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5)
2022 (127)
2023 (142)
2024 (142)
瓦格納驚魂周末剛過去,鑒於其過程的戲劇性,引發了很多疑問。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批判性思維是最基本的要求。針對疑問,提出假說,再證明或否定,這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思路,也是對一些社會學問題的求解思路。
沿著這條思路,我對這個事件提出一些疑問:
美國情報部門事後說,他們在一周前就有瓦格納異動的情報,為什麽俄羅斯情報部門反而沒有。瓦格納聲稱有2.5萬人,攜帶大型裝備,有行動怎麽可能沒有跡象。
從普利戈津宣布起事,到攻下羅斯科夫軍區總部,趨向莫斯科走了800公裏,到他宣布撤軍,總共隻有24小時。軍隊行軍最多50公裏每小時,他們還有卡車裝載的坦克等,途中還發生了戰鬥,這是怎麽做到的?
為什麽一路如入無人之境,見到有挖路的視頻,但肯定沒阻擋到,否則不會那麽快
盧卡申科怎麽那麽重要,他們的配合怎麽那麽默契。普京為什麽就輕易原諒了普利戈津,除了嚴厲的措辭,處理出奇的輕,還特意讓他的部隊也可以到白俄羅斯。
如果普利戈津真的和普京作對,怎麽敢到白俄這個普京的領地去,就像林彪要跑,怎麽會跑到北朝鮮去?
這件事太詭異,事出反常必有妖。以下提出我的推理:
事實上,普京對普利戈津和俄國軍方高層的爭鬥非常煩惱。普利戈津本來是他的一顆棋子,用於平衡軍方,但現在二者的矛盾愈演愈烈,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但烏克蘭進攻正灼,這時得指望俄國軍方,普京不得不壓製普利戈津。但如果完全順應了軍方的要求把瓦格納滅了,會增強軍方的氣焰,也會得罪很多不滿軍方的勢力,普京也失去了一個平衡的杠杆。
於是,在普京的授意或暗示下,有人(可能是蘇大將)策劃和協調了普利戈津的行動。當普利戈津輕易攻占羅斯科夫軍區總部時,他想和普京談談。但普京故意不接電話,這惹惱了普利戈津,也可能受那個協調人的指導,就兵鋒直指莫斯科。一路上,都有協調人安排,各地未作抵抗,但軍方(紹部長等)沒有被協調到,有點著急,這是有軍方飛機攔截並被擊落的事故。
莫斯科的警備部隊沒有重武器,可能不是普利戈津的對手,軍方也害怕了,向普京求救。普京在嚴詞訓斥軍方後,公開站在軍方一邊指責普利戈津叛國。私下讓白俄總統盧卡申科出麵,授意普利戈津帶著他的部隊到白俄去!這樣,他也再利用了一下普利戈津,隻要普利戈津不死,懸在軍方頭上的劍就還沒放下,以後還可以利用這件事製衡他們。
為什麽是白俄?北約和俄國原來有個默契,互不攻擊對方領地目標。烏克蘭用俄羅斯叛軍打破了這個默契,俄羅斯必然要以牙還牙。俄羅斯在烏克蘭前線,施展空間不大了, 但要把戰火引向北約儲存援烏武器和後勤基地的北約國家波蘭,一來實力不夠,二來也沒有地緣接壤。俄羅斯和波蘭隻在原德國領土的加裏寧格勒有接壤,但加裏寧是個小飛地,一旦打起來,如果被北約斷了供應線,就死光光了。而白俄和波蘭接壤,背靠俄羅斯,還有核武器,是北約不敢輕易攻擊和占領的。
通過撇清了和瓦格納的關係,瓦格納理論上就和俄羅斯無關了,隻是個流亡的恐怖組織。但駐紮在白俄的瓦格納,對立陶宛,波蘭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如果瓦格納對波蘭的烏克蘭後勤基地發動遊擊戰攻擊,北約還不能和俄羅斯或白俄宣戰。瓦格納也可以從白俄向烏克蘭進攻,將迫使烏克蘭分兵防守。
俄羅斯現在要做的就是和瓦格納撇清關係,蘇大將的事是美國報道的,原文中就說蘇大將是北約最忌憚的將領,就算俄真的抓了他,也是一個撇清的表象。而白俄正式邀請瓦格納訓練其軍隊,北約對此正式發出警告,都表明,這件事是串通好了的可能性真的很大。就算什麽事也沒發生,也至少讓北約和烏克蘭分心,以後再敢越境發動代理人戰鬥時,也得三思一下。。
普利戈津的行動,雖然削弱了世界對普京的控製力的信任,但也為那些一心要推翻普京的西方展現一個噩夢般的俄羅斯:失去了普京的俄羅斯,軍閥混戰,分崩離析,但每一個軍閥都可能手握原子彈, 每一個軍閥都是一個大號的金正恩(金隻有30餘顆核彈,和準確度可疑的導彈,而俄羅斯有6000餘顆有效性無疑的核彈)。普京可以被威懾住,軍閥是威懾不住的。核武器的門檻被降到最低點,世界不是和一個有理智的人在打交道,而是和一群瘋子在打交道,還不知道誰是說話算數的人。為什麽八國聯軍最後要保留清政府和慈禧太後,為什麽蘇聯解體後美國要保住主權完整的,有組織的俄羅斯,因為列強並不想留下一塊無法無天的亂土。而核武器時代,這塊亂土可能把自己也給埋葬了。
因此,客觀上,這個事件可能會改變西方對俄戰略,從零和博弈,轉而向有管理的博弈!雖然普京很可恨,但普京是各方最大的公約數,這就是普京讓普利戈津向世界說的!
