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識之心與心裏治療(二)

(2016-07-05 13:35:21) 下一個

第八識入胎與精神分析

接下來談一些第八識入胎與精神分析有關的事情。弗洛伊德認為小孩在發展過程中,會在某一個時期出現與父母雙方在性關係方麵的競合,並稱這種現象為「odipus complx」(伊底帕斯情結)。他認為,小孩子在三到五歲的階段,會發展出對不同性別的父母的性欲幻想,以及對相同性別的父母的謀殺敵意。弗洛伊德將這個驚世駭俗的觀點提出來之後,在當時保守的社會掀起了軒然大波,他個人也因此而招惹了不少的批評,但弗洛伊德仍然將伊底帕斯情結視為nurosis及其他心理疾病的核心現象。

暫且先不管弗洛伊德的觀點是否具有實證性,但可以看出,他認為戀母弑父的這種現象是一種人類的宿命,是早在一個人出娘胎前就已經命中注定而不可避免的。一直以來,伊底帕斯情結都隻能在夢中的意象、治療情境內的敘說或者藝術創作的層麵上去討論.

當有情死後,會成為中陰形態而等待去投胎。中陰的入胎必須是遇到與己有因緣的父母時,才有入胎的機會。因此,當與這一個中陰有因緣的男女(即其下一世的父母)在交合發生性行為時,這一個中陰就會感應而來到這一對男女旁邊等待入胎的時機。當然,此時的中陰並不知道這一對男女,是其未來的父母親,他隻是看到一對在交合行淫的男女。由於被當時的景象牽係而產生淫欲的緣故,這一個中陰就會起顛倒想,看見自己與之交合行淫,因為看到是自己在與之交合而生起了貪愛的心行。如果這一個中陰的業報是要成為一個男生的話,就會對其下一世的母親起了貪愛,同時會對其下一世的父起瞋心並希望父親遠離,當這想法一出現時,便隻看見女方,於是便往前趨近,當愈來愈接近後漸漸的就隻看見男女生殖根門而被拘係,這個中陰就會入母胎並且成長為男嬰;相反地,如果這一中陰的業報是要成為一個女生的話,就會對其下一世的父親起貪愛而對其下一世的母親起瞋心,會同上述的過程一樣,那麽中陰入母胎出生後就會成為女嬰。在這裏所描述的,就是一個人或一個有情眾生,如何在其死亡之後,又重新入胎受生為人的道理。

弗洛伊德在其書中提到,這種與其父親或母親交合的性欲衝動或謀殺的恨意,也許在一個人出生前就已經像伊底帕斯王被命運所詛咒一樣,是早就已注定存在;而實際上,任何一個小孩的這種心思,確實在其出生前就已經存在了。因為他們在出生前的中陰階段,其實就已經對其父母異性之一方起過淫念,也自認為與之交合;而且對父母與己同性的另外一方,也在中陰階段就起過瞋恨的念頭。中陰階段的這種淫念及瞋心,當然也是會被記錄起來成為第八識內的業種而一直被執持下來。因此在其出生之後,在其成長過程中,如果遇到適當的環境刺激,導致引發該欲貪或瞋恨的種子起現行,而莫名的出現這一些衝動時,就成為弗洛伊德所談論的「伊底帕斯情結」現象了。當然這一些種子起現行時,當事者本身未必能了知自己那種潛在著的思惟或念頭;即便能了知感覺,也會因為想法太荒誕而被自己壓製下來。十九世紀的弗洛伊德從西方心理學的觀點所觀察到的現象,依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唯實經典對生命現象運作的解說範圍之內,這一點著實令人驚訝,也不得不令人再一次的讚歎釋迦智慧之深廣。弗洛伊德在其生前,若有機會接觸而知道這一點的話,應該也會有吾道不孤的慨歎,而不至於在其一生當中都感到孤獨寂寞了吧!

