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在楓葉國

丁丁四歲那年,我們全家搬到了加拿大,而我就沒有了自己的名字,成了丁丁媽
正文

幼兒園裏愛哭的慫小孩兒

(2016-03-14 17:38:53) 下一個

丁丁四歲以前是跟爺爺奶奶長大的。雖然我們一直住在一起,但那時候自己工作早出晚歸,基本上管不了孩子。老人照顧的多,總怕孩子摔著碰著。奶奶說丁丁是個善良的小孩兒,從來不和小朋友動手,比他小的孩子打他也從不見他還手,因此在院子裏給丁丁挑老實的小夥伴兒一起玩兒,而且先要觀察甚至考察一段時間,一旦發現不對的苗頭即刻啟動淘汰程序,在小夥伴兒數據庫裏立即清除曆史記錄。所以在北京的時候兒,慫小孩兒丁丁的朋友都是更慫的小孩兒。


加拿大安省的義務教育是從四歲開始的,所以熊孩子過來就趕上了幼兒園小班兒。雖然他從一歲半就被送到當年北京我們家附近最貴的雙語私立幼兒園,除了外教給起了個英文名字,隻學會了要喝水上廁所,英文基本屬於零基礎。

剛過來的時候在公司內部找了個工作,說好了幾個月以後上班兒,我們就在辦公室附近先租了個房子安頓下來。丁丁的第一個學校離家大概一、兩公裏的樣子,設施看上去已經不新了,應該是個很有傳統的學校。每天開車送過去,放學接回來,學校門口的交通雖然比不上北京,去晚了也是排出幾十米去。兩個月左右吧,我們就買了房子搬到現在的住址。選址的時候最大的考慮是離當時的工作地點近,促使我們選定現在房子的決定性因素就是離丁丁的學校近,大概有個4、50米?再也不用開車排隊,也不用過馬路,零下30度小跑兒著到了學校身上還是熱乎的。


回來說第一個學校。老師是個看上去挺嚴肅的老頭兒,背著個吉他。我跟老師交代了一下,在中國上了三年蒙台梭利的幼兒園,習慣集體生活,但不能英文交流。老師問家裏人怎麽叫他,我說丁丁,老師說不好,
會有小朋友笑話,我說以前幼兒園老師給起了個英文名字,老師說就是它吧。第一天上學,老師說如果我願意可以留在這兒陪他幾個小時。那天趕上學校邀請了一個兒童讀物的作者給小朋友們做一個關於校園欺淩和如何應對的演講,我和孩子們都坐在地板上安靜地聽,低聲給丁丁挑重要的內容簡單翻譯了一下。孩子應該是懵懵懂懂的,我倒是對學校和社會在兒童安全上的努力非常感動。活動結束後,在小朋友們從體育館回到自己班的路上我征求了丁丁的同意離開了。接下來的幾天他都高高興興地上學,每天都帶回來不同的圖畫書。

大概幾周以後,早上送他到學校都大哭著不讓我走。問他是不是聽不懂,說不是,問是不是想奶奶,說不是,問是不是受小朋友欺負了,說是,有一個小朋友總打他。那時候我還沒有開始上班,於是到警察局開了無犯罪記錄證明,申請了學校的義工,去看看到底怎麽回事。

幼兒園都是大小混班兒的,4歲、5歲的都有。
班上一共兩個中國小朋友,另一個比他大一歲,是大班的,也是剛從中國來了不久,英文也不大聽的懂,看上去也是個特別老實的小孩兒。以前接送丁丁的時候還和他奶奶聊過天兒,知道家裏有個哥哥。

丁丁知道我會留在學校幫忙就平靜了很多。
課間戶外活動之前我幫助那個小朋友穿衣服,蹲在地上和他聊天兒,用中文問他是不是打丁丁了,他說是。我說為什麽呢?他說因為丁丁"very slow",應該是反應慢的意思吧。我耐心跟他解釋,丁丁雖然個子和你一樣高,其實要小一歲,又剛來加拿大,不是都聽的懂,你應該幫助他啊!我也比你大,你聽不懂我能打你麽?不能啊!他點頭答應了。

接下來幾天因為買房子跑手續沒去學校,丁丁又哭著不上學了。
我和他解釋我和小朋友談過了,他不打你了,丁丁說還打。因為要搬家,我原本計劃他這麽害怕就休息幾天過度一下,在電話係統上請個假,結果趕上第二天丁丁病了。我想了想還是一早親自去學校找了班主任,跟老師說說這個事兒。老師特別意外,說那個孩子非常安靜,不像欺負人的那種。我說了和那個孩子談話的過程,告訴老師反正一個禮拜後就轉學了,明天開始就不來上學了,帶孩子休息幾天。老師說一定要來,他會把這件事處理好,不能讓孩子對上學這個事兒感到害怕。結果熊孩子病了一個星期,因為一直沒好就沒再送去,所以我雖然好奇,最後到底也不知道老師怎麽處理的這個事情。我心裏還是挺忐忑的,不知道到了新學校會怎麽樣。

