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櫪老記

老有所思,老有所記
正文

回憶幾十年前南通農村的過年習俗

(2018-02-12 10:25:32) 下一個

六七十年前,我的家鄉江蘇南通農村的人們過春節的習俗和熱鬧場麵,至今還留在我的腦海裏,印象深刻,曆曆在目。

請灶神 求平安

臘月二十四是祭灶,亦稱送灶。我清楚地記得,這一天家家戶戶吃赤豆飯,敬送灶神上天。灶神又叫灶君、灶王,我家鄉的農民用方言稱他是“灶角佬兒”。一般人家在砌灶時往往在煙囪旁邊預留一長方形小龕,高不過一尺,為供灶君專用。父母在我們這些孩子麵前不知講過多少遍了,說是灶君每年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一次,灶君說話不轉彎抹角、不隱瞞事實,但灶君在人們心目又是一位比較糊塗的老頭兒。人們一方麵怕他、敬他,另一方麵又設法糊弄他。

在臘月二十四“送灶”時,供品中有一種元寶形狀的灶糖(麥芽糖),又甜又粘。灶神吃了,嘴被粘住,想說什麽都說不出來。送灶作為過年的序曲,被稱為“小過年”,以示重要。送灶時,將供品放在灶台上,點燃香爐,潑酒於地,然後男主人向灶神叩拜,同時口中念叨,請灶老爺上天多說好話,保佑全家太平,然後取下灶王爺的神像及兩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子將其焚燒,意即送其升天去了。

到了臘月三十日除夕這一天,再供奉請回,重新布置神龕,換新紙寫,名為接灶。這次的供品是酒、果、糕、餅,不再用灶糖了。灶君回府後又從大年初一起重複他的監督事宜,從臘月二十四至三十日這一段時間,因灶神上天述職,人間暫時擺脫了天神監視。這期間就可以“百無禁忌”了。為此,有些人家拖後到正月十五才“接灶”,故意讓灶神在天上多待幾天,而人們就可以多“自由”幾天了。

現在,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老百姓普遍用上煤氣灶,灶王爺沒有立足之地了,也就無神監督了。

寫對子 苦作樂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的場所,可以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方等,“門心”貼在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依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方”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具、影壁中。回顧貼春聯的曆史,目的是利於後來人繼承和發展。

提起貼春聯,我想起父親寫春聯賣春聯的事。我父親在1942年參加革命以前,因為讀過私塾,在農村有點文化,每年春節前總要寫一些春聯,刻製一些喜箋,用兩塊比較薄的木板夾起來,背在身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登門逐戶地叫賣,生意很好。因為多數農民圖個喜氣,爭相購買。

那時農村裏的人們在除夕早上,就在家裏忙著貼紅對,內容大都是“壽比南山鬆不老,福如東海水長流”,“生意興隆三星高照,紫氣東來五福臨門”,“兒孫滿堂多子多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同時在壁、櫃、箱、櫥、桶上貼上各種吉祥語和“福”字,在糧櫃、糧囤上貼上四字(或三字)交匯並體在一起的“黃金萬兩”、“聚寶盆”等菱形紅對,取其“發財致富”的意思。

除了這些通用的春聯以外,還有一些反映農民疾苦的春聯耐人尋味。我記得小時候,在我家附近有戶人家,貼的春聯是“菜籽榨油油炒菜,棉花織布布包棉”、“擱一扇門板,是床又是凳;煮半鍋山芋,當飯也當菜。”這是個窮得討不到老婆的一位中年漢子貼出的對聯。他家隻有一間草房,既是廚房又是臥室。對聯真實地反映了他的貧困生活。

新中國成立幾十年來,經曆過多次的政治運動,每年春節人們貼的春聯,有不少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如毛澤東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有些下鄉插隊知識青年自編“鄉村大地處處好,貧下中農個個親”、“紮根農村幹革命,立足田野煉紅心”,用對聯表明自己的政治態度。中蘇關係緊張,街談巷議“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指示,鄉村的對聯也有所反應:“深挖洞銅牆鐵壁千古長存,廣積糧金穀銀棉萬裏飄香”。 “文革”期間,革委會印發“堵不住資本主義的路,邁不開社會主義的步”、“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在那頻繁地“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代,農民養雞鴨也有限製,有個人在家裏的門上貼了“隻準田裏長草愈密愈革命,力爭家中無糧越窮越光榮”、“勒緊褲帶提倡清湯寡水,咬緊牙關打倒瘦雞肥鴨”,此聯一出,招來許多非議,幸好當時農村“文字獄”的市場不大,議論了幾天,也就過去了。

