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trading

Technical analysis is a way to trade stocks.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trade. You get your way that match your personality.
個人資料
正文

zt:人過中年,看盡人間世事,再迷蘇東坡

(2021-06-06 20:37:09) 下一個

年輕時喜歡蘇東坡,主要喜歡他的才華橫溢,他的詩詞的豪放飄逸和朗朗上口。人過中年,經曆了各種起起伏伏、順與不順、喜與悲後再來讀他的詞,最喜歡的是他的這個人。一千多年間,不管在哪個朝代、哪個時期,從聲名顯赫的社會名流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蘇東坡似乎總是最深得大家喜愛的那一個。

 

喜歡蘇東坡,最喜歡他的樂觀豁達。他的一生,實在是命運多舛。“22歲喪母,30歲喪妻,31歲喪父,42歲遭遇烏台詩案,從此不停被貶謫,49歲兒子夭折,50歲又被召回京師,60歲又被貶謫,終於在64歲,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 ,就是一座山 。親人的逝去,官場的屢遭打擊,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讓人悲痛欲絕或悲憤難眠,自怨自艾,意誌消沉。他也曾心灰意冷,肝腸寸斷,但他卻一次次從人生的低穀中走了出來,苦中作樂,隨遇而安,並為後人留下了流傳千古的精彩詩詞。在他的詩詞中,可以看到他一次次如何把消極的東西轉化成樂觀的:“花褪殘紅青杏”,美麗的花兒謝了,但小小的青杏兒正從凋零的花瓣處冒了出來,讓人惆悵中有幾分欣喜。“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柳棉被風吹走了,但種子落地可以生根,又給人以無限的希望。

 

體現他豁達胸懷的莫過於這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山間小路上行走突然下起了雨,沒有沮喪和埋怨,手持竹杖腳穿草鞋一身輕勝似騎馬,披著蓑衣邊吟唱邊慢慢前行。料峭的春風吹散了醉意,有些冷,山頭卻有斜陽照耀。回頭看看來時下雨的地方,我信步往回走,下雨和晴天都無所謂了。

 

蘇東坡是典型的文人,喜怒形於色,和政場上需要的老謀深算心有城府大相排斥。政治上他幾起幾落,顛沛流離,被發配的地方從杭州到黃州到惠州到儋州,越來越遠,環境也越來越艱苦。但也正是在這些地方,他留下了最膾炙人口的詩句,讓後世無數的心靈為之共鳴和激蕩。在離世前兩個月,他寫下了“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詩句。人這一生,不管經曆什麽,晴天也好,風雨也好,接受它們,因為它們終將會變成與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喜歡蘇東坡,因為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愛人、兄長和朋友。最讓人動容的是他那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他和王弗初婚時一個19,一個16,正是如花似玉的好年紀。夫婦倆情投意合。王弗婚前雖讀書不多,但聰慧好學,博學強記,她的學問很快讓蘇軾刮目相看。不僅如此,她還慧眼識人,與粗獷不拘小節的蘇軾互補,給夫君各種交友建議。可惜她在27歲時就拋下三十歲的蘇軾和7歲的兒子撒手人寰。十年後,蘇軾早已經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潤之,午夜夢回,憶起發妻仍然是肝腸寸斷。“不思量,自難忘”。平時忙忙碌碌地過著日子,仿佛也不怎麽想起她,但心底裏卻從來難以忘記。她在窗前梳妝的情景恍如昨日,現在即使路上碰見,滿麵灰塵,頭發斑白,也應該互相不認識了,隻有淚千行。多麽美麗的回憶和令人悵惘的現在。

 

蘇軾與弟弟蘇轍隻差三歲,從小就脾性相投,長大後患難與共。他和弟弟都被官府流放,分居異地,卻一直鴻雁傳書,事無大小相互分享,對彼此的家庭更是視為己有,鼎力互助。他為弟弟寫的詩詞就有一百多首,其中包括那首最著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被卷入烏台詩案時,蘇軾以為命將絕,曾給弟弟留下“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的句子。他願意與弟弟世世代代都是兄弟,他希望有朝一日退隱後能夠與弟弟在風雨交加之夜聽那敲打的雨聲,傾心暢談,對床而眠。

 

蘇軾素來交友甚廣對朋友坦誠相待,輕不言恨。他和王安石的會麵讓我感動至深。當年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兩人因為政見不合有各種恩怨糾葛。公元1074年,蘇軾從黃州再度被貶前往汝州,路上特地前往金陵看望被二次罷相的王安石。兩人冰釋前嫌,每天一起出遊看山水美景,共同飲酒作詞,談古論今,談佛論禪,相處二十多天才依依惜別。兩人的寬廣胸懷,淵博學識和高風亮節讓後人欽佩。

 

