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改名,改的僅僅是一個稱呼嗎? 放眼全球,像穀歌、亞馬遜、沃爾瑪等不少知名科技公司、世界500強企業都曾改過名字,而改名背後往往反映著公司戰略與業務調整的深刻變化,有的企業甚至在改名後因股價變化帶來了逾千億元的市值增長。
A股上市公司都用3字或4字簡稱,不過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出台的規則可能會改變這一現象根據中證協的規定,科創板將新增擴位證券簡稱,最多可以為8個漢字(16個字符)。
資料圖(圖片來源:攝圖網)
對比海內外改名的成功案例,我們能得到諸多啟示。
穀歌宣布重組更名後股價上漲6%
2015年8月,穀歌(Google)宣布成立一家名為Alphabet(字母表)的新公司。Google最早源於數學名詞googol,意為10的100次方、巨大的數字。Alphabet則是字母表的意思。
穀歌創始人之一的拉裏佩奇曾在2015年的公開信中稱,字母表代表人類最重要的發明語言,也是Google搜索業務的索引。
穀歌的更名計劃並不僅僅是名字上的含義,背後實則為一項重大的重組計劃,新成立的Alphabet將成為穀歌的母公司,穀歌原先的Google X、Google Ventures等業務部門也都將成為和穀歌並列的Alphabet子公司。
通過這次重組,穀歌向外界表明,其業務範圍已遠超最初的搜索引擎領域。目前,穀歌旗下新興業務包括無人駕駛汽車、能診斷糖尿病的隱形眼鏡、智能溫控器、無人機送快遞、機器人等。2017年,穀歌母公司Alphabet正式完成重組。
穀歌的收入在2008~2012年增長了150%,股價卻幾乎沒有太大的增長。而在重組改名消息宣布之後幾個小時,公司股價上漲6%,市值提升超過200億美元(按當前匯率約合1384億元人民幣)。
有過類似改名經曆的還有今日頭條。2018年4月,今日頭條決定公司層麵和相關場景下使用字節跳動(英文ByteDance)品牌,不再用今日頭條代表公司整體品牌。今日頭條僅作為字節跳動公司旗下的信息流閱讀產品存在,和它擁有同樣角色還有西瓜視頻抖音火山小視頻以及悟空問答等。
對於公司更名的說法,今日頭條方麵回應表示,公司其實沒有更名,而是一直叫字節跳動,今日頭條隻是字節跳動旗下的一個產品。不過由此可以判斷,和穀歌更名相似的是,今日頭條對公司名稱的表態,也反映出其發展方向上的變化過去,這家公司以主力產品今日頭條被公眾所認知,也隻有今日頭條一個產品能代表公司的定位。但隨著抖音、火山視頻、悟空問答等產品的崛起以及全球化業務的開展,今日頭條的品牌形象已經不能完全涵蓋公司的全部業務。
亞馬遜、沃爾瑪、蘋果都曾改名
知名企業出現更名的情況絕非少數,實際上,蘋果、沃爾瑪等500強企業也都曾經因為業務拓展而改動過名字。
2018年2月1日起,沃爾瑪百貨公司(Wal-Mart Stores,Inc.)正式改名為沃爾瑪公司(Walmart Inc.)。特意去掉stores(商店)一詞,意味著沃爾瑪將從傳統商店運營者轉型為全麵覆蓋線上線下、滿足多種購物方式的零售商。
沃爾瑪的CEO道格麥克米倫在一份聲明中說,他認為更名符合公司一貫的消費者可以用任何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沃爾瑪購物的願景,我們的顧客以沃爾瑪的名字認識我們,而今天他們不光在我們的商店,也在線上和我們的APP上購物。
此外,2007年,喬布斯發布初代iPhone前,蘋果公司名稱從Apple Computer Inc.改為Apple Inc.,這被視作是蘋果去電腦化的標誌,也是公司全新的起點。去掉一個限製性詞匯,表達了蘋果進軍其他領域的戰略意圖。
而這一戰略也獲得了巨大成功。2007年1月9日,蘋果宣布首款iPhone智能手機之後,手機大賣,股價也隨之突破100美元。
曾經突破萬億美元市值的亞馬遜也有過改名經曆。它最初的名稱是Cadabra,聽起來就像是魔術師讓觀眾們見證奇跡時刻的碎碎念。其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希望建立一家圖書零售網站,能夠讓用戶獲得魔術般簡單迅捷的購物體驗。
《傑夫貝佐斯:亞馬遜網站的創始人》(Jeff Bezos: The Founder of Amazon.com)一書的作者安拜爾斯表示,公司改名的原因是為了防止人們將Cadabra一詞誤聽為可怕的cadaver(意為屍體)。
