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瞄到過一本書,是女作家張潔寫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據封麵介紹是寫母親的。我沒讀,但是我跟張潔一樣,若被問道誰是世界上最愛我的人,沒有絲毫的懷疑,我必答母親。
母親節應景寫母親是困難的。因為天之大,唯有母親的愛墨書不下。我這麽說,媽媽自己可是第一個不同意。媽媽並不高舉母愛的"神聖",她更愛說"是孩子們自己要好"。她是超級理性的人。她說外公外婆就不是因為愛情而有了她,她隻是兩個年輕生命本能之下的產物。母親說這話倒沒有責怪外婆外公的意思,而是同情他們。我們都知道,在外婆外公所處的時代,他們已經最好地盡了自己的責任。媽媽也常說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為母者都是合格的母親。每當說到這裏,她都非常肯定地告訴我們,我和妹妹都是她想要做母親才計劃得來的,沒有陰差陽錯,不是生活強加。如今我也肯定地告訴兩個女兒:你們是媽媽誠心向上帝求來的寶貝。我抄襲了媽媽的說法,又加上了自己的誇張。不過回想自己的超級晚婚晚育,我又覺得自己並沒有誇張。
我小時候,跑跳摔了跟頭,傷了皮肉,第一怕的不是自己的身疼,而是母親的心疼。想到媽媽又要心疼了,我才難過得哭了。幾十年後我的大寶也摔傷了,她死死拉住褲子不讓我查看,哀求我:"媽媽不要看,寶寶不怕腿疼,就怕媽媽心疼!" 我如電擊般驚住,恍惚間穿越到了從前: 誰說孩子不是生命的傳承? 我說簡直就是複製!
媽媽當高中班主任的時候,有學生情竇初開。男生跟媽媽描述了自己無意間回頭,看到嫣然花開般的笑臉後的心動,媽媽說完全理解他,隻是高考這麽緊張,前麵的路還長。男生聽進了。現在事業有成的男生已經是風度翩翩的中年,媽媽回國,他在聚會上給媽媽敬酒。如此開明的媽媽怎麽養了我這樣不開竅的女兒,賴在媽媽身邊賴成剩女了還理直氣壯:因為沒人象媽這麽對我好!媽媽著急啊,她說:你什麽時候有了自己的幸福,幸福到了把媽媽忘掉了的地步,那我就幸福了!
媽媽跟著我們去教會,心裏有勉強,覺得整個敬拜形式讓她又聯想起中國經曆過的"個人崇拜"。理性的她對過度狂熱和癡迷虔誠都是冷眼旁觀,保持警惕的。但是有一晚我睡夢中醒來,卻清楚聽見隔壁屋裏媽媽在大聲禱告:上帝,求你賜我女兒幸福!無聲的熱淚瞬間浸濕了我的枕頭。媽媽明明覺得儀式化的禱告有些荒唐,但她還是克服抵觸,帶著虔誠的心去做了,僅僅是為了女兒!爸爸玩笑說,你媽媽信的不是基督教,她一輩子信的是"女兒教"!
我讀"虎媽的讚歌",很羨慕人家有個強勢的媽媽在成長中一路扶持。我媽媽就沒有這些周密的安排,不落的條理,清晰的遠見。她甚至都沒有明確表示過希望我們將來有什麽樣的"出息"。她後來承認,做為數學老師,不算題目時她的腦子有時真能達到"真空"。這讓我十分不解:我連睡眠時腦子都是通過夢境充實的,怎麽會有"真空"?所以媽媽沒有給我灌輸過"人生觀",相反,媽媽的思想倒是一直被我影響著。沉默寡言的媽媽生養了一個喜歡高談闊論的女兒,我尤其喜愛奢談"三觀"。我一路成長,思想的演繹變遷都要及時傳達給母親,讓她與我保持高度一致。母親出於對女兒的盲信,灌輸什麽就接受什麽,還美滋滋地感悟道:"人啊,確實是活到老,學到老!"