蘇東坡讓人喜愛的一點是還有他的真實和接地氣。他的才氣遠在眾人之上,他有一百個理由侍才放曠,自命清高,但他沒有。他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不好人不管他流放到哪裏他從不高高在上,他到田間、水畔、山野、集市,與農民、漁父、樵夫、商販談天說笑。他喜歡熱鬧,總是呼朋喚友,一起吟詩作樂,談天說地。在海南時,他路遇一位據說能言善辯的婦人,他想試探她的口才,就問她對世事怎麽看。老婦人說,“世事如夢”,見其不解,又解釋道,“內翰昔日富貴,一場春夢”。蘇東坡想起自己一生的遭遇連連點頭,戲稱此婦人為“春夢婆”。

 

喜歡蘇東坡,也因為他是個美食家,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的吃貨。他的這一愛好,讓他在潦倒和不得誌時仍然有所喜,有所樂。也讓他從文學家、書法家、政治家等各種名家的神壇下到人間,和普通人緊密接觸。春天來了,看著桃花和江水的美景,他想到了用新鮮的蔞蒿、蘆芽和豐美的河豚做成的美食。“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美食最有名的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東坡肉,另外還有東坡魚、東坡肘子、東坡餅、東坡酥等,不勝枚舉。不管走到哪兒,他都盡情享受當地的美食,在惠州他“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到了海南,他飲椰汁食海鮮。才高八鬥,他卻如此享受俗世的煙火。

 

讀《月亮與六便士》,裏麵以高更為原型的主人公為追求自己的藝術夢想,不惜拋棄漂亮愛社交的妻子和健康快樂的孩子,他認為必須遠離俗世的生活,才能全心全意地追求他自己的夢想,妻子的哀求和挽留讓他心生厭惡。就連我很欣賞的精神貴族木心也這樣說過,“現在生活雖好,但這是常人的生活,溫暖、安定、豐富,於我的藝術有害,我不要,我要淒清、孤獨、單調的生活。藝術是要有所犧牲的。如果你以藝術決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樣生活了。”

 

對這些超凡脫俗有追求有夢想的藝術家文學家,我敬佩和仰望的同時,心裏總有一種不寒而栗。所以特別高興有蘇東坡這樣的大師,既有超人的才識,又有普世的價值觀。有血有肉,靈魂有趣,有才華,更有溫情。他和我們一樣珍惜世間所有美好的情誼,享受美味珍饈,他也和我們一樣會感到無奈,會感歎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會自嘲,或一笑置之。他如同生活在我們周圍的愛人、父親、兄長和朋友,卻又寫出了流傳千古的詩詞和文字。

 

蘇東坡,不管時光如何荏苒,我會是你永遠的粉絲!

年輕時喜歡蘇東坡,主要喜歡他的才華橫溢,他的詩詞的豪放飄逸和朗朗上口。人過中年,經曆了各種起起伏伏、順與不順、喜與悲後再來讀他的詞,最喜歡的是他的這個人。一千多年間,不管在哪個朝代、哪個時期,從聲名顯赫的社會名流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蘇東坡似乎總是最深得大家喜愛的那一個。

 

喜歡蘇東坡,最喜歡他的樂觀豁達。他的一生,實在是命運多舛。“22歲喪母,30歲喪妻,31歲喪父,42歲遭遇烏台詩案,從此不停被貶謫,49歲兒子夭折,50歲又被召回京師,60歲又被貶謫,終於在64歲,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 ,就是一座山 。親人的逝去,官場的屢遭打擊,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讓人悲痛欲絕或悲憤難眠,自怨自艾,意誌消沉。他也曾心灰意冷,肝腸寸斷,但他卻一次次從人生的低穀中走了出來,苦中作樂,隨遇而安,並為後人留下了流傳千古的精彩詩詞。在他的詩詞中,可以看到他一次次如何把消極的東西轉化成樂觀的:“花褪殘紅青杏”,美麗的花兒謝了,但小小的青杏兒正從凋零的花瓣處冒了出來,讓人惆悵中有幾分欣喜。“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柳棉被風吹走了,但種子落地可以生根,又給人以無限的希望。

 

體現他豁達胸懷的莫過於這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山間小路上行走突然下起了雨,沒有沮喪和埋怨,手持竹杖腳穿草鞋一身輕勝似騎馬,披著蓑衣邊吟唱邊慢慢前行。料峭的春風吹散了醉意,有些冷,山頭卻有斜陽照耀。回頭看看來時下雨的地方,我信步往回走,下雨和晴天都無所謂了。

 

