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媽媽
我是朋友圈裏有名的二十四孝媽媽。
每年12月到第二年2月,是我們家的花錢大月。12月我們要給兩個孩子買聖誕和新年禮物。然後2月份兩個孩子生日,要準備生日禮物,有時候還要聯係相關場所開生日派對,以及生日派對的邀請和回禮。情人節的時候,要幫孩子們準備班裏同學的賀卡,巧克力與小禮物。以上這些,都是我一手操持的。還有幾項大的支出,12月要給兩個孩子買教育基金,2月份要給我和老公買退休基金。加上中間的農曆新年,每年這三個月,看著錢嘩嘩地流出去,常常有去搶銀行的衝動。
2007年底,任天堂推出了新款遊戲機WII,這是一款革命性的遊戲機,到處都有人討論遊戲如何好玩兒,機器如何難買。作為一個二十四孝媽媽,我想給兒子買一個WII遊戲機做生日禮物。本來以為避開了聖誕節高峰,會好買一些。可是我從1月初就找遍了周圍幾家大店,查廣告,詢問他們什麽時候進貨,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終於在他生日之前買到手了。那年給他在一家保齡球館給他開PARTY,一個小孩20多塊,去了近30個孩子,加上禮物和回禮,花了我近一千大元。
2014年,女兒8歲生日。我提前一個月給她聯係到一家室內遊樂場,每個孩子盛惠30大元,一共去了20多個孩子。值得慶幸的是,午飯,蛋糕和回禮遊樂場都包了。那一天孩子們都玩得非常盡興,而我隻要準備好我的信用卡就夠了。
還有兩個孩子的各種課外活動。在高峰期,兩個孩子共參加10來項活動,堅持多年的有中文學校(2人),遊泳(2人),滑冰(2人),足球(2人),鋼琴(2人),繪畫(2人),籃球(兒子),羽毛球(兒子),藝術體操(女兒)。還有一些學過一段時間就放棄的,比如兒子的國際象棋,圍棋,跳舞,薩克斯風和高爾夫球,女兒的芭蕾,體操。前一陣女兒提出想學空手道,這不,我正在四處給她打探俱樂部。
整日忙忙碌碌,象個不停轉動的陀螺。每天早上,我要給兩個孩子準備早飯,和要帶到學校的午飯,水果和零食,然後送孩子們去趕校車,簡直象打仗一樣。常常顧不上吃自己的早飯,總是一口氣喝下牛奶,然後拿片麵包就去趕公車。
一下班就趕著回家做飯。晚飯還要考慮營養搭配,並照顧到孩子們的口味。常常在回家的路上就想好晚飯怎麽做,然後在廚房裏一站兩個小時。總是急急忙忙吃完飯就帶孩子們去參加各項課外活動。孩子們睡下之後,我才有時間收拾廚房,有時候還要準備第二天的午飯。忙完之後,常常已經很晚,累得都不想說話,偶爾有以頭搶地或仰天長嘯的衝動。這方麵,媽媽總是做得更多一些。有些活,爸爸根本注意不到,或者不以為意。有時候累極了會吼老公,大部分時間老公默默承受,偶爾也會吼回來。要是發生在結婚前,我肯定早就跟他一拍兩散了。而現在,兩個人對吼之後,第二天該幹啥還幹啥。
還要監督孩子們練鋼琴,幫助做中文作業,幫著做學校作業。常和老公說,若我們兩個去上學,大概連加拿大的小學也畢不了業。記得有一次,兒子的作業是做一個城堡,讓一個10歲的孩子自己找材料做一個城堡,這難道不是留給家長的作業嗎?
