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trading

Technical analysis is a way to trade stocks.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trade. You get your way that match your personality.
個人資料
正文

zt:中美較量,中國當前戰略優勢與劣勢匯總

(2018-08-12 09:14:15) 下一個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2995 次)
 
中美貿易戰爆發的後續影響還在持續。無論國內外的輿論如何判斷中美較量的後果,通過本次貿易戰中國會更加客觀認知自己已是既成事實。而這個“既成事實”的核心就是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中國在世界中到底處於什麽位置。麵對未來的發展,此時的中國在世界格局中的戰略優勢與劣勢都是哪些。這是當前中國政府和社會必須要清醒把握的。

中國的戰略優勢與劣勢,共分為四方麵。在劣勢方麵,包括國際劣勢與國內劣勢。在優勢方麵,也同樣包括國際優勢與國內優勢。本文就主要的戰略優劣勢態進行一些匯總。

中國戰略劣勢之國際方麵。

一,雖然取得驚人的發展成就,但美強中弱的國力現實是客觀存在。兩國GDP的落差隻是表象,背後隱藏的是科技、教育、軍事、市場成熟度等方麵的差距。貿易戰是否意味中美將從此進入對抗多於合作的時代尚值得觀察,但如果未來在中國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有這樣的一個“對手”或“敵人”存在的話,這勢必將成為中國發展的巨大隱患。

二,鷹派主導下的特朗普政府,其冷戰思維的強勢回歸意味著中國將要麵臨極為嚴苛戰略挑釁。如果特朗普連任成功,那麽在未來的6到10年內(特朗普的鷹派政策會有一定的延續性),中國將麵臨著極為複雜中美關係。而這種複雜局麵對中國的負麵影響是巨大的。這不僅會影響中共近期的戰略目標,也會對中國中、遠期的戰略發展帶來巨大影響。將嚴重阻礙中國在本世紀中葉實現中等發達國家的目標。

三、盡管中國不斷強調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但由於文化、曆史、政治等原因,中國與周邊及西方國家長期存在著摩擦和矛盾。現實證明,中國與各方建立的合作關係並不牢固,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幹擾和破壞。這不僅會影響“一帶一路”等戰略的推進,也會成為美國遏製中國的條件。

中國戰略劣勢之國內方麵

一、作為帶領中國實現經濟社會長足發展的唯一執政黨,中共並沒有完全實現與社會同步發展。隨著腐敗、執政手段落後等問題的日益突出,中國經濟社會都開始出現很多嚴重問題並持續惡化。因此中共自身的變化發展與成長成為了決定中國發展的關鍵。當前中共自身的問題是否能夠有效解決,將是中國成敗的最大關注點。中共自身改革失利將是中國當前最大的戰略劣勢。

二、當前,中國經濟出現了很多嚴重的問題。其中高科技產業、房市和經濟泡沫化問越尤為明顯和緊迫。貿易戰的爆發不僅讓中國的經濟短板顯露無遺,更是給解決問題帶來了更多的困難。如何擺脫高科技受製於人、如何遏製房市對消費的影響、如何減少泡沫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傷害。這些問題都難以短時間內解決,從而給經濟的改革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

三、“問題疫苗”等相關事件的頻繁發生反映了中國社會存在很多嚴重的問題。社會道德誠信的缺失以及“金錢至上”思潮的流行,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減弱,。這些都無形中讓中國社會合作運行的成本大幅度提高。

四,台灣問題在本次貿易戰中的作用再次體現出來。如果美國始終把打“台灣牌”作為與大陸討價還價的工具的話,那麽這個工具的破壞性不僅巨大而且會很長久。那麽台灣問題將成為製約大中國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國戰略優勢之國際方麵。

一、雖然中美爆發了貿易戰,但是美國的冷戰思維並不是僅僅針對中國而來,特朗普政府的鷹派作為對全世界都產生了威脅。無論是罔顧阿拉伯世界反對遷使館至耶路撒冷、單方麵撕毀伊核協議,還是貿易保護主義等作為都引起了全世界普遍的不滿與抵製。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與美國的博弈會在一定範圍內得到世界各國的理解,這也有助於中國加強與其它國家的合作。這是中國外部環境的一大優勢。

