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trading

Technical analysis is a way to trade stocks.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trade. You get your way that match your personality.
個人資料
正文

zt:英報告:華裔畢業生就業率與白人差距最大 亞洲名字成職場阻礙?

(2019-01-26 13:30:14) 下一個

文章來源 : 僑報網2019年01月25日分享文章1549

英國媒體近日多次報道稱,包括華人在內的英國少數族裔在就業市場上麵臨更多障礙,就業率、工作機會與收入遠低於白人。在英打拚多年的Zheng博士和L女士表示,語言和文化成華人在英職場“絆腳石”。《種族群體就業結構預測》分析報告指出,華裔畢業生就業率與白人畢業生就業率差距最大。

down (1)

 2018年9月29日,首屆英國華僑華人社團“迎新日”倫敦華埠舉行。該項活動旨在為剛到英國就讀的中國留學生打造一個線下結交朋友、豐富業餘生活的平台。(圖片來源:中新社)

華裔畢業生就業率低 特別是女性

中新網23日援引英國《華聞周刊》報道,致力於解決英國貧困問題的社會變革組織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的《種族群體就業結構預測》分析報告指出,至2022年,預計印度裔和白人就業率最高,華裔的就業率最低。那麽和英國本地人相比,作為英國少數族裔重要組成部分的華人,在英國就業市場上會遇到哪些困難?

埃塞克斯大學社會與經濟研究所的研究發現,少數種族畢業生就業率比白人畢業生就業率低5%到15%。其中,華裔畢業生就業率與白人畢業生就業率差距最大,達到10%至15%,特別是華人女性。

但可喜的是,畢業三年半後,華裔學生與白人學生相比,不再處於劣勢。2012年至2022年,英國少數種族就業結構發生變化。其中,華人在專業領域人數比率攀升最快。

曼徹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所有少數種族中,加勒比裔黑人男性(39.3%)和華裔女性(46.8%)的就業上升率最低,而華裔男性就業率為(56.9%),處於中下的位置。

英國決議基金會數據指出,在教育行業尤其是大學中,雖然白人占壓倒式主導地位,但和其他少數種族相比,華人教授的人數還是相對較高的。

而在綜合家庭收入、住房保有權的比較中,華人也位列中上遊。

“能感覺到對文化背景的不信任”

Zheng博士目前在英國E大學做講師,2019年是入職的第三年。回憶起之前的求職經曆,他長舒一口氣,“真的是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感覺。在英國的學術道路,對華裔太難了。”

Zheng博士畢業後,由於跟著導師的項目,升級到了博士後當中“助理研究員”的位置。在那之後,他需要有一個自己的研究專題,並成為“研究員”之後,才有申請講師的機會。之前一直順風順水的他,當時遇到很多障礙。“我能感覺到一種隱隱的對於自己所來自的文化背景的不信任。”

Zheng表示:“跟一些老教授混熟之後,他們告訴我,很多‘文化根基’很強的學科在政策上真的不會考慮亞洲人,說白了就是‘亞洲名字成為我職業的阻礙’。對於這一點,老教授也很生氣,但很多校方管理層麵就是這麽決定的。”

談到華人在英國走學術道路,Zheng覺得,“盡量把自己的研究發展到獨樹一幟,而且除了拚命之外,很多時候真的還要看‘造化’。有的亞裔老師也會因為口音問題受到學生的投訴,甚至有學生當著他的麵議論。”

多從事技術崗 “管理層基本沒華人”

在英國財會公司工作10餘年的L女士覺得,如果語言和學曆能力沒有問題,工作機會還是相對平等的,最大的阻礙就是語言和文化。她所了解到的大部分華人,多從事技術方麵的工作。

但L女士表示,“如果想要進入中高層或者行政、執行管理層麵的工作,在我們公司基本是沒有華人的。最關鍵的是,教育環境的不同,會導致處理問題上不那麽貼合英國的實際情況,所以,華人在技術職能的崗位比較多。我感覺,即便是技術工種,即使華人很勤奮、能力很強,公司也會有一些其他方麵的考量。”

同時,L女士覺得,長期以來固有的追求較安穩工作的理念,也是很多在英工作的華人工作中遇到的障礙之一。“因為自身文化和語言的原因,沒有很強的自信去申請和自己水平相當的工作,也會導致老板認為你沒有上進心,或者沒有足夠的水平勝任,也就不會考慮給你更多機會。”

華裔和印度裔男性高薪職業占比高

致力於解決英國貧困問題的社會變革組織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的《種族群體就業結構預測》分析報告指出:至2022年,預計印度裔和白人就業率最高,華裔的就業率最低;在薪酬通常高於平均水平的商業和其他服務業,華人男性數據表現不足。就女性而言,到2022年,華裔和其他亞洲群體,在貿易和交通方麵的工作人數將急劇增加,導致該行業收入低於平均水平的風險可能更高;華裔和印度裔男性在高薪職業中的就業份額,將在少數種族中達到最高;而在低薪職業中的預期份額最低;低薪職業中,女性就業人數多於男性,其中印度裔和華裔群體的就業率最低。

“老僑”靠“三把刀”   律師、醫師、工程師成“新僑”職業追求

另據台北《中國時報》2017年7月19日報道,針對海外華人就業問題,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偉濃指出,據統計,目前分布在海外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大約有6000萬,華人在海外的就業問題非常複雜,不同地區差異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時間的推進,每一代華僑的謀生技能也在轉變,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發布的《國際人才藍皮書》稱,“海外華僑華人的整體專業形象正在轉變。”早期移居海外的“老僑”主要靠“三把刀”——菜刀、剃頭刀、泥瓦刀謀生,意指華人移民最擅長的餐館、理發和建築這三種職業。而年輕一代的“新僑”大部分接受過高等教育,“三師”——律師、醫師、工程師成為他們新的職業追求。(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