加拿大的小學沒有課本,也很少有作業。中間有一段時間,兒子成績不好,老師說他上課不聽講。我們也不知道學校裏教了些什麽,後來就去 COSTCO 買了一大堆書,又在家裏教孩子。
兒子不是一個善於交際的孩子,或者說不知如何與同學相處。我們也找各種書來看,請他的同學來家裏玩(play date),勤和老師交流,還去學校做義工。老公在兒子的小學家長委員會裏做了好幾年主席了。而女兒現在回家會說,學校有活動,義工不夠,要我和老公請假去學校做義工。
還有兒子的課外體育活動,冬天他在籃球俱樂部打籃球,夏天在足球俱樂部踢足球。我們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少看電視,少打遊戲,主要是為了鍛煉身體,更重要的是讓他多和同齡的孩子多打交道。幾年下來,雖然兒子的籃球足球水平仍然一般,但附近同齡的孩子幾乎都認識了。
其實,我很喜歡開車接送孩子們,常常一邊開車一邊聊天,那是我們的輕鬆談心時間。問一下孩子們在學校裏都做了些什麽,孩子也會和我說一些心裏話,偶爾開玩笑逗逗孩子,偶爾被孩子的童言童語逗笑,或者說一些毫無意義的傻話,卻能跟孩子們拉近距離。
小時候,我的夢想之一是可以隨心所欲地買書,所以常常看到合適的書,就給兒子買下。後來兒子抱怨書太多看不過來。可他喜歡的那幾本書,都是我介紹給他的。每個星期,最少要帶孩子們去附近的公立圖書館一次,他們可以選自己喜歡的書或DVD借回家,有時候我還有給他們通過網絡預訂熱門的圖書或DVD。
還有看電影,從孩子們可以進電影院看電影之後,我就每年陪他們去電影院看好幾場電影。每次都是我提前查好最近有什麽好電影上映,然後帶他們去看。最近兩年兒子可以帶妹妹去看電影,我隻要做司機就好。感覺自己已經把一輩子的兒童電影的配額都用光了,除非以後陪孫輩看,我再也不要看兒童電影了。
這兩年孩子們大了,漸漸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終於不用我盯著他們刷牙,洗漱,不用再講床前故事,當然,睡前的擁抱和‘我愛你’還是不能省略的。他們可以自己練鋼琴,做作業,不用我坐在一邊督促,哥哥可以帶著妹妹去公園玩,去看電影,我終於解放了,‘如釋重負’的感覺,莫過如此。
常常從朋友那裏聽說別人家孩子的事跡,有的孩子競賽得獎,有的孩子拿獎學金上名校好專業,有的孩子拿到美國常青藤名校的錄取通知。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再怎麽偏心,我也隻能承認自家孩子沒有那麽突出的天分。在學校裏,孩子的成績隻是中上;學了幾年遊泳,兩個孩子也隻能做到從深水區裏遊出來;滑了幾年冰,也隻是能在冰上滑動而已,既打不了冰球,也玩不了花樣;學畫畫和鋼琴,也隻發現孩子沒有藝術天分,每次鋼琴考級,都隻能磕磕巴巴通過;姑娘學了幾年藝術體操,還做不出一個完美的劈叉。
其實我們並沒有指望孩子們多麽成才,對他們最大的期望是健康,平安,快樂,然後能養活自己。這樣為孩子們忙碌,隻是希望以後不要後悔,想著當時若是怎樣怎樣就好了。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有擔不完的心:兒子憨厚老實,怕他以後找不到女朋友,或者受人欺侮;女兒聰明伶俐,又怕她以後‘聰明反被聰明誤’。什麽叫‘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總算領會到了。
常常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好。有時候累了,不夠耐心,麵對孩子們的無理取鬧,或者我會屈服,或者吼他們幾句讓他們退下,我還是做不到溫柔而堅定。
我知道有的家長會在周末清晨5點起床送孩子們去打冰球,可我因為周二要早起一個小時送兒子去學校參加樂隊練習,而同意兒子盡早放棄樂隊活動,盡管我知道兒子應該多參加集體活動。
我知道有的家長會在冬天每個周日帶孩子們去滑一天雪,而我既懶,又怕冷,還不愛運動,從來沒有帶孩子們去滑過雪。
我知道有的家長會開車好幾個小時送孩子們參加比賽,競賽。而我們,隻肯給孩子們報名參加附近的活動,車程在15分鍾之內。
還知道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得到更好地教育,送孩子去上私立學校,或者為了孩子去上重點學校而每天在路上折騰兩三個小時,而我們為了讓孩子多睡會兒,甚至不願意送孩子去排名更好的學校。
我想我還不是一個合格的二十四孝媽媽,我還要再接再厲,更加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