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l topper

隨心所欲的寫些想寫的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你過情人節了嗎?你被快樂的情劫了嗎?

(2016-02-15 11:40:21) 下一個

       情人節發了一個問候圖片,圖中有玫瑰花、心型巧克力蛋糕、心型餅幹。圖片是我拚成的;圖中的蛋糕、甜餅是超市麵包房做的;玫瑰花應該是荷蘭人種的,插花的花瓶及心形裝飾應該是中國的工廠做的;然後若幹物流運送的。想想看,為這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節,有這麽多人忙活著。其實全是商業在作崇,營造了一個讓人快樂的機會,人們就快樂的接受了,然後就快樂了一下.....

 

       基督徒聖-瓦倫丁絕沒有想到他的忘我的愛的舉動,成了一個愛的節日為眾多的人來歡慶。這也是基督徒的歡慶。基督徒成功的把個人的情愛轉化為大眾的教義的愛,使得這一情愛的節日得以流傳並讓基督教之外的更多的大眾所接受。這是推崇情愛和泛愛的理念的成功。再看中國,也是有情人節--真正意義上的情人之節:七七鵲橋相會,唯一唯美,但沒有被轉化為大眾的泛愛而進入到快樂循環圈中,隻好作為悲劇美的故事而流傳,當然商業也很難利用這個文化的機會。

瓦倫丁情人節被附上大眾的愛,就有了與大眾相關的諸多意義,隨後被美國商業營銷的先鋒們成功的結合在精神情感的消費上,情人節就這樣轟轟烈烈的慶起來了。消費的商品以花卉、巧克力、甜點、裝飾品等快樂節日所需,繼之派生出更多的相關附加品。審視一下人們對情人節的認知和定性,你會看出現在情人節已與最初的含義大不相同。記得20多年前,說到西方的情人節,我們的所知不過與我們的傳統的農曆 “七七 ”相同,是關於 “有情人” 的紀念日,直到商人們說這天該買花、買巧克力的,我才發現這還是有點意思哦。於是這個節日植入了我的心中。那時的我們有多少人會去買花和巧克力?特別是北方的我們都很難買到鮮花。今天看到一條新聞,且不論是真偽。說的是今年情人節有位丈夫去市場遇到促銷就破天慌的第一次為48歲的妻子買了束鮮花作為禮物,妻子異常激動引發劇烈咳嗽而致2肋骨骨折。可見情人節買禮物的效應有多大,都大到肋骨斷。

 

       這真的要歸功於商業推廣。今天還看到了郭為文分享的 “廣告界的情人節總結” ,這些廣告不僅賞心悅目,而且囊括眾多,已涉及無數的商品和服務領域,可謂精彩萬分、可說鋪天蓋地般,雖然這些噱頭還沒有超越或說偏離 “情人” 這一核心主題,但這勢頭和內容之豐富已把做為源頭的西方世界甩到後麵了。情人節的含義在美國已不僅是 “情人” 的主題了,而且已延伸出泛愛的主題,不僅有情人們,已經指向了所有人,以愛的名義:情人的愛,家人的愛,朋友的愛,是一個關於愛的節日。

       可以想象當一個關於泛愛的節日植入中國大眾中時,會是一個怎樣的快樂大市場、快樂大循環?

       今年你過情人節了嗎?你加入這個快樂循環了嗎?你會的。因為有愛的名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