤認為心外實有一切法,能被覺知心的自己所接觸、感受、了知;因此對於種種法,產 生錯誤的判斷與執著,認為必定如自己所想的道理一般,誤計為實有及必定如是,而執著之。譬如:器世間(山河大地)外五塵等,都隻是共業有情的如來藏心所變 現的環境;而自己的覺知心所領受的境界,隻是自心如來藏所變現的內六塵相分,意識心並沒有真實的接觸到外麵的境界。而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就生活在自己的內 相分之中,因此應當了解及觀察,一切法都是自心現量的道理;雖然一切法,能夠滅了又一直出生,但是皆無真實不壞之體性。 這一類的執著性,需要對於如來 藏與其所生、所現之法,作種種深入的觀察而證得各種現觀,及驗知如來藏能生萬法之體性,與含藏之各種種子,因此比較屬於悟後起修的內容。它也會障礙菩薩生 起更勝妙的智慧,因此對於菩薩來說,也是屬於要斷除的障礙。一般學佛人了解這個道理之後,也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對於種種法的執著性;而要遠離對於自心所現的 種種法的執著性,首先就是要建立八識論的基本佛法知見,這方麵就有賴於善知識的正確教導,才能夠有後續正確的修學。
以上,我們已經把三種執著及相應的苦與障礙,作了大略的說明。在修學過程中,就是要藉著對於正法的聞思修,而滅除種種錯誤的知見以及妄想,進 而遠離種種的執著,因此才可以消除種種的苦及障礙。而在修學方法上也要知道,如何隨著修行階段的提升,而層層轉進;不可以因為執著,而固定在一個修學與觀 行的內涵上。譬如:菩薩五十二個階位的修行,每個階位都有它修學與觀行及所證的內涵與重點。如果在修學時,不曉得要受學於善知識,便很難知道如何方便善巧 地往上一層轉進。因此我們可以說種種的妄想顛倒執著,都能引生痛苦與障礙。而在修學路上,除了信受如來藏正法,遠離錯誤的知見,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斷我見。
Shixiang摘編自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