另外,別忘了,俄羅斯聯邦還有個貨真價實的民主製度,和土耳其,伊朗一樣,總統是可能被選下去的 (這方麵西方也有評論,這叫異化的民主製度,雖然受到影響,但選舉是基本真實的。)。明年是俄羅斯的選舉年,普京得防止人心向背發生變化。瓦格納事件被他上升到布爾什維克叛亂(記住,普京是反共的,列寧在俄羅斯是叛徒,雖然斯大林是可以接受,因為他是對外戰爭的勝利者),就是用混亂,失敗的恐懼來嚇住俄羅斯人民,如果不選我,死亡2千萬人的內戰就是前景!
綜上所述,瓦格納事件,可能是一件有預謀的一石多鳥的二普合作的陰謀。
把兵變看成瓦格納和正規軍的衝突並不能幫助看清事情的本質。
更清楚的看法是把俄國軍方分成三部分:
1)會打仗的瓦格納,
2)會打仗的蘇羅維金和他手下戰壕裏的官兵,
3)不會打仗,無知,低能,卻又製造內部摩擦的紹依古。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恨紹依古。第一部分公開恨。第二部分嘴上不說,心裏恨他瞎指揮,造成大量坦克損失和士兵死亡。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互相讚賞。他們之間沒有衝突。想想吧,戰壕裏的正規軍都知道,有瓦格納雇傭軍上陣戰死,他們自己死的機會就少一點,他們沒有恨瓦格納的理由。普裏果仁說過佩服蘇羅維金的話。
這次兵變,主要是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衝突。
第二部分的態度比較微妙。他們希望兵變能導致紹依古下台。所以采取觀望態度,沒一開始就鎮壓兵變。這種態度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去掉紹依古,以便在對烏戰爭中取勝,但不是忠於普京個人。
後來普京知道了,對第二部分很憤怒。
普京一開始任命紹依古當國防部長就是錯著,但不致命。經過觀察,知道他不稱職,撤下來就行了。
現在紹依古引起瓦格納和正規軍一致憤恨,還不撤他,就可能是致命了。
如果俄國正規軍反普京,俄國在烏克蘭戰敗,或俄國分解,普京不撤人人怨恨的紹依古有可能是致命的錯著。
瓦格納在前一天晚上獲得通知,會被收編,其中的有犯罪曆史的不會被接受,這就包括了瓦格納的頭子普拉戈津,其實就是奪權的概念。俄軍已經不再需要進攻,對瓦格納的需求沒了,也不能讓其不受控製,因為會吸引俄軍精英士兵掙高薪。
瓦格納在第二天早上5點出發向莫斯科進軍。這件事並非沒有預感,所以瓦格納能幾小時後就動作並不難解釋,多少有預案。
10點鍾普京發表講話對事件定性,是叛國,瓦格納很多士兵表示事前並不知情,瓦格納高層失去指揮能力,停止了進軍莫斯科,這事情也就沒有懸念了。
因此有懸念的時間其實隻有大致5小時。
車臣領袖第一時間對普京個人效忠,並且出動部隊包圍了瓦格納,隻是在普京要求下沒有發起對瓦格納的攻擊,雙方隻有500米的距離。車臣部隊是俄軍中戰鬥經驗最充足的,不論在車臣戰爭還是在烏克蘭戰爭表現都是不錯,也比瓦格納強,因此這個效忠被認為是普京引蛇出洞概念的結果。但考慮到車臣這廝對普京一貫忠心,因此可以認為普京其實從一開始就不需要擔心。
但也確實有陰謀論的味道。
這個事件沒有俄軍高層參與是不可能的,否則普拉戈津這廝沒那麽大膽子。但整個事件持續時間太短,不足以暴露同盟者,這是陰謀論的硬傷。
瓦格納因為巴赫姆特戰役的勝利而成為網紅,覺得會得到民眾支持,但在戰爭情況下與政府對抗是叛國罪,這屬於常識。而且這是雇傭軍,介入本國政治是自殺的概念。俄國使用雇傭軍是為了降低社會反戰情緒出現,是一種出於政治成本的考慮,而不是因為瓦格納真的在軍事上強大。
普拉戈津這廝從曆史看沒什麽學問,也就是個網紅的水平,計算錯了。
覺得對俄方來說,這是比失去瓦格納更大的損失。
沒了瓦格納,是少了火力,但對烏戰爭還能打下去。
沒了蘇羅維金,盡剩下一幫瞎指揮的,對烏戰爭真成問題了。
為什麽普京還繼續把他放在那個他根本就不稱職的國防部長的位置上?
博主對此有什麽分析?
俄羅斯本土(不包括加裏寧格勒那塊地方)和北約國家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有接壤。
一個廚師而已,有啥謀略呢?估計現在在後悔呢。
普京用這樣的人,說明普京本人是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