二、當前,中國已經是世界120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據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到2023年,世界上至少有150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是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中國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貢獻率已連續多年超過30%。由此可以證明中國經濟的好壞已經不僅僅是中國自身的問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貿易戰受損的既是中國也是世界。解決中美貿易戰已成為世界性問題。這意味著中國應對貿易戰的地緣成本將大幅降低。

三、即使中美貿易戰讓中國受到不小的損失,但整體國力依然是其它亞洲國家難以匹敵的。盡管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存在一定的曆史與現實的摩擦,但經濟的融合與文化的認同讓中國和亞洲各國很難再發生惡質衝突。當前亞洲社會的融合與發展是主流,一個繁榮的亞洲需要一個繁榮的中國。亞洲會對中國的戰略起到一定的輔助和減振的效應。

中國戰略優勢之國內方麵。

一,中國的唯一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盡管存在不少問題,也會不斷的被各種輿論尤其西方輿論批評、批判甚至妖魔化。但不可否認,中國共產黨依然是當今世界凝聚力最強、執政能力最強、社會影響力最強、解決問題能力最強的政黨之一。尤為特殊的是,改革開放的成功,讓中國共產黨積累了超過四十年豐富的執政經驗,這是世界上其它所有政黨都無法比擬的。盡管中美貿易戰爆發的後果很嚴重,但中共自身的經驗、韌性和能力使得應對的戰略寬度足夠。

二40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體,這是中國應對一切困難的最大現實保障。“手中有糧心裏不慌”,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從基礎產業到高科技產業,中國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和龐大的國內市場,讓中國成為了足矣抵抗任何貿易戰的經濟體。這或許也是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最大顧忌之一。

三,曆史證明,中國人並不會因為困境的到來就選擇放棄。中國人的拚搏和團結精神並沒有因為當前“拜金主義”的盛行而消失。貿易戰讓中國檢驗了自己的經濟和政治,也讓中國檢驗了自己的“精氣神”,而團結奮鬥將是迎接挑戰的最重要籌碼。

四、台灣問題的確麻煩。但兩年來一方麵民進黨的執政並不成功,另一方麵中共“遏獨促統”的一係列政策正在產生有利於大陸的效果。尤其在島內選舉製度的作用下,台獨執政有可能會因此麵臨再次下台的可能。因此,一旦非獨派政權執政,那將意味著美國打出“台灣牌”的效果將會大大降低,兩岸風險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製。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所謂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戰略優勢與戰略劣勢都會在在特定的時空中發生轉化,甚至是完全的轉變。四十年後,世界格局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藉由本次貿易戰為契機,這就需要中國完善甚至重新審視自己麵臨的環境,並建立全新的戰略係統。習近平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個“硬”不僅僅指經濟軍事,還包括轉換戰略條件的能力。

川普透露貿易戰目的 中國麵臨重大危機(圖)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46101 次)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的最新一條推特,暗示出美國正在對華發起的貿易戰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孤立無限度侵犯知識產權的中國,而且手法高明。美國之音8月11日報道,特朗普(Donald Trump)8月11日的推特(Twitter)稱,“跟墨西哥的協議現在進展得非常不錯。必須照顧好汽車工人和農民,否則不會有協議。加拿大必須等(美墨兩國的談判),加拿大的關稅和貿易壁壘實在是太高。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將對汽車貿易征收關稅。”這是繼與歐盟達成妥協之後,美國可能在貿易談判中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美國政府認為與歐盟達成關稅和解可以在對華貿易戰中占據優勢地位(圖源:VCG)

  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上周曾對多個媒體發表評論,警告“中國最好不要低估特朗普”,還表示美國將很快組建一個聯盟,以應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而這個新的聯盟將包括中國曾一度希望團結到的歐盟、墨西哥、日本和澳大利亞,而如果新的北美自貿協定的談判順利,預計加拿大也會加入。

