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賣,是我不怎麽想得到去吃的東西,上海的小吃有很多,燒賣是個並不怎麽有存在感的東西。你要說糯米的,有粢飯團粢飯糕,你要說肉的,生煎、鍋貼、小籠,都是很有肉的東西。你說要又有米又有肉的話,燒賣還能比得過粢毛團嗎?粢毛團與粢飯團隻差一個字,傳統粢飯團是沒有肉鬆的,沒有!
粢毛團是糯米粉的皮殼,外麵再裹上糯米,而裏麵則是肉餡,流汁流湯的肉餡,熱熱的手都拿不上,咬一小口噴出香甜來,美啊!
我讀高二高三時,粢毛團是個計量單住,陝西北路菜場對過,有家點心店(求店名!),早上隻賣粢毛團(我的記憶中,其實是不可能隻賣一樣東西的)。當時我們學校有段時間,說到賭錢說到橫(王)東道,標的的單位就是“一隻粢飯團”(兩個“的”?就是!發音可不同哦!)。
我從小以為,燒賣就是麵皮包上糯米,那個糯皮拌了醬油,有時吃得到肉粒,有時吃得到香菇。
後來才知道,原來不僅有“燒賣”,還有“燒麥”、“捎賣”、“燒梅”,據說“捎賣”的意思是“捎帶著賣”,而我最喜歡的是“燒梅”,雖然“燒”字有點土,但“梅”字依然透著雅啊!癈話,“梅璽閣主”的“梅”呀!
在吃了多少年的上海糯米燒賣後,吃到了香港廣州的肉燒賣,說良心話,那可是在港粵點心很沒存在感的東西,和上海燒賣一樣。
在吃過了上海燒賣和廣東燒賣後,才知道原來燒賣可以是糯米或純肉的,純肉還可認再加蝦仁的,海蝦仁,才知道燒賣上可以放蟹籽的。
有一次去杭州,在旅遊區,就是最騙人的那種“新造老景點”,我去的時候,那裏還在動遷中,癈墟中有家店,他們的燒賣太好吃了,是羊肉餡的,於是我知道了燒賣可以是羊肉的。那個景區叫“清河坊”,那家店叫“羊湯飯店”,據說是家“早於景區卻不融於景區”的奇怪的店,不過那是我廿年前的感受了,現在不知如何了,那時我過去,停個車才五塊錢。
有段時間,上海流行川沙的“下沙燒賣”,流湯的有筍丁的全肉燒賣,據說那麽遠的地方還得排多少多少時間的隊。後來,有好朋友去那裏去買了送給我,很好吃,很感動。
再後來,西康路北京路開了一家,賣下沙燒賣,二十來塊一兩的樣子,中午去吃人山人海,得排隊,我在上海商城排隊,派實習生先去排隊,然後一起殺過去吃。
再再後來,早上能排到隊了,買了到辦公室當早飯吃;再再再後來,不用排隊了,燒賣又不再“燙”了;再再再再後來,店裏不僅賣燒賣了,還有別的什麽手抓餅之類的賣,東西越來越多。
現在,不知道那裏還有沒有下沙燒賣賣(對的,兩個“賣”!)。
十來年前,上海已經找不到糯米燒賣了,小豆子非常喜歡吃糯米燒賣,她是在街斜對麵的安徽饅頭店買的,很正宗的上海糯米燒賣。她經常買上兩個,騎車去上學。
對了,我一直沒搞懂為什麽港式肉燒賣的皮是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