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6)
2022 (127)
2023 (142)
民主政治中,政客隻是人民雇傭的仆人, 人民把他們看作是拿納稅人錢幹活的。雖然“公仆”們有點沒感覺,但責任也相對沒那麽大,出了問題辭職了事。但在獨裁政權中,獨裁者是國家產權所有者,人民都是他的仆人。獨裁者既要操心如何使人民忠誠於自己,也對國家的命運擔負極大的責任,出了問題可沒辭職了事那麽簡單。
獨裁者中對臣民有刻薄寡恩的, 也有恩威並重的。但有一個名聲狼藉的獨裁者,卻算的上是個有名的好人,是一個再慷慨不過的帝國領袖了。他就是希特勒,雖然因為屠殺猶太人和在被占領區實行種族屠殺,希特勒的名聲已經沒有比他更差的了。但透過曆史的迷霧,還是可以從他籠絡德國精英和人民的方法上,看出其馭人之術的精妙之處的。
讀《納粹德國的腐敗與反腐敗》一書,在希特勒身上看到一位不治私財,不敲詐下屬,反而無微不至地滿足下屬經濟需求的良心黑老大。在如何鞏固黨政軍高層對他的忠心這個問題上,希特勒表現得特別樸實,一點都不整虛的。他依靠自己名下的小金庫建立了廣泛的私人“慈善圈”,用遠高於國家正規工資的水平向他的親信們發放各種饋贈和資助。
據說德軍的高級將領們對這位一戰下士持鄙夷態度,希特勒的回應是以德報怨,砸錢改變他們的三觀,陸軍元帥人均贈送24萬帝國馬克。著名的凱特爾元帥收到過希特勒76.4萬馬克的禮金,古德裏安大將更是收到了價值124萬馬克的地產。對於希特勒與軍隊此種錢濃於水的聯係,一位仇視希特勒的德國反對派隻能哀歎:(希特勒)用一根黃金的,但非常有效的韁繩駕馭他們。
除了槍杆子,希特勒的錢袋子對黨政精英也同樣敞開。德國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在50歲生日時一下子就收到了元首100萬馬克的禮金。應該說,整個黨政高層都感受到了元首的出手闊綽,生日禮金向來是10萬馬克起的。當希特勒得知柏林警察總長參與了1944年的政變陰謀時,他的第一反應竟然不是背叛國家背叛黨之類的,而是憤怒地指出他曾多麽慷慨地資助過這位叛徒。
更感人的是,希特勒對那些失勢的前納粹高官們也全無俗世間的世態炎涼,甚至那些被希特勒親自搞下台的也能得到一大筆補償金或者幹脆一套別墅,比杯酒釋兵權還充滿誠意。
希特勒就是第三帝國這場腐敗賄賂大戲的總策劃,當然,我明白,中國語境下是無法理解此種“從上而下”的腐敗的。必須予以澄清的是,元首的腐敗資金大多並不是貪汙公款而來,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德國工商界給“希特勒基金會”的募款。最特殊的是兩筆錢,一筆是納粹追隨者去世前留給希特勒的遺產(製定元首為繼承人),一筆是來自《我的奮鬥》的版稅,可以說,元首的精神境界已經達到了“公私不分”的無我境界,為了收買帝國精英們,元首竟然連私房錢都貢獻了出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希特勒的帶動之下,納粹德國在全國範圍內都出現了此種腐敗風潮,各路高官們都建立了各自的私人基金,資助親信以及藝術家和科學家。《納粹德國的腐敗與反腐敗》展現了希姆萊的龐大“慈善帝國”,他幫黨衛軍幹部們支付度假費用,甚至還包括還債這麽私密的事情,泛濫到連那些中低層的下屬們都不放過。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希特勒政權的另一麵:除了恐怖與暴力之外,還有係統性的金錢饋贈和收買;除了意識形態上的高調與洗腦之外,還有特別接地氣的物質主義。
