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歌
上高中時,好友和我都喜歡一首歌<讓我默默離開>。在當年的少女夢幻中,離開才是愛情的浪漫之極致。“一切讓它過去, 一切屬於無奈, 讓我默默離開”,幾乎可以和‘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並列了。另一首我和好友都喜歡的歌是<成長的歲月>,現在還時時記起她唱歌時的樣子,‘成長的歲月 ,讓我知道知道我已失去太多 ;成長的歲月 ,讓我知道更要珍惜擁有的一切’。而今想起,真真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歲月,哪有什麽失去,更不知道珍惜。現在再聽這支歌,無限感慨,隻能歎一句‘卻道天涼好個秋’。
和大學好友的友誼始於信陽陸軍學院。當年隨北大錄取通知書而來的,還有一紙去信陽陸軍學院報到的通知。對北大自由浪漫的夢想,全被軍校嚴肅刻板的生活打碎。當年趙傳正流行,一曲<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傳唱一時,還有《我是一隻小小鳥》。好友和我最喜歡的卻是《我終於失去了你》,也許隻為了那句‘ 陪我渡過生命中最長的寒冬’。現在還記得信陽的冬天,陰冷,潮濕,凍瘡,還記得那時的自己,自憐,憂鬱,迷茫。
在信陽陸軍學院的時間雖然隻有十個月,卻對我以後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同寢的六位室友,一個是我大學最好的朋友,三位和我大學同寢,還有兩個就住在隔壁寢室。我們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在軍校裏我們學了很多革命歌曲,有些現在還記憶尤新,什麽‘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八月桂花遍地開’,‘走向打靶場,高唱打靶歌’,還有打靶歸來。每周我們有一個晚上是班會,那就是我們的縱情歌唱時間,也許隻有高聲吼叫才能排解青春的抑鬱。每次的保留節目有兩個,一個是《國際歌》,另一個是我們最愛的《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那樣美麗的歌詞,那樣憂傷的旋律,以至於我們稱自己為‘山外山合唱團’。
初入燕園,就結識了生命中的他。大學裏的戀情,充滿了各種不定性。年輕的我們,矯情別扭的我,不知道體貼少女心事的他,我們吵架,流淚,和好。那時最愛的是童安格的《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曾經,在深夜裏,一個人躺在宿舍,反反複複地聽這支歌,一遍又一遍的在心裏發問,‘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今年我們就要慶祝結婚二十周年了。現在回想,那依舊是我們最美好的時光。
剛結婚的時候,愛聽的歌是《最浪漫的事》,‘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還有《梅花三弄》,隻為那句深情的‘問世間情為何物,隻教人生死相許’。我們已經一起經曆了那麽多,如今隻希望我們能平平安安,攜手偕老,就像我們愛的《牽手》中唱的,‘沒有風雨躲得過,沒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的牽你的手,不去想該不該回頭’。
常常想,我聽的不是老歌,是我的青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