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小是我的初中同學。我倆在班上的考試排名輪流做王,從概率上講大約六四開,發小勝算更高。平心而論,確實發小更聰明。她的聰明從她的一雙晶亮的眼睛能看出來,有靈氣。發小被評上"學習標兵",大照片掛在學校走廊的玻璃櫥窗裏。我屈居二等,叫做"學習能手",就沒有"亮相"的榮耀了。發小毫無虛榮,是輕鬆隨意自然的,所有學生時代的美好標簽都是外界送來給被動貼上的; 我在乎榮譽,有內在動力,然而越在乎的越不得,我這大半生一直都在不斷證明這一人性悲劇的鐵定不變。
在世界看來,我和發小應該是"既生瑜,何生亮"的關係,奇怪的是,我倆偏不,我們從心裏喜歡對方,真正做到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有次英語老師講解形容詞和副詞的"更"和"最"的概念,反複舉例地自問自答:誰是班上最聰明的學生啊?然後就提發小的名字。又問誰是學習效率最高的啊? 答案又是發小。一堂課發小被從頭到尾地重複抬舉,讓我心裏莫名難受。我一絲一毫都不嫉妒發小,隻是實在不喜歡老師故意褒貶的小家子氣。
我的媽媽曾經教過我們一年數學。我為此挺苦惱。我本來學習好,是自己掙來的"榮耀",如果媽媽教,我考得好,別人會不會懷疑我"近水樓台"?媽媽從來不搞厚此薄彼的小格局,並沒有特別寵愛發小。如今發小告訴我,她對其他老師都淡漠了,還有些回想起來甚至相當抵觸,唯獨喜歡我媽媽。每當逢年過節,發小不但短信祝福我,還一定要我問候她"恩師":我的媽媽。發小自認她跟"恩師"是同一類人:隨性,淡然,平和,遠離名利。
記得發小愛聽廣播連環說書,好象是劉蘭芳講的評書"嶽飛傳",後來又接著聽"楊家將"。我好奇地試聽了一分鍾,就不耐煩地放棄了。我那時是假洋鬼子,生性也浮躁,對老祖宗的東西消化不良。我也聽過連續廣播,能聽下來的隻是"青春之歌"的前半部,因為裏麵有個"餘永澤",隱隱地對我還有些吸引。有次我跟發小開了個玩笑,她回我:"賢妹請起,免禮免禮!" 如今想來,我對中國傳統因為無知而忽略,留下了缺口。發小則是生於斯樂於斯,不做關於遠方的"癡心妄想"。三十年後重新相遇,留在國內的發小認為我當年出國的選擇是對的,她遺憾自己沒有象我那樣憑著心氣跑得更遠; 我則開始戀戀不忘故鄉的好,早斷了雄心,更絕了大誌,還糾結自己"亂作","瞎攪"是不是到頭來隻落得"空空的行囊"。
我和發小都是愛笑的女孩。老師讓我倆站在前台給全班介紹學習經驗。我講到一半,抬眼望見同學們認真聆聽的模樣,撲哧一下就失了控,笑到全身抽搐。結果我在台上發抖打擺,台下全班跟著哄堂大笑。控製住了局麵後,輪到發小。她原本也是為講而講,裝模作樣地趕鴨上架。結果跟我一樣不會忽悠的發小也是失敗的演員,她更是笑得眼淚都蹦出來了!老師拿我倆沒法: 好學生啊,本來特意包裝了要來撐門麵的,卻全搞砸了,還不忍心衝她們發火!
三十年的時空隔離,當我和發小通過微信再次連接後,我們驚奇地發現,我們貌似變了很多,經曆了很多,但又好象一切都沒變。我倆都成了班級群裏最平凡普通的一員了,但好象並無失落; 我倆再也不會象幼時那樣無事笑三回了。我們明白了讀書容易,生活艱難; 我倆甚至連婚姻都有類同的掙紮,相似的磨合; 中年的我們都不約而同地經曆過精神上的低落,按發小的話,我們從前太乖了,連青春的叛逆都沒有,現在要"補鬧"; 最終,我倆都"認命"了。出國也罷,留守也好,環境改變不了生活的本質。
實際上,對於認識生活的功課修煉,發小還是比我踏實,比我聰慧。我們在智商上永遠是六四開,格局不會變了。我喋喋不休地數算生活中的遺憾時,發小言: 思韻啊,隻有兩種人沒有遺憾,一種是升了天的,一種是入了土的。像你我這般貪生怕死的,最好遺憾多多,好保壽呢!發小把她一路的波折也如實道給我聽,卻沒有怨憤,好像在說他人的故事。我說: 你的話好比是我的氧氣,正憋著呢,聽你一言,就像吸上一口清新,真叫舒暢啊!
