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aimo中醫針灸-Willa Wang

Willa擅長治療失眠、抑鬱、胃腸消化、婦科、產科、運動損傷、各種疼痛及其他內科雜病。
更多信息,請查看:www.willatcm.com.
微信:wangyuefang2014 電話:1-250-797-7229
正文

中醫針灸治療頸椎病

(2016-07-25 10:25:34) 下一個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增生性頸椎炎、頸椎間盤脫出以及頸椎間關節、韌帶等組織的退行性改變刺激和壓迫頸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和頸部交感神經等而出現的一係列綜合症候群。其部分症狀分別見於中醫學的“項強”、“頸筋急”、“頸肩痛”、“頭痛”、“眩暈”等病症中。好發於4060歲中老年人。 
  西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於頸椎間盤慢性退變(髓核脫水、彈性降低、纖維環破裂等)、椎間隙變窄、椎間孔相應縮小、椎體後緣唇樣骨質增生等壓迫和刺激頸脊髓、神經根及椎動脈而致。
 
  中醫學認為,本病因年老體衰、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或久坐耗氣、勞損筋肉;或感受外邪、客於經脈,或扭挫損傷、氣血瘀滯,經脈痹阻不通所致。
 

 

  【臨床表現】 
  發病緩慢,以頭枕、頸項、肩背、上肢等部疼痛以及進行性肢體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症。輕者頭暈,頭痛,惡心,頸肩疼痛,上肢疼痛、麻木無力;重者可導致癱瘓,甚至危及生命。其病變好發於頸56之間的椎間盤,其次是頸67、頸45之間的椎間盤。頸椎病按其受壓部位的不同,一般可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動脈型、混合型等。開始常以神經根壓迫和刺激症狀為主要表現,以後逐漸出現椎動脈、交感神經及脊髓功能或結構上的損害,並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
 
  X線頸椎攝片可見頸椎體有唇狀骨刺突出,小關節及椎間孔周圍骨質密度增加,頸椎前突生理曲度消失。
 
  1.風寒痹阻  夜寐露肩或久臥濕地而致頸強脊痛,肩臂酸楚,頸部活動受限,甚則手臂麻木發冷,遇寒加重。或伴形寒怕冷、全身酸楚。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緊。
 
  2.勞傷血瘀  有外傷史或久坐低頭職業者,頸項、肩臂疼痛,甚則放射至前臂,手指麻木,勞累後加重,項部僵直或腫脹,活動不利,肩胛岡上下窩及肩峰有壓痛,舌質紫暗有瘀點,脈澀。
 
  3.肝腎虧虛  頸項、肩臂疼痛,四肢麻木乏力。伴頭暈眼花、耳鳴、腰膝酸軟、遺精、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細弱。
 

 

  【治療方法】 
  1.基本治療
 
  治則:祛風散寒、疏筋活絡,針灸並用,瀉法或平補平瀉。
 
  處方:以頸項局部取穴為主。 
     大椎  天柱  後溪  頸椎夾脊

 

  方義:大椎是督脈穴,為諸陽之會,針灸能激發諸陽經經氣,通經活絡;後溪、天柱分別屬手足太陽經,天柱為局部取穴,後溪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與督脈相通,二穴配伍可疏調太陽、督脈經氣,通絡止痛;頸椎夾脊穴具有疏理局部氣血而止痛的作用。諸穴遠近相配,共奏祛風散寒、疏筋活絡、理氣止痛之功。 
  加減:風寒痹阻者加風門、風府祛風通絡;勞損血瘀者加膈俞、合穀、太衝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肝腎虧虛加肝俞、腎俞、足三裏補益肝腎、生血養筋;根據壓痛點所在取肩井、天宗疏通經氣、活絡止痛;上肢及手指麻痛甚者加曲池、合穀、外關疏通經絡、調理氣血;頭暈、頭痛、目眩者加百會、風池、太陽祛風醒腦、明目止痛;惡心、嘔吐加天突、內關調理胃腸。
 
  操作:大椎穴直刺11.5寸,使針感向肩臂部傳導;夾脊穴直刺或向頸椎斜刺,施平補平瀉法,使針感向項、肩臂部傳導;其他穴位按常規針刺。
 
  2.其他療法
 
  ⑴  皮膚針:叩刺大椎、大杼、肩中俞、肩外俞,使皮膚發紅並有少量出血,然後加拔火罐。
 
  ⑵  耳針:取頸椎、肩、頸、神門、交感、腎上腺、皮質下、肝、腎。每次選34穴,毫針強刺激,留針2030分鍾;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⑶  電針:取頸部夾脊穴、大椎、風池、肩中俞、大杼、大宗。每次選用24穴,針刺得氣後,接通電針儀,刺激20分鍾。
 
  ⑷  穴位注射:取大抒、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用1%普魯卡因2ml或維生素B1、維生素B122ml,每穴注射0.5ml
 
  

  【驗案舉例】 
  朱某,男,45歲。頸項部酸痛伴右上肢手指麻木4個多月。查:頸椎56棘突右側旁壓痛,頸肌僵硬。X光片示:第456頸椎前緣有唇樣增生,56間隙變窄。既往頸部無外傷史。診斷:頸椎病。取456頸夾脊穴,針刺得氣後接通電針治療儀,留針20分鍾。每日1次,10次為l個療程。經治療3個療程後,疼痛麻木感消失,局部亦無壓痛。半年後隨訪,一直未複發(範春疆.電針夾脊穴治療頸椎病58例臨床觀察。針灸臨床雜誌  1995;(8):46)。
 
  

  【文獻摘錄】 
  1.《針灸大全》:頸項拘急引肩背痛,取後溪、承漿、百會、肩井、中渚。    

  

  【按語】 
  1.針灸治療頸椎病有一定療效,對於緩解頸項痛、肩背痛、上肢痛、頭暈頭痛等,效果尤為明顯。可單用針灸,若配合按摩、外敷則療效更佳。
 
  2.長期伏案或低頭工作者.要注意頸部保健。工作12小時後要活動頸部,或自我按摩局部,放鬆頸部肌肉。
 
  3.落枕會加重頸椎病病情,故平時應注意正確睡眠姿勢,枕頭高低要適中,枕於頸項部。並注意頸部保暖,避免風寒之邪侵襲。

 

Willa Wang 

卑詩省注冊針灸師|注冊中藥師,中國大陸中醫碩士。

Naimaimo華人科班中醫,接受MSP, ICBC, WCBRCMP及各種補充醫療保險

預約:250.797.7229

網站:www.willatcm.com

微信: wangyuefang2014(加入時請說明求醫, 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