粉碎“四人幫”以後,國家實行了改革開放的政策,百業興旺,下海務工經商,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貼的比較多的對聯是“春滿人間百花爭豔,福滿庭院四季常青”。現在又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為快捷便利的條件。2016年春節期間,我看到有個人家的大門貼著這樣一副春聯:“網上交易,是朋友無須見麵;天下馳騁,有鼠標何用親臨”。我覺們人們現在春節貼春聯就是在貼“福”。

貼年畫 迎門神

我小時看到每年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除了貼春聯以外,還要張貼各種花花綠綠、象征吉祥富貴的年畫,讓新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

我在參加工作以後,特別是結婚成家後,每年春節期間都要將牆上貼了一年的舊年畫撕掉,換上新買的年畫,主要是紅樓夢、西遊記、水滸、三國等古典名著的人物畫,也有花卉、山水等藝術作品。不要說原來住在平房裏,就是後來搬進了住宅樓,我都要在每年春節以前到市場上選購一些年畫貼在牆上,有時舍不得貼在粉刷得雪白的牆上,就張貼在櫥門上,給人一種新年新春新氣象。

也許是近年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居民,都住上了新樓,舍不得在牆上張貼年畫了,因此市場上的年畫銷售不暢,越來越少。2018年春節前夕,我打算買幾張連環畫,將貼在櫥上的四張山水連環畫換掉,我跑了南通多處的新華書店和年貨市場,都未能買到新的年畫,隻有被迫取消了張貼年畫的習俗,實在感到遺憾。看來,貼年畫的習俗將從此消失了。

我記得過去人們在張貼年畫的同時,還要在門上張貼一種年畫——門神。因為門有雙扇,門神也是成雙成對的。我看到比較多的門神是唐朝初年的兩員大將秦瓊(叔寶)和尉遲恭。傳說他們為唐太宗李世民鎮守宮門有功,能驅邪鎮鬼。門神畫都是彩色套板印刷,線條流暢,色彩鮮豔,神態生動。

提起門神,我還記得小時候曾祖母給我講的兩個笑話:有個農民春節前上街買門神,誤買了道人畫貼在門上,他的妻子問曰:“門神原是持刀執斧,鬼才懼怕,這忠厚相貌,貼它有何用處?”他丈夫答曰:“現在世道變了,如今外貌忠厚的,往往幹事更毒更狠。”有一天,夜遊神看到門神夜裏仍然站在門口守衛著,憐而問之曰:“你怎麽幹門衛這種事,日夜伺候人家多辛苦啊?”門神答曰:“出於無奈。”夜遊神又問:“戶主要給你報酬或者是管飯吧?”門神回答:“如果向戶主要飯吃,他就不會要我上門了。門神守門都沒有薪金。確實,在民間眾多所祭祀的神中,人們對待門神是最輕慢的,因為在人們的心中,門神隻是一種具有特殊功能的年畫。

辭舊歲 迎新春

每年農曆年除夕這一天上午,祖父就要將放在櫥櫃裏的祖先的彩色畫像取出來,懸掛在堂屋裏朝南的牆壁上,男祖先是清朝官吏的打扮,女祖先都是頭戴鳳鑾,直到正月十八落燈才取下來,下麵的木框上陳列著祖先的牌位,地上擺著方桌,上麵雞鴨魚肉等葷菜,還要放上糕點茶食等供品,燃起香燭和紙錢,全家老小輪流跪拜。

我的理解這種祭祖的形式,就是在三十夜這一天將逝去的祖宗的神靈請回來同子女一起過年,隻是讓他們中午先吃“年夜飯”,而我們活著的人吃年夜飯則安排晚上進行。

年夜飯也叫“合家歡”,是一年的收官大餐,全家老小圍坐共進晚餐辭舊歲。菜肴的品種的多少和質量的優劣以自家的經濟條件而定,不過進餐的規矩是一成不變的,如尊長老先入座,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準打罵孩子等等。菜肴要盡最大的努力做到豐富多樣,一般都要在數量上多一點,多少都要剩下一點飯菜,為的是討個“頓頓有餘”“年年有餘”的口彩。

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年年夜飯桌上都不少了一道魚,年年有“魚”,一年有“餘”,圖個吉利,圖個喜慶,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貴有餘(魚)”。糕與“高”諧音,象征來年生活和事業步步高升、升官發財走好運。新年吃飯,炒青菜是家家必備的盤中餐,表示“親親(青青)熱熱”,家家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同“如意”,可寄語“如意吉祥”,還有如吃芋頭(年年有餘)、吃棗(春來早)、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年糕(年年高升)等風俗習慣,都反映了中華民族濃鬱的傳統文化特色。