貝佐斯和他的妻子對Relentless(意為無情的、殘酷的)這個名稱也情有獨鍾。貝佐斯在1994年購買了Relentless.com域名,並保留至今。到現在,輸入relentless.com,就會直接跳轉到亞馬遜的主頁。
直到1995年,這一網站才將名稱更改為亞馬遜(Amazon)像是世界上流量和流域麵積最大的河流,貝佐斯表明了試圖建立電商帝國的巨大野心。
A股不乏更名後股價一飛衝天案例
公司名稱代表著公司的品牌,甚至能夠反映出公司業務發展的方向。也正因為如此,近年來不少A股上市公司熱衷於更名。統計顯示,A股有超過1200家上市公司改過名稱,占上市公司數量的1/3;而出現兩次以上更名的公司也有400多家,甚至還有超過百家企業進行過3次以上的更名。
近5年,有大約566家A股上市公司更改證券簡稱,其中2015年及2016年更名的公司最多,分別均超130家。
針對任性更名的現象,監管機構也拿出了具體的監管措施。如在2016年9月,上交所製定了《上市公司變更證券簡稱業務指引》;2016年11月,深交所也發布了《變更公司名稱備忘錄》。
從後續的情況來看,2017年至2018年更名的上市公司數量明顯有所下降,這應當與監管趨嚴有一定的關係。
A股上市公司更名後,股價一般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統計信息顯示,個股更名後,短期來看股價以上漲為主,尤其在更名當日,股價上漲的占比極高。
舉例來說,在公司更名的當天與後一天,上市公司的股價往往容易出現漲停的現象。比如天神娛樂與遊久遊戲,在更名當天均出現漲停;聯絡互動、三泰控股、二三四五在更名後一日股票出現了漲停。
除此之外,以公司更名後約20個交易日的周期來看,則更是出現過一些股價暴漲的案例,股價漲幅在60%~80%的不在少數,甚至還有個股股價出現翻番的情況。
以多倫股份為例,公司於2015年5月11日宣布,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立誌於做中國首家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基於上述業務轉型的需要,為使公司名稱能夠體現主營業務轉型,擬將名稱變更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P2P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作出這一更名決定的背後,除了一個所謂價值10億元的頂級域名以外,公司一無正式業務、二無人員配備、三無可行性論證。這種三無式更名的做法也立即受到了上交所的關注,兩次下發問詢函,並要求公司停牌自查。
雖然更名堪稱奇葩,但在當時的市場氛圍下,依然有資金推波助瀾,多倫股份股價連拉了6個漲停板。從更名前收盤價10.96元,最高漲到25.51元。
但在其後,由於受到監管機構的追問,再加上輿論的廣泛質疑,更重要的是公司股價缺乏實際的業績支撐,其後個股走勢上演過山車行情,從連續上漲轉為大幅下挫,最後不僅跌破了宣布更名前的價格,還戴上了ST的帽子。
除了短期股價暴漲的公司外,更名後通過業績改善從而實現股價騰飛的A股公司也不在少數。
2016年5月,索芙特公司更名為天夏智慧。這標誌著曾經曆了4次重組失敗的索芙特全麵向智慧城市轉型。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39520.68%,也是當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業績增長的亞軍。
2016年,寶誠股份更名為大昇文化後,公司業績也出現大幅增長,其2016年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2030.50%。
值得注意的是,6月5日,青島海爾(600690.SH)也選擇了更名改姓全名由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青島海爾變更為海爾智家。按照公告裏的說法,智家不僅是名字的改變,背後還有海爾近年來業務、思維轉向。
實際上,近年來,青島海爾股價漲幅要遠遜於美的集團(000333.SZ)、格力電器(000651.SZ),目前市值也被拉開不小距離,三者分別為1040億元、3340億元和3077億元。
改名、換標簽能否讓青島海爾趕上美的和格力?答案有待時間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