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東南的博客

記性不好,寫得很慢,所憶所思,存下一點點
個人資料
西北東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也算回首:那一年,我們相遇在北京的校園裏(上)

(2016-04-20 01:22:57) 下一個
那一年,我們係新生人數很多,共有三百多人,女生約占1/10。在大階梯教室開過迎新大會後,宣布將全體新生分為8個小班,我被分在 5 班。

育才初遇
 
 5 班有 4 個女生,1個是北京女孩 F,另外 3 個都來自上海,G 和 T,還有我。論年齡,4個人是同一年出生。論身高,北京女孩 F 最高,173cm,G 瘦高,170cm,T 是纖細中等個,我是把平均身高往下拉的那個,為此一直有點自卑。(要不,這麽多年過去,很多事情都忘記了,偏偏把她們的身高記得那麽清楚。)最巧的是,入學前,準確說是被錄取以前,我們 3 個人在上海已經見過麵了,那是高考以後,。。。
 
話說那年高考,誌願是在父親的過問下填寫的,6個誌願中,有 5 個報的是上海的學校,1個是浙江的,都是工科。沒敢報複旦和同濟,報了交大一個不大熱門、也不大喜歡的專業,主要報了“華東“打頭的幾個”學院”,希望能被其中一個錄取就好。一是因為有共識,有學上才是最重要的;二是因為父親就在其中一所學院上班,而我自己從小在學院的家屬院(不在校區,是一個在市區裏的,有20多戶的小院)裏長大,環境比較熟悉;第三,可能是父親更希望我留在上海,不離開家。當時,家裏還有80多歲高齡的祖母,小我三歲、自幼一直生病的妹妹,還有來到我家四年、關係一直十分尷尬、擰巴的繼母,全家五口人全靠父親工資生活,還是蠻緊的。
 
高考以後,感覺除了物理稍差以外,其他各科都還可以,應該能被某一所大學錄取吧?就在大家都急切等待錄取通知時,某日,我接到通知,去中學取了一封信。內容大意是,北京某所大學××係準備錄取你,請考慮,同意不同意改變誌願,之類。還指定幾天後,某日某時在育才中學麵談。聽說我們中學別班另一位女同學 D 也收到內容相似的信件。說實話,我還是挺開心的,因為好歹算有點著落了。另外,北京是我憧憬的地方,學校也是喜歡的,所以,當時心裏就願意了,也就顧不上父親想讓我留在上海的種種考慮了。告知父親時,他的猶豫是非常明顯的,但最後沒反對。
 
 
如約到育才中學,就看見在辦公室外的等候室裏,有兩個女生正在輕聲交談,。。。隱約聽到一些,仿佛是和我一樣的事情。後來,她們先後進辦公室談話,離去。輪到我,談話細節已記不清,反正是表示願意了。跟我們談話的是一位年輕秀氣的女老師,南方人,很和藹。
 
現在和我一起分在 5 班的 G 和 T ,就是先前在育才遇到的那兩個女生。G是幹部子弟,濃眉大眼,來自名校上海中學,上中也許是當時上海僅有的、或稀有的寄宿學校。T 纖瘦秀氣,來自南洋模範中學,也是名校,T 很活躍,愛說愛笑,比較自來熟。她們原來分別是報考上海的兩個醫學院的。若不是那次育才談話,我們怎麽可能相遇?若不是都願意調整誌願,我們怎麽可能再次相遇在北京的校園裏,相識、相處好幾年?
 
 
全年級應該還有其他同學也是調整誌願後才來到這個係的,我們中學的那位女同學 D 就被分在係裏另一個四年製專業了。後來聽同學議論,這一年這個係擴大招生,生源不足,等等,也不知道學校之間是怎樣協調的。
 
各種巧合
 
入學後,填表的時候,發現我和 G 不僅是同年,還是同月、同一日出生。對完陽曆,趕緊再對陰曆:我是端午節前兩天,你也是?確認無誤!再問時辰,她知道,我不知道,所以最終也沒搞清楚究竟誰大誰小些。實際上,G 比較成熟、理性些。
 
也是填表的時候,發現我和 G 的家離得很近 ,她家在愚園路上,我家在烏魯木齊北路上、與愚園路相交的地方,相距不到一站路。偌大上海,算很巧吧?T 的家在新閘路上,也不遠。
 
當我很欣喜地立即把這些巧合寫信告訴父親時,他回信卻更詳細問及 G 的其他情況,似乎有些擔心。莫非是我忘了告訴父親 G 是女同學?趕快去信說清楚了。
 
4人中,我和 G 比較合得來,一起行動也較多。第一學期,G 病了一段時間,我幫她抄過些筆記。第二學期後半段,我因家事請假回滬,她也幫我抄過筆記。同學都說我倆的字很像,初看上去,真看不出來是兩個人寫的。仔細看,我的字比較抻手抻腳,她的字比較緊湊、整齊,也更加好看。
 
兩年以後,重新分班時,我們都分在不同的班了。以後說起來,就把最初的班叫做老 5 班。後來,G先 畢業,分在京郊一個科研單位。第二年,我畢業後,分在西北的一所大學,離校前她買了一本剛出版的專業字典送我。。。。再後來,還是漸漸遠了。
 
近年來,常常想起過往,對老 5 班的印象最深,感情也最深。尤其想念 G,每次過生日的時候,總是在心裏也祝她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前年,母校有一個比較大的活動,不少同學返校參加聚會,以北京的最多。看到照片後,我發現,雖然每個人身上都蒙上了厚厚的歲月風塵,還是一眼就認出 F 、 T 和年級的幾乎全體女生,也認出原來認識的大多數男生, 唯不見  G。
 
聽說 G 病得很重, 已臥病在床兩年多,基本不出門了。希望她慢慢好起來,早日康複!
 
 
 
 
之前發在《幾曾回首》,(2/24/2015)
 
 
 
下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uysoysauce' 的評論 :

你可能不知道,有的家庭記陽曆,也有的家庭記陰曆,需要查萬年曆,翻譯成“陽曆”,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出錯。若是兩個都對上,就能確認啦。

謝謝你的關注。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oach1960' 的評論 :

再謝教練鼓勵和建議。原來想的是,都是過去寫的,趕緊發了吧,以後會注意一下。
buysoysauce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如果兩個人陽曆生日是同年同月同日的,那陰曆還會是不同的麽?反過來倒是不一定的,因為陰曆有閏月一說。
coach196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北東南' 的評論 : 也許可以考慮慢一點,間隔性地把舊文章搬到博客裏,這樣才能讓更多讀者看到。你的文章細膩溫馨很耐讀。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教練:

謝謝教練光臨,讓你又讀了一遍。

上次在論壇上向你學習,是初寫回首帖;今天是剛剛開博,還在學習如何回複。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紫竹蕭:

是啊,也就是分在一個班了,否則也就互相不知道了。
第一天開博,謝謝紫姑娘光臨,留言評論。
coach1960 回複 悄悄話 既然友情如此深厚,現在通訊這麽方便,啥事體讓你不能直接聯係她,關心她?
紫竹簫 回複 悄悄話 今生能相聚就是有緣,何況和G還有這麽多湊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