新學校是真的新,剛建成兩年,當年在google地圖上看還是個工地的模樣。
我辦轉學注冊的時候和新學校的秘書交待了一下丁丁的情況。第一天上學校長和班主任都站在門口接他。他一看我要走放聲大哭。校長和老師都讓我趕緊走,別擔心。大概十一點左右吧,接到了學校的電話,說放心已經不哭了。放學的時候旁邊有個大男孩兒過來跟我打招呼。老師介紹說為了安慰他,特意從高年級借了說中文的大哥哥陪他上幾天課,接下來的一整天都挺高興的。第二天上學也是高高興興地去的,後來就再也沒哭鬧過不上學的事。為了讓他快些適應,我們安排他放學也在after school就是課後班兒混上兩三個鍾頭,去接的時候看見不是在和小朋友玩兒玩具就是在對著投影儀打在牆上的just dance視頻跳舞。他特別喜歡。

轉眼暑假到了,給他報了戶外的夏令營。走的時候沒什麽異常,
第三天老師打電話,說他太難過了,讓接回來。後麵的隻好取消了,覺得可能對他來說強度太大了。那時候我已經又開始上班了,過上了半夜回家,周末和公共假期都要加班的日子。新鄰居都是丁丁他爸社交結識的,很多人半年了都沒見過丁丁媽。他爸終於找我談話了,說想加班兒回北京去,跑這兒幹嘛來了?孩子也不管。他們每天漢堡披薩三明治,孩子一禮拜一禮拜見不著媽。暑假的最後的幾周他爸實在受不了了,提出來要再試試別的夏令營。於是我隨便在網上找了野生動物園和科普主題的夏令營,去之前電話裏囑咐半天,第一天看到全是高中生模樣的小孩子在組織,自己回來的路上怕的要死,打電話給他爸,他說夏令營都是這樣兒。戰戰兢兢地,居然平平安安地混過了仨禮拜。問他怎麽樣,說可喜歡了。他爸也對我的表現特別滿意,說這還差不多。

開學後不久就有一對一的家長會。我請了假在班裏坐著觀察了一小會兒。班主任低聲跟我說,新學期孩子變化特別大,你看,他正幫老師收發教具,照顧小班兒的小朋友,不是因為媽媽在這兒特意表現的,他現在經常這麽做,很自在。晚上睡覺前我跟他說老師表揚他進步了,他說他可愛Miss Kvedery了,自己一點兒都不害怕。

上班兒的那段時間我特別內疚,一有機會就在圖書館裏睜大了眼睛學麽(據說是尋覓的變音),看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我就湊上前去搭訕,給丁丁湊了幾個小夥伴兒,其中小麥和丁丁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當然,大部分小朋友還是丁丁他爸利用接送孩子的機會發展來的。小夥伴兒凱文的媽媽想找上幾個中國長相的孩子壯膽兒一起送去童子軍鍛煉鍛煉。我們一拍即合,一共劃拉了四個。第一天去的時候兒那兒一水兒白小孩兒,估計大家都沒見過這麽聚眾來參加童子軍的中國孩子。剛去的時候兒當然還是哭。家長在邊兒上算是強一些吧。鬧了一年左右終於好了。還有一個更慢熱,連續兩年吧,都是快結束了才上場,把他媽愁壞了。另外兩個還挺體麵的,也是活潑些。我這篇文章是倆禮拜以前陪孩子童子軍野營的時候鑽在睡袋裏寫的。剛才我們小組長分配工作的時候兒還說丁丁變化最大了,現在開朗得很。

我現在回想起來,安全感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多數情況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哭鬧、害怕,還是有原因的。加拿大的幼兒園教育孩子之間no  touching,就是非碰觸原則,是非常有道理的。遇到孩子之間有肢體衝突,家長在場的情況下一定要出麵製止,在學校發生的事後知道了也要和老師溝通,不要不好意思,怕麻煩學校。愛欺負人的孩子有的是因為家裏有哥哥姐姐,平時一起玩兒的時候動作比較大,因此在家庭以外的行為上也沒有界限,有的是被大孩子或小夥伴兒們這樣對待過學來的,經過及時溝通孩子們還是能夠改正。形成習慣的孩子多是因為在剛開始出現問題的情況下被忽視了。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動作協調能力和心智發育差別非常大,尤其是有哥哥姐姐的孩子在各方麵學習、發展的都會比家裏沒有榜樣的小朋友更超前。無論哪種情況,作為家長一定不能誤以為孩子們能夠學會自己處理應對。這時候放任的態度就是鼓勵森林法則,對孩子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下周寫寫孩子進入學齡期的變化。其間丁丁的運動協調性和體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一點對他的性格改善有很大促進,他也逐漸學了會如何應對小朋友之間的肢體衝突。

 

歡迎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丁丁成長中的小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