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忠骨的安息之地
古詩說得好:青山有幸埋忠骨。在狼山眾多的風景名勝中,也有幾處是英雄忠骨的安息之地。導遊帶領我們來到其中最著名的一處,叫“石坊三墓”。
我們看到這座三門石牌坊,由4根3米多高、頂部有雲層浮雕的花崗岩石支撐,上部由3根1米多長的花崗石額坊將4根石柱連成一體。額坊上鐫著墓名:正中是駱賓王墓,右邊是宋金將軍墓,左邊是劉南廬墓。
導遊向我們介紹,三位墓主人中最有名的是駱賓王。駱賓王是初唐四傑之一,他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
駱賓王小時候聰慧過人,稱得上是神童。他7歲那年,跟隨祖父和祖父的朋友到郊外遊玩,祖父的朋友指鵝為題,要駱賓王作一首詩,以試試他的才氣。駱賓王略一沉思,使用清靜的童音琅琅吟誦道:“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這首《詠鵝》詩,隻用了18個字,就把白鵝在水上嬉戲的神態惟妙惟肖的表現出來了。
駱賓王65歲時寫的《討武盟檄》更是傳頌千古的雄文。據史書記載,武則天稱帝即位後,揚州刺吏徐敬業起兵反武,讓駱賓王寫了這篇氣吞山河的雄文,連武則天看到檄文中“試看今日之城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等章句時,也不禁拍案叫絕,歎息“宰相安得失此人”。
駱賓王在揚州起義失敗之後,打算從長江口乘船逃亡高麗(今朝鮮),由於刮大風,船無法東行,將士嘩變,多人跳水逃生,駱賓王逃到啟東呂四農村,追兵將領追捕不著,怕朝庭怪罪,就殺了與徐敬業、駱賓王相貌相近的人交差,就這樣,駱賓王得以隱姓埋名活了下來。駱賓王死後葬於南通狼山。
駱賓王是浙江義烏人,生於公元619年,死於公元687年,享年68歲。義烏人民為了紀念他,在家鄉為他建了衣冠塚,而駱賓王真正的墓在我們南通的狼山,這也是南通人民的光榮。
我們看到牌坊中間的兩根石柱上,刻有一幅楹聯:“筆傳文史一檄千秋著,碑掘黃泥五山片壤棲”。上聯讚頌駱賓王的《討武盟檄》傳誦千古,下聯記駱賓王死後墓葬狼山。
江南園林風格的謇園
導遊帶領我們來到狼山北麓,參觀具有江南園林風格的謇園。導遊介紹說,北麓的景觀尤其是人文景觀,與張謇先生是分不開的,當年張謇在這裏修建了趙繪沈繡樓,還建了林溪精舍作為避暑勝地。一個世紀過去了,為了紀念張謇,也為了豐富北麓園景點,狼山風景區在張謇先生原來的布局基礎上,建造了“謇園”。
謇園,可稱作北麓園的園中園。在這裏,不僅可以感受到江南園林小橋流水的雅致風韻,還可以欣賞到狼山北麓懸崖峭壁的雄偉壯觀。
導遊提醒我們看大門上的一副對聯:天泄奇氣開畫本,園蘊名跡仰高賢。上聯講園中景色奇麗,猶如大自然提供的天然圖畫,下聯講園中深藏著張謇留下的遺跡,讓人肅然起敬,緬懷這位前賢。
門內是一穿堂,堂內兩側是張謇的書法作品和明代書法碑刻,其中有一幅觀音係列刺繡是大師沈壽女士所繡,並由張謇題字。穿堂的東西是一長廊,長廊兩端的石門題額是“迎旭”“延月”,告訴人們此處景色晨昏可觀,晝夜皆宜。
在長廊盡頭,左邊有一幢小樓,取名“來今雨樓”。導遊說這個樓名很有意思,出自唐代詩聖杜甫的《秋述》。一千多年前,杜甫在長安生了病,他發現即使天下著雨,老朋友也來探望他,而新交的朋友到下雨天,就不會來探望他了。杜甫寫道:“舊,雨來;今,雨不來。”於是,後來就把“舊雨”和“今雨”分別借指“老朋友”和“新朋友”。這裏用“今雨樓”,境界又高了一層,意思是說這裏是新朋老友融洽相聚的地方。