  不難看出,特朗普的打擊目標,實際上很可能隻是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多到泛濫程度的中國。此前,對歐盟、日本、墨西哥等國發出的關稅上調威脅,隻是為了團結這些國家,與美國一起孤立中國。

  墨西哥當地時間7月1日舉行的大選中,左翼國家複興運動黨創始人奧布拉多爾(Lopez Obrador)當選總統。盡管他在競選時發表過很多針對美國的強硬言辭,但觀察人士普遍認為,奧布拉多爾對美國的政策將會是務實的,不大可能對美國采取對抗的政策。

  到目前為止,原本對於零關稅不太支持的歐盟已經展現妥協和讓步姿態,預計日本也會步歐盟的後塵,由於日歐都對中國的侵犯知識產權行徑非常抵觸,與美國達成和解的可能性很高。如果再加上墨西哥和加拿大,在美國一對一談判、各個擊破後形成的這一新的聯盟將占全球70%的市場,多年來中國受益匪淺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地位岌岌可危。中國在對美貿易戰中將愈發孤立,會麵臨一個新的挑戰。

  共同社8月11日的報道稱,美國和日本的首輪部長級貿易談判8月10日在華盛頓結束,雙方雖然沒有在汽車關稅和農業領域等談判中達成妥協,但在中國問題上,兩國政府確認了進一步加強有關不公平貿易和侵犯知識產權等全球性經濟問題方麵合作的重要性,並表示要與歐盟等共築日本輿論所稱的“中國包圍網”的姿態。

  在另一方麵,中國立場依然十分強硬。但中國主流媒體《人民日報》北京時間8月11日的一篇評論文章或多或少反應出中國的沮喪。該報道稱,美國到處“退群”,“將自己主導締造的國際經貿體製踩在腳下”,“將國際規則當成自家的工具,想用就用,想換就換。”

  這種抱怨,恰恰說明中國政府不得不承認,國際貿易規則製定的主動權,確實還掌握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手中。

川普玩火揮大棒 習近平的麻煩特別大(圖)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42286 次)
 
 

  美國正在向全球各國發動貿易戰,它的後果最終會由誰來承擔?習近平的黨內權力正在因貿易戰而被削弱,他是否有能力逆轉不利局麵?周末的德語報刊,關注了這些話題。

  特朗普的經濟戰,幾乎針對全球所有國家。《萊比錫人民報》以"歡迎進入全球經濟戰"為題,刊發了社論。

  製裁、製裁、再製裁,特朗普現在將經濟戰的大棒揮向土耳其、伊朗、中國、俄羅斯。在莫斯科,盧布已經跌到了兩年來的最低點。在德黑蘭,投資者一個接一個地離開。在北京,人們在擔憂經濟蕭條。要是這遍布全球的星星之火匯集成全球金融市場的燎原大火,那可怎麽辦?

  一場全球性的經濟戰會摧毀未來,也會摧毀舊有的聯盟。美國的盟友現在正在受攻擊,而且沒有人去幫這些被攻擊者。加拿大不久前抨擊沙特阿拉伯的人權狀況,和特朗普私交不錯的沙特領導人立刻就指示本國投資者拋售全部加拿大債券,其目的就是要讓加拿大感到疼痛。然而,特朗普卻對這一切保持沉默。畢竟,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抨擊過特朗普,後者現在正感覺自己難以置信地強大。甚至於他通過伊朗製裁一手挑起的全球油價上漲,也對美國有利。華盛頓正以空前的力度開采石油和天然氣,油氣價格上漲能夠增加頁岩氣開采的獲利空間。

  而在美國國內,減稅引發了狂歡,而其代價則要今後幾代人來承擔。在特朗普治下,美國的國債已經從11萬億美元上漲到22萬億。特朗普在自己國內埋下的火藥,超越了以往所有的美國總統。當你自己身處無法收拾的火藥堆裏時,玩弄火炬是非常危險的。

