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感謝、效法神的憐憫(19:12-22)

(2022-03-01 18:29:36) 下一個

第33段記載的是羅得一家逃離所多瑪的經過。這個逃離的過程並不容易,經曆了兩次的周折。首先就是羅得的延遲不走。我們可以理解羅得的延遲並不是因為他留戀所多瑪。從他通知女婿們準備離開就已經可以看到他要離開的決心。羅得之所以延遲,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他的兩個女婿(或者是未來女婿)不願意和他一起走,所以羅得想繼續留下來做他們的工作,或者因此就無法當機立斷地離開。我們可能會覺得羅得不夠順服神;我們可能會認為羅得應該聽從神的話馬上離開,不要再留戀所多瑪。這當然不錯,我們按理應該聽從神的吩咐而不猶豫、拖拉。可是設身處地來思想,當我們自己的女婿不願意離開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做到毫無掛念地撇開他們自己離開,任由他們留下來被毀滅嗎?如果真是這樣,可能反而顯出我們是多麽的不近人情了。然而,兩位天使因為神憐恤羅得的緣故而幾乎是把他們拉著拖出了城,這足見神的憐憫是何等的大。祂體貼人的情感而不是簡單地嗤之以鼻、加以定罪。

其次,就是羅得擔心還沒等他們逃到山上滅城的火就降下,把他們也一同燒死,於是就請求天使準許他們逃到相近的一處城,在那裏避難。從經文可以看到,天使要燒滅的乃是所多瑪和蛾摩拉以及臨近的全平原(19:25),所以原本也是包括了這一個相近的小城瑣珥。可是因為羅得的緣故,他們不傾覆這城。並且說到:“因為你還沒有到那裏,我們不能作什麽。”(19:22)看起來好像是因為羅得的緣故天使被逼得無法完成神的吩咐,但實際上顯明的乃是神再一次的憐恤羅得,要確保他們逃進瑣珥之後才開始對所多瑪和蛾摩拉的剿滅。

從這兩處的周折,我們可以看到羅得逃難的不容易,以及神無盡的恩慈憐憫。羅得因為親情的緣故而延遲不走,又因為拖家帶口或是身體的緣故而行動遲緩請求額外的豁免,神都一一予以回應。這是一段非常生動的人與神之間的互動,就好像亞伯拉罕和神之前的討價還價一樣。神不是機械性地自行祂自己既定的計劃,神在當中一直察驗、垂聽並回應人的軟弱和呼求。

我們在當中除了感謝神的憐憫之外,也要學習神憐憫的樣式。有時候我們在這方麵做的的確不夠。當看到別人為著親情牽腸掛肚的時候,我們可能難以理解他們怎麽能這樣在神的話語麵前拖拉、延遲。我們可能很輕易地就定他們的罪,認為他們沒有信心、把親情看得高於神。實際上,人有親情乃是正常而且應該的,因為這是我們受造的一部分。人如果不看親情豈不是禽獸不如?這不是說我們可以任意將人情、親情抬高過於神;這乃是說我們要體貼別人在這方麵的需求。如果神都願意憐恤,我們應該要作的是效法神的憐憫,而不是恣意論斷,顯得自己好像比神更公義、更聖潔。有時候,我們也容易忽略別人在身體上的軟弱。當別人因為身體機能的緣故而行動遲緩不便的時候,我們是好像神那樣看到對方的需要,願意等待、陪伴他們走過一程呢?還是嫌他們阻礙了我們原本可以很快捷、很高效就可以完成的服事,或是其它什麽事情?在這個眼中隻有事情沒有人、追求效率、講求果效的時代,這些都是給我們很好的提醒。

默想經文:“你要速速地逃到那城,因為你還沒有到那裏,我們不能作什麽。”(19:22)

靜默思想:結合整段經文來默想這句話,體會羅得的軟弱和遲緩,也體會神的恩慈與憐憫。我們自己當然要作剛強、信靠神、順服神的人,但也要效法神的性情,作憐恤人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