說諧音,圖吉利,反映出人們心存向往的心理,飽含了傳統文化的味道,其中有些內容已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被人們遠離,但其美好寓意還是能讓相當多的人所接受。

我記得農曆年除夕這一天,除了要忙年夜飯以外,還有幾件事是非做不可的。

一是懸掛冬青柏芝麻秸,在屋簷下的門框上方,兩邊各懸掛一束冬青樹枝、柏樹枝和芝麻秸,其寓意是人生像冬青柏枝青春常在,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二是懸掛天燈,這是一種紅色的橢圓形的紙糊燈籠,懸掛在走廊裏或者是屋簷下能避雨的地方。從除夕晚上起,我祖父每天晚上點燃照明,直到正月十八落燈日才取下來。

三是掇囤包,這件事我祖父都是讓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做的。就是在小草蒲包裏裝上粉石灰,在自家門前的場地上,每隔約30厘米的間距,向地上拍打一次,每拍一次,地麵上就留下一個直徑約20厘米的白色圓形痕印。含意是在新的一年裏,囤的越多,來年收的糧食就越多,體現了農民期盼富足的一種善良願望。

四是送福。除夕晚上,跑節節高的人手提燈籠,身背口袋,也有兩三個人結夥跑的,每到一家就在門外連續喊著“節節高,節節高”,意思是祝賀主家來年生活“節節高”,主家聽了就立即開門分送一些饅頭或年糕給他們。

五是守歲。除夕晚上,商家都要燒利市,鞭炮聲、鑼鼓聲不絕於耳,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一淩晨。除夕與新年交替之時,鞭炮聲、鑼鼓聲更是響徹雲霄,震耳欲聾。這時,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守歲”,意思是辭別舊年,迎接新歲,守歲過後,我們這些小孩子都玩累了,紛紛進入夢鄉。大人們則連衣倒在床上稍微合一下眼,過一會就要起來煮年飯(又叫團圓飯)、燒年飯菜,必須在天亮之前煮好燒好,因為大年初一是不得動煙火的。

過新年 圖好運

大年初一早晨,當我們這些小孩子被大人喊醒時,鞭炮聲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給我最大的驚喜有兩件事:一是母親已經把為我們兄弟三人做好的新衣新帽新棉鞋放在床前;二是母親將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麵。

我們小時候,家中沒有多少紙幣可用來作壓歲錢,隻有硬幣銅錢,數量也不多,一個孩子隻有8個銅板。

據說最早的壓歲錢出現在漢代,又叫壓膽錢,並不在市場上流通,而是鑄造成錢幣的玩賞物,有避邪的功能。壓歲錢牽係著一顆顆童心,而我們這些孩子的壓歲錢主要是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我們穿著一身新衣服,在給父母及祖父母拜過年後,又會得到祖父母一份壓歲錢。然後全家人就圍坐在一起先喝紅棗糖茶(或者是吃圓子),然後吃年飯(也叫團圓飯),年飯是通紅的赤豆飯,每人碗裏再置放兩對小團圓。年飯菜又叫團圓菜,全是素菜,由青菜、豆腐、茶幹、粉絲、金針、木耳、冬菇一起煮成。如果家裏有人未能趕回來過年的,也要另外盛一碗年飯,置放一雙筷子於桌上,表示是全家大團圓。

吃過年飯,我們這些小孩子就到外麵去玩,看做糖人兒、麵人兒,看耍猴戲、西洋鏡,放鞭炮,打銅板墩等等。大年初一大人們一般都不外出的,守在家裏娛樂,或者是吃吃瓜籽喝喝茶。

從年初二開始,親友之間帶上禮品,相互拜年,宴請數日,隻要晴好天氣,大道小路上,盡是穿著新衣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祭財神。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我們小時候,母親曾對我說過,民間規定的春節期間的各種禁忌,過了初五皆可破。這一天活動的內容主要是送諸神、祭財神,開市貿易。

民間的習俗,正月初五不僅要迎財神,還要“送窮”,這樣才能真正的富起來。這是自古以來我國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到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按照舊的習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現在不少商店正月初一就開門營業了),而在正月初五開門恢複營業,人們以為在正月初五財神誕辰之日開門營業,必將招財進寶。初五早晨要焚香放炮敬財神,期待天天發財,年年發財。

