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似乎很小資,很洋版,閑情逸致之物,坐星巴克是今日中國的時尚之舉。然而,除了休閑之外,咖啡對於現代美國人來說,卻似乎是少不了每日的齒輪轉動的潤滑劑。
在一切講求效率的美國早上送孩子,上課,開會,上班,都可以看到人們急衝衝的進出著,人手一個要麽星巴克的紙杯子,要麽五顏六色的保溫的咖啡杯,你也許看不到名牌包包,但是十之八九都會杯不離手 - 咖啡杯。星巴克每個角落三步一個、五步一間,不是啥時尚的年輕人地方,而更像 7- 11。我不喜歡星巴克,很少去,上次和朋友去的時候是秋天,南瓜季節,星巴克順應季節端出來一款南瓜味的咖啡。自然是人工的味道了。星巴克的咖啡淡的如水,卻不知道為何人們花個5刀每日不厭。加之朋友們傳來的帖子,“美人魚”的標簽似乎另有所養,非我所愛,也就更不願去了。以前買過星巴克的禮物卡多是鼓勵孩子的老師。現在也不買了。其實拐角有一家咖啡館,那裏的咖啡和環境更好。
更喜歡自己煮的瑞典咖啡,或是哥倫比亞咖啡。黑咖啡使我如同中藥一樣難咽,而加了half and half 或是 拉鐵竟奇跡般變成最可口溫馨的飲料。
可以上癮是因為喝完了立即思維奔逸,文思泉湧,平時覺得十目一行的文字變成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周圍的問題都不成問題,可以麵對青少年的白眼,老公的緊皺的眉頭如同幹渴的植物,澆點水就行了唄,太陽都明亮一點,那一整天都明媚得不行;估計上班奴們喝了咖啡,老板和客戶都順眼一些。也許這就是老美每天投資5刀在咖啡上的原因。
人到中年,總會這疼那疼。治了幾年的疼痛,從傳統西醫轉到中醫,再加上alternative medicine,告知所有咖啡因的飲料都要禁。所有糖都得停。因為這些都是引起炎症的禍首。
有陣子不怎麽疼了,所以自己就放鬆了。這陣子又喝上了,還買了法式的咖啡壺,看似簡單的玩意,要知道這可是最好的咖啡煮法。我喜歡它是因為它簡單,不插電,開水泡幾分鍾,按幾下篩子就好了。幾年來不知換了幾個電咖啡壺。不知道是“XX製造”的原因還是世界趨勢,這類小電器幾乎都不超過一年的壽命。於是我返璞歸真。少了電器的掛慮,還喝上更可口的咖啡,何樂而不為。簡單就是好。
可是好景不長,近來又添了腰疼,去看整脊醫生,七裏卡拉完了後,舒服了,但是一看注意事項,又是禁咖啡因和禁糖。糖可以禁,咖啡茶可是我一天的齒輪的潤滑劑啊。於是起了爭戰。早上起來看著可愛的法式咖啡壺愣了幾秒,打開咖啡罐吸了幾口香氣,過了癮,終於放下。
我家有隻貓,人說一隻貓一個脾氣,這貓不愛抱,不粘人,但是但凡咖啡的香氣飄過來,她必定酥酥地躺了一地翻了肚皮,等著我過去摸摸她,抱抱她。
咖啡能使貓放鬆,當然也會使人放鬆,給我們樂趣和溫馨的感覺。可是過量了,就發現自己興奮過頭,話說個沒完,晚上也文思泉湧就不好了。咖啡說不上是毒品,可是畢竟是會上癮的東西。
但願自己的齒輪不靠咖啡也運轉自如。
適可為止,回歸自然。咖啡使我們放鬆,也會是我們更加焦慮。別讓咖啡掌握你的一天,乃是人生之健康之道。如果咖啡是每日的潤滑劑,未嚐不可;不時和朋友家人享受一下咖啡館的溫馨也是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