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似夢

歲月如歌,人生似夢。
正文

中國人姓氏所引起的尷尬

(2016-04-06 07:54:04) 下一個


        中國人移居海外,為了生活方便常起個洋名以便叫來順口,我卻不以為然,因為李姓在英語中就有,既能作姓,又能為名,但麻煩還是來了,李姓在解放前和現在的海外都譯成Lee,而在大陸卻用拚音規則譯成Li,記得二十多年前剛來英時很多洋人叫我“密斯特萊”,將“i"讀成長音,聽起來很不舒服,好象是Mr.Lie(謊言先生),我隻能耐心地糾正,解釋李姓英譯的曆史和中外不同,隨著中外交流的日益增多,象李連傑、李冰冰等明星逐漸被西方所熟悉,這種不快之事已大為減少。                                                                                                         但姓氏所引起的尷尬並沒有過去,在舊中國和現海外,女性婚後常在姓名前冠以夫姓,一是表示夫權,二可能是表明名花有主,其他人不要再存非分之想。巧的是這種習俗西方也有,而我們則在新中國成立後將其視為封建殘餘,早已棄之。於是在出國後問題來了,大約是十餘年前我和夫人參加一老外的旅行團在複活節去意大利、梵蒂岡一遊,在團的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天主教徒僅我們倆是中國人,每次出發前點名時就聽到:坐在後麵的李先生和陸太太在嗎,眾人回頭,搞的我好不自在,仿佛有人在講:這男的看似老實,其實還挺花心的,免不了抽空解釋一下,還要裝作漫不經心!                                                                                 但麻煩之事遠遠不僅於此,比如我們二人同去銀行開戶,先辦理她,然後銀行職員滿臉笑容禮貌地對我說:陸先生不好意思讓你久等,我免不了又是一番解釋。更有甚者,某些電話推銷員來電找我太太,她不在,我接的電話,不容我表明他已急切地在那邊說:陸先生這件事與你談更好,我們是xx公司,讓我哭笑不得。這種情況再三發生,不勝其煩,久而久之碰到不太重要之事,我也懶得理會,就默認為“陸先生”了……                                                             其實我也並非那麽小氣,加上家母也姓陸,我們李家已連續兩代與陸家結為“秦晉之好”,我偶爾扮一下“陸先生”亦未嚐不可?但從此事至少可以看出中國女性不僅是撐起了半邊天,有時甚至還是大半邊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