  瑞士《新蘇黎世報》題為"牢騷滿腹的夏天--為什麽習近平陷入了困境"的客席評論,則注意到了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正在削弱習近平在中共黨內的權力地位。文章的作者是華裔美國政治學教授裴敏欣。

  "盡管中美貿易戰的經濟後果還沒有顯現出來,但是特朗普挑起的這場衝突,已經對習近平構成了截至目前的最大威脅。其原因,則遠遠超越經濟層麵。"

  "習近平反複提及民族複興'中國夢',但是中美貿易戰清晰地表明,中國依然非常依賴美國市場和美國的科技。如今的中國和當初的世界霸主地位相差甚遠,也不具備重新劃分世界經濟秩序的能力。這證明習近平治下的中國不過是泥足巨人。"

  "中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也幾乎無法被高估。在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之後的四十年裏,中國經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但是如果沒有美國方麵的合作,這樣的進步就算不是完全不可能,也會大大放緩。而習近平上任後,則背離了以往的政策,這不僅僅體現在中國在南海問題的姿態上。"

  "根據這些趨勢,可以直接得出結論:中國現在正在錯誤的道路上。中國的統治精英階層並沒有忽略這一點,他們的不滿情緒已經能夠讓人察覺,而且這種情緒還在不斷強化。但是,盡管有傳言稱中共黨內退休元老結成了針對習近平的反對派,習近平下台依然是不可能的。他牢牢掌握者安全機關以及軍隊,而且黨內也沒有具備足夠勇氣與影響力的競爭對手去威脅習近平的權力。"

  "然而,習近平的未來,依然是未知數。要是他繼續現有路線,中國也會按照這條路線走下去,任何一個微小的失誤都會強化針對習近平的負麵看法。但是,如果習近平改變路線,則有可能因為承認自己此前誤判形勢而導致聲譽受損。固然,每一個政治人物都有這樣的困擾,但是這對習近平這樣的強人會是特別大的麻煩。屆時,他不得不推行一些違背他本意、違背他價值觀的決策。"

  "這會是現實的風險,但是習近平別無選擇。今年夏天,中國上下彌漫的不滿情緒,清晰地表明習近平需要一套新戰略。"

中俄同聲大談美國4千萬貧困人口 不講標準就是耍流氓(圖)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26735 次)
 
近日,有國內媒體轉述了“今日俄羅斯”美國頻道一檔政治諷刺節目的內容。節目主要談的是現在全美國有約4000萬貧困人口,並予以大肆嘲諷。

而國內媒體在轉述時同時附注了“極度貧困”的標準。根據世界銀行定義,日均生活費不足1.25美元的人即為“極度貧困”。



“美國貧困率超過15%,中國貧困率不足2%”,“美國的貧困人口比中國還多!”某些人對此特別自豪而且興奮地狂歡。

但是,這兩個數字列在一起,是概念混亂而極度錯誤的。

【什麽是美國的貧困線】

美國按家庭人口和家庭收入的貧困線為基本的聯邦統計要素,並且標準逐年提高。按每年動態調整的貧困線,美國的“貧困率”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保持在15%左右,近年來人口為4500萬左右。



而按美國衛生與人類服務部(HHS)2018年的聯邦貧困水平數據,在本土48州,單身人士的貧困線,為年收入12140美元(匯率折合7.8萬人民幣,月均6500元人民幣)。





而典型的美國家庭——一對父母兩個子女組成的四人家庭,貧困線為25100美元(匯率折合16萬人民幣,家庭月均1.33萬,人均3325元)。總體上,家庭每增加一個人,以家庭計算的貧困線這收入就增加4320美元。



【真實的14億中國人收入】

如果直接照搬美國的標準,至今中國人70%以上都是貧困人口。

根據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收入位於頭部20%的“高收入組”2.8億人,人均可支配收入64934元,月均5412元。

再來看下一層級的,收入位於60%~80%“中等偏上”收入組的2.8億人,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7元,月均2879元。這已經明顯低於美國四口之家貧困線的人均標準了。