人與人之間愛恨情仇的關係,除了表現在嬰兒與父母之間外,還有個人與其家庭、家族成員之間,以及個人與周遭環境中的他者之間的關係上。

為什麽有親密關係的雙方之間,會有嫌惡及敵意的潛藏情感存在?以唯識的觀點而言,這種現象其實就像前文所談論的小孩與父母親之間的關係一樣,也與雙方之間在過去世所結下的善惡因緣有關。有善惡因緣的兩造,不單單會在未來世成為親子,也會成為夫妻、兄弟姊妹、親戚,甚至包括朋友同事、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遇到的店家老板或同行搭車的陌生人等。雙方會形成何種親疏的關係,就看過去世所結下的因緣之善惡多寡而定。在人的關係上,幾乎是沒有純善或純惡的因緣存在的,因此當雙方因為過去世的因緣而成就這一世較親近的親屬、朋友關係之後,在每天相處接觸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事件足以引發過去世所結過的不善因緣的業種。當這一些業種也像「伊底帕斯」現象一般,藉由第七識末那的攀緣執取而現行時,當事者同樣是無法理解、也會莫名其妙的。意識心覺察到這種無以名狀、矛盾衝突的情感時,自然會選擇將其忽略、刻意回避或遺忘,於是就形成了弗洛伊德在其文章中所談論的壓抑現象了。弗洛伊德說藉由精神分析才得以了解這一現象,意思是說,現代心理學需要借助漫長的治療曆程來讓一個人了解這一些現象,但是藉由唯識對生命實相的理解,這種矛盾與衝突的情感,就不至於那麽令人難以理解而感到困惑了。

同樣的,再來看令現代人相當困擾的一件事情--「外遇」,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身處在現代這個開放的社會,男女之間的來往是相當頻繁的。每一位男女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多位令自己心儀的異性。隻是目前的法律對婚姻製度的規定是一夫一妻製,因此每個人都隻能選擇一位伴侶成為其法律上的配偶。於是,因為種種的因素,婚外情就成了身處在欲望城市中的男女,滿足自己情欲生活的一種選擇了。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照理說這一輩子能成為夫妻,應該是在過去世曾結過極深的因緣,才可能結成夫妻。隻是從唯識的角度來看,這結婚的雙方卻未必是因為過去世所結下的良善因緣,才在這一輩子建立起親密關係,反而有相當多的親密關係之所以形成,其實是與過去世的惡因緣有關;而在過去世與這個人結過善因緣的,反倒成了他日常生活中會遭遇到的朋友、同事了(可能是同性,也會是異性)。但即便男女雙方是因為過去世結過善緣而得以在這一世成為夫妻,他們之間在過去世也必然曾結過大小不等的惡因緣(所以,在現實生活上幾乎看不到一對能全然契合,而完全不會有摩擦、衝突或吵架的夫妻;而這一世的吵吵鬧鬧或打打殺殺,則又成就了未來世的惡因緣)。因此當配偶雙方的親密感逐漸因為習以為常而變得平淡,以及每天相處所出現的摩擦衝突增加之後,過去世所結下之惡因緣的業種,就有機會遇緣現行,導致彼此之間嫌惡、憎恨的感覺增加,煩惱痛苦就會逐漸產生而出現厭離對方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因為平時的工作經常接觸某位異性,或某一種機緣需要較長期且頻繁的與某位異性朋友相處時,男女雙方過去世所結過的善因緣就有機會現行,而讓雙方對彼此出現一種莫名的好感。然而,導致雙方好感出現的過去世之善因緣,卻未必是男女情愛關係(可能雙方在過去世是很契合的父子或很貼心的母女),隻是彼此的好感逐漸被牽動而增強之後,雙方都不知道這種好感,其實隻是過去世的關係之重現,更不可能知道彼此之間,在過去世曾有過什麽經曆,因此會將這種好感歸因於兩性之間情愛的吸引或心靈的契合。於是就在這種激情浮現的衝動之下,雙方逐漸發展出了外遇關係。

 

第八識與舍壽(死亡)

人的生命開始於第八識入胎及住胎,而生命結束時,第八識也是最後離開的。

當一個人存活了一段時間之後,如果可以活多久年歲的這個壽算已經到了盡頭,再加上維持身體一定體溫的這個暖的現象消失,那就表示第八識離開身體了。到這個時候,壽、暖、識三者都已不在這一個有情的身體上時,這一具身體就會如同木材石塊一般,成為一個沒有心識功能的屍身,就不再具有生命現象了。在前麵文章中也提到法醫學上對死亡後屍體變化的了解,當一個人心跳呼吸停止之後,大約經過三、四個小時的時間,屍體的體溫就會與環境溫度一樣,而經過八個鍾頭左右,亡者的身體摸起來大概都已經冰冷了,經驗上一般人也都知道這個時候是不太可能救活了,這就是所說的壽盡及舍暖的現象。,從初死位開始進入正死位再到死透的這段期間,第八識是一分一分的舍離色身,等第八識完全舍身時這個人就算是真正死透了。因此,在人死後的四個小時內,當身體還沒有完全冷透,第八識尚未完全舍身而意識仍然有作用的這段期間,這一個人還不是無心如木石,還是可以覺知到痛覺,這時候是否適合接受器官捐贈手術呢?再一次提醒諸位要慎思明辨才好!