導遊指著旁邊的這座石舫,名叫“載月舫”,是賞月的絕佳處。舫上有一副對聯:且作悠遊,人生苦短;何妨小憩,世路方長。導遊解釋說:人的生命有限,而要勞碌奔波的事又太多,不妨適當忙裏偷閑,來這兒稍作休息。
繞過水池,我們看到一個小門,上麵題“枕山”二字,也是小園之名。小園以山為枕,何等風光!門兩邊的圍牆上嵌有幾扇玻璃窗,我們透過窗戶能看到院內景色,美極了。導遊解釋這是采用了中國造園藝術中“漏景”的手法。
進入門內,我們看到門的背後有一塊大匾:化被草木。導遊說,這四個字為張謇所寫,意指德政的施行,惠及四方,連一草一木等細微處都被顧及,表現了張謇人本主義的博大胸懷。匾下方的盆景,是通派盆景的代表作品——兩彎半,曾獲得國際國內的多項園藝大獎。兩彎半因彎成的造型而得名,它的“學名”叫雀舌羅漢鬆,它的葉片小巧,形狀如同麻雀的舌頭。
我們走過二門,有一庭院,左側的小亭子取名“涵靜”,在這裏我小坐片刻,感受到庭園的虛穀寧靜。
我們在庭園右側看到張謇先生銅像。張謇是近代南通建設的設計師、踐行者,人們在北麓園興建張謇園這個園中之園,是為了讓子孫後代記住他,讓他的曆史功績與青山同在。
名聞遐爾的趙繪沈繡樓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一座三層樓房,一看署名就知道這是名聞遐爾的趙繪沈繡之樓。看介紹,這座建築建於1919年,樓房內部是傳統結構,外表呈圓拱形,西洋風格,這使趙繪沈繡之樓凸現出中西合璧風格。因為這裏麵收藏的是趙孟頫父子的畫和沈壽姐妹繡的觀音像,所以叫趙繪沈繡之樓。
趙孟頫,浙江湖州人。他是元代末年著名的書畫家,他貴族出身,是宋朝皇室的後裔。他的字寫得很好,被書法界稱為趙體。他的畫更好,被當代和後世人所推崇。他主張並提出“畫貴有古意”。後人評價他的畫有唐代大畫家的風韻卻沒有唐代大畫家過於纖小的毛病,有宋代大畫家的雄渾卻沒有宋代大畫家過於狂野的毛病。
沈壽,蘇州人,是清朝末年的刺繡大師。她在繼承蘇繡傳統針法的基礎上,獨創了“散針”和“旋針”兩種新的針法,並借鑒西洋油畫和攝影藝術的光影原理,獨創了“仿真繡”。她的仿真繡作品奕奕有神,栩栩如生,她繡的意大利皇後像、耶酥像獲國際大獎,轟動中外。慈禧太後七十大壽時,她以古畫為藍本,精心繡成《八仙上壽圖》、《無量壽佛》進貢,慈禧大喜,賜名為“壽”。沈壽被張謇聘請來南通辦的“女紅傳習所”,她把一生中最後8年奉獻給了南通刺繡業。沈壽的墓就在狼山西邊的馬鞍山下。
趙繪沈繡之樓原藏有曆代名人所畫的觀音像150多幅。導遊說,這些觀音像,經曆了許多曲折。民國年間,浙江人張摩河曾在普陀山做和尚,後來還俗,與杭州井亭庵靜法和尚處成至交,靜法圓寂前,將井亭庵中所藏曆代觀音畫像交給張摩河,叮囑她保管好。張摩河聽說南通張謇雅好文物,就將這些觀音畫交給張謇保管,張謇最初將這些畫藏在南通博物苑,後來覺得不妥,就特地建了這座樓來收藏觀音像。張謇於1926年逝世,過了十幾年,侵華日軍占領南通城,這些畫又被移到上海。上海佛教界人士將畫像影印一千部,廣為流傳。經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少部分曆代名人畫的觀音像散失,建國後,大部分原畫回歸收藏於南通博物苑。
現在我們看到的幾十幅觀音像,是根據上海影印本摹繪的,有唐代吳道子,元代趙孟頫,明代徐渭、仇英,近代沈壽等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