發小告訴我,她養過一隻狗,並不著迷動物的她架不住兒子再三請求,捏著鼻子不情不願而勉強為之。兒子出國留學後,她為了省卻麻煩,把狗狗送人了。後來聽說狗狗年老得了眼病,不知怎的,一下想起和狗狗朝夕相處過的日子,心裏疼痛起來。她從友人處要回了狗狗,精心護理她。現在狗狗眼睛好轉,每當見到發小,就流露出"生"的喜悅。發小從善待弱勢生命上麵得到許多充實。"我現在連一草一木也不再輕慢呢!"
幾天前我過生日,發小及時送來祝賀:思韻,要笑口常開哦!我說,正鬱悶呢!孩子回家說,媽媽,以後咱不說man-made了,要改說people-made。human, mankind這樣的詞都要取締。還說以後他她它要全兼顧,才能make a statement。我真要被這個充滿了"愛"和"自由"的世界逼到牆角了!發小樂了:親愛的,你整天在這些"高大上"的忽悠裏認真,要不得病都難。咱接點兒地氣好不?你也跟我學學欣賞花草,愛護動物,包你開心!
我和發小並沒有因為時空的隔絕漸行漸遠,相反,生活的逼迫,時代的洶湧,讓我倆格外懷念我們曾有的兩小無猜,珍惜如今彼此的相伴相知。"你什麽時候回來,我好好替你打理打理形象!"發小實在看不下去我的不修邊幅了。"行,到時候一閉眼,全交給你了!"
我這樣有偏執傾向的人,特別需要發小的平和來時時開導,舒通鬱滯,恢複平靜。對於發小,我的"憤世嫉俗"也好像淘氣的石子,定期地在她的波瀾不驚裏投下點漣漪,帶來些流動。她不厭煩,反歡喜。大概這也是互補吧,誰說隻有婚姻才需要互補呢,友誼又何嚐不是如此。
我腦海裏常常浮現出這一流動著的畫麵:兩個剛剛走近青春的女孩子,以為生活的全部就是讀書學習,而這對她們都不難,於是她們看滿世界都是花開,充滿喜感。她們未開口就先笑,對周遭全不設防。她們學不會和成人世界的合作,連當個棋子,扮個木偶都做不好,常常不分場合傻樂失控,花枝亂顫。不出意外,她們成人後沒了多少"精彩",她們沒有膽,也沒有識,去追逐那些"精彩"。都說老了老了就又長回去了,於是她們約好,等老了,再結伴取暖,期盼在笑紋皺褶裏找回她們傻傻的從前…
行雲流水的文字間,喜歡你的童年,少年和中年!喜歡你的發小,也喜歡思韻娘!
想起發小,真是溫馨暖暖。
搬完家了,沒有想象的艱難。依然不舍,需要慢慢適應。
不多說了,我們都是真誠的人,我們的文就是我們自己。認識思韻是我的幸運。
你和發小成年後不是沒了精彩,而是對“精彩”的定義改變了。我們人在變,社會也在變,境遇也在變,所以一切都成了“幾曾回首”。我的一些中小學的要好朋友,在很多年後聯係上,又覺得沒什麽太大的意思,我寧願保留他們年輕時的印象,而且常問自己,如果我現在和他們做同學,會不會和他們成為好朋友?
行雲流水的文字間,喜歡你的童年,少年和中年!喜歡你的發小,也喜歡思韻娘!
Love isn't love till you give it away...
“讀書容易,生活很難”,太對了
“讀書容易,生活很難”,太對了
那些務虛的東西真是沒必要多想。沒了咱們憂國憂民,這個世界照轉,生活照舊。可是咱要是輕鬆一點,咱的家人就會更開心一點,就會得到更多的關照。在我看來,家人比這個世界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