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東南的博客

記性不好,寫得很慢,所學所憶所思,存下一點點
個人資料
西北東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ZT。清華的起源 庚子賠款退款興學文件公開

(2025-09-08 12:10:14) 下一個
清華的起源 庚子賠款退款興學文件公開
 
來源:國立清華大學秘書處 2023.04.06】
 

本校4月將歡慶創校112年暨在台建校67年。追尋清華大學的起源,就在清光緒31年(西元1905年)4月10日駐美公使梁誠上奏朝廷的一封電文中,提到「似宜聲告美國政府,請將此項賠款歸回,以為廣設學堂、遣派遊學之用」。清華企業家協會日前特別購得這批電文的複印件,致送本校留存,不忘來處,方得始終。

這批珍貴檔案為外交部所有,現寄存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華企業家協會購得其中10件與庚子賠款退款興學相關的電文複印件,共有43張,並選出其中最重要的3件放大裱框,陳列於本校校長會客室。


駐美公使梁誠追款興學

1900年義和團發起庚子事變,引發八國聯軍。次年清廷與八國簽訂辛醜條約,賠償他們的戰事花費,連本帶利達十億兩,即為「庚子賠款」。其中美國向清廷求償2千4百萬美元,但後來駐美公使梁誠耳聞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提到「美國所收庚子賠款原屬過多」,便開始陳請美方歸還溢收的款項。

從這批珍貴文件中可以看到,梁誠自美發回的電文中上奏朝廷,似宜聲告美國政府,請將此項賠款歸回,以為廣設學堂、遣派遊學之用。在美廷既喜得歸款之義聲,又樂觀育才之盛舉。」文中也分析「退款即使如數歸還民間,未必獲益」,建議以已出之資財,造無窮之才俊」。
 
 
光緒31年駐美公使梁誠上奏電文中提到「似宜聲告美國政府,請將此項賠款歸回,
以為廣設學堂、遣派遊學之用」
 
 
其中一份文件提到庚子賠款為何溢收,主要是因每年還本後,利息也應逐減,但當初計算時卻未考慮減息,以致溢收了1千多萬美元。

另一份文件也可以看到,當時的北洋大臣袁世凱主張這筆退款應「先辦路礦」,加上海約翰去世,梁誠從中斡旋2年多,才終於爭取得到美國同意退款。
 
 
退還庚款成立清華基金 
 
1907 年美國同意退款時,梁誠也發電文回報了當時美國多家報紙的報導,包括 紐約太晤士報、波特麼太陽報、費城烈渣報(當年譯名)等,提到「美國所望者,應得之益而己,不多取亦不少取」,及此光明正大之舉將「為外交史增一光 明篇頁」、「兩國交誼必益見密」等。 根據外交部的紀錄,1911 年清廷運用美國退款成立「遊美學務處」,4 月 29 日 「清華學堂」正式開學,這天也成為清華的校慶日。民國成立後,學堂改名為 「清華學校」,1928 年正式定名為「國立清華大學」,肩負起發展高等教育的使 命。 在清華首任校長羅家倫的努力之下,「清華大學基金」交由「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代管。兩岸分治後,這筆基金由當時的校長梅貽琦帶到台灣,並在新竹建 校,國立清華大學迄今每年仍獲撥基金孳息,用於校務發展。
 
不忘所始 方能展望未來 
 
為取得這批珍貴文件奔走的清華企業家協會林彥穎副秘書長是清華原科係及電機係校友。他希望透過這批珍貴文件,讓學弟妹多了解清華創立於戰亂動盪、 中西交會的歷史,方能傳承正宗。 林彥穎副秘書長說,參觀國外名校如哈佛、牛津、史丹佛、麻省理工學院等, 可以看到他們都很重視自己的歷史與傳承,珍藏並展示百年前的教具及最早的 科學儀器,清華也不能忘其所始。 本校高為元校長表示,從這批珍貴文件也可以更清楚清華的 DNA,比如當時就 鼓勵學生出國留學、開拓視野,好比學校目前全力推動的跨領域多元學習;清華創立於戰亂動盪之際,透過學術研究及人才培育推動國家社會的進步,也可 映照今日以人為本、自強不息的治校理念。 高為元校長在許多國際交流場合必提到清華以庚款退款建校的歷史,看到這批珍貴文件公開展示,難掩心中感動,「透過這批文物,我們得以與歷史對話。唯有理解我們走過的路,方能定錨今時、展望未來。」 
 
