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曆八方,我心依然

原創博文,轉發請注明出處,它用先告知本人
正文

由wikipedia(維基百科)的募捐想到的

(2018-12-04 09:11:39) 下一個

    幾天前G20 峰會2018在阿根廷首都(Buenis Aires, Argentina)召開。雖說有同事來自那個國家,除了知道他們踢足球、跳扭屁股舞、經常燒烤牛肉,更詳細的人文所知甚少,便自然想到了維基百科,了解一下該國的一般狀況。這個網站是非營利的百科全書平台,雖然點擊率超高,卻一直奉行無廣告服務。wikipedia主要靠有相當水準的網民不斷補充詞條和內容。我曾經查找了不少詞匯,乃至自己的專業詞,去驗證了其可靠性不錯;重要的是常有鏈接,把你帶入大量的拓寬深讀。但這不是本文要強調的。

    這次進入後有提示自願捐贈,數目不大,便又響應一次。該網站避開廣告這一如今最賺錢財路,實為高風亮節、利他主義的典範,It does deserve the donation!

    年底的時候很多人在考慮一下向哪些機構募捐。我所知道的朋友圈,除了信仰、公益的募捐,通常會對自己或孩子的大學基金會,給一些回饋,算是感謝過去的資金支持、雪中送炭。出自對善意的回報、感恩,也一定帶給您節日季節裏錦上添花般的愉悅。

    社會是人類個體關係的總和,梳理其結構的靠國家政府的規劃、經濟調節、法規、民意公投等等,在西方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慈善募捐或捐獻。後者的長期存在要靠文化的依托,也少不了宗教的影響力。慈善的經濟支持,像瑞雪飄落沒有雨噪聲,時節來時緩緩地融化釋出,越發滋潤土壤。我不由得感謝造物主,讓這個社會既有瘋狂的拜金掙錢人,也有蓄財欲望淡漠者,一旦有一點寬卓,不,甚至手頭仍然拮據,便想能為別人做點什麽。人有旦夕福禍,在困難的時候得到別人的拉把,既是蒙福,也常是被善良播種。

    記得我女兒上大學的那年,家裏幾乎陷入經濟危機。除了生意的虧損負債外,還得應對官司。無疑孩子上大學的費用也沒有著落。不過天無絕人之路,有所大學的校友基金會,願意為女兒提供每年幾萬美金的無償獎學金資助,使得她沒多少困難就完成了學業。我每每想起,不由得動容。所以,有一次跟朋友聊到,覺得沒多少資格說教孩子,知道感恩父母,反倒是我感謝孩子給我機會,讓我伴她一同成長,見證了人生美好。

   盡管對社會有不滿,但也應負有責任。自己是其中一員,渺小的因素雖然不能左右大勢,但滴水成池、成河、成江流而經久不斷。自己的言行導致的其實就是自己想要的。

12/04/2018 in Milwauke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八方人 回複 悄悄話 哈,搞不懂哪來的那麽多的點擊量,拜托大家讀讀下邊這篇《漸漸失色的繽紛世界 》
八方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NotALawyer2' 的評論 : 對,公共廣播也是和咱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讚你!
NotALawyer2 回複 悄悄話 我也年年貢獻一點點,另外就是 PBS. 比起捐助窮人,我更偏好捐知識教育類。
八方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enxueOp' 的評論 : 我們算是給維基百科澆一點水,讓這棵樹長得更大; )
wenxueOp 回複 悄悄話 我也年年小額捐一下 :-)
八方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謝謝認同!我不是拉讚助哈:) 我覺得英語比較好的,但又缺乏國外的背景知識的人喜歡用英文Wikipedia,我很少去看它的中文版,對其準確性也就沒有太多的發言權。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也捐了。但Wiki的中文內容與英語的差太多,看上去華人要麽英語比較好不屑於看中文,要麽隻有看的缺乏寫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