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l topper

隨心所欲的寫些想寫的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霧霾、虛假信息、仿真人的恐懼

(2016-12-03 22:08:48) 下一個

       

       一位石家莊的朋友說近日PM2.5爆表達500以上,從數據上看,著實有點恐怖,但身臨其境也許會不以為然,畢竟“霾”這個東西太小無法具像化的和身體的損壞聯係起來。隻能用抽象的知識概念來把握其危害。就如同三聚氰胺放到奶粉裏一樣,人們喝奶時沒感到異樣就沒有喝毒藥樣的恐懼心理。我回國時在京趕上霧霾也是毫不畏懼,也從不戴口罩(盡管準備了各種高性能口罩甚至麵具),但就感覺上就像90年在北京上學時,常有的霧天一樣的正常。我也毫不介意喝蒙牛或伊利的奶。就好像防害的意識從來都沒有似的。昨天恰巧看到了霧霾放大1000倍的照片,才覺得有了點具象,基於這個具象的啟發,我想大家跟我的感覺應該都差不多,人對危害的感覺判斷更多來源於直接的生物感覺,即體感觸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當然這是上天給人類和生物體在與大自然共存時獲得的。這使人、生物與大自然在互為良動關係的背景下自然繁衍、生息不止才走到了今天。不可否認人類、生物還在繼續生息、進化,但進化到不懼霧霾不懼毒奶的強大,估計還要相當長的百千世紀,這是上天的進化時間表。因為上天沒想到人類大腦進化的如此之快,快到了非要把生物和人類自己都要直接毒死而後快的地步。而作為生物屬性的進化卻遠遠沒跟上。因此生活在當下的人類不僅慘了,而且總是伴隨著這額外的恐懼感。某種意義上來說還不如非人類的生物,至少它們沒有生活在這種恐懼中。或者說“無知而無畏” 未嚐不是一種好的“心理素質”。

       說起人類給自己製造的恐懼其實遠遠不止這些。

       

       

       昨天,我的英文老師給了一篇文章,題目是 “虛假消息其實是一個老問題”,文章從美國大選前後各種虛假消息滿天飛這一現象說起,一直上溯到19世紀的傳播媒體和傳播內容。梳理下來一看,確實是個老問題,但不同的是當下的增長是極其驚人的。人類不僅製造霧霾、製造毒食品來直接扼殺自身,也製造謊言和虛假來戕害人類自己的大腦和思維。活在當下真的是需要你要麽強大到可以消滅恐懼,要麽就是“無知”也就無畏了。

       

 

       今天休息,趕著看完了最新上的美劇《西部世界》第一季的9集,又平添了另外的一種恐懼。此劇屬科幻,但想起前段此劇剛開播時恰好有家公司推出性愛仿真人的嘩然,感覺幾乎快沒有對此劇的科幻的虛幻感了,儼然此劇的現實感已近在咫尺了。恐懼的是我的恐懼都無法說清楚。劇中的人物和情節讓真人和仿真人以及觀劇的我都混淆在不知真假的情結中不能自拔。但有一點是清楚的,用劇中的話來說:歸根到底人類之所以不完美在於意識對人強化的自我認同。其實人的意識無非就是由打壓其他同類建立權威,證明自我權威,以及滿足自我欲望三個核心法則去運作的。人隨心所欲不就是為了滿足這種最基本的欲望。 

      

       所以人類的自我意識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種錯誤,這種說法一點都不過分,人類總是不停犯錯,不停為了自己犯錯辯護,而且總是希望沾沾自喜去壓製其他同類或者物種。對此劇的話題今天隻能說到這兒。明天恢複到現實狀態,再看看能不能擺脫虛幻再來談一談《西部世界》。

       再回到霧霾和毒奶,現實的講,根據人類的生物感覺功能,如果給霧霾添加一種可嗅出的惡性味道的無毒的氣體,就像在無味的天然氣中加些臭味的惰性氣體,讓人能直接感受到空氣中的威脅,這樣人類治理起霧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會大大提高,哪裏有阻力哪裏就多投放點。同理,如果牛奶要加三聚氰胺必須混入黃連才可以,別笑話我,這隻是拋磚引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hill_toppe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白手套' 的評論 : 謝謝良言,我是該去看看鼻子了。
白手套 回複 悄悄話 建議您查查自己的嗅覺。霧霾那麽強烈的刺鼻味道聞不到,可能是嗅覺下降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