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台南,如果沒有吃過虱目魚,那就不算到過台南;但是台南那麽多好吃的,我是每天中飯晚飯大魚大肉吃著,哪有肚子留給一碗虱目魚肚湯呢?噢,不,不是大魚大肉,是大魚大蝦小海鮮。
虱目魚在台灣,是水產養殖中,規模僅次於吳郭魚(羅非魚),是產量極大的經濟作物。好象沒在江浙一帶聽說過?是的,這種魚怕冷,是“熱帶魚”,而且,經濟作物的意思是成本低利潤高,“味道好”可不是“經濟”的一個考量。在美味魚類的排名“一鯃、二紅鯊、三鯧、四馬加、五????、六嘉、七赤、八馬頭、九烏喉、十春子”上,壓根就沒有虱目魚的位置。江浙也有自己好吃的魚,更沒必要從遠處“進口”了。
虱目魚,名字很怪有沒有?最常見的得名由來是鄭成功抵台在鹿耳門(台南市安南區的一個地方)上岸時,漁民們為了歡迎他,向他獻上漁獲,鄭問這個魚是“啥乜魚(什麽魚)?”,鄭說的是泉州腔閩南話,“啥乜”聽上去很象“虱目”,百姓便以此為名。另外,也有說是這種魚被捕撈後,眼睛會變白,看起來象是“塞(虱)”住了。
關於“虱目”的得名,另有西班牙語說、原住民西拉雅語說、日語說等,反正每位專家都堅信隻有自己的考證才是對的,幾乎所有研究方言短語的專家都是這個德性,就象上海話的“差頭”、“觸祭”等,都是各家自說自話,其實沒有什麽意義。
虱目魚還有許多別名,比如安平魚、國姓魚、麻虱目、遮目魚、狀元魚、牛奶魚等,在美國的越南超市、菲律賓超市,經常可以見到“milky fish”,不會吃的別買。據說,虱目魚刺極多,非嘴巧之人吃不得,好在台南已經形成了養殖、宰殺、去骨、分包的整個產業鏈,有機會就在台南吃,正宗原汁原味的那種。可是沒有“頓頭”怎麽辦?
早飯吃!早飯吃魚?
早飯吃魚怎麽啦?我還早飯吃現做壽司呢!
我住的地方——馬公綠町民宿,前麵的大路是開山路,一百多米外,有一塊大的山牆,上麵有一幅已經褪了色的廣告,那是一碗魚丸湯,右邊,豎向寫著“廣仔虱目魚水餃”,左邊則是一個鮮豔的燈箱,紅底的白邊黑字,寫著“廣仔肉燥飯虱目魚丸”,我們回來的晚,從來沒有看到店開著開。
這天,特地準備好了吃虱目魚當早飯,於是興衝衝地一大早跑過去,八點廿五分,店主在,但是店還沒開,卷簾門還沒拉起的,不過山牆上的側門開著,不鏽鋼的玻璃餐車推到了街上……據說台南人的早飯就是虱目魚肚湯加鹵肉飯,可惜店主說還沒準備好,衹由魚湯和魚腸。
點了一份加料的虱目魚肚湯,外加魚圓,150元;另外點了一份魚腸,80元,對於這家15元一份鹵肉飯來說,一份魚腸80元可不便宜。打包的,那兒也沒地方吃啊!因為就在隔壁,店主把碗都給了我,讓我下次出門帶過來就行。
路上,我又去了玉婆壽司屋,買了四貫壽司,我很痛恨這個“貫”字,現在弄得好象用“隻”是用錯量詞似的。
回到“家”,吃!
魚肚,一般是指曬幹的大魚泡,但當與“虱目”兩字一起時,指的是魚腹肉。高級的虱目魚肚,是桃形的兩片連在一起的魚腹肉,但虱目魚畢竟不是高級東西,大多數店用的就是半爿去了魚刺的魚身。這碗湯,挺不錯的,清甜,台南大多數都可以用“清甜”兩字,你想,就是那麽黜黑的當歸鴨肉湯,也是清夾甘甜。魚圓鬆彈,魚肉特別是魚腹部分,的確肥美。
魚腸,一團並不是太好看的東西,彎彎曲曲的細小管子,顏色暗暗的,上麵撒了椒鹽,每一節魚腸上都帶著肥油,可想而知這魚該有多肥了,不過憑良心說,我無福消受,吃著苦苦的,而且還挺腥。魚腸的盒子裏,老板放了很多的薑絲,估計要放在一起嚼才行吧?魚肝倒是相當不錯,幹香綿滑,若是有單點的魚肝就好了,咦?那不就是我做的青魚禿肺了嗎?
對了,還有壽司,是一個老婆婆每天一大早親手做的,誰說女人不能做壽司的?這就壽司,是“稻禾軍艦”,這是我瞎起起的名字,“稻禾”是腐皮包(inari),“軍艦”是用海苔圍起當中放東西的壽司,兩者的結合就是腐皮包當中放東西,我買了櫻花蝦和鮮貝的,也隻有這兩種賣,四個壽司52元,老婆婆賺點小菜鈿,多好呀!
記住名字,廣仔虱目魚丸,去早了店不開的哦!這家店創建於1952年,今年已經七十歳了。
記住名字,玉婆壽司屋,去晚了就賣完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