近年的熱門話題。一些醫療單位一直都在大力推展器官捐贈的活動,宣導這是一種遺愛人間的行為,讓需要器官來挽救生命的人有一個新生的機會。器官捐贈活動的推廣也確實因此而讓許多生命垂危的人獲得新生,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也因為器官捐贈而讓不少病人在接受移植後提高了生活品質。因此一直以來,器官捐贈都被一般民眾所接受及稱許。但是,在這一項看似是善行的公益活動背後,是否還有可以再思考的空間呢?如果從唯識的觀點來看器官捐贈,又會是如何呢?

在五種情況之下,意識心及前五識是斷滅不運作而沒有功能的,這其中就包括了正死位。所謂的正死位就是人真正死亡的時間點,大約是一個人心跳呼吸停止,被醫師宣告死亡的 3 或 4 個小時以後。生平未造大惡業之人,在這幾個小時的時間,因為尚未進入正死位,因此前六識還是在運作,還是可以有感覺的功能。隻是這時候的肢體肌肉的運動功能已經無法正常運作,就像漸凍人或植物人一般,即便有感覺,也無法透過肢體動作來表達。而器官捐贈,通常都是爭取這前幾個小時的時間來摘取人體器官,在這種情況之下來摘取亡者的器官,其結果會是如何呢?就像是沒有使用麻醉劑而直接對一個人開腸剖肚一般,大家應該不難想像其下場,一定是劇痛難忍的。而其實也不單是動刀摘取器官時會產生劇痛,這個時候的亡者對於搬動身體也會痛到難以忍受,甚至連平常習慣的聲響也會像如雷貫耳般難以承受的。

因於上述現象之緣故,人尚未死亡時就要開始作準備的一套殯葬程序。這些臨終儀軌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人死亡之後八個小時內,都不能去搬動亡者,也不會在亡者旁邊哭泣或製造聲響,更不會在亡者附近擺放味道刺鼻的東西。之所以會有這一些規定要求,當然也是源於一直要到正死位時前六識才會斷滅不運作的認知。如果按照這一套臨終儀軌來做的話,就不會因為搬動、碰觸亡者而令其疼痛,也不會因為聲響、味道而讓亡者起煩惱。為了保險起見,將時間從 3 或 4 個小時延長到 8 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這一點很顯然的與現代醫學對生命現象的理解,認為呼吸心跳停止時,該人就已經死亡而成為一具屍體的看法是互相抵觸的。因此很難讓一般認同現代醫學觀念的人接受唯識生命觀,才會響應推廣器官捐贈的活動。但是從唯識的觀點來看,器官捐贈這一件善事對一般人來說顯然不能做,因為在捐贈器官的當下,自己會產生很劇烈的疼痛,會容易因此而出現很強烈的瞋恨心,反而讓自己蒙受不好的結果。如果真的很想遺愛人間,該如何處理才會圓滿呢?那就是在簽器官捐贈卡時,要附上一個但書,要求醫師在死亡前(重點在心跳停止前,否則打了麻醉劑也無法循環到全身)數分鍾時作全身麻醉,而且藥效要持續到八個小時。這樣一來,在取器官時,以及取器官後到正死位之前這段期間,意識心就因為大腦受藥物麻醉的緣故而不起作用,也就不會有痛覺了。了解了這一些現象之後,大家在考慮簽器官捐贈卡時,就可以多一些思維及考量了。除此之外,下次如果在醫院中遇到一聽到醫師宣判病人已經不久於人世,就急著想要將病人接回家中料理後事的家屬時,應該就比較可以理解他們的想法而不覺得奇怪了。

意識心斷滅而不具有功能,這是唯實經典對生命現象的理解。那科學界是否有類似的看法呢?

目前的科學家逐漸的了解到睡眠,尤其是眠熟無夢的深度睡眠時,大腦功能依然活躍的在處理很多訊息,可是這時意識心卻是不運作的。當意識不運作時,大腦的功能仍然是活躍的這一現象,是否很不可思議呢?目前的科學研究可能還無法提供適當的解釋,但是唯識學卻可以說明這一現象。因為在熟睡無夢時,雖然前六識都已經不運作,但是每個人的末那識並沒在有休息,仍然忙得很啊!就像是目前大家經常使用的電腦,當一段時間暫時不用時,可以讓電腦進入休眠狀態。表麵上看好像電腦什麽事都沒做,但其實電腦的 CPU 及其他電氣線路仍然忙得很,要隨時監測是否有人碰觸了電腦,以便隨時終止休眠狀態。人的大腦功能,也很類似這個現象。

 

