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四月一日。
紐約。
晚上十點。
陳明坤失踨了。
陳明坤是個送外賣的,照理送完外賣就要回到店裏,可是他沒有。他不是個會“卷包逃走”的人,陳明坤很需要錢,二年前,他花了六萬美元從福建偷渡來到紐約。他知道,在紐約有份工作可比那些外賣收回的飯錢重要多了。
要知道,那些錢,對沒有工作的人來說,也很重要。
陳明坤失踨了一個半小時了,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一個半小時找不到人是很正常的事,然而對於陳明坤來說,不是。
一個工作中的紐約送外賣者,如果消失了一個半小時,可能就永遠消失了。
從1998年到2003年,在紐約有五個送外賣的被殺,就是為了他們手中的食物,或者收來的飯錢。
直升機在頭頂盤旋,警犬出動,潛水員在河底試圖尋找屍體,超過一百名警察和探員在二幢高樓中搜索了871間公寓。
二天過去了,一無所獲,紐約警方相信陳已經遇難,隻是何時發現屍體的問題了。
第三天,公寓34A,鄰居報警聽到尖叫。
警察破門而入,沒有人,警察搜了個底朝天。
主人回來了,Troy Smith,唱rap的,唱rap的隻有黑人。
細心的探員看到Troy的灰色恤衫上有個黑紅色的圓點。
“這是什麽?”
“燒烤醬,三天前在中餐館沾上的。”
探員銬起了Troy,帶回警局。
---------------------------
這個故事來自於《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 Adventures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Food》,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故事是我改寫的,不是翻譯的,我寫得比原書好。
Fortune Cookie,是一種隻有在美國的中餐館才有的東西,一個小小的塑料袋中有個元寶樣的脆餅,打開,裏麵有張紙條,上麵有句話,還有一串數字。在最早的時候,那句話有好有壞,就象求簽(籤)一樣,所以也叫“籤語餅”,然而繁簡轉換以訛傳訛,反而繁體寫作了“簽語餅”;後來,裏麵的字條上隻剩下好話了,所以就變成了“幸運餅”、“祝福餅”。
這又是怎麽回事呢?原來美國人不能接受“君子問災不問福”這種理念,甚至對簽語餅用語的要求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比如說這麽一句“今天你會遇到個帥小夥”,結果被加州的老女人投訴,說是年齡歧視;又如“你會踏上漫長征途”,結果有人剛死了丈夫,看到覺得觸心境。結果現在的簽語餅,不再有任何宗教性的語言,也不再有任何會引起“任何人”不快的語句。
而且,美國不喜歡拿到同樣的簽語,那樣會讓人感覺自己不是“獨一無二”的,結果生產廠家有了上萬條簽語,而遠在日本的簽語餅的原型——tsujiura senbei,二十三條有好有壞的簽語一用就是幾十年。
作者考證了美國簽語餅的起源和發展,從日本人怎麽“發明”,再到怎麽傳入中餐館,頗是有趣。
作者從Fortune Cookie的起源開始聊,講述了中餐的美國的發展史,她去湖南尋找了“左公雞”的起源,結果自然是無功而返,作者甚至還為此拍了一部紀錄片。她還花一年做了件事,找出“天下最好的不在中國的中餐館”,雖說結果見仁見智,但尋找過程挺有看頭的。
書中還講了醬油在美國的故事,中餐外賣的故事,可讀性相當強,而且英文用詞簡單,有英文四級的話,應該完全可以看懂。
作者出生於紐約,畢業於哈佛大學,後來就職於《紐約時報》。作為第二代的中國移民,姓名很好玩,Jennifer 8. Lee,她的middle name是“8”,據說是因為出生時父母沒有給她起middle name,於是她自己取了個中國喜歡的數字。
對了,文首的那個送外賣的,在第五天被找到了,還活著。他在哪兒呢?他在一個電梯裏,他送完外賣,乘電梯下樓,結果電梯壞了,他被困在了裏麵,到第五天才被發現。
真是奇怪,美國人五天不用電梯,居然沒人去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