正月裏 掛天燈

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每年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很多男女老少走出家門,放煙花,點鞭炮,逛廟會,賞花燈,看大戲,猜燈謎,歡天喜地鬧元宵。

就我家而言,我祖父是個對元宵節很感興趣的人,對天燈的興趣很濃。“天燈”是紅色油紙篾殼燈籠,大的圓柱型,小的紅棗型。我家點的是紅棗形的,每次點兩盞。

我家在買木材建新房子時,我祖父就在木材店裏挑選了一根長達30多米細而長的杉木回來,作為每年元宵節點天燈用的柱子。每年春節前夕,我祖父就將係在屋簷下的天燈木柱放下來,在木柱的末梢係上滑輪,穿上細麻繩,栽在門前大場的中央,從正月十三晚上開始點燈,到二月初二“大落燈”為止,每天晚上點上兩盞紅燈籠,係到木柱的頂端,晚上二三裏路的範圍內,人們都能看到兩顆紅星在閃閃發光。這在當時農村沒有電燈、住的都是平房的情況下,還是引人注目的。

自己做 兔兒燈

我不會忘記的是,祖父還指導我和二弟學會了自製兔子燈和滾燈的技術。我學習先用竹條紮成每兩個大小一樣的6個圓圈,接著將兩個大圓圈交叉套紮一個圓球,然後將兩個小一點的圓圈分別套在大圓圈的前後兩個部分,用紗線將交叉口紮緊,形成了一個冬瓜型的兔身,並且將兩個小圓圈交叉紮在兔身一端,形成了兔兒頭,最後用竹條紮成兔耳和尾巴,用彩色紙糊起來,下麵裝上能轉動的底盤,訂上可插上蠟燭的鐵釘,做成了兔兒燈。

我還和二弟一起,學會了製作滾燈的技術。這種燈是用細竹條紮成有棱角的球體,安裝在有中軸的圓型木板上,用竹杆推動釘在木板上的木輪滾動向前,滾燈由此得名。

元宵節的晚上,我們兄弟二人,一個拉著兔兒燈,一個推動滾燈,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眾人看了都說好,我倆聽了心裏樂滋滋的,因為這是自己學習製作的成果。不過,我母親對此興趣不大,她隻是催促我和二弟紮成粗而長的草把,點燃之後在自家的農田裏奔跑,看到田頭溝邊有枯萎的茅草也將它點燃,稱之為放哨火。遠遠看去,農村田野裏到處是流動的星火,煞是壯觀。

有一年放哨火時,草把上的火星飛落在二弟的帽子上,將一隻新買的帽子燒了個小洞。為此,我挨了母親一陣痛罵,責怪我沒有帶好弟弟,注意安全。為什麽母親每年元宵節晚上都要安排我們去放哨火呢?理由是春節過後,大地回春,農田裏的害蟲卵開始發育,放哨火可以燒死蟲卵,減少農作物的病蟲害,獲得糧食豐收。其實,這隻是人們美好的願望。

元宵節 看燈會

在我的印象之中,過去農村一個鄉或者是一兩個村的鄉村幹部在元宵節前,選定一塊大一點的場地,通知有彩燈的人家,在元宵節這天晚上,將各式各樣的燈集中在一處展出,有成千上萬的人圍觀,到處歡聲笑語,人頭攢動。

民諺“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說的是看燈的人特別多,人、鬼、神共樂的情形,燈彩的品種很多,有人物燈,如“鍾馗戲福”、“劉海戲蟾”、“天女散花”等等,有動物燈和孔雀開屏、麒麟送子等;還有荷花等花卉燈,各種花燈爭奇鬥豔,美不勝收。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舞龍燈和獅子燈。伴隨著彩燈的還有許多雜耍,如蕩湖船、花擔兒、踩高蹺、潑花籃、漁翁鬥蚌精等等。

到二月初二為“大落燈”,這一天是以麵條敬神祭祖,然後把天燈落下來焚化,至此元宵節的活動全部結束。

我小學畢業以後,在縣城工作的父親將我們從農村遷入城市,元宵節比農村熱鬧多了,可以去文化館猜燈謎,可以到街上看花燈,還可以到劇場去看戲,各人自選去處,自得其樂。

元宵節晚上,各種彩燈爭奇鬥豔,鞭炮聲此起彼伏,空中煙花姹紫嫣紅,路麵上的小鞭炮小煙火,如同彈藥一樣封鎖著路麵……天上一輪明月,人間燈火如晝,沐浴著徐徐吹來的春風,元宵節讓人們充分感受到了節日的歡樂和生活的美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