 現代心理學的困擾

其實從前麵數篇文章的內容可以了解,唯實與現代心理學,尤其是與心理治療之間,是有很深的關聯性存在的。現代的心理學企圖透過種種的技巧來解除每個人的煩惱痛苦,甚至是心理精神上的疾病。可是這門學科發展了數百年,治療技巧也一再的推陳出新,有人估計目前全世界大約有250多種心理治療的理論及策略。這麽多心理治療方法的出現,乍看之下會讓人以為心理治療欣欣向榮,有苦惱的人一定會因為方法越來越多而讓心理困擾越來越減少。但是以實際現象上的觀察,似乎正好相反。這個年代的人所麵臨的困境,並不如預期的減少,反而是社會上出現越來越多離奇古怪、喪失人倫的事件,性犯罪、家暴案有增無減,心理變態的偷窺虐待越來越多、自殺率也節節攀升,人心越來越徬徨不安。身處在這種社會情境下的我們,該靜下心來想想,現代的人是否已經迷失在高度的科技文明進展的眩惑中,而逐漸喪失了對生命意義及生命根源探討的好奇與能力?而唯實與谘詢或心理治療之間有很深的關聯,就是因為所要教導世人的就是這萬法的根源。所以要談心理困擾及精神痛苦等等,這一些世間法的解決及對治,就都隻能是緣木求魚或治標不治本了。

定境的修學這種修行方法,歐美人士稱之為「mindfulness」,有人將其譯為「正念」、「內觀」或「靜觀/專注覺察」。定境的修持,不可否認的確實可以讓一個人產生心情平靜、情緒穩定的效果,心思也會因為在經過覺察的練習後,漸漸收攝、不再散亂,而產生了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因此對於長期處在五光十色的環境中、隨逐於五欲六塵醉生夢死而心地遭嚴重染汙的現代人而言,這種修持確實可以產生短暫的煥然一新的感覺及效果。因此除了被西方人士拿來應用在減壓治療身體方麵的病痛之外,也有美國的心理治療師參考佛教止觀及安那般那的修行原則,再結合西方認知心理治療學的理論及技巧,另行創出一套名為「dialctical behavioral (DBT)」的治療模式,以這一套治療方法來幫助邊緣型人格障礙及其他不容易治療的精神心理疾患的個案。

上麵所提到的這一些方法雖然都被提倡者理解為禪(勉強可稱之為世間禪),但其實隻是定力的開發及應用,雖然如實去作可能可以讓這一世的身心獲得預期的安樂及自在,但是就如前文所曾提及認知心理學家的看法,我們可以覺知到的心行變化隻占了心識活動的5%,因此不管如何的努力去作靜觀減壓的課程,充其量也隻解決了我們可以覺知的那5%的煩惱與痛苦。可是,其餘那不為我們所覺察的95%的心行變遷,不會讓一個人煩惱、痛苦或傷心欲絕嗎?依常理推論也知道不可能不對我們造成影響,甚至其影響程度可能還遠遠超過我們所能覺知及駕馭的部分。再說,即便有人對於能學習駕馭這5%的心行變化已經覺得此生足已,可是這一些修行的結果終究都是無常的生滅法,一時間有效果的方法,到下一個階段又會失去其作用,個人的情緒仍然會因著變遷不息的外境而一直波動,即使是看似康健的色身也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敗壞,更何況是念念生滅的心行呢?人這一生的苦是沒有止息過的,更何況每個人還有未來無量劫的生命在等待著我們!永無止息的生生世世,要能實證那一個不生不滅的真實心之後,才能因而如實修證直到獲得究竟的解脫及安樂自在。而這一個目標,也隻有透過禪宗這一教外別傳法門,才比較可能達成!

在當前的醫學領域中,心身症(psychosomatic disord?rs)的治療於近幾年逐漸受到各科醫師的重視。在臨床的實務上,雖然這一些專家並沒有完全采用靜觀及專注覺察的作法作為介入的手段,仍然是以傳統的心理治療及放鬆的技巧作為治療策略,但在實務上已慢慢將這一套以禪定修學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治療方法,納入正統的醫學領域內。這一種變化,應該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因為人們已經慢慢意識到,傳統唯物觀點的西方醫學,已經遇到了相當大的瓶頸。尤其是當醫學水平提高到一個程度,可以讓個體不再遭受疾病所帶來的死亡威脅時,心靈上的健康安樂就成了一個無法避免、必然要麵對的問題了。因此,國外的治療師開始轉而向東方文化求取心靈靈藥。這一個改變,預告了唯物觀點的西方醫學及心理學,已經逐漸失去其主導權的命運,也宣示了一項重要的訊息,那就是全人的治療,尤其是以身、心、靈作為主軸的全人照護,是不可能將宗教所探究的心靈現象排除在外的,否則要談身心靈的真實安樂,就真的是天方夜譚了。