蘇東坡是典型的文人,喜怒形於色,和政場上需要的老謀深算心有城府大相排斥。政治上他幾起幾落,顛沛流離,被發配的地方從杭州到黃州到惠州到儋州,越來越遠,環境也越來越艱苦。但也正是在這些地方,他留下了最膾炙人口的詩句,讓後世無數的心靈為之共鳴和激蕩。在離世前兩個月,他寫下了“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詩句。人這一生,不管經曆什麽,晴天也好,風雨也好,接受它們,因為它們終將會變成與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喜歡蘇東坡,因為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愛人、兄長和朋友。最讓人動容的是他那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他和王弗初婚時一個19,一個16,正是如花似玉的好年紀。夫婦倆情投意合。王弗婚前雖讀書不多,但聰慧好學,博學強記,她的學問很快讓蘇軾刮目相看。不僅如此,她還慧眼識人,與粗獷不拘小節的蘇軾互補,給夫君各種交友建議。可惜她在27歲時就拋下三十歲的蘇軾和7歲的兒子撒手人寰。十年後,蘇軾早已經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潤之,午夜夢回,憶起發妻仍然是肝腸寸斷。“不思量,自難忘”。平時忙忙碌碌地過著日子,仿佛也不怎麽想起她,但心底裏卻從來難以忘記。她在窗前梳妝的情景恍如昨日,現在即使路上碰見,滿麵灰塵,頭發斑白,也應該互相不認識了,隻有淚千行。多麽美麗的回憶和令人悵惘的現在。

 

蘇軾與弟弟蘇轍隻差三歲,從小就脾性相投,長大後患難與共。他和弟弟都被官府流放,分居異地,卻一直鴻雁傳書,事無大小相互分享,對彼此的家庭更是視為己有,鼎力互助。他為弟弟寫的詩詞就有一百多首,其中包括那首最著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被卷入烏台詩案時,蘇軾以為命將絕,曾給弟弟留下“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的句子。他願意與弟弟世世代代都是兄弟,他希望有朝一日退隱後能夠與弟弟在風雨交加之夜聽那敲打的雨聲,傾心暢談,對床而眠。

 

蘇軾素來交友甚廣對朋友坦誠相待,輕不言恨。他和王安石的會麵讓我感動至深。當年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兩人因為政見不合有各種恩怨糾葛。公元1074年,蘇軾從黃州再度被貶前往汝州,路上特地前往金陵看望被二次罷相的王安石。兩人冰釋前嫌,每天一起出遊看山水美景,共同飲酒作詞,談古論今,談佛論禪,相處二十多天才依依惜別。兩人的寬廣胸懷,淵博學識和高風亮節讓後人欽佩。

 

蘇東坡讓人喜愛的一點是還有他的真實和接地氣。他的才氣遠在眾人之上,他有一百個理由侍才放曠,自命清高,但他沒有。他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不好人不管他流放到哪裏他從不高高在上,他到田間、水畔、山野、集市,與農民、漁父、樵夫、商販談天說笑。他喜歡熱鬧,總是呼朋喚友,一起吟詩作樂,談天說地。在海南時,他路遇一位據說能言善辯的婦人,他想試探她的口才,就問她對世事怎麽看。老婦人說,“世事如夢”,見其不解,又解釋道,“內翰昔日富貴,一場春夢”。蘇東坡想起自己一生的遭遇連連點頭,戲稱此婦人為“春夢婆”。

 

喜歡蘇東坡,也因為他是個美食家,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的吃貨。他的這一愛好,讓他在潦倒和不得誌時仍然有所喜,有所樂。也讓他從文學家、書法家、政治家等各種名家的神壇下到人間,和普通人緊密接觸。春天來了,看著桃花和江水的美景,他想到了用新鮮的蔞蒿、蘆芽和豐美的河豚做成的美食。“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美食最有名的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東坡肉,另外還有東坡魚、東坡肘子、東坡餅、東坡酥等,不勝枚舉。不管走到哪兒,他都盡情享受當地的美食,在惠州他“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到了海南,他飲椰汁食海鮮。才高八鬥,他卻如此享受俗世的煙火。

 

讀《月亮與六便士》,裏麵以高更為原型的主人公為追求自己的藝術夢想,不惜拋棄漂亮愛社交的妻子和健康快樂的孩子,他認為必須遠離俗世的生活,才能全心全意地追求他自己的夢想,妻子的哀求和挽留讓他心生厭惡。就連我很欣賞的精神貴族木心也這樣說過,“現在生活雖好,但這是常人的生活,溫暖、安定、豐富,於我的藝術有害,我不要,我要淒清、孤獨、單調的生活。藝術是要有所犧牲的。如果你以藝術決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樣生活了。”

 

對這些超凡脫俗有追求有夢想的藝術家文學家,我敬佩和仰望的同時,心裏總有一種不寒而栗。所以特別高興有蘇東坡這樣的大師,既有超人的才識,又有普世的價值觀。有血有肉,靈魂有趣,有才華,更有溫情。他和我們一樣珍惜世間所有美好的情誼,享受美味珍饈,他也和我們一樣會感到無奈,會感歎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會自嘲,或一笑置之。他如同生活在我們周圍的愛人、父親、兄長和朋友,卻又寫出了流傳千古的詩詞和文字。

 

蘇東坡,不管時光如何荏苒,我會是你永遠的粉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