如果再往下,收入位於40%~60%的“中等收入”組2.8億人,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5元,月均1875元。

收入位於20%~40%的“中等偏下收入”組2.8億人,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3元,月均1153元。

在全體國民中,收入最低的20%“低收入”組2.8億人,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元,月均不到500元。



【購買力平價換算之後的中美收入比較】

當然,如果按國際認可的,人民幣對美元實際的綜合購買力匯率是3.5來計算。

美國單身貧困線的購買力,相當於年均4.3萬元人民幣,月均3540元。四口之家平均收入貧困線,購買力折合每月人民幣1830元,每年22000元。

對照查一下,中國收入位於40%~60%的“中等收入”組2.8億人,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好是22495元,月均數1875元。

更準確的,14億中國大陸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關鍵“中位數”——就是22408元,月均1867元——這意味著50%的七億中國人人均收入比這高,50%的七億中國人人均收入比這低。



也就是說,經曆了多年的發展與奮鬥,中國人的人均收入中位數,及其實際購買力水準,剛好超過了美國的貧困線。

一半以上中國人的生活水平,超過了美國的貧困線,這比起40年前95%以上人口處於國際貧困線以下的曆史,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中國概念與美國概念的貧困人口】

同時,按照人均2010年不變價2300元(目前一般按3300元掌握,請注意是年,不是月。月均是275元)的農村貧困標準計算,2017年年底,中國農村依然有最貧困人口3046萬人,占人口比例約2.15%。

而按現行標準,當他們月均綜合收入(還不是現金收入)超過275元,就算脫貧了。



但如果按照世界銀行的國際標準(每天生活費1.9美元,每天12元,每月360元),中國則還有約6000萬人、4.2%生活在國際貧困線以下。

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動扶貧攻堅計劃。這是近年來各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根據1939年羅斯福政府創立的“補充營養協助計劃”,人均收入低於聯邦貧困線130%以下的美國家庭(包括持綠卡的永久居民),可以向政府申請“食品券”(Food Stamps)福利。



可享受食品券的人群比例為20%,高於貧困線的15%。單身月總入低於1245美元,四口之家,月總收入低於2552美元(這裏的收入是指在稅收、保險、養老金等任何扣除之前的稅前收入)即可享受。



人口不同的家庭每月可獲得的食品券最高金額如下:1人家庭155美元,2人家庭284美元,3人家庭408美元,4人家庭518美元,5人家庭615美元,6人家庭738美元,7人家庭816美元,8人家庭932美元。8人以上家庭每增加一個成員,可多領117美元。



這種食品券以前是紙質的代金券,現在多是一張限定的銀行卡,政府每月把錢打入卡裏,持卡者隻能在經政府審核認定的商店,購買麵包、水果、蔬菜、肉類、魚類、奶類等食品,而不能用於煙酒等其他生活用品的消費。



2016財年,聯邦政府在這方麵的福利開支為709億美元,為4400萬美國人提供了每人每月平均為125.51美元(約合800元人民幣)的食品援助。



美國是世界第一農業大國,大部分中部州的農產品價格,換成人民幣都比中國便宜。

普通超市1美元、2美元一磅(0.9斤)的豬肉牛肉,幾十美分的雞肉鴨肉也是到處都有(當然,也都是工業化生產出來的,和中國大部分菜市場的品質差不多)。想奢侈,十幾美元一斤的“有機豬肉”也有。



總的來看,每人月均125美元,日均4美元多的食品援助,足以滿足日常所需。而僅這塊福利補助,就是國際貧困線的兩倍以上。



【中國的成就震撼世界】

甚至不用回望40年的改革開開放曆程,僅僅從2003年到2018年,我們已經在短短15年的時間裏,超越了數十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從1000美元躍升到9000美元,翻了9倍以上。按人均計算,已經排在全世界前25%的位置。