納粹的恩惠b並不局限於統治精英。事實上,本書的最後一段話就是,“如果我們不把納粹統治視為自上而下的獨裁政權,而把它看作德國社會以各種方式廣泛參與的社會行為,那麽我們就會看到,腐敗將納粹統治和德國社會緊密交織起來,許多‘普通的德國人’也通過中飽私囊參與到了納粹的壓迫和滅絕政策中來”。
如果全民都參與腐敗,並且能廣泛地獲得好處,那麽,誰來提供其中所需的巨大資源?《希特勒的民族帝國》給出的答案是:希特勒是以犧牲其他民族的生存基礎為代價來“賄賂”普通德國人的。或者說,就是通過掠奪被侵略國家的經濟資源,而提供德國國內全民腐敗的物質基礎。
一戰給普通一兵希特勒留下的最大夢魘就是前線物資的極度匱乏,以及國內的大饑荒與通貨膨脹。作為一種以史為鑒,希特勒在二戰中簡直是近乎偏執地與經濟專家對著幹,對德國民眾始終堅持“永不加稅”的康熙式仁政。希特勒相信,隻有不降低戰時德國國內生活水平,才能獲得德國民眾的長期支持,杜絕一戰末期的後院起火。
不得不說,希特勒竟然奇跡般地做到了。無怪乎,《希特勒的民族帝國》給希特勒的統治冠以了“受歡迎的獨裁”的高度評價,“他們日複一日地收買了人們公開的讚譽,或至少是漠不關心”,“不斷地運用社會政策進行賄賂構成了希特勒民族國家內部政治統一的基礎”。
為了讓國內民眾滿意,又要負擔這場曆史上最昂貴的戰爭,第三帝國政府隻有強征不斷提高的占領軍稅,摧毀了歐洲的貨幣體係;為了保證本國的食品充足,納粹在占領國搶掠了數百萬噸的食物供應給德軍官兵,之後還大量運回德國利益均沾。
納粹高層明確地製定過一條原則:“如果在這場戰爭中誰要挨餓,那麽一定是別人。”為了供養德國人,納粹甚至因此加速了對歐洲猶太人的屠殺,而理由僅僅是省下口糧。
即使在前線戰況不利的情況下,普通德國人仍能吃飽喝足,而後打個飽嗝,繼續表示對希特勒政權的支持。希特勒對此再清楚不過了,納粹的“千年帝國”理想,無論聽起來如何花團錦簇,餓上三天就會讓德國民眾道路以目。
對於德國在戰爭期間的飽暖程度,德國婦女們最有發言權,據說他們曾在1945年之後的十年中,還充滿懷念的暗示:“即使在戰爭期間我們也沒挨餓,因為一切運轉正常!而戰爭結束後一切變得糟糕。”當然,德國婦女們選擇性遺忘了一些事情:在德國戰俘營中每天餓死無數的蘇聯戰俘,歐洲那些饑腸轆轆卻還要將糧食優先運往德國的國家們。
同賄賂他的高級官員以及黨員同誌們一樣,這一次,希特勒用社會福利賄賂了整個德意誌民族。而德國民眾們則隨波逐流,為小恩小惠歡喜不盡,提供了希特勒最需要的被動忠誠。從上述意義上來說,恩惠,而不是《我的奮鬥》,才是希特勒的最大政治武器。希特勒雖然由於戰爭失敗而身死國亡,但大多數德國人都和他戰鬥到最後,蘇聯攻克柏林的記錄片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德國軍隊一直到最後都在進行著有組織的抵抗”。這不能不說希特勒的馭人之術是成功的。
從這點來看,鄧小平及江胡兩朝的政策和希特勒有點類似。官僚階層普遍腐敗,但不能說效率不高。而民眾的福利也普遍提高,這來自於經濟的發展而不是戰爭掠奪。這是近四十年中共政權合法性的基礎。
習大大上台後,力行反腐,在初期雖然頗得民意,但這種滿意,是一種心理作用,是看了別人倒黴而暫時的畫餅充饑。當看到貪官紛紛倒台,但自己的境遇並沒什麽好轉,甚至更壞時,不滿就會滋生。
和希特勒失敗時,仍然有很多人追隨他戰鬥到最後不一樣,明朝刻薄寡恩的末代皇帝崇禎的最後時刻,是孤苦伶仃的。
曆史是是麵鏡子,既可以從中看到現在,也可以預測未來!
習唯一的愛好就是對外大撒幣,這是古今中外都沒有的皇帝做法
所以得不到民眾的忠誠和支持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