談到心靈喜樂的良藥,靜觀及專注覺察的作法,或許可以讓以身體化症狀為主的心身症患者獲得較大的改善;但是對於身處在這個變動不安年代的現代人而言,外在環境的誘惑這麽多,社會又經常發生重大事件,再加上年年天災地變,煩惱深重的人是逐年在增加(從持續升高的自殺率可以了解到這一點)。針對這種深重的煩惱,靜觀及專注覺察的作法,是否足以讓這一些身陷心靈災難中的現代人,抵擋得住意根末那識的攀緣執著性所帶來的影響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近年的媒體披露,西方國家正加緊投入大量的資源,以增加心理諮商治療師的人力,由這一現象我們可以推測,逐年增加的心理情緒困擾問題,已經讓政府感受到其對社會成本的負擔及社會安定所帶來的壓力了。但是,這種大量增加諮商師人力的作法,其成效會如何呢?恐怕仍然會相當有限!因為以西方心理學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各種治療學派,其所探討及對治的,其實都不離六識心(尤其是意識)的功能範圍;可是會造成個人煩惱痛苦的根源,卻是末那識意根。意識心固然也會造成煩惱,但是,意識心之所以會造成煩惱,也是因為意根末那識在其背後掌控的結果;如果隻改變意識心的心行,仍然還不是究竟根本的作法,就如同發燒的時候給予退燒的藥,而沒有去根治發燒的原因,怎麽可能產生根治的療效呢?即使是精神分析這一種鑽研深層心理、強調其所對治的對象是潛意識的治療模式,也是見樹不見林的。弗洛伊德提出「潛意識」的理論,所企圖指向的對象,是人身上一個隱微的心識;然而從唯識的觀點來看,弗洛伊德所企圖研究的對象,其實應該是唯識所探究的「意根末那」這一個心,隻是西方心理學者從心理運作的現象上來想像及推論,應該要存在這麽一個隱微的心識,才能合理的解釋人類心靈狀態所呈現出來的複雜性。但是,現象上的觀察終究是很有限,而且也常常會有錯誤的。因此意根的體性及功能,以及意根對一個人所能造成的困擾,不是研究精神分析的學者所能想像的,更談不上要對治了;相反地,唯識經論中對意根末那識的解說,卻是清楚而確實,函蓋層麵既廣大且深細,又有明確的實踐方法可以遵循。依於唯識學的義理來真實參究及修學,才可能對治意根的習氣所帶來的困擾。

 

心理學的「客體」與「自體」

(一)兩種不同的對「客體」與「自體」的認知

談到意識與潛意識的差別,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潛意識的表現運作,幾乎難以為一般人所覺察,更遑論能被一般人主動運用;而意識心的功能則可以被我們觀察、掌握及運用,從這一現象來看,也可以知道意識與潛意識是不同的兩個心。意識心這種可以了別外在環境的能力、或者可以覺察自己在接觸外在環境刺激之後所引起的情緒、感受及思惟,甚至是自己對這些情緒、感受、思惟的反觀內省等種種心理現象,幾乎都是心理學探討的主要課題。而這一些心理運作的曆程,其實在唯識經論中已有相關且深細的論述。唯識學在談論心識運作的種種差別相時,提出了相分、見分、自證分及證自證分這四分的觀念。簡單的說,我們的心識所具有的見聞覺知的能力,唯識學稱之為「見分」;而能被我們的心識所了別覺察的對象,就稱為「相分」。譬如說我們去看一場相當感人的電影,這能看電影的就是見分的功能(包括透過眼睛可以接觸影像的眼識見分,透過耳朵可以接觸聲音的耳識見分,以及可以接觸六塵訊息的意識見分),所看的電影(其實不是隻有被看的影像,還包括被聽的聲音,因為電影是一種聲光的綜合媒體)就是相分;知道自己在看電影,這是意識心的自證分功能,而在看電影之後深受感動,並覺得自己排除萬難來看這一場電影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就是意識心的證自證分的功能。

在現代心理學的範疇內,例如客體關係心理學、自體心理學等,則是以「客體」及「自體」來描述人類心識運作的對象及有了別能力的心識本身(但通常是指稱那一個擁有心識功能的個體)。西方心理學所說的「客體」,在概念上相似於唯識的「相分」,「自體」則相似於「見分」。所謂的客體是什麽呢?西方心理學所認知的「客體(obj?ct),指的是一個被愛著或被恨著的人物、地方、東西,或者幻想(fanstasy)。有些人認為,用客體這個字實在沒有味道也不夠精確,用來指稱人更是抹煞人性。不過,這個字還是被廣泛使用著.而見聞覺知心等之所取者,皆是六塵之相亦名相分。心理學上所說的,可以被覺察的心理活動內容,就是唯識所說的「相分」的部份內容。

