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心力衰竭患者來說,可用於移植的心髒,來源不可靠,數量也很少。如今,這些患者有了另一種選擇,就是安裝神奇的人工心髒。這顆來自中國研發團隊研發的“中國心”已經成功幫助多位心衰患者,重新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自主創新“中國心” 助心衰患者重獲新生
29歲的何鑫,是一名心力衰竭患者。他經常感到身體軟綿綿沒力氣、有時呼吸十分困難,隻能躺在床上休息。幸運的是,兩個多月前,何鑫在阜外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安裝了一顆人工心髒。這天他來到醫院和主治醫生見麵,接受檢查。
患者何鑫告訴記者,原來的時候就是走二、三十米就不行了,就得喘,現在就走個千八百米沒什麽問題。原來上樓梯根本上不了,就得攙著我,現在可以上樓梯了。
胡盛壽是給何鑫動手術的主刀醫生。他告訴記者,何鑫身體裏的人工心髒,是我國自主創新的人工心髒,被醫學界親切地稱為“中國心”。它不但填補了國內人工心髒領域的空白,更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帶來希望。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表示,就是和最新一代的、第三代的美國、世界上使用最廣的,就是這個全磁懸浮的人工心髒去比,各項指標都達到了國際水平。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至少有1000萬心力衰竭患者,對於心衰患者的治療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心髒移植,我國每年可以提供移植的心髒僅有300顆左右,相較於上千萬的患者,這個數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第二種方法就是人工心髒。
蘇州某醫療器械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陳琛介紹,厚度隻有26毫米,直徑50毫米,重量不到180克,而且它是全磁懸浮式的人工心髒(血泵)。這個泵運行非常安靜,而且無論上下左右,怎麽晃動、轉子都不會碰殼,這就允許患者可以去參加體育鍛煉,比如說去打高爾夫(球),過上高質量的生活。
目前,我國自主創新研製的全磁懸浮人工心髒,已成功完成臨床試驗手術4例、人道主義救援手術3例,總共7例。
更小更強!人工心髒領域殺出“中國黑馬”
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人類開始人工心髒的研究,從最初模仿人類心髒結構的第一代仿生人工心髒、到第二代的功能性人工心髒,再到現在第三代的全磁懸浮式人工心髒,每一次跨越都是一次巨大的科學創新。相比之前的人工心髒,全磁懸浮人工心髒有哪些優勢,在研發的過程中,又遇到過哪些難題呢?
全磁懸浮人工心髒主要工作原理,就是整個心髒在人體內采用磁懸浮方式工作。它的齒輪轉子與軸承沒有接觸,具有體積小和血液相容性好的優點。研發團隊通過降低電磁鐵的體積和功耗要求,從而實現減小齒輪直徑,將血泵體積做到比國外先進產品還要小。
陳琛自豪道,我這個厚度26毫米,國外產品怎麽著也得30多毫米。
磁懸浮齒輪在旋轉過程中,容易破壞血液裏的細胞,血液會凝結成血塊,形成血栓,引起腦中風等副作用。如何攻克血泵和血液相容性難題呢?
陳琛介紹,說簡單一點,就是把血液騙過去。因為血液要識別出來這個異物,是需要一點時間的。如果我們讓血液很順暢地流過血泵,不給它這個時間識別,就給它騙過去了。
記者:大概(血液反應)時間有多短?
陳:大概來講,它可以達到,一百毫秒的數量級。也就是0.1秒。
為了讓血液能夠高速通過血泵,原材料的質量,激光焊接的光滑程度,齒輪轉子、定子的同軸度,電子元器件性能、參數,產品密閉性都必須更加嚴格。
蘇州某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質量工程師鄒雲鋒告訴記者, 我們這個產品對密封性要求很高,相當於一滴水大小的這樣一個空氣,它要穿透到我們這個產品裏麵,需要上百年的時間,要達到這個標準。
蘇州某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總監唐兆槐表示,這個測試台模擬病人的生理狀態,將我們人工心髒,裝到這個測試台以後,對我們人工心髒進行一個實時的老化測試。 每天會進行(正常運動睡眠)三個狀態的輪流,自動切換,已經持續兩年多的時間,我們會一直進行下去。
經曆千百次反複實驗、調試、檢測。2015年,一顆直徑50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不到180克的全磁懸浮人工心髒,研製成功。 2019年,美國馬裏蘭大學一篇公開發表的研究文章表明,這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心”,溶血指標等主要數據都超過以往產品。目前,全磁懸浮人工心髒的應用還在不斷試驗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