中國也正即將對像馬來西亞、墨西哥、巴西、俄羅斯、土耳其、阿根廷這樣的,人均GDP一萬美元左右的5、6億“中高收入國家”人口發起挑戰。

但筆者在3月份對中國人均收入的縱橫坐標解析文章裏提到,從某種意義來說,中國以近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幾乎集齊了這個星球從發達地區到發展中地區,甚至到極度落後地區,所有不同發展層次的人類樣本。

筆者再估測一下,這其中位於最頭部10%的1.4億人——他們大多分布在一二三線城市,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應達到7500元左右。按美國標準也脫離了可以領食品補助的貧困線。



光這群人,就能支撐起世界第一的出境遊客。實際上,中國已經辦理因私普通護照的1.3億人(2017年初數字),也大體和這最頭部10%的人高度重合。

北上廣深以及相當一部分二線城市的高收入家庭,從事著現代社會的高新熱門產業。在每年創造幾萬、幾十萬美元價值的同時,也在享受高額的回報。

他們上網熱衷參與的話題,是比較自己和美國精英和中產的生活水平還有多少差異,他們看新聞,會以為中國農村的3300元貧困線,是月收入。實際上他們也是這麽想的。

當他們在全球範圍內尋求旅遊目的地、教育機會、配置資產的同時,還在不忘調侃,政府最關心我這樣的困難群眾。



【中國的發展任重道遠】

而在四五線城市,這裏的人們往往把前者視為朝不保夕的打工仔,他們尤其年長的父母們普遍認為,天底下,沒有比每個月拿2000多塊錢的公務員,更好的工作了。

同樣在這裏,對於沒有拿到這“最好的工作”的人來說,他們激憤的認為,這幫體製內家夥的收入,全都是貪汙來的。至於更前麵的那些人,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而更多的奔波在路上的農民工、田裏為生計操勞的農民、在生產線上如機器人一般奉獻著青春的打工妹,他們幾乎不會在公共網絡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



與此同時,一些最邊遠地區家庭仍然在竭力尋求溫飽,為生存發愁。



上限和下限,任何一組家庭都不能單獨代表真實的中國。同樣,從一二三四五六線的城市,到廣袤農村直至遙遠的山寨,任何一組家庭都是中國的一個組成側麵。

把這些疊加起來,才是完整的14億中國。

要讓幾億至少代表著50%中位數的中國人,也就是今天依然以小城鎮、城鄉結合部、非正規就業、半農半工等為特征,遊離於現代化大潮邊緣,人均月收入2000塊錢,隨時可能因病返貧的中國人,也能真正過上初級發達國家的生活,那就必須為他們也創造出能夠充分容納就業,發揮價值的現代產業體係。

這需要更充分的改革與發展,需要持續和長期的奮鬥——這就是新時代所要擔負的使命與征程。



【極度貶低或者極度誇耀中國的現實,都是瘋狂而醜陋的】

中國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國的發展任重道遠。但現在就嘲笑發達國家乃至美國“貧窮”,這種極度膨脹、甚至狂妄至極的心理,絕對要不得。

有些網民輕蔑而不屑地說:“放眼世界,大部分國家可是比大部分中國人過的富裕”。

有些網民狂妄而無知地說:“縱觀美國,美國的貧困人口比中國還多”。



這兩種人都是瘋狂、無知、輕佻、醜陋的。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如何能和發達國家的標準對齊?

不說別的,巴西2.1億,墨西哥1.24億,俄羅斯1.47億,馬來西亞3200萬,土耳其8100萬,阿根廷4400萬,共計6.4億人,占世界總人口的9%。還有這麽一堆國家,一大批中高收入人口要中國人去超越。



再往前,才是以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為代表的,人均GDP從3萬美元到5萬美元的真正發達國家。



當然,中國的最大優勢在於體量龐大,一般認為,中國的總GDP匯率數字,在2023至2029年,就可以超越美國,成為真正的世界第一。(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已於2013年超越)。



但要中國人均GDP超越美國,目前所見的估測,是在2060年。這還需要一代接著一代人的接力奮鬥。現在就嘲笑美國“貧窮”,用失心瘋來形容,毫不為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