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鑒選要,四冊草裝,作於道光13年。作者環溪。
有通鑒選要序,序末有“道光環溪手纂”字樣.每冊封麵題簽有有“千秋一日”四冊分別別以“元”,“亨”,“利”, “貞”。每冊卷末有“敦德堂”字樣。尚未見通鑒選要刻本出現,此為稿本。敦德堂係著者的書房名。相比浩瀚的通鑒一類的書籍,本選要大約10萬字的篇幅,涵蓋幾千年的曆史正如著者所言“千秋一日”。千年的曆史一天可以讀完。
作者有感於通鑒類圖書過於繁複,如《資治通鑒》字數達300萬之巨,即使有多種綱目一類的書籍,對於普通人而言還是有“窮年累月之苦”。此稿本是從資治通鑒(司馬光),通鑒綱目(朱熹),元金仁山金履祥通鑒前編80卷, 四明陳氏通鑒續編24卷,明南軒資治通鑑綱目前編,商輅的續資治通鑒綱目,乾隆間的禦定資治通鑒綱目三編等通鑒類書籍上輯出。其中包括乾隆年間刊刻的《通鑒輯覽》內容,因為書末有多爾袞《致史可法書》。
篇幅大大縮減,但關鍵曆史人物描寫更為精彩。語言簡練但述事生動。如魏征當庭直諫唐太宗,太宗罷朝後在皇後麵前氣憤說:“會須殺此田舍翁”。皇後立即穿上朝服反而道賀說“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明也”。多可愛任性的皇帝和聰明的皇後啊!太宗跟魏征是曆史上成功的君臣關係的典範。能夠容忍這樣一個敢於挑刺的大臣是太宗成功的秘訣之一,雖然有時候不免有些下不了台。太宗很多時候坦然接納魏征的建議,知道自己不可能事事定於一尊!要充分發揮他人的智慧。
還有關於宗澤的描述。死前“無一語及家事,但連呼過河者三而卒”。宋代的英雄悲壯,生不逢時,而且“長使英雄淚滿襟”。碰到了昏君或者弱主,往往隻能空歎息。所以,盛世都是明主和功臣完美合作的結果。缺一不可。
這是熟知的成語“指鹿為馬”的由來。趙高也是作惡多端最終被滅三族。
還有安祿山的故事。有一次,皇上指著大腹便便的安祿山的腹部問:“此中何所有”。安答到“止有赤心耳”。就這樣口是心非的一個人,皇上一家跟他玩得很好。此人竟認楊貴妃為幹媽。荒唐之至。大唐江山差點就毀在這小子身上。看來,“親君子而遠小人”是多麽重要啊。
對於普通的讀者,中國簡史足矣。《通鑒選要》正合我的口味。《資治通鑒》還是留給專業人士吧。