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奶奶的花園 . 防空洞. 兒時回憶(之四)

(2016-03-05 14:52:06) 下一個

   今年夏終於再訪故居。已經易主的家,麵目全非,雖然被重新裝修,大門金碧輝煌,但是過去的老家的溫馨已經不再。

 

   奶奶家有一個不小的花園,和一座三層樓房,獨門獨院,在那個年代就是豪宅了。相比北方的動蕩,南方的奶奶家就像世外桃源。奶奶喜歡種花和果樹,我也就在這兒認識了許多花草和果樹。記得前院有玉蘭,月季,仙人掌,鳳仙花,君子蘭,茉莉,還有入藥的金銀花,曇花。金銀花攀藤在雞窩上麵的木棚子上,老人們會叫我在秋天時爬上去摘采,放在大大的扁的笸籮在陽光下曬幹,小心地收藏在餅幹聽裏。曇花的壽命很短,開的時候真是曇花一現,除了短暫的欣賞就是用來煲湯了。記得我曾經得過腮腺炎,奶奶用仙人掌舂碎了敷在腮幫子上。隨著季節的更換,滿園香鬱,姹紫嫣紅,遠居近鄰都讚不絕口。算算她種下的果樹不下十種,兩顆洋桃,人心果,琵琶,石榴,番石榴,番葡萄,番荔枝,木瓜,黃皮,菠蘿蜜。。。。。吃不完的盛產的洋桃,番葡萄常常一筐一筐地送給鄰居們。

   玉蘭的香鬱使我想起祖母家那棵大白蘭樹。
在那個我總是不敢去的前園的角落,因為那裏不經意地會竄出一隻壁虎,一隻毛蟲或是被蜘蛛網網住。花很大,但是要趁著花蕾未開的時候就用帶鉤的竹竿鉤下來,否則就謝了。我那時還小,竹竿的重量似乎還在我剛可以承擔之內,略顯的有些吃力,花朵的香氣帶來的喜悅滿足。

  家裏自己養了幾隻下蛋的母雞和小雞。常常會切老菜葉子摻在糠裏喂它們。白天把雞們趕到開放的棚子裏,晚上趕回雞圈,加上重重的大鎖在物質缺乏的年代裏常常有小偷來偷雞。

  一隻灰豹皮色的老貓,是我生命中第一個貓。它對主人很忠實溫順而對獵物則凶猛的很,忠心服務到近二十歲。專職就是抓老鼠。卻一輩子連進屋的資格都沒有,即使是寒冷的冬季,也隻能偎依在煤爐旁取暖。在它最後的日子裏,每天抓一隻老鼠,已經沒有牙吃它隻是把它咬死,拖到後門給主人看。終於有一天它在雞窩邊的破布裏老終。

  故居對過就是我曾經上學的小學了,記得學生們經常踩到門口的草坡,或是偷摘白蘭花,祖母因此而經常抱怨。祖母家門口的三角地曾經在"備戰備荒"的七十年代修過防空洞,磚就是鄰居們組織起來用泥土和沙自製的,而防空洞也因為從未有過真正的使用而廢棄,進而成為路人臨時廁所。現在的三角地已經看不到當年的防空洞的痕跡,而燦爛的花朵的地下掩藏著多少時代的變遷。說起防空洞,記得院子後頭還有一個兩人大的,就在楊桃樹旁。六歲的我對它的興趣不亞於我家貓咪對空的壁櫥的好奇。記得有一天,祖母說今晚有防空演習,我們要把燈全熄了,大人都到防空洞裏,你可以一個人在屋裏呆半小時嗎?盡管有些緊張,但還是首肯了。隻記得那黑暗中的半小時是此生中最長的地等待。學校裏曾經組織學生們參加挖防空洞的勞動,我對地道裏迷宮一樣感到興奮好奇,為了爭取表揚,曾經搬過十塊磚以致於第二天手臂都抬不起來。

  圍繞著小學的是一條林蔭道,記得當年很多的鳳凰樹,春夏季的時候從樹上一絲絲地吊著一種肉蟲蟲吊死鬼兒。我經常要打著雨傘才敢匆匆走過這條林蔭道,去村口的同學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蘆風澤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荔枝100' 的評論 : 謝謝欣賞。喜歡您的博客。
荔枝100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
池上草堂 回複 悄悄話 白玉蘭"花很大,但是要趁著花蕾未開的時候就用帶鉤的竹竿鉤下來,否則就謝了"。 好像白玉蘭花期蠻潮長的? 為什麽要鉤下來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