心理學上所說的客體是以自我為中心來指稱被我們個人所看到或接觸到的人、事、物(可能是你喜歡的也可能是你憎恨的),也包括我們接觸這一些人事物後所產生的心理情緒狀態或想像的內容。這一些對象因為都能被我們的意識心所察覺及了知,因此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它們的存在。就一般情況而言,客體之所以能成為我們覺知的對象,也必須要當事人具有健全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皮膚的觸覺(其中之一或全部)以及能思惟、想像、推理的意識心等功能存在,才可能完成的。如果這六種心識全部都不運作時,對一個人來說,還有所謂的外在或內心的存有嗎?在「五無心位」,在六識心斷滅的時候,對當事者而言其實是沒有客體可說的。我們如果在夜晚睡著後處於眠熟無夢的狀態,有誰還能在這一夜之中,與被愛著或被恨著的人物、地方、東西,或者幻想接觸呢?絕對是不可能的!隻有一整夜夢境不斷、或睡不著覺的人,在睡覺中還能持續與內在客體相對,眠熟無夢的人從睡下到醒覺這中間是一片空白,不可能還有「接觸客體」這一現象存在的。由於現代心理學所認知的心理能力就是意識心的功能,因此從心理學者的觀點來說,必須要我們的意識心現行運作時,才有可以被觀察、被分析的對象可言,也才有客體存在這一現象可言。但是如果從唯識的「八識心王」觀點來看,在一個人眠熟無夢的當下,我們的心識運作其實也未曾刹那暫停過的。從這一現象的對照說明,可以稍微領略,唯識學在探討現象界的諸法時其論述之深細了。從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了解,心理學所談論的「客體」或者是唯識所說的可被了別的「相分」,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接觸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之後所取的六塵相,取相之後被我們的心識作粗細了別等種種的處理,隨之產生了情緒感受、念頭想法或付諸於行為表現。從唯識的觀點來說,這一個現象就是六根觸六塵,六識隨之於根、塵、觸處了別六塵之後,意識繼而生起進一步的受、想、行三蘊。因於受、想、行三蘊的運作,一般人在與客體接觸之後所產生的愛恨情仇等情緒,勢必是無法避免的。

「客體包括內在客體和外在客體。內在客體指的是一個心理表象(m?ntal r?pr?s?ntation)──一個和他人有關的影像(imag?)、想法(id?a)、幻想(fantasy)、感覺(f??ling)或記憶(m?mory)。外在客體則不同,它指的是一個真正的人或真正的東西」. 顯然的,客體關係理論所區分的內在客體與外在客體,是以心/身或精神/物質的界線作區隔,或者也可以說是以唯識學所討論的心法與色法來作區別。而如果從唯識的觀點來看,不管是內在客體或外在客體,都攝屬於相分。唯識所探討的「相分有兩種:外相分及內相分。外相分即是眼所觸色塵、耳所觸聲塵、鼻所觸香塵、舌所觸味塵、身所觸觸塵。內相分則由如來藏配合外塵而現起,複由外五塵所生諸法而現法塵相分。」心理學所談論的客體,不管是物質性的外在客體,或精神性的內在客體,都是個人精神能量投注的對象,都會對個人心理曆程的發展產生影響。尤其是談論到以對象為主的客體關係時,更注重生命初期前幾年的關係──也就是嬰兒與母親或其照顧者之間所形成的關係。換句話說,客體關係所關注的,是自體與客體之間的關係好壞以及所產生的後續性影響。一個小嬰兒(自體)在出生後就會與照養他的母親(客體)形成某一種互動關係,而這種生命早期形成的人際關係的好壞,則是這一個小嬰兒日後心理曆程發展的藍圖。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一個人的精神心理疾病可以追溯到嬰兒時期所形成的客體關係,因此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的作法,是扭轉及改變個案在其生命曆程早期所形成的不良、變質的客體關係,認為隻要能改善被扭曲的人際互動關係,就會產生治療的效果。

從以上的敘述可以知道,西方心理學將內、外在客體當作一種真實來看待,因此才會將人的煩惱痛苦歸因於扭曲的人際關係或其他特殊的成長經驗,但是唯識學卻不這麽看待人的煩惱。心理學所談論的內外在客體,是從個體我為主的角度來衡量其所接觸到的對象及衍生的情緒、感受、想法;而唯識所探討的內外相分,則是從人的五浮塵根(五種感覺器官)、五勝義根(大腦)與八個心識,分別與外相分或內相分接觸之後生起了別性,並因此而衍生出種種心所法(心理活動內容)的過程,以探究內外相分其本質的虛妄不實性、無常生滅的苦性。心理學把人的一生當成唯一的真實來看待,因此將此時此刻感受的滿足與煩惱痛苦的解除,當作其學科建立的重要目的;而唯識探究內外相分的道理,目的是要讓眾生了解外在的人、事、物或內在的精神、心象,隻是第八阿賴耶識藉因緣和合而生的夢、幻、泡、影,是會變異而不可能恒久長存的,因此不要執以為真實而陷在六塵境所掀起的煩惱塵埃中。