 
<<清華的起源 庚子賠款退款興學文件公開>> 檔案下載:PDF檔
 
 
 
 
 
 
本博主加注:
 
1.梁誠(1864年11月30日-1917年2月3日),原名丕旭,字義衷,號震東(或:振東、鎮東)廣東番禺縣(今廣州海珠區黃埔村)人。1875年第4批30名留美幼童中的一員,時年12歲。1881年,尚未畢業,隨全體留美幼童被召回國。後進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工作。1886年隨駐美公使張蔭桓赴美,後升任使館參讚,由此開始其外交生涯。1903年,以三品卿銜資格,接任伍廷芳擔任晚清駐美利堅合眾國公使直至1908年。
 
 
 
2.【維基百科】海約翰約翰·米爾頓·海伊,John Milton Hay,1838年10月8日-1905年7月1日),美國印地安那州華盛頓郡人,作家記者、外交家、政治人物。曾任林肯總統私人秘書。後於威廉·麥金萊老羅斯福總統時期1898年——1905年)任國務卿

 
 
3.相關博文和鏈接:
 
庚款留學,源從何起?中國受惠,應感謝誰?——介紹《庚款留美發端考》一文 ,作者:茆詩珍/徐飛 (2016-05-09 )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974/201605/91052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山左海右' 的評論 :
謝謝。點原文鏈接,已看到他們做了修改,那句話更正為:“根據外交部的紀錄,1909年清廷運用美國退款成立「遊美學務處」,1911年4月29日「清華學堂」正式開學,這天也成為清華的校慶日。”這就對了。

但是,點開文末給出的 pdf 文件,卻仍未更正,還是不夠細致。那句話仍然是:

“根據外交部的紀錄,1911 年清廷運用美國退款成立「遊美學務處」,4 月 29 日 「清華學堂」正式開學,這天也成為清華的校慶日。”

我原來copy下來的那句話也先照原樣保留。
山左海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北東南' 的評論 : 台灣清華大學已經做了修改,特告知。梁誠此函收錄在《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一卷,P76,是清華大學檔案。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山左海右' 的評論 :
謝謝你讀帖和評論。你說得對,遊美學務處成立於1909年,在1911年清華學堂成立前,還有1909、1910、1911三批共170名直接派遣的庚款留美學生,亦稱所謂清華史前生。他們手握原始文獻複製品,寫得卻不夠準確。

也謝謝你對我所加注釋內容的指正。你更仔細。

這批曆史文獻的複製品是台灣清華大學的校友購得、贈給母校的。不知北京的清華大學有沒有辦法也收藏一份。哈,我想多了。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上海大男人' 的評論 :

謝謝閱讀和關注!
山左海右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該作者有幾處時間點不太準確。遊美學務處是1909年7月而非1911年成立,成立後派出了三批庚款直接留美生。1911年4月9日,遊美學務處奏請將下屬遊美肄業館改名“清華學堂”,次日獲朱批。學務處總辦周自齊和會辦唐國安、範源廉分別兼任清華學堂正副監督,所以清華大學官網上曆任校長中將周自齊做為第一任校長。 梁誠駐美公使的時間是到1907年他離任回國,周自齊接替梁誠代理清駐美公使,準確的交接時間是1907.7.3.
上海大男人 回複 悄悄話 一般認為美國沒有“算錯”,是多報損失了。
“多算”並非指計算錯誤,而是指美國退還了多餘的賠款,並以退款資助中國的發展。
此舉既是出於外交策略,也是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同時提升了美國在中國的形象。
美國對庚子賠款的退還,對中國教育和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