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元旦,離舞林大會還有好幾個月,我們就開始準備了。選好參演的曲目,然後就要討論該穿什麽樣的服裝了。我們優雅健身舞隊甚至還成立了一個舞林大會籌備組,大家聚在一起吃了頓飯,建了一個微信群,翻了無數的淘寶網頁,提出了不少建議,就可穿否,性價比,討論了兩個來月,最後終於定下來了。
第一次,我是隨Kanata中文學校健身舞隊,參加的第三屆渥太華舞林大會。那一年,我們身穿各自從Wal-Mart 買的6塊錢綠色T恤,配黑色褲子,跳《梔子花開》。第二年,我們集體從淘寶上訂購了黑色的舞蹈服,依舊是黑褲子,跳《全是愛》。第三年,我們接著用上一年的服裝,老師設計,給上衣加了些花邊,跳《中國範兒》。第四年,依舊是那一身黑,我們在舞蹈服外邊,又套了一件紫色披肩,跳《美麗的心情》。年年都穿黑褲子,於是,我入手了一條質量不錯的黑色瑜伽褲。然後,下一年我們改穿裙子了!
舞林大會的創辦人陳朝霞女士,多才多藝,交遊廣闊,參與成立了渥太華最早的健身舞隊,並支持過好幾個健身舞隊。據她說,當時渥太華大概有十幾個隊,每周固定時間練習,於是她提議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一下,沒想到效果極好,就一屆一屆辦下來了。第一屆沒有名字,大家隨意叫“舞林大會”,也沒有訂場地,用的是一個隊的練舞室。第二屆改叫“健舞杯”,租的是Mather Teresa Catholic高中的體育場。第三屆正式定名為“渥太華舞林大會”,租的是John G. Miacak Centre 室內溜冰場。從第四屆開始,卡爾頓大學的籃球館就成了舞林大會的固定場地。
據陳朝霞回憶,第一次舞林大會時,根本沒有想太多,大家都很隨意。十幾個隊,隻有一個隊穿了統一的健身服,其餘隊,都是平時練習的運動服。
有一次,和指導老師在休憩間隙聊天,我說起第一次參加舞林大會時,記得有一個隊自己縫了長長地袖子跳西藏舞,她笑道,“那時候,覺得自己可美呢”。
作為一個“動手無能星人”,我的女紅極差,擱古代,大概是嫁不出去的。有一個極為手巧的媽媽,造成了我隻會釘扣子。偶爾幫女兒把開線的毛絨玩具縫起來,總能得到女兒由衷的讚美,“媽媽,你真棒!”忍不住汗顏。所以,每次舞林大會,我更傾向於買全套的服裝,而不需要自己動手,縫花邊,加亮片什麽的。實在是“臣妾做不到啊”!
感謝馬雲,感謝淘寶,感謝那些幫忙把東西從中國帶回來的人們。在淘寶上搜“廣場舞服裝”,能有20多萬個相關商品,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你淘不著。讓我們在服裝上有了極大地選擇餘地,也為舞林大會增加了許多色彩。除了衣服,還有手裏拿的道具,以及身上佩戴的飾品什麽的。這幾年的舞林大會,大家都興致極高,各顯神通,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爭奇鬥豔,以舞會友,自娛自樂!
在舞林大會上,我見到過身穿民族服裝打腰鼓,中式功夫裝練太極劍,身著旗袍跳《夜上海》,紅色斜襟小襖跳《白毛女》裏的《北風吹》,一身牛仔打扮跳《Country Road》,穿阿拉伯服裝跳肚皮舞,仿佛剛從《一千零一夜》裏走出來。。。
練習的時候,常看到蔡惠湘老師穿一件藍色上衣,領口和袖邊都繡了民族風的花紋。我誇她像金庸小說裏的藍鳳凰。她笑,說這件衣服是和《茶香中國》的服裝一起訂的,她隻是多訂了一件藍色同款。
我去年在優雅健身舞隊添的粉紅色喇叭袖大擺裙套裝,和今年的綠色黃邊飾有孔雀花紋的傣族裙子,拿回家時,女兒都大叫,“Pretty!”並請求我,“媽媽,以後可以給我穿嗎?”
表演用的服裝,一般都比較誇張,日常是穿不著的。但那又有什麽要緊?年少時,我們大都有過舞台夢:穿著耀眼的服裝,站在聚光燈下。。。有一些衣服,隻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能穿多久。掛在衣櫥,天天看著就很滿足。
去年,除了兩身舞林大會服裝之外,我又給自己添了幾雙跳舞的鞋,包括練習用的跳舞鞋,芭蕾鞋,還有表演用的老北京布鞋以及拉丁舞細帶涼鞋。今年,我又訂了跳傣族舞的服裝,粉紅色的瑜伽上衣,金色亮片小背心,拉丁舞小短裙。。。
照這樣的速度,相信用不了幾年,我會有一個專門的衣櫥,用來存放我的舞衣。而我,將靜候那一天的到來。
***
《梔子花開》
《全是愛》
《中國範兒》
《美麗的心情》
改穿裙子了!
穿民族服裝打腰鼓
中式功夫裝練太極劍
身著旗袍跳《夜上海》
《白毛女》裏的《北風吹》
一身牛仔打扮跳《Country Road》
穿阿拉伯服裝跳肚皮舞
《茶香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