客體關係心理學認為外在客體與內在客體,及其所形成的互動關係,是讓所有人愛恨情仇的真實對象,因此窮其一生之力就是要與這一些客體存在所帶來的不良關係對抗。客體關係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煩惱痛苦來自於出生以後扭曲的客體關係,但唯識則認為人的煩惱垢在其出生前就已經相當深厚了。對一般人來說其出生前的中陰身,會因業緣而現起什麽樣的境界去入胎,通常是與該中陰身自身的業報以及與其未來世的父母之間所曾結過的善惡因緣有關。但是善惡因緣的不同,其實是千差萬別的,有些親子間的因緣是大善、有些親子間的因緣是大惡;有些親子間的因緣是善多惡少、有些親子間的因緣則是善少惡多,有些則是善惡均等,有種種的差別相不一而足。這些過去生所結下的善惡因緣,在嬰兒出生後,就會逐漸因遇到適當的情境而現行,導致嬰兒與母親、父親或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依著過去世所結善惡因緣的果報而出現必然的結果。需要說明的是,這裏所謂的果報的必然,聽起來似乎是命中注定而永遠無法改變,但其實這種必然性並不一定函蓋這個嬰兒的一輩子,不過至少在其成長過程中的某一段時間,確實會以如此的方式來酬償彼此之間的業報。雖然說因果業報的定律是「如是因、如是果」,但如果在這個嬰兒的成長過程中,他本人或諸如父母等其他人因為某些因素的緣故,引發他們在觀念上起了變化而讓他們彼此的互動關係出現了不同的作為,這種業報關係的必然性就有可能會改變。這種所說的「因緣果報」的現象,就會使得親子之間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改變,於是一個人的命運也就會轉往不同的方向發展了!親子之間是如此,同樣的,這一個嬰兒在長大的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其他客體,彼此之間也同樣存在著這種「因緣果報」的關係。是故這個小孩出生後的親子互動關係的好壞,以及後續與其他人關係發展的好壞,有彼此之間過去生所結的善惡因緣的因素在影響、有彼此接觸磨合過程中,所累積形成的業之因素在影響、也與彼此是否有因緣接觸佛法,如實了解因緣果報現象之後,積極累積善緣來轉業的因素在影響,並不能那麽單純的就歸因於自小的成長過程中,人際互動關係的扭曲或發展的異常。從這樣的觀點立足而建立正確的知見之後,要談煩惱痛苦的對治,才不會偏離了方向而徒勞無功了!

 (二)有緣千裏來相會

心理谘詢或心理治療,基本上是由一般人慣稱為「個案」的當事人與「治療師」所組合而成。對治療師而言,他必須去了解、洞察個案內在的心理狀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治療師本身是「主體」,而當事人則是被觀察理解的「客體」;然而若從當事人的立場來看,雖然他有求於治療師的專業協助,可是在他對治療師尚未有清楚的認識、不確定治療師有無能力幫他解除心理困擾之前,內心潛藏的深處其實一直都在惦量著「我的治療師是否值得信任」這一件事情,都在評估著治療師的能力,也一直考慮著是否該透露出更多自己的秘密讓治療師知道(當然,這一個心理曆程是在潛意識層麵運作,很可能不為當事人所知曉的)。因此,這種情況之下的當事人就成了「主體」,而治療師反而退居成為被觀察的「客體」了。這種心理互動曆程,在谘詢治療的過程中一直不斷的上演著,因此從「關係」變化的觀點來看心理治療,就是在當事人與治療師之間進行著主、客體角色更迭變換的戲碼,因而產生了一般人所認知的心理治療;然而,擔負著解除個人煩惱痛苦使命的心理治療曆程,真的隻是原本不相識的兩個人之間,由陌生逐漸到互相了解並進而產生情感連結與投射,以及主客體角色不斷變換的過程而已嗎?

唯實的生命觀認為因果的酬償與善惡因緣有關,因此「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識」,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相遇,並非是機率的偶然,而其實是一種因緣際會的必然。就如同某一個小孩,會出生在什麽樣的家庭,會在成長過程中遭受到如何的對待,其實都不是偶發的事件,而是在這一個小孩子出生前,就已經寫好了人生這一出戲的腳本。親子雙方都是「潛意識地」依著劇本的情節來演出,即便偶而會有天外飛來一筆的脫稿內容,但大多數都離不開原來早已架構好的劇情範圍。同樣的,日常生活中的朋友關係、職場老板與部屬的關係,或者是每天行色匆匆中偶然相遇的陌生人,其實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淺與我們自己有著那麽一點過去世的因緣。隻是因果甚深極甚深,,凡夫的我們隻能想像一二,而無法如實了解。既然是如此,一位「個案(當事人)」來找一位素未謀麵的「治療師」以尋求心理谘詢治療時,他們彼此之間會是因著什麽樣的宿世因緣,才成就這麽一段「邂逅」的關係呢?這恐怕會是一件相當耐人尋味的事情吧!