媽媽是名副其實的"羊媽",但隨遇而安的她也曾經因為愛的緣故"虎嘯"過兩次。
一次是在我剛滿一歲的時候。那時候奶奶和媽媽是同一所中學的同事(父母的姻緣是奶奶一線牽)。因為曆史背景的拖累,我家成了下放動員對象。中學還派工作組上門開學習班。遠在外地的父親接到家信難過地流淚了。外婆一家心急如焚,派年輕的舅舅連夜從常州趕到南京,給我們送日用品。先已落戶蘇北的大姨每日張望一輛輛自南京城裏開出的車,生怕我們已經混跡其中。大家在極度痛苦中已經準備接受命運強塞的苦果。那天媽媽下班回家,看到一屋子的人在給低頭不語的爺爺奶奶做最後通牒,溫良連螞蟻都不踩的媽媽怒火中燒,她喝斥眾人:"我愛人在外地工作,家裏上有年邁的老人,下有繈褓裏的嬰兒,你們要我們怎麽到廣闊天地,怎麽大有作為?! 實話告訴你們,我就是想不通!" 在滿屋的驚詫下,母親憤然摔門而去! 奇跡出現了! 第二天工作組就找到媽媽,"誠懇解釋"道:" 政策歸政策,具體落實也會具體考慮的。"最後的關頭母親用豁出去的抗爭挽救了全家。媽本是出了名的清心寡欲,與世無爭,但在山窮水盡處卻爆發出火山噴岩般的"勇敢的心"。我也由此得以南京生,南京長,直到離開中國。
另一次是在我大學畢業之際。那年就業市場很嚴峻。作為優秀學生,我被學校推薦去了某學術單位見麵。現在回想,我不敢相信自己當初的可笑,竟然讓媽媽陪我去麵談。接待我們的是老中青三個梯隊的代表。老的是離休顧問,中的是在職主管,青的是付主管。談得很好,他們當場就表示,招聘目標是衝著未來接班人的標準定的,本來不想要女孩,但學校極力推薦,才決定見見。見了談了確實喜歡,準備破例接受了!我如釋重負。幾天後,準單位主管突然給母親電話,說有其他學生打報告,反映你女兒在學校就是一門心思出國的"托派",我們一心要招的是能打"萬年樁"的後備主管的,你若能口頭保證我們將來不走,我們馬上拍板!母親想到了我的追求我的夢,她甚至連回旋的餘地都不留,斬釘截鐵地說"某某長啊,你也是從年輕過來的,人生不能沒有夢啊!"就放下了電話。那"人生不能沒有夢"就是我當年給母親灌輸的世界觀之一,媽給活學活用上了!媽媽常說自己缺乏主見,畏懼決斷,但是一旦涉及女兒的信仰,媽總是定奪執行得無比堅定。我們放棄了這份工作,後來又得到了更好的,則是後話了。媽媽當年的義無反顧也是我後來在困苦時的明燈,每每回想,總又能激起百折不撓的勇氣。
至於成長中母親的無微不至,病床前母親的悉心體貼,高考挑燈讀書時母親的夜夜陪伴,挽著胳膊逛街時和母親說的閨蜜私話,早被我當作天下母親的千篇一律,被我當作理所當然,瀟灑地大筆一揮,不值得書寫了!其實正是日日流淌的涓涓母愛,消耗了母親的氣血,讓青絲漸成華發。
媽媽的"女兒教"信仰在照顧兩個外孫女時受到了衝擊,開始出現坍塌和動搖。媽媽終於覺得從前把女兒看得甚高有點上當,有點主觀。她現在看著倆寶,總忍不住說:"比你當年強多了!" 是啊,我是敏感的孩子,上個幼兒園也哭,害得媽不忍心,又領回家了,不像倆寶,歡快熱情擁抱新世界; 我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讓母親心驚肉跳,無奈淚下,不像倆寶,朝氣蓬勃,健康活潑; 我在運動,觀察,創新,嚐試方麵的薄弱,倆寶都不在話下地擅長。媽媽通過孫輩這麵鏡子重新客觀地認識了女兒,知道了女兒的諸多不足,然,眼光會變,觀念會變,唯有愛,至始不變。
母親節,微信裏有人提醒,孝子都在網上,而媽媽不在網上,快放下手機去看媽媽吧!我很幸運欣慰,因為我的媽媽就在網上。我的博文媽媽會讀到,而且因為我寫博,媽媽也迷上了文學城。從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再到工作單位,我認識誰,媽媽就從我的嘴裏知道了誰。她說得出我的所有同學和朋友,可見我在她麵前是何等滔滔不絕。如今,我們倆會議論讀到的博文和我交往的博友,媽媽把文學城當作了我的新學校。
我無論是身還是心,去到哪裏探索世界,就會把媽帶到哪裏,多遠都不會落下她。因為我這個孤獨的"教主",這輩子隻收了媽媽一個"信徒"。沒有這個信徒的追隨,我內裏虛幻,外在架空。媽媽是我可以攜帶的"故鄉",是我心靈的家園。媽媽是忠實的桑丘潘薩,讓我這個堂吉訶德在最潦倒的時候都能象個昂然的騎士。我再不濟都確信,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最堅定地,無條件地"粉"我,那就是媽。
媽媽,祝您母親節快樂!
張潔寫的,思韻不讀可就太對了,那個反差真的是太大了。
也祝大家與父母,與子女親情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