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中年,死亡便成為一個非常現實的"假想"話題。某日,與上班的公司的老板和財務總監象尋常一樣閑談,扯到對死亡的考慮,我對他們說:"if you get run over by a 16 wheeler tomorrow and you die with a smile on your face, then you are assured you have had a good life"(如果你明天被16輪大卡撞翻,但是你可以麵帶笑容斷氣,那你一定知道你的人生不差)。 兩人想了想,覺得我說得不錯。的確,我們對死亡的態度,實際上折射出我們對自己人生的滿意程度。而我們在最後關頭能夠意識到的愧疚和懊悔之比例,則反映出我們自己人生的自由率性的程度,如果我們同意自由乃是我們孜孜以求的人生最高目標-誠如人們常說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我認為,中年男人(尤其是華裔中年男人),應當常常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1。是否愧對父母: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不同,所以我們對待我們自己的父母的方式,也會不同於我們期望我們的下一代對待我們的方式。讓父母老有所養,老有所歸有很多方式和手段,但是我們是否能夠對自己說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讓父母"老有所養,老有所歸"?
2。是否愧對子女:我們是否盡了我們最大的努力讓子女完成他們的學業,並因此而能有一個良好的人生開端?我們不一定為他們提供良田萬頃,高樓數座,但是我們是否做了我們應當做的一切幫助他們獲得足夠的人生智慧去處理他們生命中至關重要的選擇,諸如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配偶?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等等。而最要害的是,一旦選擇之後,如何去保持?抑或是在失去之後,如何應對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3。是否愧對有恩於自己的人:我們一生中,常常會受到別人的恩惠,我們並不一定能夠始終回報這些恩惠,但是我們是否能夠對自己說,隻要有可能,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歸還別人的恩惠?記得對公司的老板說過這段話,"you hired me over a breakfast, and you made me by giving me a decent career. However, I did dedicate 17 years of my life to you and I believe I don't owe you anything now."
4。是否愧對於愛過自己的人:對男人而言,身邊的人永遠應該是最重要的。你應當盡最大的努力保護身邊人的利益,無論你在還是不在。當然,男人的欲望是放射性的,所以去爭辯男人是否會出軌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千千萬萬的中老年婦女不惜花費巨資整束自己的容貌實際上已經把事情的實質昭示地很清楚了。你真地認為一個靠胎毒素撐起來的類似於"年輕"的麵孔比一個實實在在的年輕麵孔更誘人?我認為男人出軌是一個不一定能原諒,但是常常會發生的錯誤(Trump just revealed Cruz's affairs) 。不過,男人必須為自己的錯誤埋單,這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這實際上也是現代家庭法的基礎:你可以有新的選擇,但是法律要求你為前此的選擇付出代價。記得身邊的同事曾經向我痛述婚外情的糾結,我的勸告是如果你想要 go all the way then pay all the way,否則的話對你自己和新人/舊人都 不公平。因為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舊人會成為你良心上永遠難於消除的巨大十字架,從而使你生活在愧疚的地獄中,也因此而把你的新人一起拖下地獄。如果你沒有那個決斷和勇氣去埋單,那麽就沒有任何理由繼續下去。生命中很多事情沒法以對錯來衡量,但是公平與否的尺度總是在那裏。當然,如果你什麽都不覺得,那所有這些都等於白說。
作為一個或是已經不惑,亦或是已經知天命的中年人,當你達到了這樣的境界以後,你覺得你還會在乎任何其他人的好惡評說?所有你應當在乎的,你已經dealt with(解決了)。雖然生存的本能依然在趨使你 to live as long as possible,但是如果不成,so what? 因為無愧,所以可以無悔。而因為無悔,所以能夠麵帶笑容麵臨死亡或是生命中其他任何變故。
it is ok. life goes on.
在這個年齡,死不是件可怕的事,可怕的是死而有悔,死而有傀。
謝謝關懷。我懂你的意思。當年一起聊尼采,海德格爾的師兄,在事業如日中天時自行撒手而去。
不好說。也許和練氣功一樣,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
同意,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前四個問題的前提。我一直認為一個自己不幸福的個體,是不大容易把幸福帶個周圍的人的。所以,不愧對自己,是最重要的。也因此,對"是否願意再同樣走一遭"的回答,有時可以衡量你對自己人生的喜愛程度。
你說的也許對,不過我仍然願意盡量去做到無愧無悔。知道自己盡力了,雖然可能不完美,但是也可以釋然。
努力之中,大家共勉。
謝謝鼓勵,但是我知道你根本不需要"精神慰籍"。有願望特立獨行,離經叛道的人,多半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也知道怎樣去得到。若是途中邂逅同樣獨辟蹊徑的獨行者,會相視一笑,權作祝福。
人最終要麵臨的不是神靈的好惡,同類的毀譽,甚至上帝的親疏,而是直麵自己的愛恨。無愧,方能愛自己。愛自己,方能"釋然",於己,於人,於上蒼。
謝謝。明白不敢當,"想"要活的明白是真的。而私下裏認為活的明白的願望,可能往往會讓自己離經叛道。好在墜入塵世太深,所以不至於象不食人間煙火的先哲們那樣走火入魔。
初衷實際上已經被你點明了,就是"分享",如同大家在"大千鼓壇"說股票,一樣的市場,不同的玩法。我們擁有一樣的幾十年,但是每個人走法不同,有直有彎,有快有慢,隻是覺得走自己的路也是一種活法,對錯不論。
看了王小波的文章了,謝謝,TDO,These really make my day!
其實說到底,唯一能與"趨死之在"催生的虛無感,絕望感對抗的隻有 "fulfilled" 人生。愛錢,就想法去賺錢。好色,就努力去求色。喜名山大川,就籌集盤纏砸碎飯碗周遊列國。戀家,就多生孩子以做 succor mom/dad 為樂。我們隻活一回,何必跟自己過不去。早上看到文學城裏登出王小波的一篇文章"我們的生活是一些給人看的儀式嗎?" 把鏈接轉貼到這裏: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3/26/5088635.html
Rod Ford 是好人,很可惜。之前他做市長,幾乎聞名全球,有朋友從美國打電話來問,我們的市長怎麽回事,我說他得罪一眾官僚了。最好笑是兩個人對話,一個問:你知道哪裏能買到大麻?另一個說:Ask our Mayor.
海德格爾說了我們存在的本質實際上是"趨死之在"(being toward death)。 所以雖然我們生於偶然,但是一定會死於必然。也正因為此,才應該認認真真地活好每一天。死亡是不問青紅皂白的,Rob Ford 不過四十六歲而已。
多數空餘的時間,我用購物,煮食打發,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