心理治療是「個案」這個有煩惱痛苦的當事人與「治療師」這一位有能力解決煩惱痛苦的專業人員,彼此之間主客體角色不斷互換的過程。然而,不管是有痛苦煩惱的人或能解決痛苦煩惱的人,「人」之所以能成為主體或客體,並不單單隻是因為具有物質性的身體,而是因為同時也具有與這一個身體並存,並且可以產生功能作用的心識,才能成就雙方成為主、客體而可以彼此溝通互動。因此,如果從心理動力的觀點而言,現代心理學所探討的谘詢心理治療的曆程,其實更應該說是有煩惱痛苦的當事者,他的「能了知治療師心理活動痕跡的心理能力」與「能被治療師的心理能力了知的心理活動痕跡」,以及能解決煩惱痛苦的治療師,他的「能了別個案心理活動痕跡的心理能力」及其「能被個案了知的心理活動痕跡」等,這一些複雜的心理互動過程,才構成了我們所謂的谘詢或心理治療。而若是從唯識的觀點來看,心理谘詢或治療其實是個案與治療師彼此之間,各自的八識心王與其所相應的心所法的互動過程;或者可以更深細的說,是彼此各自的如來藏所執藏的種子,遇緣現行後所產生的種種互動之總和。

因此,從唯識的觀點來看,一位個案與他的谘詢師或治療師之間,之所以會有機會相遇而成就谘詢治療關係,並不是隨機發生的事情,其實是有宿世的善惡因緣這一因素在運作。因此當治療關係逐漸加深,彼此之間的業緣牽動得更多時,兩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也會逐漸顯現而變得強烈。這種現象看在西方心理學者眼中,會將其理解為是一種情感轉移的「移情現象」,並認為是個案將其生命曆程中與重要他者的外在關係,「潛意識地」帶進了谘詢治療情境中,進而投射到治療師身上所產生的效應。因此,西方心理學派的治療師認為移情現象不是針對治療師本人而發生,而是因為治療師的存在,以及治療師本身的某些特質與個案生活中的重要他者之間的相似性,才導致其潛藏情感的投射;然而如果以唯識的觀點來看移情現象中的愛恨情仇,治療師其實並不那麽無辜,治療師根本就擺脫不了責任的。在移情關係中,治療師可能不必然要承擔百分之百的責任,但移情現象中所投射及反映出現的關係,與其說是個案生命曆程中與其他的重要他者之間所發生過的情事,毋寧更應該說是在過去的某個時空當中,個案與治療師之間所曾經曆過的生命曆程,在經過生命不斷的輪回流轉,來到了這一個時空,又因緣際會有了這一個相遇的時節,才又在治療的過程中逐漸呈現出來。

所以,個案與其重要的他者之間的愛恨情仇,表麵上看似乎是個案心理困擾或心理疾病的根源,然而從唯識的觀點來理解,個案這一生與某些人之間的關係好壞,其實隻是無量劫以來,不斷熏習累積的煩惱與習氣之呈現。個案真正該解決的,並不是「與重要他者關係好壞」這一個表層現象,而應該是久遠以來所積集的習氣煩惱。這種煩惱習氣,你要把它說成是潛意識心靈地下室內深藏的汙穢積垢也好,或者將其描述為心靈深處的陰影或黑暗力量也好,心理學家所企圖要表達的,其實已經稍微碰觸到這種汙垢或陰影的根深柢固與難以清除的特性,因此常常需要曆經很漫長的治療曆程,才能夠產生些微的治療效果。隻是這種煩惱習氣之難以對治,遠遠地超過心理學家所能理解的。因此,從唯識的觀點來看,每個人自無量劫以來所積集堆累的習氣,確實需要經過漫長的熏習曆程來對治,而這一點並非現代的心理學所能觸及,因此以心理谘詢或心理治療而企圖解決人類心靈深處的煩惱痛苦,是很難以見效的;但是從生命實相的觀點所發展出來的修行(修正自己不良的身口意三行)方法,則是從煩惱習氣的根本著手對治,是更具有事半功倍效果的改變曆程。因此,這一套對治煩惱習氣的修行法門,應該是更值得忙碌的現代人來接觸與學習的。

 

Shixiang摘編自Int?ern?e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