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塑造正確的神、人關係(20:1-17)

(2022-09-06 18:15:21) 下一個

第43段記載的是著名的“十誡”。當以色列人憑信願意遵行神所說的話(19:8)之後,神就藉著摩西將祂對與以色列人立約的要求告訴了他們。平心而論,這些要求並沒有為難以色列人,似乎是當他們憑信願意遵行神說的話之後,神就給他們開出一大堆他們做不到的事情,讓他們後悔莫及,例如讓他們要在水裏憋氣半個小時,或是讓他們要跳到10米高,等等。相反,神給以色列人所提的要求乃是任何一個按照神的形象和樣式所造的人都可以做到,也應該做到的事情。當然,我們也知道當人犯罪之後,在許多方麵都遠離了神的心意,而現在神所要規範的,就是教導那些願意成為祂子民的以色列人正確的神、人關係,讓他們從過去的罪惡過犯中回到神的心意中來。

大體上來看,“十誡”可以劃分為兩部分,前四戒是關於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後六戒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仔細思想前四戒,我們可以體會到它們之間逐層推進的緊密聯係,帶領我們與神的關係去到正確的軌道。首先,就是知道這位神是誰,即祂就是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為奴之家的那位神。所以,這位神對於以色列人來講並不陌生,也並不難辨認,因為他們剛剛才經曆了這位神各樣奇妙、大能的作為。其次,在確認了這位與他們立約的神是誰之後,馬上緊接著的就是指明與這位神的獨一關係。一方麵就是除祂以外不可有別的神,另一方麵就是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兩方麵似乎是一回事,因為雕刻偶像就是拜別神的意思,但是為什麽神要分別說這兩點呢?結合當時以色列人所處的場景我們會看得更清楚。以色列人是神從埃及領出來的,而在他們當時的處境中,無論是原來居住的埃及,還是其它周邊許多的民族,都有他們各自所侍奉的神明。所以當神指明除祂以外不可有別的神的時候,強調的乃是以色列人在接受耶和華是他們的神之後,就不可再去接受其它族裔的神明了。而當神強調以色列人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的時候,所強調的乃是他們不能自己從內部興起新的神明去替代耶和華的位置。所以這兩點雖然看起來是一回事,但實際上指的是要留意內外兩方麵的攪擾,一方麵是不可接受外來的神,另一方麵是不可自己造神。

這樣,當確認了自己所侍奉的神是耶和華神,也確認了不在耶和華以外再有別神之後,也就意味著確立了耶和華獨一真神的信仰。但這是否就完全了呢?還沒有。雖然承認耶和華是獨一的神,但與這位獨一真神的關係又應當如何呢?接下來,經文指出不可妄稱神的名,意思是說不可將耶和華神的名當作虛無。這也就是說,當我們提說耶和華獨一真神的名的時候,是真的要明白這位神的真實,而不是將其掛在嘴邊說說而已。舉個例子,雖然我們承認耶和華是神,但卻並不真正將祂當作神來看,雖然一方麵嘴上讚美神、稱頌神,但另一方麵卻還以為自己所說、所行的神看不見,或是無所謂。這樣的話就是把神的真實當做虛無。這也是我們基督徒常常犯的毛病。

再接下來,當正視神的真實之後,理所當然的就是要體貼神的心意、按照神的心意去行。經文讓我們看到,之所以要守安息日,乃是因為神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而既然神賜福安息日定為聖日,那麽我們當然就要守安息日了。所以,很明顯,守安息日的吩咐乃是教導我們體貼神的心意。實際上,這不單單隻是安息日的問題,也包括其它很多方麵。總之,神看重的我們就要看重,這才是對獨一真神的應有回應了。願神帶領我們,在再一次思考這些誡命之間的關係時,讓我們更加明白神的心意,體貼神的心意,回應神的心意,作神順命的子民。

默想經文:整段經文。

靜默思想:麵對這些我們可能已經熟的不能再熟的誡命,安靜下來,將它們逐條默想,也思想它們之間的聯係,給自己帶來新的提醒和觸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