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開放,中國做對了什麽?
這是今天全世界包括中國自己都在問的問題。
12月18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回顧了40年來中國走過的艱難曆程和偉大成就,總結了中國之所以成功的經驗,並將改革開放定位為中國曆史發展的三大裏程碑事件之一,
眼下中美貿易摩擦仍在繼續,全球保守主義回潮,對於中國來說,接下來的道路並不比40年來得更輕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接下來的中國該堅持什麽,改革什麽?中國改革對世界發展的意義又有哪些?觀察者網專訪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從國際視野角度解讀中國40年改革開放。
張維為教授出席團結香港基金主辦的“中華大講堂”時,解構了中國模式背後的文化內涵,以及中國崛起對世界的重要意義
觀察者網:您曾擔任鄧小平翻譯,他被稱為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十一屆三中全會也是在他的主持下召開的。您在和鄧小平接觸過程中,印象中他對改革開放有哪些指導和判斷?
張維為:我給你舉一個例子。1985年,我陪同坦桑尼亞總統姆維尼見鄧小平,姆維尼希望他談談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他說八個字:對內開放,對外開放。他說,“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沒有這兩個開放不行”。他還說,“對內開放就是改革。改革就是全麵的改革,不僅經濟,政治,還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業”。姆維尼後來感歎鄧小平的言簡意賅。
1987年3月8日上午,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坦桑尼亞總統姆維尼(右)。中新社發 鄭瑞德 攝
如果你了解中國當時特定的時空環境,“對內開放”四個字可以說是抓住了解決許多問題的牛鼻子。在當時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下,地區之間、部門之間、行業之間、城鄉之間的條塊分割,所有製歧視、地域歧視、等級觀念、壟斷權利等,都需要通過不斷地“對內開放”來解決。
習近平主席說,改革永遠在路上,“對內開放”在今天這個大數據時代還是具有特殊意義,比方說,如何解決各種數據封鎖,把大數據的積極能量解放出來,我們還要推動許多改革。
至於對外開放,你知道在冷戰時期,美國故意將前蘇聯集團排除在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市場之外。當時斯大林認為需要“雙重世界市場體係”,也就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完全分開的兩個體係。但鄧小平的認知則完全不同。
他認為中國不能把自己孤立在世界市場之外,而是要通過全麵開放,參與國際競爭,融入世界經濟,但這種開放是自主開放,而不是盲從西方。用他經常說的話,就是要“趨利避害”,這使中國成為全球化繼承的最大受益國,多數中國老百姓也是參與全球化的受益者。西方跨國公司其實也是受益者,但西方的政治製度的缺陷,使這種收益不能為多數民眾所分享,結果就出現了英國脫歐、美國特朗普上台、法國黃馬甲運動這樣的黑天鵝現象。
回頭看中國對外開放進程,我們抓住了許多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機遇。例如,上世紀80年代,中國通過製定和執行“沿海開放戰略”,抓住了80年亞洲四小龍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轉移的機遇,成功地承接了四小龍轉移過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再如,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抓住了西方國家中低端製造業需要轉移的機遇,使中國很快成為世界的製造中心,成為世界上產業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產業集群最豐富的國家。這個進程為中國創造了上億的就業機會,使無數貧困人口脫貧,同時也使中國學到了不少技術和管理,為中國全方位崛起鋪平了道路。
觀察者網:習近平主席在12月18日的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大會上說,“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13億多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您怎麽看這段話?
張維為:你知道,西方國家都經曆了金融危機,經濟受到重創,至今負麵影響還沒有終結,可能不久還會再次爆發金融危機。但西方習慣了對他國指手畫腳,甚至對中國頤指氣使。習主席這番話擲地有聲,回應了這種愚蠢的傲慢。
這使我想起了今年年初去美國耶魯大學演講,談中國模式與中美關係,一位學者也問我中國什麽時候放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我說,你錯了,我們是中國社會主義模式,不是國家資本主義模式。我還告訴他2008年中國社會主義是如何拯救美國資本主義的,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後,美國財長保爾森來中國求救,請求中國購買美國國債和IMF的債券,幫助美國渡過難關。如果中國不帶頭買,可能就沒人會買,中國當時決定出手救美國,大量增持了美國國債,同時進入了寬鬆貨幣政策期。中國的文化基因真是與人為善,中國認為世界經濟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不能獨善其身,然而美國一旦從危機中有所複蘇,就忘恩負義呀。
農夫與蛇的故事,不知道美國人聽說過沒?
以我自己的判斷,美國資本主義爆發下一場金融危機恐怕隻是個時間問題,是一年之後,還是三年之內,現在還難預測,但這場危機會來的,隻是個時間問題。對於中國自己來說,中國社會主義是阻止這場危機蔓延到中國來的唯一手段,所以中國不可能放棄中國社會主義。這是中國克敵製勝的法寶。
我倒是希望,下一次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美國不要再來求中國幫忙,希望美國資本主義自己扛過去。我也希望下一場危機到來的時候,中國政府也考慮一下對於忘恩負義的國家,有沒有必要出手相助?或者說,中國社會主義有沒有必要救助美國資本主義?人類命運共同體究竟怎麽建?我們都在探索,但它基礎隻能是合作共贏,而不是美國奉行的惟我獨尊、以鄰為壑與零和遊戲。
觀察者網:美國有一些力量想遏製中國崛起,甚至不惜采用極端的手段來對付成為競爭對手的中國公司,如華為。您覺得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張維為:我前天在香港做了一個關於中國崛起的世界意義的演講還見了不少香港媒體。有人當時問我,美國、加拿大采用綁票卑鄙的流氓手段來對付中國的華為公司,中國應該怎麽辦?
我說,請放心,中國今天的領導人都經曆過文革亂世,懂得怎麽對付流氓。
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觀察者網:習總書記在講話中還提到: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您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們改了哪些,堅持了哪些?西方老是批評中國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是否可以說,政府的作用也是我們要堅持的?
張維為:這次中美貿易摩擦使我們看到了西方的虛偽,說好的自由貿易呢?說好的公平競爭呢?在一個遊戲規則還基本由西方國家製定的世界上,不通過有為政府來推動消除貧困,發展經濟,參與國際競爭,一個發展中國家就很難發展起來,更不要說超越西方了。西方金融大鱷和投機大鱷,從石油到糧食,到一切可以想象得到的領域,都在興風作浪,一個國家稍有不慎,其經濟成就和百姓財富可能就會被他們吞噬。
回顧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中國黨和政府的作用,很像指揮一個接一個的戰役,中國打了農村改革的戰役,打了建立特區的戰役,打了沿海城市開放的戰役,打了浦東開發的戰役,打了加入世貿組織及其相關的體製改革與創新的戰役,打了西部大開發的戰役,現在又在打徹底消除極端貧困的戰役等等。正是這一連串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今天全方位的崛起。
自1949年建國以來,中國每隔五年就製定一次五年規劃,為接下來的五年發展提供藍圖,付諸實踐。到今天為止已經規劃並實施了十三個五年規劃,這期間中國實現了由蘇聯式指令性計劃向中國式指導性計劃的成功轉型,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可以從全體人民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進行中長期戰略規劃並付諸實施的國家。這與西方模式下政府嚴重缺乏規劃和實施能力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當然中國模式也要不斷完善,我們還可以通過繼續改革,包括政府作用的改革,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